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錢續(xù)坤
安徽省安慶市懷寧縣作為“兩彈一星”功勛獎?wù)芦@得者、“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鄧稼先的家鄉(xiāng),近年來以“兩彈一星”精神傳承為抓手,以“資政育人”功能發(fā)揮為使命,探索出了一條賡續(xù)紅色血脈、建設(shè)精神家園的有效路徑。
懷寧縣從東晉年間建縣以來,至今已有1600多年歷史,這里山水鐘靈,歷史悠久,民風淳樸,俊彥代出?!皟蓮椩獎住编嚰谙?,就是這些優(yōu)秀兒女中的杰出代表之一。
鄧稼先,1924年6月25日出生于懷寧一個書香門第的家庭。1935年他考入志成中學(xué),在求學(xué)期間,深受愛國救亡運動的影響。1937年北平淪陷后,他曾秘密參加抗日聚會。后在父親鄧以蟄的安排下,隨大姐去往昆明,并于1941年考入西南聯(lián)合大學(xué)物理系。1947年,他通過了赴美研究生考試,于翌年秋進入美國印第安納州的普渡大學(xué)研究生院。由于學(xué)習(xí)成績突出,不足兩年便讀滿學(xué)分,并通過博士論文答辯。此時他只有26歲,人稱“娃娃博士”。
1950年8月,鄧稼先在美國獲得博士學(xué)位9天后,便謝絕了恩師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回國。同年10月,鄧稼先來到中國科學(xué)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員。此后的8年間,他進行了中國原子核理論的研究,擔任原子彈的理論設(shè)計負責人,解決了中國原子彈試驗成敗的關(guān)鍵性難題。1964年10月,中國成功爆炸的第一顆原子彈,就是由他最后簽字確定了設(shè)計方案。他又同于敏等人投入對氫彈的研究,并于原子彈爆炸兩年零8個月后,氫彈試驗也獲得成功。這同法國用8年、美國用7年的時間相比,創(chuàng)造了世界上最快的速度。
鄧稼先之子鄧志平(右三)在鄧稼先生平陳列館與參觀者合影留念
“兩彈元勛”鄧稼先
1979年,鄧稼先擔任核武器研究院院長。1984年,他在大漠深處指揮中國第二代新式核武器試驗成功。翌年,他的癌細胞擴散已無法挽救,他在國慶節(jié)提出的要求就是想去天安門看看。1986年7月29日,鄧稼先在擔任國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職務(wù)時病逝于北京。他臨終前所關(guān)心的仍是如何發(fā)展我國的尖端武器,并語重心長地說:“不要讓人家把我們落得太遠……”1999年,黨中央、國務(wù)院、中央軍委隆重表彰為我國“兩彈一星”事業(yè)作出突出貢獻的23位科技專家,追授鄧稼先“兩彈一星”功勛獎?wù)?。他是當之無愧的中國新一代優(yōu)秀知識分子的光輝榜樣。
懷寧縣為賡續(xù)紅色血脈,傳承光大“兩彈一星”精神,早在1999年決定搬遷新縣城時,就將一條主干道命名為稼先大道,當時的道路總長3700米、總寬50米;2017年,稼先大道從高河大道向南延伸至濱河大道,向北延伸至內(nèi)環(huán)北路,總長達到5980米。懷寧縣還投資1.3億元,新建1所占地面積達96畝的九年一貫制稼先學(xué)校,學(xué)校秉持“稼先九年,受益終身”的辦學(xué)理念,努力創(chuàng)建“平安、文明、健康、美麗、人文、智慧”的現(xiàn)代化新校園,為師生“共同成長、全面發(fā)展、幸福人生”奠基。在新縣城文化廣場和懷安河公園,還豎立起了鄧稼先雕像,供世人瞻仰和緬懷。
建筑是文化的載體,文化是品牌的靈魂。懷寧縣目前已投資3000多萬元,在新縣城建成了因鄧稼先而命名的稼先公園。稼先公園以稼先文化為核心,以鄧稼先一生的四個里程碑(原子彈、氫彈、中子彈、建議書)以及愛國熱情、生活為主線,依托水系打造“光影流年”、“授勛廣場”、“觀景挑臺”、“鄧稼先生平陳列館”和“物理園”等區(qū)域,從不同的視角來展示“兩彈元勛”鄧稼先的堅定信仰和杰出貢獻。公園里特地種植了鄧稼先喜愛的丁香花,融入“綻放的丁香花”家風、素養(yǎng)和信念的含義,象征鄧稼先為維護和平作出的巨大貢獻?,F(xiàn)在,稼先公園不僅是廣大市民休閑娛樂的最佳去處,同時已經(jīng)成為懷寧縣的紅色旅游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科普教育基地,也是安慶市第二批國防教育基地。
鄧稼先生平陳列館就是其中最為璀璨的一顆珍珠。主展廳包括“少年壯志多崢嶸”、“雄心伴我作遠游”、“許身國威壯河山”、“初心不改有斯人”等部分,以弘揚“兩彈一星”精神、鄧稼先精神為主導(dǎo),以鄧稼先的一生為展陳脈絡(luò),結(jié)合鄧稼先手稿、論文、物品、證書、照片等珍貴藏品,運用實物、模型、場景、互動多媒體等展示手段,重點展示鄧稼先作為“兩彈元勛”的歷史貢獻,同時適當表現(xiàn)其生活、志趣、品格等方面,讓觀眾了解鄧稼先卓越貢獻的同時,感受他對國家民族家庭深沉的情感以及品格的純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