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語嫣
這世界上言語最能傷人于無形,像一根無形的刺一樣扎進心里,即使很長時間以后拔出來了,還是會留下一個不大不小的印跡,它不是疤,卻時時刻刻提醒著你曾經(jīng)受過的傷。
最近在追的綜藝節(jié)目《再見愛人2》,里面有一位妻子在節(jié)目中會對丈夫說出“拖油瓶”“我給你臉了吧”“我覺得你有的時候特別蠢”“罪人”這樣的詞句……每當聽到這樣的話的時候,她的丈夫就會保持沉默,用無聲來代替回應。然而這種沉默和規(guī)避爭吵的方式,卻會被她認為是無聲的抗議,從而引發(fā)她更強烈的指責。
當節(jié)目組展示了畫家在屏障后面聽著夫妻各自的自我描述以及對對方的描述后所畫的夫妻畫像的時候,妻子震驚地發(fā)現(xiàn),畫像中丈夫的面容不再有初遇時令自己怦然心動的少年感,反而滄桑了許多,眼神也不再有光,充滿了迷茫、困惑和哀傷。此刻,她終于意識到過去自己所做的,對自己最愛的丈夫意味著什么。
追溯過往,她發(fā)現(xiàn)了一些記憶里曾經(jīng)忽略掉的事——因為小時候發(fā)生的一些事,導致她時常缺乏安全感,她不確定丈夫的愛是否跟自己的一樣,所以一次又一次用惡言試探丈夫的底線:如果她都這樣了她的丈夫依然愛她,那么這份愛就是真的。她就像一只刺猬,在拼命保護自己不受傷害的同時用言語的刺狠狠地扎向了丈夫,讓他的眼神從清澈、意氣風發(fā)、帶有少年感,變成了現(xiàn)在常常不知所措的樣子。也許他是理解她情緒的由來的,但是他不知如何應對會讓她好受些,于是只能沉默以對?;蛟S如果他能夠多告訴她幾次“在我們的感情中付出這么多的你辛苦了”“你的存在本身就是我生命中最美好的事”,或許如果她能夠自信一些,少一些小心翼翼的試探,勇敢地坦誠自己的脆弱,他們兩個人現(xiàn)在的狀態(tài)可能會變得不一樣。
他們的故事讓我想起了過去的幾年中收到的很多孩子在私信或者投來的稿件中寫的那些令人遺憾的友情故事,有時候是沒有原因地漸行漸遠,有時候曾經(jīng)是彼此陪伴彼此鼓勵走過難捱的中學時光的珍貴存在,他們說,如果當時大家可以不那么矜持,能坦然地告訴對方自己的真實感受,如果當時能少說一句傷害彼此的話,也許就不會在之后人生的旅途中走散了。
的確,在人與人相處的時候,如何表達是一個很重要的課題。
在我們雜志全新改版前的一次多達幾千份的讀者調(diào)查問卷中顯示,除了學習和獨立自主的能力,無論是老師、家長還是中學生,都很擔憂孩子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只有擁有良好的表達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他們在之后漫長的人生中才能更好地保護自己,更好地享受生活。
2023年小博重新改版,新增了《人際交往避“坑”指南》欄目,和一系列同齡人的真實經(jīng)歷分享,希望可以助力大家提升社交幸福感,讓每一個孩子享受人際交往帶來的喜悅,為每一個正在閱讀的你帶去更多面對社會生活的能量。
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往往來自于日常生活的積累,也來自于同齡人的經(jīng)驗分享與共同進步??烊グl(fā)現(xiàn)文章里的驚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