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司晨 鄭文國
(1.深圳華森建筑與工程設計顧問有限公司;2.中建科技集團華南有限公司 廣東深圳 518118)
建筑消防安全是關乎國計民生的大事,時刻不能放松,建筑消防設計是實現(xiàn)建筑消防安全的必要手段,建筑物的消防分類定性又是消防設計的前提。隨著我國對教育支出越來越多,從小學到大學的學校建設量越來越大,每所學校內(nèi)都會配建學生或教師休息用房,稱作教師或?qū)W生公寓或宿舍,以下統(tǒng)稱為宿舍。由于不同規(guī)范之間或多或少地有些差異,導致在實際項目設計時對宿舍建筑的消防分類難以定性,定性不準確,會給消防設計帶來很大的不確定性,也會導致建設投資變化較大,甚至影響消防驗收和建筑的安全使用,對綠色建造和節(jié)能減碳帶來負面影響。筆者根據(jù)實際工作體會,依據(jù)現(xiàn)行規(guī)范條文,對宿舍建筑的消防分類定性加以分析,供同行們探討。
分析宿舍建筑消防分類定性之前,來看一下相關定義。
公寓:《公寓建筑設計標準》(T/CECS 768-2020)[1](以下簡稱《公寓》)中給出的定義為:滿足居住基本生活需求并提供公共生活與服務空間和設施,由專業(yè)化機構(gòu)集中運營管理的租賃性建筑。
宿舍:《宿舍建筑設計規(guī)范》(JGJ 36-2016)[2](以下簡稱《宿舍》)中給出的定義是:有集中管理且供單身人士使用的居住建筑。
民用建筑:《民用建筑設計統(tǒng)一標準》(GB 50352-2019)[3](以下簡稱《民標》)中給出的定義是:供人們居住和進行公共活動的建筑的總稱。
居住建筑:《民標》中給出的定義:供人們居住使用建筑。
公共建筑:《民標》中給出的定義:供人們進行各種公共活動的建筑。
高層建筑:《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 50016-2014)2018年版)[4](以下簡稱《建規(guī)》)第2.1.1條中給出的定義:建筑高度大于27 m的住宅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24 m的非單層廠房、倉庫和其他民用建筑。
重要公共建筑:《建規(guī)》中給出的定義:發(fā)生火災可能造成重大人員傷亡、財產(chǎn)損失和嚴重社會影響的公共建筑。
重要公共建筑物:《汽車加油加氣加氫站技術(shù)標準》(GB 50156-2021)[5](以下簡稱《汽標》)附錄B.0.1中給出的示例為(節(jié)選):使用人數(shù)超過500 人的中小學校及其他未成年人學校。
一類保護物:《汽標》附錄B.0.2中給出了除重要公共建筑物以外的下列建筑物應劃分為一類保護物的示例為(節(jié)選):6中小學校、幼兒園等建筑物;9總建筑面積超過10 000 m2的居住建筑。該附錄第6款中的中小學應理解為在人數(shù)上不超過500 人,否則就屬于附錄B.0.1條里的重要公共建筑物了。
由上述相關規(guī)范的定義可以看出,公寓與宿舍性質(zhì)雷同,實際設計工程中也沒有區(qū)別對待,該文對二者合并考慮并按宿舍名稱進行討論。
另外,《建規(guī)》中給出的“重要公共建筑”名稱的含義與《汽標》附錄B.0.1 中給出的“重要公共建筑物”名稱的含義是否是一致的,一個“物”字之差顯示兩部規(guī)范的編寫思路缺乏聯(lián)系,如果定義內(nèi)涵一致,名稱上就應該是一致的,不應該出現(xiàn)一字之差。再根據(jù)《汽標》第1.0.2 條“本標準適用于新建、擴建和改建的汽車加油站、加氣站、加油加氣合建站、加油加氫合建站、加氣加氫合建站、加油加氣加氫合建站工程的設計和施工”的規(guī)定來看,該規(guī)范不適用于這些加油、氣站之外的建筑,而且《汽標》附錄B.0.2 中出現(xiàn)了“一、二、三類保護物”的名稱,這在《建規(guī)》中是沒有的。所以,不難理解:《建規(guī)》中的“重要公共建筑”名稱的含義與《汽標》附錄B.0.1 中給出的“重要公共建筑物”名稱的含義不是對等關系,至少不是完全對等,只是在形式上出現(xiàn)了巧合罷了,故可以有《汽標》中關于重要建筑物的分類不適用于學校宿舍建筑的觀點。那么《建規(guī)》表5.1.1 中所指的重要公共建筑是否包含宿舍建筑呢,后文再述。
