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月貞
南皮縣位于滄州市中南部,地處東經116°32′~117°02′、北緯37°50′~38°11′,總面積791.56 km2,耕地 面積79 萬畝,人口34.70 萬。地表形態(tài)平緩,整體呈西南高、東北低的特征,海拔最高處約為12 m,最低處約為7 m,坡降為1/800~1/2000。屬于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季寒冷少雪,春季干燥多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以晴為主;年均降水量為550 mm,主要集中在7 月—9 月,蒸發(fā)量為2185.90 mm,蒸發(fā)量是降雨量的3.8 倍。
南皮縣境處第四季堆積物海陸交互沉積平原區(qū),水文地質條件復雜,自上而下分4 個含水組。
第Ⅰ含水組:底板埋深35 m~40 m,屬淺層地下水,含水層巖性以粉細砂為主。淺層淡水主要以片狀和條帶狀分布于縣城西部和東南部,淺層咸水主要分布于縣域中部和東北部的低洼鹽堿區(qū),其中,縣城附近氟淡水區(qū)分布于城東古河道兩側的桃園、李寶民、南關一帶。
第Ⅱ含水組:底板埋深150 m~180 m,為咸水體,礦化度大于等于5 g/L,分布全縣。
第Ⅲ含水組:屬深層淡水,分為兩個開采段,上部開采段底板埋深206 m~257 m,巖性以粉砂、粉細砂為主,單井出水量4 m3/h·m~8 m3/h·m,水化學類型為重碳酸、氯化物—鈉型水,pH 值為8.2~8.5,含水層發(fā)育不均,采用較少。下部開采段底板埋深340 m~360 m,巖性以砂為主,單井出水量5 m3/h·m~10 m3/h·m,水化學類型為重碳酸、氯化物—鈉型水,pH 值為8.2~8.5。為縣城內深層地下水主要開采段。
第Ⅳ含水組:底板埋深460 m,巖性以細砂為主,單井出水量4 m3/h·m~5 m3/h·m,水化學類型為重碳酸、氯化物—鈉型水。
據(jù)河北省第三次水資源評價(1956—2016 年序列)成果,南皮縣水資源總量8537 萬m3,在滄州市所轄14個縣(市)中,位列第二位。其中地表水資源量1451.90 萬m3,地下水資源量6361.90 萬m3(可 利 用 量5380 萬m3)。外調水方面,另有引江水指標885 萬m3,還可相繼引黃。
南皮縣境內河流屬于海河流域黑龍港及運東水系,境內河流眾多,分布較均,多為西南—東北流向,建有水庫、渠道、揚水站等水資源利用工程。
大浪淀水庫為河北省第一座平原水庫,1997 年1 月建成蓄水,屬大Ⅱ型水庫,設計總庫容量1.00 億m3,蓄水面積16.74km2,2008 年完成引大浪淀水進南皮縣城的飲水工程。大浪淀水庫水源為“引黃濟冀”的黃河水,由山東位山三干渠提水,經清涼江、南運河、代莊引水渠等進入大浪淀;補充水源為“王大”引水工程的保定王快水庫水,也可調蓄南水北調中線水。
南運河是京杭大運河的一部分,為歷代漕運要道,位于縣境西部,呈南北走向,為南皮、泊頭界河,是南皮主要行洪河道之一。境內堤長21.80 km,河床寬55 m~60 m,堤頂高程15.50 m~18.58 m,堤頂寬5 m~10 m,設計流量300 m3/s。
漳衛(wèi)新河是漳衛(wèi)南運河系的入海尾閭,上起德州的四女寺樞紐,為南皮縣和山東省界河,自寨子鎮(zhèn)肖橋村西南入南皮縣境,由金莊村東入鹽山縣境。南皮轄段全長13.40 km,堤距580 m~965 m,寬8 m,建有羅寨蓄水閘、寨子引水閘、前王引水閘、小安引水閘等。
上游起于吳橋縣前指揮莊,為排瀝河道,橫貫縣境中部,于劉八里鄉(xiāng)小吳家村入縣境,向東經雙廟、烏馬營、王寺、寨子、潞灌、鮑官屯等6 鄉(xiāng)(鎮(zhèn))在張宅村出境,入鹽山境。境內全程26.60 km。河寬59 m,深4 m 左右,河底高程2.50 m~5.30 m,設計流量332 m3/s,最大排洪量為336 m3/s,排瀝標準為5 年一遇。
南皮段自馮家口鎮(zhèn)車官屯一號干溝至段六拔鄉(xiāng)肖九拔,東西走向,橫穿大浪淀,縣境內總長14.40 km,是主要排瀝河道。車官屯至楊八莊子堤段長10 km,堤高頂程為7.40 m,堤頂寬10 m~15 m 或30 m~50 m 不等,河底高程為2.94 m~4.42 m,臨河地面高程為6.30 m~9.60 m,河底寬為9 m~41 m,設計流量為31.50 m3/s~69.50 m3/s,排瀝標準為3 年一遇。
全縣建有坑塘630座,庫容208萬m3;機井5578 眼,其中深井1198 眼;灌排干溝(渠)19 條,支 溝(渠)191 條,渠 道691.78 km;揚水站點308 處。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分配南皮水量885 萬m3,全縣已實現(xiàn)江水全覆蓋。建有地表水廠2 座,分別是南皮縣城區(qū)地表凈水廠、南皮縣農村地表凈水廠,其中城區(qū)地表凈水廠由大浪淀水庫供水,農村地表凈水廠由南水北調配套工程石津干渠工程延長段新開口門取水,主要用于城鄉(xiāng)生活和工業(yè)用水。另外,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北延應急供水和位山引黃、潘莊引黃、李家岸引黃均經過南皮。2022年引東線江水量265萬m3、引黃水量1590 萬m3,主要用于沿途農業(yè)灌溉。
