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金山
(作者單位:鄭州廣播電視臺)
新聞短視頻就是以簡短的視頻作為新聞消息的載體,通過網(wǎng)絡媒體平臺發(fā)布的新聞報道。相較于其他新聞類的節(jié)目而言,新聞短視頻具有短小精悍、傳播廣泛、視聽兼?zhèn)涞忍攸c,以此受到越來越多新聞受眾的歡迎。新聞短視頻是基于信息網(wǎng)絡技術的應用興起與發(fā)展的,其更加契合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人們碎片化、移動化閱讀的需求,故而近年來發(fā)展迅速。但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媒體融合背景下新聞傳播的即時性、互動性及大眾化,一些新聞工作者與媒體人拍攝與剪輯的新聞短視頻,存在著視頻圖像切換不暢、聲音或文字描述不清、聲像銜接不自然等問題,給了廣大新聞受眾不好的體驗。由此,本文以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新聞短視頻的迅速發(fā)展為背景,對其拍攝與剪輯的技巧和方法展開探究。
要厘清新聞短視頻的概念,首先要明確短視頻的定義。所謂短視頻,就是基于新媒體環(huán)境產生的,播放時間較短,通常是以分、秒為單位,傳播與播放以網(wǎng)絡PC端和移動端設備為主的視頻形式。其中包含新聞資訊的短視頻就是新聞短視頻。
新聞短視頻具有以下特點,第一,生產方式的即時性與交互性。在信息網(wǎng)絡技術、移動端技術等的支撐下,新聞短視頻的拍攝與后期編輯、傳播更加便捷。同時,新聞短視頻一般在媒體平臺上發(fā)布,允許人們轉發(fā)、分享與評論,實現(xiàn)了新媒體的自由化社交。第二,內容簡練化與生動化。在媒體融合背景下,新聞短視頻為新時代新聞資訊的創(chuàng)作與傳播帶來了一種新的模式,打破了傳統(tǒng)新聞資訊采編的局限。新聞短視頻的內容較為精練,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以圖像與文字或聲音相結合的方式形成視聽功能的新聞,給廣大受眾以視覺、聽覺上的審美享受[1]。同時,新聞短視頻能夠通過連續(xù)的圖像將新聞內容直觀地表述出來,如此不僅使得新聞表述更加生動,也更加具有信息張力。另外,新聞短視頻可同時在網(wǎng)站、微博、短視頻平臺、微信等媒體進行傳播,新聞受眾可通過各種媒介更為全面、準確地掌握新聞信息。第三,接收形式的碎片化與高效性。隨著經濟與社會的不斷發(fā)展,現(xiàn)代人的生活內容更為復雜與豐富,注意力難以長時間集中到單一事物上,而新聞短視頻滿足了人們利用碎片時間獲取信息的需求。新聞短視頻的時長較短,一則新聞往往只需要十幾秒甚至是幾秒就可以將信息傳遞給新聞受眾,即在時間縫隙中完整地傳播新聞。同時,新聞短視頻依托新媒體進行傳播,人們可以通過各種接入互聯(lián)網(wǎng)的電子設備隨時隨地接收到新聞短視頻并進行瀏覽,突破了人們在廣播、電視、報紙等傳統(tǒng)媒體時代必須在固定的時間與空間條件下獲取新聞信息的限制。
在網(wǎng)絡信息技術與移動端、網(wǎng)絡媒體平臺的快速發(fā)展與應用過程中,大眾的信息觀念發(fā)生了巨大變化,這為新聞短視頻的快速發(fā)展營造了良好的條件。
首先,5G時代的來臨豐富了媒體融合的形式與內容,媒體發(fā)展空間得到進一步拓展,短視頻拍攝與剪輯的技術也在進一步完善。同時,網(wǎng)絡流量的使用成本持續(xù)降低使得大眾在移動端瀏覽新聞短視頻時支出的經濟成本與時間成本更少,有效減少了新聞短視頻傳播的障礙。其次,相較于傳統(tǒng)媒體的新聞報道方式而言,新聞短視頻具有圖像與聲音、文本相結合的特點,媒體人可以通過多元化的拍攝與剪輯方法豐富短視頻新聞的內容、突出短視頻新聞的特點,圍繞社會關注的熱點話題,向新聞受眾提供具有真實性、趣味性、審美性的新聞報道,讓受眾在獲取新聞信息的同時滿足視聽感受[2]。由于新聞短視頻迎合了大眾碎片化的需求,新聞受眾接收新聞信息的效率明顯提升,如此進一步強化了新聞短視頻的受眾基礎。