從《民標》第3.1.1條可以看出,《民標》是將公寓建筑劃歸民用建筑之類,雖同屬于居住建筑,但獨立出住宅建筑,成為一個獨立分類。
《民標》第3.1.2 條將建筑高度在27 m 以下的住宅及建筑高度在24 m 以下的公共建筑劃分為低層或多層民用建筑;將建筑高度大于27 m的住宅和建筑高度大于24 m 的非單層公共建筑,但低于100 m 的劃分為高層民用建筑;將建筑高度大于100 m 的劃分為超高層建筑。
問題來了,《民標》第3.1.1條中已經(jīng)將宿舍建筑獨立出住宅建筑,但在第3.1.2條中只給出了住宅和公共建筑的高度劃分標準,是缺少了宿舍的。那么宿舍建筑該如何界定高層或多層呢?
根據(jù)《建規(guī)》第2.1.1 條關于高層建筑的定義來看,宿舍建筑可套用該條中的“其他民用建筑”,填補了《民標》第3.1.2 條的漏洞,其高、多層分類界限應該是24 m,而不是27 m。
規(guī)范中規(guī)定了不同性質(zhì)的建筑需配套設置不同等級的消防設施。這關乎到消防設施的適用性、有效性、安全性、耐火等級、防火間距大小、建筑規(guī)劃布局、投資高低等多方面因素。
《建筑給水排水設計標準》(GB 50015-2019)[6]第5.2.4條要求:屋面雨水排水管道工程設計重現(xiàn)期應根據(jù)建筑物的重要程度、氣象特征等因素確定。
《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設計規(guī)范》(GB 50084-2017)[7](以下簡稱《自噴》)第5.0.1 條規(guī)定了應根據(jù)建筑物危險等級來計算消防用水量,危險等級越高,消防用水量越大;而建筑物的危險等級是根據(jù)建筑分類來劃分的,如《自噴》附錄A 設置場所火災危險等級分類。
《火力發(fā)電廠與變電站設計防火標準》(GB 50229-2019)[8]第4.0.16 條及《建規(guī)》第3.4.2 條都規(guī)定了甲、乙類廠房與重要公共建筑之間的防火間距不小于50 m。
《建規(guī)》第5.1.3 條規(guī)定了民用建筑應根據(jù)其建筑高度、使用功能、重要性和火災撲救難度等因素確定耐火等級,第8.4.1條規(guī)定了何種建筑需要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
從上述條文看出,建筑消防分類定性與配套消防設施復雜性密切相關,直接影響著工程設計和造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基于前述內(nèi)容,宿舍屬于民用建筑中的居住建筑,但又不同于住宅建筑,其消防分類上有特殊要求。
《公寓》中第5.1.5條指出,公寓建筑的防火設計應參照公共建筑。
《宿舍》中第5.1.1 條指出:宿舍建筑的防火設計,應符合《建規(guī)》和《建筑內(nèi)部裝修設計防火規(guī)范》(GB50222)等有關公共建筑的規(guī)定,對應條文解釋中有“學校和企業(yè)的集體宿舍等宿舍建筑屬于人員密集場所”的說法。
《建規(guī)》第5.1.1條規(guī)定:民用建筑根據(jù)其建筑高度和層數(shù)可分為單層、多層和高層。高層民用建筑根據(jù)其建筑高度、使用功能和樓層的建筑面積可分為一類和二類。民用建筑的分類應符合《建規(guī)》表5.1.1 的規(guī)定。所以,一類或二類的定義僅是針對高層民用建筑而言的。具體如表1所示。
表1 《建規(guī)》表5.1.1
在《建規(guī)》表5.1.1中,“重要公共建筑”劃分為一類建筑,那么建筑高度不超過50 m的高層宿舍建筑是否算作重要公共建筑呢?
