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jié)假期結束后的朋友圈呈現出一片誓要大干一場的樂觀情緒。是很好,但未來的一年勢必也會出現很多挑戰(zhàn)與艱難。所以找準自己在人生這個大的坐標系里的位置就顯得格外重要。坐標系在英文里叫coordinates,我們也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夠更加coordinated,從容有序、不徐不疾。這種心態(tài)的基石是一個對自我位置和自我價值的理性判斷。人們習慣于用家庭和事業(yè)來給自己定位以及評判他人,但這些判斷標準里他人的意見摻混率經常超標。于是今年我想嘗試采用一些新的參數來輔助判斷。做得好的話,也許我能僥幸收獲一個更平和的2023。也許聽上去有點自私,但我真的只想過好自己的生活。
1 聆聽的能力。表達的能力被過于高估了,這個世界變得越來越吵鬧了。善于聆聽過于通常被定位成一種“被動技能”,但其實它也可以很“主動”。仔細聽,你有可能聽得到新的朋友、新的自己和新的世界。
2 多用身體少用腦子。去年公司年會,我被逼跳了人生中第一次女團舞。感受就是我對自己的身體好陌生啊,別說精準控制了,哪怕是大概糊弄幾個動作都是牛頭不對馬嘴。而經過幾天訓練稍有心得后,一套動作順完帶來的快感是身體上的,更是精神上的。身體是人一輩子的伴侶,怎么能不跟它搞熟一點關系呢?它會回饋你的。
3 多少得沾染些潔癖。起碼也得用過的東西擺回原位吧?很多井井有條的人其實只是比你更用心生活那么幾秒鐘。
4 糊涂一點。對數字不那么敏感,對關系不那么深想,對得失不那么執(zhí)著。
5 每天安排半個小時放空。也不是冥想,也沒有什么流程,就是純粹地躺著、坐著或者站著。盯著白色的天花板也好,擼貓擼狗也好,都可以,就是腦子不想事兒就行。
6 多看一些國際新聞,少看一些微博熱搜。
7 把每一件讓我開心的大事小事寫在備忘錄上。過去有點太會記得那些不開心的事情了,這不太好。
8 多看書。一本書看不完也沒關系,有看書的氛圍感就好了。能看完一本書是緣分,不強求。
9 不帶任何條件地放過自己。比如我上面說的幾點都做不到的時候。
10 沒了。但為了完成這個“the perfect 10”,還是加一條,無論怎么樣都要愛自己。具體有一些小tips,都在這一期的雜志里了。翻翻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