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晗
余華和莫言、蘇童,王朔,四位作家1998年一起去意大利參加遠東地區(qū)文學論壇。主辦方的題目是:你為什么寫作?
余華寫的是,自己不愿意做牙醫(yī),想不上班,寫小說找尋自己。莫言寫的是想給自己買一雙皮鞋,寫小說發(fā)表就有稿費了。只有蘇童實實在在地說他當年考上北京師范大學,在大學里面如何熱愛上了文學,走上了寫作的道路。但等到前面三人演講完畢,蘇童死活不愿意念他的稿子。他說:我太愚蠢了,我怎么會說我是熱愛文學才走上文學的道路!我應該跟你們一樣,瞎編一個。
這段故事出自余華的采訪,說明三件事:首先,作家們善于講故事,真會編;其次,余華的采訪真會說,他慣于用幽默的方式來傳達信息,提高傳播率;最后,一個段子就可以同時刻畫好幾個人物形象,作為“?!钡奶K童莫名給人留下了憨厚樸實的印象。
人的本能是喜歡聽故事的,這讓故事充滿力量。莫言在領諾貝爾獎的發(fā)言時也都是在講故事,講自己的成長經(jīng)歷,這些能夠跨越語言的障礙,被更多人理解。
《覺醒年代》中陳獨秀讓魯迅給他們辦的《新青年》雜志提意見,魯迅就說,這些論說不行,要想影響廣大民眾,得寫白話文小說。果然,魯迅的《狂人日記》一出,傳播很廣,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力。魯迅的雜文《我之節(jié)烈觀》跟《狂人日記》寫于同一年,兩者都是批判當年封建禮教“吃人”的制度。同樣的話在《隨感錄》里說,和在《狂人日記》里說,效果是不一樣的。這就是小說的力量。
上海龍華烈士紀念館曾宣傳過很多年陳延年烈士的事跡,但效果一直不太明顯。直到電視劇《覺醒年代》播出,才引起巨大的轟動,每到各種節(jié)日,許多人去陳延年、陳喬年、趙世炎等烈士墓前拜祭獻花,微博上陳延年等烈士們的超話也一直非?;钴S,把當下的心事向他們傾訴,飽含深情。這就是好的文藝作品、好的故事蘊含的巨大力量。
編劇龍平平說,周恩來與陳延年、趙世炎的感情很深。兩人犧牲后,周恩來讓《布爾什維克》專門發(fā)表社論,稱趙世炎、陳延年之死是中國共產(chǎn)黨奮斗的生命上一個永不磨滅的黯然的傷痕。新中國成立后,周總理專門找到趙世炎的妻子夏之栩,請她寫回憶陳延年的文章,并說他一直想寫,但沒有時間,拜托夏之栩幫他完成這個愿望。陳延年犧牲時只有29歲,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江蘇省委書記。被捕時,國民黨反動派規(guī)勸他自首,但他寧死不跪,最后被亂刀砍死。他的事跡令人震撼,但需要一個好的故事載體,讓更多人知道。
龍平平一直想寫陳延年的故事,他查找了大量的資料,找到了陳延年和陳喬年去過北京和陳獨秀一起生活的歷史資料,把他與陳獨秀、李大釗、鄧中夏、趙世炎等人物的關(guān)系有機地勾連起來,在與陳獨秀的情感沖突和追求真理的過程中,彰顯出他的偉大人格。這種人物的關(guān)聯(lián)產(chǎn)生了奇妙的化學反應,人物在關(guān)系和場景中更有溫度?!队X醒年代》中的陳延年形象非常立體,正直、勇敢、溫暖,這樣閃閃發(fā)光的他失去美好的生命讓當下的人們無限共情。
聽了《小王子》的故事,看向天空時,或許會想到小王子旅行過的星球。很多人到丹麥旅游,因為安徒生的故事。哥本哈根市中心東北部的長堤公園有一座小美人魚的塑像,從1913年落成至今,一百多年來吸引了無數(shù)游客。一座銅像之所以有那么大的吸引力,是因為《海的女兒》世界上大部分孩子都讀過。
英國的貝克街和查令十字街84號原本只是普普通通的街道名稱,前者因為英國小說家亞瑟·柯南·道爾塑造的偵探人物——夏洛克·福爾摩斯在此居住而聞名;后者因為紐約女作家海蓮與一家倫敦舊書店的書商弗蘭克之間的書信來往故事而具備特殊含義,每年都有世界各地的書迷到倫敦查令十字街朝圣,成為全球愛書人之間的暗號。
帕丁頓熊的故事,讓帕丁頓火車站這樣普通的火車站也成為景點,在火車站的專賣店里,帕丁頓熊的售價將近40英鎊,折合人民幣300多塊錢。如果只是普通的毛絨玩具,生產(chǎn)成本估計也就十幾塊錢,可能仍然有人去買那些有故事的玩具。
美國經(jīng)濟學家丹·艾瑞里說:從關(guān)于決策的早期研究中,可以清楚地發(fā)現(xiàn),我們并非在各種事物中進行選擇,而是在對它們的描述中進行選擇。
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中,介紹章丘鐵鍋:“三萬六千錘,打少了不行啊,你要沒這功夫它出不來這樣的產(chǎn)品。你糊弄它,它就糊弄你,它不好看。十二道工序,十八遍火候,大大小小十幾種鐵錘工具,一千度高溫冶煉,三萬六千次的鍛打,每一次的鍛打,都是對鐵最有力的歷練。注入氣力的同時,更賦予鐵鍋以生命……”有了故事的鐵鍋,價格不低,仍然引發(fā)網(wǎng)友搶購。
如今一直在說“講好中國故事”,故事在傳遞價值觀,讓人們用更柔和巧妙的方式溝通。日本的漫畫作品、好萊塢的大片、曾經(jīng)風靡亞洲的韓劇,都是在講故事,用故事的力量去增加國家影響力,進行文化輸出,也收獲了很多經(jīng)濟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