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啟東市大洋港小學 許紅霞
進入小學三年級之后,教師就需要進行習作教學,通過課堂講解以及寫作訓練的方式來鍛煉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在此基礎上增強他們的語文綜合學習能力,對于三年級的學生來說,剛剛經歷了低年級階段的語文教學,雖然能夠完成一些簡單的書面表達,但是如果讓他們構建一篇完整的文章仍然存在較多困難。因此,從三年級開始語文課堂教學的主要任務就是將習作板塊包含進來,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教師還需要針對學生所完成的習作進行及時批改和評價,在此基礎上不斷擴大作文評價的主體,讓學生也能夠參與到評價過程中,由此打造學生之間進行互評的教學模式。因此,本文主要從小學語文習作教學評價中存在的問題,開展小學三年級語文單元習作互評模式的優(yōu)勢,以及小學三年級語文單元習作互評策略這幾個方面進行全面的探究。
在當前小學階段的寫作教學中,教師在評價的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問題,主要問題是教師一開始就制定了較為嚴格的評分機制,導致很多學生的作文所呈現出來的內容都是千篇一律,無法體現出學生在寫作中的個性,在此過程中教師應該對目前的評價機制進行充分考核。除此之外,教師在批改和評價作文的過程中也缺乏靈活變通的意識,沒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變動,在教學中缺乏民主的評改意識。
在一直以來的語文寫作教學中,往往以教師的評價為主體與核心,這樣的評價主體過于單一,學生在寫作實踐中缺乏參與感,無法在實際批改的過程中認識到自己的作文中存在哪些問題。因此,教師需要重點挖掘互評模式,讓學生之間的作文進行交換,嘗試對對方的作文進行評價,這種方式可以營造良好的寫作課堂氛圍,拓展作文評價的主體。
在寫作評價的過程中,教師一般會讓學生對同伴的作文寫出一些評語,從整體中去評價作文的好壞,但是這樣的評價形式比較滯后,無法體現出寫作互評的創(chuàng)新性。而且這樣單一的評價方式也會影響學生在后續(xù)寫作中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作能力,不利于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
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教師之所以要采取學生互評的教學模式,主要是因為這種方式有利于增強學生的寫作興趣,對于原本不喜歡寫作或者寫作基礎比較薄弱的學生來說,互評過程中可以給予他們充分的鼓勵和引導,讓他們在正面的評價中能夠意識到自身的寫作潛力,從而根據評價內容進行針對性修改,可以發(fā)揮學生在寫作中的主動創(chuàng)作意識。
在以往的寫作教學環(huán)節(jié)中,一般由語文教師負責對學生的作文進行評價,學生之間并沒有產生互動的意識,這樣的課堂氛圍比較冷清,不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寫作靈感,以及相互之間的交流意識。因此,教師基于互評模式可以拉近學生之間的距離,讓他們在寫作互評的過程中更加了解彼此,從而能夠對作文進行相互評價,具體分析作文的優(yōu)劣,在其他學生的作文中獲得參考。
在以往的語文寫作活動中,學生缺乏對課堂實踐的參與度,因此,很多學生并沒有意識到自己寫作中的問題,教師在評價中所指出來的問題也不利于學生的理解和吸收。因此,在具體的寫作互評過程中,應該讓學生成為評價的主角之一,從而更好地參與到各種寫作活動中,在其中能夠挖掘更加潛在的寫作技巧,讓學生在互評的過程中分享自己的評價和寫作心得。
在小學語文三年級課堂上,教師運用單元習作互評的模式開展教學活動,能夠讓學生在課堂上有更多參與感,并且可以從其他學生的習作中總結出經驗,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表達能力。對于剛剛開始接觸和學習寫作的學生而言,他們的寫作水平仍然需要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如果為學生布置單元習作任務,屬于對他們進行創(chuàng)作訓練的第一個階段,那么讓學生參與作文的批改和評價也會讓他們的寫作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因此,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應當在開展互評策略之前,先確定當前課堂上學生之間作文互評的基本規(guī)則,并且將這些基本規(guī)則清楚地傳輸給學生,讓學生在評價之前能夠按照這些規(guī)則和標準完成相應的評價準備。評價規(guī)則的制定分為兩個板塊的內容:第一個板塊是評價規(guī)則。主要包括對習作基礎要素的評價,其中包括讓學生在閱讀其他文章的過程中注意對錯別字、病句以及段落問題進行辨別和篩查,從中可以重點把握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基礎問題。與此同時,還需要在評價的過程中勾畫出一些自己認為寫得比較優(yōu)秀的語句和段落,對照相應的標準進行客觀評價。而到了第二個板塊的評價標準之后,學生不僅需要對于文章中的錯誤進行指正,還需要在此基礎上提出相應的修改意見,這樣才能夠真正表現出學生在互評過程中對其他習作的理解。例如,在學習部編版三年級上冊《習作:猜猜他是誰》一課時,教師制定本單元習作的評價標準,讓學生在理解評價標準的基礎上進行交流。在完成敘事類寫作的過程中,是否能夠更加全面地介紹事情的發(fā)展經過,運用的案例是否符合整個文章的基調。而在人物或景物描寫過程中是否能夠運用恰當的詞匯和語句進行流暢的表達,這都是學生在作文互評過程中需要重點注意的元素。只有在學生明確這些評價規(guī)則和標準的基礎上才能夠給出更加具有針對性的修改意見,從而引導學生在互評模式下更加靈活地運用各種標準和規(guī)則。
