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話說云龍古鹽井

    2023-02-01 01:13:17楊卓如
    大理文化 2023年12期
    關(guān)鍵詞:寶豐鹽井云龍

    ●楊卓如

    古鹽井史話

    鹽是人類生活的必需品,食鹽是維持人體生理正常發(fā)育不可缺少的物質(zhì),大部分存于體液中。故而,食鹽除作調(diào)味品外,尚有調(diào)理作用和藥理功能。

    中國是世界上產(chǎn)鹽歷史最悠久的國度之一。井鹽的生產(chǎn)始于2000多年前的秦代。

    在瀾滄江、怒江流域,遠古時期就有人類居住。原始時代,這里生活著不同族群、不同部落,人們在生產(chǎn)生活中,發(fā)現(xiàn)了食鹽,與人類發(fā)現(xiàn)火的應用一樣,極大地提高了人類的生活質(zhì)量和健康水平。

    在瀾滄江中上游,人們發(fā)現(xiàn)有一些白色的咸咸的粉末,食之能使人體質(zhì)健壯,且能夠使食物更加味美。生活在瀾滄江支流沘江流域的族群更是發(fā)現(xiàn)了沘江流域分布著很多鹽泉,人們開始掘井、采鹵、煮鹽,然后把這些食鹽產(chǎn)品拿到其他族群、其他地方進行以物易物的交換,換取其他生產(chǎn)生活必需品。生活在這里的先民們把這種物質(zhì)稱作“比”,這個依靠生產(chǎn)和銷售食鹽的族群就被稱作“比蘇人”。公元前109 年,漢武帝派兵征服西南,設益州郡,下設24 個縣,其中的比蘇縣,就是以比蘇人活動的沘江流域為疆域設立的。這條瀾滄江的支流被稱為“沘江”,就是因此而得名。公元前2 世紀西漢年間,云南已有產(chǎn)鹽記載。云龍沘江流域的各族先民能夠較早地發(fā)現(xiàn)、開發(fā)和利用鹽,擁有了資源優(yōu)勢,使本地區(qū)成為我國最早的產(chǎn)鹽地之一。

    當時,沘江流域在鹽生產(chǎn)技術(shù)上還處于原始狀態(tài),掘地為坑,“積薪以齊,水灌而后焚之,成白鹽”。也就是潑鹵炭上,刮鹽取食。明清之際仍有個別地方沿用此法,自唐始稱鹽井,說明已從挖坑積鹵發(fā)展成鑿井汲鹵。

    東漢時,永昌太守鄭純(原為益州西部都尉)“為政清潔化夷人,與哀牢人約:邑豪歲輸布貫頭衣二領、鹽一斛為常賦,夷俗安之?!丙}一斛相當于現(xiàn)在的鹽130 斤左右。既然邑豪們認為每年給政府上繳130斤鹽不算重,可見從比蘇縣流入永昌地區(qū)的食鹽是很多的。

    因鹽而立的比蘇縣從西漢到南北朝總共存在了600多年的時間。隨著族群人口的增加,人們對食鹽的需求也不斷增加。在比蘇縣周邊地區(qū),人們又發(fā)現(xiàn)一些新的鹵源,新的鹽井被逐漸開發(fā)出來。

    唐代前期,姚州都督府下轄的尹州,正是原比蘇縣的轄地。唐代南詔時期,原先的比蘇鹽井或者尹州鹽泉的名稱已經(jīng)在史籍中消失,唐人樊綽《蠻書·管內(nèi)物產(chǎn)》有“劍川有細諾鄧井”的記載。諾鄧鹽井位于沘江流域產(chǎn)鹽核心區(qū)。南詔時期,今云龍縣一帶屬劍川節(jié)度轄地。諾鄧井在沘江東一個峽谷里。在沘江谷底的諾河河床下面,就是諾鄧井鹽的礦床。人們最早發(fā)現(xiàn)的只是地下滲出地表的少量鹵水,為了集聚更多鹵水以形成規(guī)模化的煮鹽、制鹽生產(chǎn),人們順著滲鹵的地方掘井,從那些泥巖、砂巖一直往下挖掘到含鹽的泥礫巖層中,集聚的鹵水又多又咸,這就找到鹵源了。