從2022 年情況看,總用水量9001.36 萬m3。其中農業(yè)用水8008.42萬m3,占比88.97%;工業(yè)用水64.19萬m3,占比0.71%;城鄉(xiāng)生活用水788.76 萬m3,占比8.76%;生態(tài)用水140.00 萬m3,占比1.56%。
從水源看,地下水1685.65 萬m3,占比18.73%;當?shù)氐乇硭?185.24 萬m3,占比24.28%;引江水874.18 萬m3,占比9.71%;引 黃 水3868.70 萬m3,占 比42.98%;非 常 規(guī) 水387.60 萬m3,占 比4.31%。
盡管南皮縣已經實現(xiàn)了水資源的統(tǒng)一管理,但在宏觀調控和科學規(guī)劃上仍需完善。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fā)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水的需求越來越大,用水矛盾日益突出,用水方式亟需轉變。城鄉(xiāng)供水方面,雖然實現(xiàn)了江水全覆蓋,但農村供水漏損率為10%,存在巨大浪費。農業(yè)灌溉方面,地表水配置工程不成熟,仍大量使用機井抽取地下水灌溉農田。灌溉方式方面,鋪設了田間管網,但仍以漫灌為主,噴灌、滴灌等節(jié)水技術推廣相對滯后。
雖然近年來采取了壓采措施,水位有所回升,但遇有干旱發(fā)生,受農業(yè)抽取地下水灌溉影響,水位下降明顯。以2023 年6 月為例,南皮縣地下水平均埋深72.64 m,雖與2018 年同期比上升3.59 m,但與2023 年5 月相比,下降了2.05 m。導致地下水位下降的原因是由于前期持續(xù)高溫少雨,農民在夏玉米播種期集中灌溉。由于河流為季節(jié)性河流,大多數(shù)河道常年斷流,因此河道的自潔能力受到限制,水庫和坑塘中水體的流動性相對較低。
南皮縣初步建立了防洪抗旱減災工程體系,但該體系仍存在多個薄弱環(huán)節(jié)和安全隱患,需要進一步完善。比如,境內河道宣惠河、津德路東溝部分河段缺乏堤防,津德路東溝城區(qū)段存在河道淤積等問題,因此其應對持續(xù)性干旱和嚴重干旱的能力較為脆弱,抵御水旱災害的能力也相對較低。
在水資源治理過程中,將與水資源綜合開發(fā)相關的責任和權力集中到水行政主管部門,逐步建立、完善各種與水資源開發(fā)利用相關的政策制度體系。通過對南皮縣水資源利用情況進行全面、系統(tǒng)的摸底調查,全面了解取用水情況,并制定長短期水資源開發(fā)利用和保護規(guī)劃,逐步實現(xiàn)防洪調度、水資源配置和水系生態(tài)的“三位一體”。在供水系統(tǒng)的規(guī)劃中,必須注重優(yōu)化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組合,實現(xiàn)多源供水、提高防汛抗旱能力、保障糧食安全等目標。
為保障南皮縣水資源的可持續(xù)利用,在水資源的開發(fā)過程中,應優(yōu)先考慮地表水,其次是地下水,如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北延應急供水工程,可有效置換農業(yè)地下水,緩解地下水超采狀況,必須用足用好,同時大力減少第Ⅲ、Ⅳ含水組的深層地下水開采量,適當開采第Ⅰ含水組的淺層水,因地制宜開發(fā)第Ⅱ含水組的微咸水,逐步恢復地下水環(huán)境。確立水資源節(jié)約管理機制,構建高效節(jié)水社會。在生活用水上,推進供水工程標準化管理,減少跑冒滴漏現(xiàn)象,確保供水工程設施良好、運行可靠、供水達標。在工業(yè)用水上,采取各種有效措施收集使用常規(guī)水資源,實現(xiàn)高效合理利用。在農業(yè)用水上,積極推廣先進的管道灌溉、噴灌和微灌技術,以減少水資源的浪費,并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
推進“生態(tài)產業(yè)化,產業(yè)生態(tài)化”的發(fā)展路線,提高縣域植被覆蓋率,增強蓄水保水能力,確保水源可持續(xù)利用。加強防護措施,包括但不限于隔離、禽畜養(yǎng)殖控制、生活污染治理和垃圾整治等,使水源地水質得到有效保障,確保居民飲水衛(wèi)生安全。加強對污染源的綜合治理,以點源污染和面源污染兩個方面為切入點,實施綜合治理措施,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全民環(huán)保意識,形成節(jié)水、護水的全民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