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璐
(山西焦煤西山煤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高級技工學校 山西 太原 030053)
運動損傷是困擾從事體育運動項目人員的一大難題,甚至阻礙了運動發(fā)展。對于青少年體育訓練來說,如果不能妥善解決運動損傷問題,則難免會影響整體訓練效果,甚至對青少年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響。造成運動損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僅有參與體育訓練者自身因素,同時也與場地、項目等客觀因素有關。提高青少年對運動損傷類型的認識,做好積極的預防工作,保證體育訓練效果,減少運動損傷給青少年身心帶來的損害?;诖?,加強對青少年體育訓練中運動損傷預防工作的研究具有十分現(xiàn)實的意義。
所謂運動損傷,指的是在體育運動項目中,人體器官(組織)出現(xiàn)生理上的紊亂。運動損傷與日常生活中損傷有所不同,一般與體育項目有直接關系,按照不同分類標準,可以將運動損傷分為不同的類別。具體來說,按照受傷組織結構不同,可以將運動損傷分為關節(jié)軟骨組織損傷、皮膚損傷、神經(jīng)損傷或內臟損傷等;按照運動時間不同,可以將其分為舊傷(陳舊傷)、新傷;按照病程不同,則可以將運動損傷分為慢性運動損傷、急性運動損傷。慢性時扭傷主要包括陳舊傷以及勞損傷,病程相對較長。急性損傷則通常是由于外力導致,病程相對較短;按照損傷性質不同,又可以將運動損傷分為閉合性損傷、開放性損傷;按照損傷程度不同,可以將其分為輕度、中度、重度損傷。
在青少年參與體育訓練項目過程中,運動損傷風險始終存在,做好運動損傷風險評估工作,能夠為運動損傷預防提供科學依據(jù)。具體來說,對運動損傷風險的評估主要體現(xiàn)在核心與非核心區(qū)域。其中,核心區(qū)域指的是人體軀干中間部位;非核心區(qū)域則主要包括上下肢、頭頸部等。針對不同身體部位在參與運動訓練中可能出現(xiàn)的損傷風險,提出有效的康復建議,為青少年開展體育訓練活動提供參考。
肩肘部是常見的運動損傷部位,主要是在一些需要反復投擲動作的運動項目中,或者需要進行長期重復固定動作練習,容易對肩肘部造成損傷。損傷風險主要體現(xiàn)在肩部受到過度負荷作用,以至于微細損傷逐漸積累,形成肌肉組織疲勞傷。對于此類損傷,應該做好相對性休息,同時加強本體感受器功能運動鏈練習。
腰部是人體核心區(qū)域,在一些需要快速投擲的運動項目中,或者跳高、板球等項目中存在腰部損傷的風險較大。主要原因是由于兩屈肌力較弱,且兩側存在不均衡問題,或者腰部屈肌受力不均衡。平時訓練中,應該注重伸肌力量訓練,保證兩側腰腹肌肉力量均衡發(fā)展。
頭部損傷往往是受到外部撞擊,或者是由于訓練中發(fā)生意外跌倒,容易導致意識障礙、平衡性受損等問題。
頸部損傷則常見于激烈跑步、自行車等運動,在足球、橄欖球都能夠項目中,脛骨粗隆部股軟骨炎是常見的損傷,主要是由于頸椎在運動過程中出現(xiàn)側彎,自身肌力相對較弱,手里不均衡所致,需要采取系統(tǒng)的康復訓練方式。
上下肢損傷主要發(fā)生于冰球、足球、排球、羽毛球、舉重、體操等運動項目。其中,上下之前后肌群與關節(jié)穩(wěn)定性、肌力協(xié)調性都直接關系到損傷,應該加強上下肢肌肉耐力訓練,努力糾正生物力學方面的缺陷性。
對于青少年體育訓練中運動損傷的類型,可以主要包括一般性損傷、肌肉損傷兩大類,不同損傷誘發(fā)因素也不盡相同。
(1)體育訓練準備工作不足。
