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志華
(金寨縣全軍鄉(xiāng)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管理服務中心,安徽 金寨 237384)
桑(Morus albaL.)為??疲∕oraceae)桑屬(Morus)落葉喬木,其葉、枝、根(皮)和果實均為中國傳統(tǒng)中藥。桑葉呈卵形,是家蠶的飼料。桑的藥理活性成分主要包括黃酮類、生物堿類、甾類及香豆素類化合物等,具有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壓、抗氧化、抗炎、抗菌、抗腫瘤和免疫調(diào)節(jié)等作用。桑葚具有極高的藥用與食用價值,用途極為廣泛,深得消費者喜愛,其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果糖及維生素等,人體所必需的16 種氨基酸以及果酸、果膠、天然色素等多種營養(yǎng)成分其均含有,其中維生素C 的含量特別高,食用可以有效補充人體所需的各種營養(yǎng)元素。桑葚不但可以作為鮮果食用,亦可干制。另外,桑樹雖然是落葉樹種,但在盛夏季節(jié),因其葉片寬大,能夠遮陰,吸收紫外線,具有很好的降低溫度及平衡濕度等生態(tài)作用。并且,其樹冠豐滿,枝葉茂密,具有很強的適應能力,管理容易,在城市園林綠化中常作為綠化先鋒樹種。桑果被鳥類所喜食,所以桑樹能吸引鳥類,宜構成鳥語花香的自然景觀,是居民新村、廠礦綠地等場所綠化的主要樹種。桑樹因其較高的經(jīng)濟價值,在生產(chǎn)中的應用日益增加。因此,各地可以根據(jù)當?shù)鼐唧w條件適當?shù)匕l(fā)展種桑產(chǎn)業(yè)。為了進一步促進桑樹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筆者對桑樹的各種用途進行介紹,并簡單介紹了其繁殖技術。
桑樹的枝葉和桑皮都能作為染料,是不可多得的天然植物染色劑,不具有毒害副作用,在生產(chǎn)中利用較多。桑葉染色,在絲布與棉布上的呈色很接近,可染出卡其黃。桑樹為天然植物染色提供了新的原材料,在生產(chǎn)中具有很大的應用價值。
1.2.1 桑葉。桑葉具有多種藥用效果,能夠治療多種疾病。其性味苦、甘,而寒,入肺肝經(jīng),有疏風清熱,涼血止血,清肝明目,潤肺止咳之功效。霜后采收的桑葉又稱霜桑葉或冬桑葉,藥用效果更好。風熱感冒、肺熱咳嗽、目赤昏花、血熱出血及盜汗等癥均可以用桑葉對癥治療。桑葉不僅可以內(nèi)服,還可以外用,也曾被制成注射液。此外,新鮮桑葉葉脈滲出液也具有解毒清熱止血的作用,主治癰癤、癭瘤、外傷出血及蜈蚣咬傷等。
1.2.2 桑枝。桑枝性味苦、平,偏入肝經(jīng)。春末夏初采收桑樹嫩枝,煎水或熬膏后,用于內(nèi)服,也可以煎水外洗,具有祛風濕,通經(jīng)絡,利關節(jié),行水氣的功效,多用于治療風濕痹痛、四肢拘攣、水腫、身癢等癥。
1.2.3 桑根。冬季采挖桑根,除去栓皮作藥用,性味甘寒,入肺脾經(jīng),有瀉肺平喘,行水消腫的功效,常用于治療肺熱咳喘、痰多、水腫、腳氣、小便不利等癥。桑根帶皮能治療驚癇、筋骨痛、高血壓、目赤、鵝口瘡、崩漏等。
