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宇
深紅的紙張,鋒利的剪刀,共同演奏著古韻的旋律。剪紙,對我來說,是那萬千情懷中最獨特的一種。
我從小跟著村口奶奶學習剪紙。少時,每逢春節(jié),家家張貼窗花,在白雪覆蓋的小村莊里,白中透著點點深紅,人們即使面對北方刺骨的寒風,仍然笑容滿面。那笑顏如花的甜蜜透過火紅的窗花,層次暈染蕩漾開來,那是人們對幸福生活的憧憬,更深的是對傳統(tǒng)文化傳承的禮贊。
記得,有一年春節(jié)前期,奶奶帶我在村口集市賣窗花,在那些賣塑料窗花的商戶中,孤零零的小攤子顯得那樣格格不入。大風咆哮著,雙手凍白了,嘴唇凍紫了,臉頰凍紅了,人來人往的街道少有人注意,那不起眼的角落蹲著一位老人。
“爺爺,我想要那個?!敝赡鄣耐暣蚱屏诵〗锹涞某聊D俏焕蠣敔旐樦『旱闹赶?,往這邊一看,小男孩的眼中閃著點點星光,一種驚喜而又幸福的光亮,剪紙煥發(fā)著明媚的光芒。
奶奶動了動半僵的身子,拍了拍身上的殘雪,伸出了那布滿老繭的手,在小雪中僵硬地朝著我小聲道:“有……有小孩喜歡的嗎?看看!”
那位爺爺抱著小孫子快步走來,隔著覆蓋的塑料袋仔細選了幾張,并讓奶奶現(xiàn)場剪了一張。奶奶拉開自己身旁吱吱作響的小木箱子,箱子缺了一角,上面有深深淺淺的勒痕,刻痕早已失去了往日的光澤,她輕輕掀起蓋布,又拿出銀白色的剪刀,取一張紅紙折疊再反轉,偶爾用鉛筆勾勒輕描幾筆,剪刀在指間靈巧轉動著,猶如潛游水中的魚兒,靈活躲避溪底的石子。不一會兒,一對牡丹圖窗花就剪好了。我笨拙地拿起剪刀,剪了只兔子送給小孫子。爺爺舉著窗花,天不再下雪,陽光穿透鏤空處,落在那爺爺笑盈盈的臉上,那種滿足的神情是剪紙傳遞出來的自豪感。
如今時代在變遷,生活水平在提升,但人們對于傳統(tǒng)剪紙的熱愛沒有改變,而且日漸濃郁。當無人問津時,那滋味是苦澀的,但仍堅持傳承;當眾人追捧時,那滋味是甘甜的,也仍在傳承。就這樣剪紙在時光流轉中,默默地芬芳了歲月,豐富了人間。
(指導教師:李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