通常來說,體育訓練項目開始前,做好必要的準備工作,能夠提升運動安全性,是減少運動損傷的必要手段。主要的訓練準備活動,能夠刺激青少年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讓其迅速地進入到大腦興奮狀態(tài)中,有利于促進機體主要活動功能提升,同時還能夠放松身體肌肉,消除由于緊張肌肉、心理等造成的運動障礙。然而,一些學校在開展體育訓練活動前,未能夠做好相應準備活動,導致青少年直接從非運動狀態(tài)直接投入到運動項目中,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和身體各個運動組織器官未能統(tǒng)一起來,一旦出現(xiàn)激烈運動,則會出現(xiàn)肌肉量不足,影響身體伸展性、延展性以及彈性。青少年體育訓練前準備工作不充分,未能結合訓練內容開展準備活動,導致在訓練中身體某些部位負重過大,超出了自身身體負荷,或者在準備活動中用力過猛,導致身體部位出現(xiàn)損傷。準備活動實際上是讓身體放松、適應的過渡階段,如果用力過猛,或者速度過快,則難免出現(xiàn)肌肉拉上問題,或者對身體關節(jié)造成扭傷。
(2)自身體質弱、心理狀態(tài)差。
青少年在參與體育訓練項目中,自身身體狀況存在差異性,有些青少年身體素質偏弱,心理狀態(tài)不佳,不能有效的調節(jié)自身狀態(tài),這也是在訓練中出現(xiàn)損傷的常見原因。例如,如果青少年睡眠質量差,前一天休息不充分,或者自身身體存在疾病,亦或是前一階段的損傷還未完全修復,肌肉還處于疲勞或拉傷狀態(tài),造成運動損傷的幾率就會明顯增高。心理狀態(tài)也是影響體育訓練效果的主要因素,例如,在情緒低落時參與運動訓練,容易出現(xiàn)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或者參與欲望不足,對于一些具有一定挑戰(zhàn)性的訓練項目來說,就容易出現(xiàn)猶豫、畏懼等心理,而導致運動損傷發(fā)生。
(3)不符合青少年生理特點。
在開展體育訓練活動中,應該保證訓練內容、強度等符合人身體素質,能夠滿足生理需求。一些學校在體育訓練過程中,片面的追求訓練效果,違背了青少年生理特征,導致出現(xiàn)運動損傷的幾率增加。例如,一些教師安排學生開展重復性的投擲活動,導致肩周肌腱組織出現(xiàn)擠壓,局部位置出現(xiàn)弱勢地位,在受到外力作用下容易發(fā)生運動損傷;再如,如果安排長距離跑步,但沒有區(qū)分男生女生,很可能到最后運動過程中由于體力原因,導致學生出現(xiàn)肌肉疲勞損傷;或者在炎熱天氣中安排強烈的運動訓練項目,容易出現(xiàn)中暑情況。
(1)突然用力。
在體育訓練過程中由于突然用力導致的損傷較為常見,其原理主要是“杠桿原理”。例如,撐桿跳訓練中,往往要求青少年身體具有較高的協(xié)調性,尤其是跨越欄桿過程,上身必須靈敏,大腿壓著地面起跳,腳步需要在極短的反應時間內做出蹬地動作,之后以身體為支撐。而由于突然用力,將身體力量集中在身體的某一個位置,就會導致局部肌肉聚集較多力量,更容易導致運動損傷問題發(fā)生。
(2)生理性轉變。
通過大量實踐證明,對于長時間開展體育訓練時,會導致青少年肌肉體積增加,而隨之帶來的是肌肉周邊筋膜彈性下降,如果在這一狀態(tài)下繼續(xù)開展體育活動,機體內小血管面積會逐漸擴張,引起肌肉中血量變化。肌肉體積會進一步增大,所需要的氧氣量更大,機體內部的氧氣已經(jīng)無法滿足肌肉需求,且體內細胞環(huán)境發(fā)生了變化,肌肉乳酸容易在此環(huán)境下產(chǎn)生。肌肉水腫、酸痛、肌肉炎癥等問題隨之發(fā)生,會增加肌肉的疼痛感,引發(fā)身體不適,這些都是生理性變化帶來的運動損傷。
(3)超負荷運動因素。
青少年身體還處于黃金發(fā)育時期,體育訓練中有時候安排的訓練量過大,導致其超出了青少年承受的范圍。運動量過高會增加運動強度,學生處于高負荷運轉下,肌肉損傷發(fā)生的幾率更高。同時,如果不能科學的設計運動項目,或運動量設置過高、過低,都不利于訓練效果,甚至還會導致青少年身體技能下降,出現(xiàn)過度疲勞等,嚴重情況會導致運動性脫水、肌肉癱瘓等問題,對青少年身體健康造成威脅。
(1)樹立自我保護意識。