    南詔和大理國時期(公元738~1254 年),鹽法不同于中原,未設置榷鹽官,“當土自取食之,未經(jīng)榷稅”,“其鹽出處甚多,煎者甚少”,聽任各族人民“煮鬻自給”。元滅大理國后,在昆明設行中書省,設大理路白鹽城榷鹽官?!恶R可·波羅游記》描述說:“其地有鹽井……其地之人恃此鹽為活”,說明已有從事鹽業(yè)為生的人,生產(chǎn)也應具有一定規(guī)模。

    段氏從大理國時期到大理總管府時期,一直控制著以諾鄧井為核心的沘江流域各個鹽井的生產(chǎn)和行銷,管理人員都是段氏宗親或者其心腹、家臣。

    為了擴大生產(chǎn)、增加財源,段氏統(tǒng)治者在此期間在沘江流域發(fā)現(xiàn)和開發(fā)了順蕩井、大井、師井、山井等一些新的鹽泉鹽井。

    為了便于商旅交流,元代統(tǒng)治者在云南大理加強交通建設,在重要交通線上設置很多“驛傳”,又稱“站赤”,派駐了專司驛傳管理、維護交通治安的官員。當時,瀾滄江以東流域?qū)倮笋房h,浪穹五井地區(qū)之間和與外界互通的鹽路上也設置了許多哨卡。史料對此多有記載,說當時“金齒白蠻,交易五日一集……以氈布茶鹽互相貿(mào)易”。金齒,既是地名又是指居住在今保山地區(qū)的少數(shù)民族先民。白蠻,即今白族人的先民,這里主要指居住在瀾滄江和沘江流域的白族等各民族的先民。金齒與白蠻間的鹽市如此繁盛,可見當時沘江產(chǎn)鹽區(qū)東向大理、南走金齒、西行騰越、北走迪慶西藏的鹽路交通上的商賈行人已經(jīng)是絡繹不絕了。

    明代,1382年平定云南,設鹽課提舉司4個,其中有五井提舉司,下設12個鹽課司,以提舉所轄周邊鹽井,使散漫的不相統(tǒng)屬的生產(chǎn)點開始形成分區(qū)域的集結(jié)性生產(chǎn),并采取一定的扶持政策:“正統(tǒng)九年(1444年),令云南各鹽課司每灶添撥余丁2人,免其差役,專一探薪煎鹵鹽。”明代行鹽制度為民制、官收、商運、民銷,開中法(明代鼓勵商人輸運糧食到邊塞換取鹽引,給予販鹽專利的制度)也在云南部分地區(qū)推行,由鹽課提舉司報領開中票引。由于銷售渠道的暢通和擴大,必然刺激了鹽的生產(chǎn)發(fā)展。

    清承明制,云南鹽政舊隸巡按,設鹽法道于省會,并定提舉3 人、鹽大使12 人。明清兩代,云龍沘江流域的鹽業(yè)經(jīng)濟達到了鼎盛時期。

    在清乾隆、嘉慶年間,改定云龍鹽的行鹽區(qū)域,行銷滇西的六府州縣。清初至乾隆年間,云龍鹽行銷的州縣及數(shù)額為:

    保山縣:清初784910 斤(老秤每斤16 兩,下同),乾隆間805742斤;

    騰越州:清初525672斤,乾隆間805742斤;

    永平縣:清初148102斤,乾隆間63459斤;

    劍川縣:清初149804斤;

    鄧川州(縣):清初247908 斤,乾隆間189760斤;

    鶴慶縣:清初10000斤;

    浪穹縣:清初253658斤,乾隆間122318斤;

    云龍州:清初481591斤,乾隆間599623斤。

    民國年間,云龍各鹽井共有煎鹽灶戶445 戶,其中石門井68戶,金泉井55戶,諾鄧井75戶,順蕩井36 戶,大井72 戶,師井40 戶,天耳井84 戶,山井15戶。

    民國年間,云龍行鹽區(qū)域又有變化,“初東銷鄧浪趙三屬,西銷騰龍保永四屬,自白井、喬后、拉雞等井開,而東銷之岸遂失,所存者僅永保二屬,計距井五六站或七八站,皆山路崎嶇,騾馬難載重?!?/p>

