軒遄
當本期《湘潮》氤氳著油墨芳香,送達讀者手中的時候,冬已盡,紙船明燭送瘟神;春已歸,否極泰來從頭越。
四季風景,春是最得人心的。這是一年中色調(diào)最絢爛的季節(jié),氣溫回暖也駛?cè)肟燔嚨馈L?,事不分大小,物不分巨細,人不分男女老幼,地不分南北西東,所有愁眉鎖眼的姿態(tài)為之一掃,天地間一切的一切,到處都充滿著生長的節(jié)奏。
年年歲歲,歲歲年年。天遇見地,冷遇見暖,于是就形成了歲月;歲月里便擁有了昨天、今天和明天,也便產(chǎn)生了歷史。
歷史是過去傳到將來的回聲,也是將來對過去的反映。今天的中國,是充滿生機活力的中國,是賡續(xù)民族精神的中國,是緊密聯(lián)系世界的中國。明天的中國,奮斗創(chuàng)造奇跡,力量源于團結(jié),希望寄予青年。習近平總書記發(fā)表的二〇二三年新年賀詞,飽含深情、催人奮進——
14億多中國人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同舟共濟、眾志成城,就沒有干不成的事、邁不過的坎。
深情而堅定的話語,是奮進中國強勁脈動的時代之聲,蘊含著中華民族攻堅克難、砥礪前行的智慧和勇氣,讓人倍添闊步新時代新征程的信念與信心。
昨天是過去,今天是當下,明天是未來?!断娉薄繁謱W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的理念,遵循存史啟智、以史鑒今,資政育人、以文化人的宗旨,忠誠記錄著歷史,也悉力傳承著精神。
馬克思說,報刊“生活在人民當中,它真誠地和人民共患難、同甘苦、齊愛憎”。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宣傳思想工作要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作為一份黨的刊物,《湘潮》面對的是黨的歷史、黨的教育、黨的政策、黨的大事、黨員的形象、黨風的變化、黨群關系等等,一期《湘潮》,就是一間流動的課堂,一個上門的良師,更是一位按時赴約的益友。
文化教育界老前輩葉圣陶曾經(jīng)叮囑,少兒報刊每個字都要放在秤上稱一稱。黨的刊物更加如此,尤其要心懷“國之大者”,緊扣“省之大計”,聚焦“民之關切”,把講政治擺在第一位。講政治就是抓大事,就是黨中央這個時期領導大家干的大事和廣大群眾心里想的大事,以及最大多數(shù)黨員干部所關心的大事。也就是毛主席曾經(jīng)說過的,要站在最大多數(shù)人一邊。這是共產(chǎn)黨人最樸素、最簡單的一個出發(fā)點,任何時候都應這樣。
同時,要努力學會用刊物的個性語言,立足中國和三湘大地,去闡述政治理論,宣傳方針政策,講好中國和湖南故事。
摧傷雖多意愈厲,直與天地爭春回。艱難困苦,玉汝于成。我們渴望光明,渴望美好,渴望勝利。只要有了愚公移山的志氣、滴水穿石的毅力,腳踏實地,埋頭苦干,積跬步以至千里,就一定能夠把心中目標變?yōu)槊篮矛F(xiàn)實。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春天的腳步聲里,孕育著勃勃生機和希望。
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F(xiàn)在比過去好,明天比當下好,這就是希望。懷揣希望,我們與廣大讀者一起,和著春天的腳步整裝出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