很多青少年認為自己年輕,身體正處于黃金期,在參與體育訓練活動中,沒有樹立運動損傷預防意識,認為自身身體能夠進行超越極限的動作。因此,要求體育訓練的同時,教師應該向學生普及相關運動損傷預防知識、損傷康復護理知識等,幫助青少年認識到運動損傷的危害性,樹立自我保護意識,能夠降低訓練中出現(xiàn)運動損傷的幾率。教師可以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借助電腦、手機等工具,讓青少年運動損傷知識宣傳途徑更加廣泛,利用平時授課的時間進行相關知識滲透,也可以制作運動損傷預防知識宣傳手冊、多媒體課件等,采用線上線下混合式宣傳方式。線上主要是通過直播授課、微課小視頻宣傳等方式,線下則可以通過在教室、操場等位置張貼宣傳標語、海報等,發(fā)揮學校體育教育的功能,起到預防運動損傷的作用,還能讓青少年掌握更多避免運動損傷的技巧,為其今后健康運動奠定基礎。
(2)端正體育訓練參與態(tài)度。
從醫(yī)學角度來說,運動創(chuàng)傷屬于骨科創(chuàng)傷的分支,是體育訓練過程中機體受到的損傷,包括慢性損傷、急性損傷。在治療過程中,主要是針對骨骼發(fā)育、機體功能等方面,同時針對運動創(chuàng)傷形成機理,分析運動期間造成損傷的原因。踝關節(jié)是青少年運動訓練中常見的損傷部位,這就需要加強對踝關節(jié)的保護,運動前應該充分活動踝關節(jié),同時檢查鞋帶是否系緊等。還應該針對參與者運動損傷修復內容,按照損傷情況不同,制定妥善的處理辦法,降低學生出現(xiàn)再次損傷的幾率。誠然,參與體育訓練會有出現(xiàn)運動損傷的風險,但不能“因噎廢食”,應該正確對待運動損傷,在樹立自我保護意識的同時,能夠積極踴躍的參與到體育訓練活動中,同時合理地使用保護工具,遇到損傷后能夠積極進行康復治療。
通常來說,強化身體功能訓練本身就是一個有效的預防損傷的辦法,但絕不是損傷治療方式。在運動損傷發(fā)生后,除了必要的醫(yī)學治療外,可以輔助損傷預防訓了。尤其是對于青少年來說,可以科學的設計損傷預防訓練項目,采用針對性的訓練模式,提高自身身體機能水平,起到預防損傷的效果。當然,新時期應該創(chuàng)新?lián)p傷預防的手段,除了訓練前的熱身運動外,還可以通過按摩棒等器械深層的激活肌肉組織,或者使用筋膜槍進行肌肉放松,讓身體保持一個良好的運動狀態(tài)。另外,可以根據(jù)青少年體育訓練中機體需求,根據(jù)青少年生理特征,借助于彈力帶器材,幫助學生進行靜態(tài)拉伸,全面激活學生的肌肉群組織。也可以利用輕器材設計相關的運動損傷預防訓練項目,包括墊步走、踏步走、移動交叉步等。還可以引入先進的運動損傷檢測系統(tǒng),通過功能性動作篩查方式,通過測試等判斷學生是否滿足參與訓練的最低標準,以更加權威、嚴謹?shù)目茖W方式,輔助做好科學預防工作。
(1)保證準備活動的充分性。
每一次體育訓練前,都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實際上,準備活動就是一種具有針對性的鍛煉方式,通過準備活動讓青少年機體處于興奮狀態(tài),讓各器官組織都能為后續(xù)運動做好準備,避免一開始進行劇烈運動出現(xiàn)損傷情況。保證準備活動的充分性,可以讓青少年在開展體育訓練前就進入到運動狀態(tài)中。而如果準備活動不夠充分,或者準備活動安排質量差、強度不適合等,都會導致青少年運動狀態(tài)延遲,或者會違反了青少年機體功能活動的規(guī)定,增加出現(xiàn)關節(jié)扭傷、肌肉拉傷等損傷風險的幾率。同時,在體育訓練活動進行結束后,還需要進行相應的拉伸活動,讓身體肌肉、關節(jié)都能夠充分展開,避免肌肉過于緊張而出現(xiàn)勞損問題,起到預防運動損傷的作用,同時促進青少年在運動后身體機能能夠迅速恢復到之前的狀態(tài)??梢姡隗w育訓練活動參與前后,青少年群體都應該重視熱身與放松活動,避免運動損傷的發(fā)生。
(2)做好場地、裝備等選擇工作。