在當前小學三年級語文課堂上,教師在開展單元習作教學的過程中,應當充分結合本單元的教學目標,為學生開展相應的單元主題教學實踐。在此基礎上,要求學生在完成單元寫作任務的同時也能夠成為作文批改和評價的主體,從而讓學生之間相互交換作文,共同完成作文互評的課堂活動。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在此過程中應當認識到如何對作文評價方法進行教學,在課堂上可以選取相應的作文素材進行示范,這樣可以讓學生在互評的過程中能夠更加清楚地把握評價標準,并且了解評價所需要經歷的幾個不同階段,從而學會對不同作文進行評價。學生之間的作文互評不僅僅包括對作文本身的評價,還需要在此基礎上提出自己的后續(xù)修改意見。這就要求教師能夠更加積極地為學生傳授作文評改技巧,讓學生將這些技巧運用在課堂實踐過程中。其中作文評價和修改的方法主要依據習作文本的內容進行劃分,包括對文章句子的評價與修改,學生應當更加認真仔細地閱讀習作內容,然后對其中的一些重點語句進行反復分析,從中可以尋找到存在問題的地方。與此同時,學生也應當掌握一些常見的病句類型,如用詞不恰當、句意模糊等。這樣才能夠對文章進行評價,讓學生意識到自己在語句構建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在作文互評過程中,對于文章段落的評價和批改也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學生在閱讀文章的過程中,需要對段落的劃分進行全面考察,分析其是否按照一定的表達邏輯和內容順序進行分段,以此為標準作出更加完善的評價。在段落評價的基礎上,學生還可以進階到全文評價的階段。在閱讀習作文章的基礎上可以在下面寫出自己的評語,具體分析作文的題目與內容之間的相關性,以及是否能夠通過文章內容點明主題,這些都屬于文章互評過程中的關鍵要素,教師應當在為學生示范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開展基礎的訓練,從而能夠獨立完成對其他習作內容的評價。例如,在學習《習作:續(xù)寫故事》一課時,學生在評價的過程中可以重點分析其中續(xù)寫的邏輯性,從而對續(xù)寫的內容作出針對性修改。
在一直以來的小學語文寫作教學過程中,之所以這個板塊成為學生語文學習的重點和難點,主要是因為需要全面運用學生在語文課堂上所積累的知識以及學習資源,并且能夠將這些資源進行整合,然后充分地體現在書面表達中。這不僅考查學生對知識的運用能力,而且對他們的表達邏輯以及思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師在單元教學過程中需要將習作訓練滲透到日常的閱讀教學過程中,在帶領學生開展課文閱讀的同時,也能夠讓他們不斷地學習和積累更多的寫作方法。通過這種方式為學生制定更加明確的單元習作任務,讓他們在課堂上就能夠根據任務要求來完成相應的文章創(chuàng)作,在此基礎上需要繼續(xù)延伸寫作教學的課堂內容,通過讓學生相互評價作文的方式,增強他們在課堂實踐中的互動意識。因此,作為教師就需要在寫作教學中為學生劃分相應的作文互評小組,可以采取兩人或四人一組的方式,讓學生相互之間交換自己的作文,然后在小組內根據教師所制定的評價規(guī)則進行互評。例如,在學習三年級下冊《習作:我的植物朋友》一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4人為一個小組相互交換作文,然后對其中的內容進行閱讀和評價,從而可以及時與大家進行討論和交流,能夠清晰地點明其中的寫作細節(jié)問題。這樣的小組學習方式不僅有利于促進成員之間對彼此寫作水平進行相互了解,還有利于增強學生之間的信任感和默契,讓他們能夠在后續(xù)的寫作教學與互評過程中始終保持較高的互動熱情,并且能夠根據教師明確指出的一些寫作要求給予直觀的評價。
在以往的小學語文作文評價過程中,教師所采取的評價方式比較單一,通常是通過為學生作文打分或寫評語的方式進行評價,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很多學生已經逐漸開始適應這種評價方式,并且對教師所給予的評語不以為然,使學生的語文寫作水平難以提升。面對這種情況,教師就需要進一步豐富作文的評價方式,讓學生在互評模式背景下,繼續(xù)探索具有趣味性的作文評價形式,通過這種方法可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積極性,并且讓他們在修改作文的過程中也能夠虛心聽取其他學生的評語和意見。在學生之間開展互評的過程中,教師還應當引導學生掌握寫作要點,通過對于單元主題的把握和理解,讓學生在寫作或評價之前閱讀一些高分范文,從中可以汲取一些寫作的優(yōu)勢和靈感。這樣就便于學生在后期的評價過程中,能夠全面提升自身的寫作水平以及評價能力。例如,在學習《習作:奇妙的想象》一課時,本單元主要考查學生在書面表達中想象力的展現,因此,在評價的過程中可以重點考查學生在這方面的寫作功底,讓學生閱讀一些高分的范文,然后相互分享自己的閱讀心得,使學生在書面寫作過程中能夠發(fā)揮啟示的作用。
在小學語文作文互評過程中,教師需要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評價能力,要求學生可以站在賞析的角度對小組成員的文章進行分析和感悟,不僅可以增強學生個人的寫作能力,也能夠加強他們的閱讀賞析能力。以往學生在給予評價的過程中運用的語言文字比較單一,無法完全體現出對作文的真正想法。因此,教師需要重視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和書面表達能力,不僅可以口頭表述作文的優(yōu)缺點,也能夠在寫評語的過程中體現出較高的文學素養(yǎng),從整體上提高學生的評價水平。
綜上所述,在小學三年級語文寫作課堂上,教師不僅要指導學生完成寫作,還需要引導學生進行互評,讓學生從他人評價的作文中獲得寫作經驗,也能夠從中意識到自己在寫作中的一些通病,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