王紅艷 王穩(wěn)瑩 劉燕 薛芳芳
(西安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婦科,陜西 西安 710000)
腹腔鏡全子宮切除術具有微創(chuàng)、術后炎癥反應少、患者易恢復的特點,但由于術后患者多需臥床休息,使得血栓、壓瘡風險增加,嚴重者需介入栓塞止血,導致患者身體不適、預后差及經濟負擔加重。為了研究腹腔鏡子宮切除術對患者血管緊張素轉化酶(ACE)、血漿腎素(PRC)及血流變的影響,本文回顧性選取我院收治的60例行腹腔鏡子宮切除術患者,在不同時間段ACE、血漿腎素及血流變的情況,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60例行子宮切除術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30例。其中子宮肌瘤患者33例,宮腺肌合并子宮肌瘤17例,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8例,多發(fā)性子宮內膜息肉2例。對照組患者年齡(47.25±3.64)歲;體重(57.23±2.67)kg;研究組患者年齡(46.13±2,89)歲;體重(56.74±2.79)kg。已排除近期或者長期使用免疫抑制者;近期出現感染性疾病者;有凝血功能障礙、高血壓、高血脂及糖尿病者。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兩組患者手術前均禁飲4 h,禁食8 h,肥皂水灌1次,采用氣管插管、全身復合靜脈麻醉。對照組采用開腹全子宮切除術,下腹正中縱切口逐層進腹行常規(guī)全子宮切除術。觀察組患者行腹腔鏡全子宮切除術,開放式Trocar直接穿刺法進行操作,在距離臍孔2 cm處用布巾鉗鉗夾皮膚,并提起腹壁,彎血管鉗將臍孔充分暴露后用尖刀朝向劍突方向縱行切開臍孔皮膚10 mm,依次切開皮下及筋膜或直接切開臍孔直達腹腔。切開腹膜后臍孔呈“黑洞狀”,再使用非一次性套管穿刺器與腹壁呈垂直方向穿刺進腹,接氣腹管,壓力設置13 mmHg,氣腹形成后放掉布巾鉗。置鏡后避開腹壁血管在左右下腹部做5 mm的第2、3、4穿刺孔,之后行全子宮切除術。
2.1ACE指標 兩組麻醉前(T0)、術后第2天(T3)ACE指標無明顯差異(P>0.05),氣腹建立或開腹前(T1)、氣腹建立或開腹后(T2)研究組ACE指標明顯低于對照組(t=8.305、2.138,P均<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ACE指標的比較
2.2PRC相關指標 兩組在T0時腎素和血管緊張素Ⅱ比較無差異(P>0.05),觀察組在T1、T2、T3時的腎素和血管緊張素Ⅱ明顯高于對照組(t=3.565、17.602、18.935、8.149、25.086、9.717,P均<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血漿腎素相關指標的比較
2.3血流變相關指標 兩組在T0時血漿黏度、高切血液黏度、中切血液黏度、低切血液黏度比較無差異(P>0.05),T1時血漿黏度和低切血液黏度比較無差異(P>0.05),兩組T2、T3時的血漿黏度,T1、T2、T3時間的高切血液黏度,T1、T2、T3時間的中切血液黏度,T2、T3時間的低切血液黏度比較差異顯著(t=2.442、3.041、2.224、2.637、2.566、2.888、3.105、2.644、2.235、2.078,P均<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血流變相關指標的比較
2.4圍術期指標 兩組手術時間比較無差異(P>0.05),兩組尿量、術中出血量比較差異顯著(t=9.619、8.762,P均<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圍術期指標的比較
腹腔鏡手術過程中ACE、血漿腎素和血流變等變化與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密切相關[1]。對腹腔鏡子宮切除術患者ACE、血漿腎素以及血流變相關指標變化的研究,可以及時采取有效措施減少患者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本文結果顯示,兩組T0、T3時ACE指標比較無差異(P>0.05),T1、T2時研究組ACE指標水平低于高于對照組(P<0.05),這可能與腹腔鏡手術過程中CO2氣腹的建立有關。研究[2-4]表明,腹腔鏡子宮切除手術患者在建立氣腹60 min后ACE達到峰值,之后隨著手術進行到結束逐漸降低。本研究結果與之一致。兩組在T0時腎素和血管緊張素Ⅱ比較無差異(P>0.05),觀察組在T1、T2、T3時的腎素和血管緊張素Ⅱ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腹腔鏡手術患者術中應激反應大于開腹手術。這與研究[5-7]結果一致。
兩組在T0時間血漿黏度、高切血液黏度、中切血液黏度、低切血液黏度比較無差異(P>0.05),T1的血漿黏度和低切血液黏度比較無差異(P>0.05),兩組T2、T3時間的血漿黏度,T1、T2、T3時間的高切血液黏度,T1、T2、T3時間的中切血液黏度,T2、T3時間的低切血液黏度比較差異顯著(P<0.05),這是由于腹腔鏡手術在建立氣腹后,腹腔壓力明顯升高,下肢靜脈血流速度減緩,從而造成下肢靜脈流動阻滯[8]。兩組手術時間比較無差異(P>0.05),兩組尿量、術中出血量比較差異顯著(P<0.05),證明腹腔鏡子宮切除術明顯比開腹全子宮切除術患者的術中出血量更少,尿量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