場地、裝備、器材等選用不當,也會增加運動損傷的幾率。例如,在青少年參與體育訓練過程中,由于場地不夠平整,容易出現(xiàn)摔倒等問題,出現(xiàn)碰傷、骨折傷等問題。因此,應該加強對運動場地、器材等選擇的重視,能夠意識到這些客觀因素對運動參與者帶來的影響。青少年在參與運動訓練、比賽過程中,一定要根據(jù)自身身體情況、項目情況,選擇恰當?shù)倪\動裝備。例如,對于籃球運動項目來說,選擇彈性較大的木制場地、塑膠場地,而避免選擇在凹凸不平的水泥地、土地上進行訓練,更不能在堅硬的石子地上開展籃球運動。在運動鞋選擇方面,應該保證其具有較好的包裹感,能夠將腳踝保護好,避免由于鞋子不合腳、后幫太低而導致腳踝受傷。另外,對于初學者來說,可以通過佩戴護具,對腳踝、膝蓋、手腕等容易受損的位置進行保護,避免損傷。體育基礎設施是開展體育訓練的重要基礎,學校應該加強對體育學科的重視,加大資金投入,對學校各項體育基礎設施進行完善。同時,能夠對學?,F(xiàn)有的體育設施進行定期檢修,保證學校體育設施處于正常狀態(tài)。在學校需要建設符合國家相關標準的足球場、籃球場,在條件允許下還可以增設網(wǎng)球場、排球場、羽毛球場、游泳館等場所,為學生開展各項體育運動項目奠定基礎。另外,教師在開展體育教學活動中,應該合理設計教學場地,不斷優(yōu)化教學內容。秉承“健康第一”的基本理念,合理安排教學場地,必須確保學生在進行體育活動中的安全性,為其健康發(fā)育奠定提供保障。教師還需要針對學生需求,科學設計教學內容,能夠做到勞逸結合,促進學生身體素質提升。
(3)掌握運動損傷康復治療辦法。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運動損傷在參與體育訓練過程中不可避免,在掌握了相關預防措施后,還應該學會怎樣應對損傷,即針對不同損傷開展針對性的損傷康復訓練。當前,我國青少年在體育訓練中對運動損傷關注度較低,大多數(shù)學生都沒有掌握如何正確處理運動損傷,由于盲目處理導致二次受傷的情況時有發(fā)生,這些都與缺乏對運動損傷治療認知有直接關系。針對這種情況,在面對運動損傷情況時,如果不能自行處理,則需要及時尋求校醫(yī)、120醫(yī)生的幫助。但對于一般性損傷問題,往往還需要依靠自己進行救治,預防的主體更是青少年自身。因此,要求青少年能夠掌握運動損傷發(fā)生的原因,同時了解基礎性解剖學知識,包括如果膝關節(jié)、踝關節(jié)出現(xiàn)扭傷,則需要及時將其固定,同時讓受傷部位高于其他部位,尤其是高出心臟水平。同時,扭傷發(fā)生后避免進行大力的扭動和揉搓。很多同學在腳踝扭傷后,對受傷部位進行反復大力的揉搓,希望能夠活血化瘀,但實際上這種做法會導致二次受傷。在等待正規(guī)治療時,可以先用冰袋進行冷敷處理。當損傷發(fā)生后應該保持冷靜,同時對損傷程度進行確定,待傷勢可以進行處理后,采用針對性的康復訓練辦法。對于小面積擦傷、皮外傷等,可以利用創(chuàng)可貼、碘伏等常規(guī)用品進行處理;而對于創(chuàng)傷較深的情況,也可以借助雙氧水消毒,并及時到校醫(yī)處進行處理。
通過上述分析可知,在我國體育事業(yè)蒸蒸日上的今天,在國內掀起了一次次體育健身鍛煉的熱潮。青少年群體作為參與體育訓練的主力軍,無論是學校體育課程,還是日常的健康體育鍛煉,青少年參與熱情都較為高漲。而運動損傷在所難免,是青少年參與體育訓練中常常遇到的問題,如果不注重防范,會給青少年身體健康造成影響,還會打擊青少年參與體育鍛煉的自信心,影響其心理健康發(fā)展。因此,必須做好相應的預防措施,從轉變思想觀念入手,幫助青少年樹立正確的自我保護意識,能夠正確看待運動損傷問題;同時,還應該科學設置體育訓練方式,能夠優(yōu)化體育訓練的內容與訓練量;為了降低運動損傷發(fā)生機率,應該做好運動前準備活動,同時優(yōu)化體育訓練場地,重視器材的使用,科學管理自己的身體,能夠及時補充營養(yǎng),增強體質,這樣才是有效避免運動損傷的科學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