1.2.4 桑果。桑果又名桑葚,可食藥兩用,作為鮮果食用時,味甜汁多,能夠為人體補充葡萄糖、維生素、胡蘿卜素、蘋果酸及鈣、磷、鐵、銅、鋅礦物質(zhì)等多種營養(yǎng)元素;作藥用,其味甘酸,性微寒,入心、肝、腎經(jīng),具有補血滋陰,生津止渴,潤腸燥等功效,為滋補強壯、養(yǎng)心益智佳果。
桑樹繁殖播種、扦插、分根、嫁接皆可,主要采用播種移栽和扦插的方法。
2.1.1 桑苗移栽。桑苗移栽最好在陰雨天進行,避免晴天移栽,以減少桑苗水分蒸發(fā)。在移栽桑苗前先用磷肥加黃泥水漿根,增加植株根部濕潤度,能夠有效提高移栽成活率。深挖帶土,盡可能保留完整的根系,移植時盡量減少對根系的傷害。桑苗挖出后需立刻進行移栽。坡地及半旱水田平溝種植,水田起畦種植。栽后回土至青莖部,用腳踏實,淋足定根水可以促進移栽植株緩苗,以利于成活。移栽完成后,最好用遮陽網(wǎng)進行覆蓋。
2.1.2 水分管理。種植后的桑樹需要做好管理工作,干旱時要及時淋水,防止桑苗干旱死苗;陰雨漬水時則應及時排水,以免桑樹遭受漬害,影響生長。
2.1.3 施肥除草。桑樹春季新梢開始生長,新梢長到10 cm左右施第1 次肥,施糞水+尿素50~75 kg/hm2;長到16 cm左右結(jié)合除草施第2 次肥,施農(nóng)家肥3 750~7 500 kg/hm2+復合肥300 kg/hm2+尿素150 kg/hm2。由于復合肥及尿素等肥力高,如果直接接觸植株根系,會導致根系遭受灼燒而受到傷害,嚴重的引起植株死亡。所以,在施用肥料的過程中,應注意將肥料施用在離根有一定距離的穴里或者植株四周挖的環(huán)狀溝里,以免燒死桑苗。施第2 次肥后可噴禾耐斯都爾等旱地除草劑1 次,由于除草劑具有較大的殺傷力,桑苗如果沾染,也可能遭受傷害,所以,在噴除草劑的過程中應注意避開桑苗。
扦插繁殖是常用的效率較高的繁殖技術,在做好管理工作的情況下,扦插繁殖能夠更快地培育優(yōu)良新鮮植株。扦插前,應該選土質(zhì)肥沃、不漬水的旱水田,犁好耙平。插條需要選擇成熟枝條,太嫩的枝條不容易生根,會導致因無法吸收水分而枯死,故應選擇近根處1 m 左右的成熟枝條。種植時間以冬伐時較好,既節(jié)省勞動力,又能提高扦插成活率。到了春季,植株枝條已經(jīng)萌發(fā),扦插容易導致枝條死亡。冬伐時隨剪隨種,提高成活率。①垂直法:把桑枝剪成16 cm 左右長的枝條(保留3~4 個芽),將枝芽向上垂直擺在開好的溝里,回土,埋住枝條或露1個芽,壓實。在剛扦插完時,需要確保環(huán)境濕潤,以滿足枝條生長需求,所以應淋足水,蓋膜,直到出芽后再去掉薄膜。②水平埋條法。按規(guī)格開好約5 cm 左右深的溝,把剪成約67 cm 長的枝條平擺2 條(以保證發(fā)芽數(shù)),回土約2.5 cm,輕壓后淋水,蓋薄膜,出芽后去掉薄膜。
我國不僅是蠶桑生產(chǎn)的發(fā)源地,生產(chǎn)歷史悠久,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蠶絲輸出國,絲綢遠銷100 多個國家和地區(qū)。桑樹渾身是寶,不僅是桑蠶業(yè)發(fā)展的支撐,還是重要的藥用植物。生產(chǎn)中,除了充分利用桑樹自身價值,如營養(yǎng)及經(jīng)濟效益外,可以綜合利用桑的生態(tài)價值,以實現(xiàn)桑樹產(chǎn)業(yè)的良性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