《建規(guī)》第5.1.1 條的條文解釋中提到:宿舍、公寓的防火設計要按照公共建筑的要求確定,且用作宿舍的學生公寓或職工公寓可以按照公共建筑的一般要求確定其防火設計要求。但在第2.1.3 條的條文解釋里又說明“較大規(guī)模的中小學校教學樓、宿舍樓”屬于重要公共建筑。顯然,在消防分類定性上,高層宿舍建筑要執(zhí)行公共建筑的相關要求,也就是要劃分為一類或二類了。那么如何劃分,業(yè)內(nèi)有不同聲音。
《建規(guī)》第2.1.3 條與5.1.1 條的條文解釋著眼點不同,難以對宿舍的消防類別進行簡單判定。《宿舍》中第5.1.1條說明了宿舍建筑屬于人員密集場所,《建規(guī)》第2.1.3條說明“人員密集的大型公共建筑或集會場所,較大規(guī)模的中小學校教學樓、宿舍樓”屬于重要公共建筑。所以,判斷宿舍是否為一類高層的重要因素就是高度和規(guī)模了,也就是說,只有達到一定高度和規(guī)模的學校宿舍才能定性為一類公共建筑。關于高度劃分標準,應當是24 m 無疑,那么就剩下關于規(guī)模的判定了,規(guī)模定準了,消防分類就可以確定了。關于建筑規(guī)模,在《工程設計資質(zhì)標準》(2007)[9]中給出了相關規(guī)定,如表2所示。
表2 各行業(yè)建設項目設計規(guī)模劃分表(節(jié)選)
表2中對于建筑規(guī)模是按照大型、中型、小型來劃分的,沒有《建規(guī)》第2.1.3 條中所說的“較大規(guī)?!钡念愋?,這就給建筑定性帶來一定困擾。按通常理解,較大應該大于中型,對于宿舍建筑來說,層高一般在3~3.8 m 之間,如果建筑高度小于50 m,其層數(shù)就在13~17層之間,一般在15層左右,不會達到20層,也就屬于中型規(guī)模了。所以,綜合上述情況,結(jié)合參考文獻[10]及[11]內(nèi)容,對于24 m≤建筑高度<50 m的學校宿舍建筑,其建筑定性就不能定義為重要公共建筑了,也就不能定性為一類高層建筑。
根據(jù)上述分析,對于學校宿舍建筑的消防分類有如下結(jié)論。
(1)當宿舍建筑高度小于24 m時定性為多層民用建筑。
(2)當宿舍建筑高度大于24 m而小于50 m時定性為二類高層民用建筑,耐火等級不低于二級。
(3)當宿舍建筑高度大于50 m時定性為一類高層民用建筑,耐火等級為一級。
上述結(jié)論是針對功能相對單一的宿舍建筑而言,當建筑內(nèi)功能多樣、每層建筑面積大于1 000 m2時情況會有所不同。
由于實際建筑的功能和用途千差萬別,稱呼多種多樣,建筑設計形式變化多端,在實際設計工作中,需根據(jù)具體情況仔細分析對照規(guī)范中各相關條文,對建筑消防分類準確定性,避免設計反復,不能無故降低消防設計標準,同時也不要盲目從嚴,給工程建設投資帶來不必要的增加,避免過度設計帶來投資浪費,徒增建筑能耗,增加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