再次,新聞短視頻在快速發(fā)展的過程中形成了規(guī)模巨大的產業(yè),眾多商家也參與其中,為新聞短視頻的發(fā)展提供了有利的物質條件。同時,融媒體背景下更多人參與到創(chuàng)作、傳播與瀏覽新聞短視頻的過程中,有利于新聞短視頻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正確、適當?shù)呐臄z方法的運用既可以為新聞短視頻帶來多角度、層次性及豐富的內容,同時也便于后續(xù)的剪輯處理。短視頻新聞的拍攝講究構圖、色彩與內容畫質的運用[3]。
新聞短視頻的拍攝不能脫離新聞的屬性。從新聞拍攝的方法出發(fā),新聞短視頻在拍攝的過程中要注重選擇不同的景別,景別的選取要覆蓋遠景、中景及近景,實現(xiàn)景別呈現(xiàn)的層次性。不同的景別可以由近及遠、由淺入深地讓新聞受眾感受豐富的新聞內容,提升新聞的視聽傳達效果,使新聞短視頻更加具有審美功能。同時,新聞短視頻的拍攝要恰當?shù)剡\用焦距來呈現(xiàn)人物、事物之間的主次關系,讓新聞受眾在主次關系中了解更多新聞信息。一般而言,新聞短視頻拍攝時的焦距越短,視角就會越廣,所得視頻畫面的縱深感就愈發(fā)強烈,更加具有氣勢上的震撼效果;焦距越長,拍攝的視角就越窄,所得畫面就更加凸顯細節(jié)。具體而言,在新聞短視頻拍攝的過程中,首先要以短焦距進行廣角拍攝,描述新聞發(fā)生的具體環(huán)境,其次要通過中景與近景的相互交替來呈現(xiàn)新聞主體之間的關系,再次要善于捕捉人物的表情,增加新聞的感染力。
常用的新聞短視頻的溝通方法有對角線法、九宮格法、三等分法等。其中,九宮格法是將畫面作九等分處理,在畫面中間部分形成四個交叉點,如此可將畫面的主體部分集中于四個交叉點形成的中間區(qū)域上,使得畫面更加具有層次感、空間感與立體感,適合美食類、建筑類及風景類新聞畫面的呈現(xiàn)。三等分構圖法則是將一個畫面按照橫向、縱向均三等分的方式在畫面的中間區(qū)域形成九個交叉點,交叉點區(qū)域即拍攝內容的“趣味中心”,這是人們觀看視頻時視覺觸及的首要區(qū)域。在新聞短視頻的拍攝過程中,拍攝者要從新聞的主題與內容出發(fā),選取適當?shù)臉媹D形式,合理地運用焦距,轉換視角,并將所要突出的內容置于畫面的中心區(qū)域,使得拍攝出的畫面更加具有層次感、沖擊力與感染力,符合新聞受眾更高的審美要求。
色彩是畫面中視覺傳達的重要元素。在新聞短視頻的拍攝中合理地運用色彩可以增強畫面的整體美感、感染力,在給新聞受眾帶來更佳視覺享受的同時還可增強新聞畫面的感染力,引發(fā)新聞受眾在思想情感上的共鳴。在新聞短視頻的構圖中,新聞媒體人必須恰當?shù)剡\用各種色彩提升視頻畫面的感染力與沖擊力。若拍攝的主畫面較為昏暗,則可以適當在拍攝中呈現(xiàn)一少部分的明亮色彩;在較暗的室內拍攝時可以考慮拍攝一些具有燈光、窗外亮光的畫面,以此讓新聞短視頻的畫面從昏暗場景中切出,吸引新聞受眾的視線。同時,在新聞短視頻拍攝的過程中,媒體人要對光源因素進行充分考慮,按照光的來源角度,可將其分為正面光、逆光、頂光、測光、側逆光等,如果光源角度運用得當,既能獲得清晰的畫面,又能夠突出畫面的質感,將真實的場景展現(xiàn)出來。例如,在拍攝新聞宣傳片時,可以借助一些燈光營造主題色彩;再如,新聞人物在較為昏暗的環(huán)境中時,可使用光線對人物進行凸顯,從而讓新聞受眾的目光瞬時聚焦于新聞人物身上。
拍攝的畫質對新聞短視頻的質量與廣大新聞受眾的觀看體驗具有重要影響。新聞短視頻的畫質清晰、自然、流暢,可以更好地呈現(xiàn)新聞內容并給新聞受眾帶來高質量的視覺體驗。若新聞短視頻的畫質不高,不但會影響新聞內容的有效表達,并且還會使得新聞受眾感到視覺體驗不佳甚至是不適。因此,在新聞短視頻的拍攝過程中,媒體人要注重保證視頻畫質的質量,通過使用高分辨率的攝影設備、提升鏡頭穩(wěn)定性等方式提升畫面的清晰度與穩(wěn)定性。在給新聞短視頻畫面配置字幕時要注重字體的大小、色彩、位置及字符的合理設定,以免字幕對新聞短視頻的畫質造成不良影響。例如,中央電視臺在拍攝“極光”的新聞中,以高清的畫面將極光展示在新聞受眾的面前,高質量畫面能夠將人們沒有親身見到過的極光最真實的形態(tài)、色彩與運動變化展示出來。
