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鵬
它是南北極附近海域上的“移動島嶼”,經(jīng)大自然之手被捏成千態(tài)萬狀的瑰麗雕塑;它堅如磐石,給泰坦尼克號以“死亡之吻”,卻經(jīng)不起海浪經(jīng)年累月的蠶食鯨吞;它看似冷艷無情,卻是很多動物的游樂場。它就是冰山。
何處是冰山的家鄉(xiāng)?
冰山誕生于地球的南北極海域,它們是極地冰蓋斷裂后,被送進大洋的“冰川之子”。
南極大陸和北極格陵蘭島終年白雪皚皚,在寒冷的天氣下很少融化,因此年復(fù)一年降落的雪不斷堆積起來,厚度可達數(shù)千米。晶瑩剔透的雪花在其自身壓力下漸漸變成密實的冰體,最終連成廣袤的冰川或冰蓋。在重力作用下,冰川緩慢地向大陸邊緣“流動”,伸入四周的大海。冰川伸向海面的部分被稱為冰架,冰架斷裂則形成冰山。
從歷史記錄看,一座巨型冰山從冰架上斷裂一般需要經(jīng)過10~30年的漫長過程,并且是從冰架上出現(xiàn)冰裂開始。
冰山的形狀各不相同,一般可分為桌狀冰山、穹頂冰山、塔狀冰山、斜坡冰山和無定型冰山。在北極,冰山體積較小,但千姿百態(tài)、絢麗多彩,其中塔狀冰山最為常見。在南極,冰山體積巨大,很多是方正的桌狀冰山,外形相對單一。
為什么南北極冰山差異會如此之大呢?
北極格陵蘭冰蓋與南極冰蓋的儲冰量差異很大,前者不足后者的十分之一。因此,從南極冰蓋和北極格陵蘭冰蓋流動到海洋的冰體大小自然差異很大。南極冰山基本上是南極冰蓋的陸緣冰脫離冰蓋、移入海域而形成的,因此往往容易形成規(guī)模很大的桌狀冰山。由于南極氣溫低,冰山幾乎不因融化而變形。北極海域氣溫遠遠高于南極海域,因此冰山容易在漂移過程中融化,體積變小。
(文章節(jié)選自《中國氣象報》)
《學(xué)習(xí)方法報》地理商務(wù)星球七年級2023年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