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紫陌
逛精品店的時候,已經(jīng)四十有加為人妻為人母的我,偶然見到一疊文藝的明信片,看著上面精美的圖片和文字,突然又萌發(fā)了寫信的沖動,忍不住買了一套。
寫信和收信,其實都是一件再美好不過的事情。一般都是寫給閨蜜或筆友,寫的時候靜心思索,下筆如有神,不一定要有什么主題或中心,常常就是天馬行空,想到哪里就寫到哪里。講究的人不僅字要寫得工整漂亮,連信紙的折法都要別出心裁,甚至連信紙和信封也會精心挑選,懷著滿心的期待寄出這一份心情,有時候還附帶著一片發(fā)黃的銀杏葉或浪漫的小禮物;收信的人驚喜異常,既可以欣賞到信的內(nèi)容與情趣,也可以由筆法和信紙的折疊見出寫信人的性格。揣摩著寫信人當時的心情,是一種滿足的驕傲。那樣一種溫潤蘊藉的美好,是現(xiàn)在快節(jié)奏生活中難再尋覓的了。
寫信這種事,其實也是需要回應(yīng)的。如果是好友知己,鴻雁往來勤快,你一些好玩的事情,換來我的熱烈附和;我的三兩句暗語,換來你的會心一笑,那是一件幸福至極的事情。好友間的心有靈犀、默契配合,其實比戀愛中的甜蜜更加難得。世間最難是懂得。愛情如是,友情亦如是。英雄之間的惺惺相惜其實也是因為懂得,懂得才讓心靈不會干涸,精神不會寂寞。但如果一封精心構(gòu)思的信寄出去得不到回應(yīng),或者回應(yīng)得很敷衍,次數(shù)多了,就不再有寫信的熱情。
我現(xiàn)在很少寫信,不只是自己變懶了,事情太雜了,人太累了,也有少有同好的原因。因為科技進步,電子產(chǎn)品泛濫,紙質(zhì)書信簡直成了絕版。問問80 后和90 后,大概很少有寫信的經(jīng)歷。00 后就更不用說了。想見的時候打個電話,想說什么也脫口而出,電話、短信、QQ、微信、微博,有千萬種網(wǎng)絡(luò)通信方式來進行聯(lián)絡(luò),不再像過去那樣精心構(gòu)思,在信紙上寫了又劃,有時候覺得字跡不好或文字還需要潤色,就不憚麻煩再抄一遍,也不再有等待回信時甜蜜美好或者忐忑不安的心情?,F(xiàn)代人很少有等待的閑情,也很少有聆聽的姿態(tài),只是平添了多少不耐煩和暴躁。就連我自己,都在這樣快節(jié)奏的生活中變得浮躁、易怒、不平和。那樣一些悠閑的生活品質(zhì),早已在忙碌的工作、煩瑣的家務(wù)以及急躁的兒童教育中離我遠去。
很多時候,我都有要扔掉手機的想法,回歸自然,然而我也抵擋不了手機多種功能的誘惑。大概是有點矯枉過正吧?但是生命中還有那么多想做的事情沒有做:還想夜里多看看書,還想學學書法,還想學手鼓,還想重新開始跑步鍛煉……唉!人生短暫,有那么多想做的事情,實在是來不及了。古人云:“四十不惑?!辈换筮€遠遠達不到,就把每一天都當作一個新的起點吧。在有限的生命里,盡可能多地做點自己喜歡的正能量的事情,讓生活過得充實而有滋味。
不能丟掉手機,至少可以慢慢遠離吧?那么從寫信開始,回歸自然,回歸傳統(tǒng),讓自己的心慢慢恢復(fù)平和溫潤。
陌上花開緩緩歸,歸來矣,歸來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