新聞短視頻的拍攝效果是后期剪輯工作的基礎,因此,新聞短視頻的剪輯不僅要求媒體人具有較高的新聞視頻拍攝能力,同時也要掌握視頻剪輯與組織的能力[4]。只有具有高超的剪輯意識、應用多樣的剪輯方法,才能夠使得新聞短視頻的內容豐富、前后連貫且凸顯出其信息價值與審美價值。
新聞的內容具有客觀性、真實性與準確性,傳播具有公開性、實時性,載體具有多樣性等特點。在新聞短視頻的剪輯過程中,媒體人必須充分認識到新聞短視頻的剪輯既是一項重要的工作,同時也是一種藝術創(chuàng)作,要從新聞的本質屬性與特點出發(fā)開展剪輯工作,由此形成具有媒體特色并且受新聞受眾喜愛的剪輯風格。例如,在時政類新聞短視頻的剪輯中,要注重新聞內容的客觀性與權威性,力求在短視頻中盡可能地融入更多的新聞信息,避免在剪輯的過程中將新聞的重要、關鍵信息丟失而影響新聞的完整性;在娛樂類新聞短視頻的剪輯中,要注重以輕松、生動、幽默的風格進行剪輯,以此賦予新聞一定的娛樂屬性,滿足娛樂新聞受眾的需求。另外,在短視頻新聞的剪輯中,媒體人還要注意將剪輯工作與媒體特色相結合,與新聞短視頻所屬欄目相結合,與新聞制作人的風格相結合,從而形成具有媒體特色的新聞欄目,以此受到廣大受眾的關注與喜愛。
新聞短視頻生產的精細化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新聞短視頻制作的精細化,即媒體人要對新聞的內容、字幕、旁白等進行精心制作,以此生產出高質量的新聞短視頻;二是新聞短視頻的制作要注重細分受眾群體,為不同喜好的新聞受眾制作符合其個性化需求的新聞短視頻。另外,在新聞短視頻的剪輯過程中,媒體人不能只注重內容和時間上的剪輯,還要重視字幕、旁白的高水平配置,讓字幕、旁白與新聞短視頻的畫面實現(xiàn)高度契合,杜絕畫面與字幕、旁白不一致的問題發(fā)生。同時,媒體人還要通過大數(shù)據(jù)、云計算等技術了解不同新聞受眾群體瀏覽新聞的喜好,在剪輯相應的新聞短視頻時盡可能多地選擇一些其想了解的內容。
新聞短視頻的時間與篇幅較短,難以詳盡地將全部的新聞內容融于有限的視頻畫面中,這就需要在新聞短視頻后期剪輯工作的過程中輔以一定的字幕,以更具體地表述新聞信息。合理的字幕配置不僅可以完善新聞短視頻的信息,同時還可完善新聞媒體的專業(yè)化形象。在具體的剪輯過程中,媒體人可根據(jù)新聞短視頻的畫面與內容在圖像周邊的相應位置添加字幕,并合理確定字幕的位置,以免字幕遮擋視頻圖像中的關鍵內容。在配置隨圖像、旁白變化的滾動字幕時,要注重字幕與圖像、旁白三者的一致性,避免擾亂新聞受眾瀏覽新聞的思路與節(jié)奏,讓人不明所以。另外,在新聞短視頻的剪輯過程中,媒體人要堅守職業(yè)道德素養(yǎng),對新聞的內容進行嚴格的把關審核,避免一些錯誤觀點、不良思想及具有敏感爭議或煽動性的內容被剪輯到新聞短視頻中。同時,對于一些可能引發(fā)受眾不適以及有必要保護當事人影視的內容,要進行模糊化處理。
同期聲是新聞視頻中常見的一種表現(xiàn)手段。在新聞短視頻中,將視頻圖像與同期聲有效結合可以提升新聞的真實感與說服力。在新聞短視頻的拍攝中,可收錄大量的同期聲;在新聞短視頻剪輯的過程中,為了提高信息量,凸顯新聞人物的觀點等,可以在新聞短視頻中適當?shù)丶尤霂拙渑园?,讓新聞報道更為貼切與真實,提升新聞短視頻的質量。另外,媒體人還可在新聞短視頻中運用背景音樂烘托氣氛,營造良好的氛圍,使得新聞受眾在思想與情感上更好地融入新聞短視頻中獲知新聞信息、感受新聞人物的魅力[5]。
在媒體融合時代,新聞短視頻已然成為一種受大眾喜愛的新聞報道方式。為了給廣大受眾提供高質量的新聞報道,媒體工作者要注重新聞短視頻拍攝與剪輯的技巧及方法的運用,可通過革新新聞創(chuàng)作理念,強化新聞視頻拍攝與剪輯的技術與能力,運用多元化、科學可行的新聞短視頻拍攝與剪輯手段,創(chuàng)作高質量、受眾喜愛的新聞欄目,從而推進新時期我國新聞輿論事業(yè)穩(wěn)定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