    云龍八井

    云龍沘江流域的古鹽井,見諸古籍的,始于漢代的“云龍井”。明萬歷《云南通志·鹽務考》記載,漢代云南有二井:安寧井、云龍井。據(jù)有的學者考證,漢代所稱“云龍井”即諾鄧井。至唐代,《蠻書》中明確記載了“細諾鄧井”?!凹殹?,白族話“新”的意思,說明“細諾鄧井”應當是當時新開發(fā)的。因此,漢代的“云龍井”應當另有所指,或可能是對沘江流域諸多鹽井的泛指,而非一處具體的鹽井。而民國年間成書的《新纂云南通志·鹽務考》則考釋“漢云龍井,即今石門井、天耳井”,但石門井、天耳井確系明代嘉靖年間新開,因此此說仍有存疑。

    沘江流域的產(chǎn)鹽區(qū),概稱“五井”地區(qū)。何為“五井”?明嘉靖年間新開石門關(guān)三井之前,沘江流域已經(jīng)開發(fā)的諾鄧井、順蕩井、師井、大井、山井,稱為“五井”。嘉靖三十五年(公元1556年),新開石門井、雒馬井(又稱金泉井、寶豐井)、天耳井,共計8 井。自明代嘉靖年間至清代以降,“云龍井產(chǎn)鹵系分八井:石門、諾鄧、大井、天井、山井、金泉井、師井、順蕩井是也?!?/p>

    也直覺回應:從這位教師身上,感到我們真的需要死亡教育,需要教育蕓蕓眾生如何舉重若輕面對生老病死。試著邀請她進入敘事探究活動,一種真誠安全無恐懼的分享氛圍可能會幫她自我突圍,尤其是當有人分享曾經(jīng)經(jīng)歷過的類似痛苦,曾經(jīng)讀過什么書讓內(nèi)心敞亮,重獲力量。

    “云龍八井”居民世代相襲以鹽務為業(yè),或為灶戶,或為鹵丁,或為鹽商,或為馱鹽馬幫的鍋頭或趕馬人,或為販鹽背夫走卒,或為樵夫販柴火,有“以井代耕”之說。在鹽井有鹵水股份,以煮鹽為業(yè)者稱為灶戶。據(jù)清光緒《云龍州志》記載,“云龍八井”共有灶戶445 戶,月產(chǎn)鹽127900 多斤,月上繳鹽課銀1808兩3錢2分。明清兩代,云龍八井聞名遐邇,鹽業(yè)經(jīng)濟成為云龍的重要經(jīng)濟支柱,帶動了云龍地方的交通、集鎮(zhèn)、人文、教育等相關(guān)領域的發(fā)展繁榮,一時間各業(yè)興盛,人文蔚起,英才輩出。

    云龍八大古鹽井,雖操同業(yè),但其經(jīng)營活動、鄉(xiāng)風民俗、生產(chǎn)方式又各有特色。

    諾鄧井:

    實為最早見諸史籍的沘江流域的鹽井。唐人樊綽《蠻書》記載“劍川有細諾鄧井”,是史籍中記載沘江流域的一個具體的鹽井的名稱和一個以產(chǎn)鹽為業(yè)的古老村落的名稱?!缎U書》成書于公元862年,可知諾鄧村及諾鄧井被載入史冊至少已經(jīng)有1100多年的歷史了。

    云南諸多史料指明,云南井鹽早在秦漢時期就已產(chǎn)生。從西漢至南北朝,今云龍一帶設“比蘇縣”,白族語中“比”即“食鹽”之意。相關(guān)史籍對滇西的古代部族描述中,云龍境內(nèi)見于記載的古代民族部落是比蘇、擺夷、峨昌、僰等?!氨忍K”列八種“土蠻”之一,可見“比蘇”本為部落之名?!氨忍K人”以制鹽為業(yè),西漢于比蘇人活動的地域設置“比蘇縣”。唐初,云龍屬姚州都督府尹州,方國瑜《云南郡縣兩千年》說:“尹州即云龍境,下領‘鹽泉’等五地。”有學者分析,此“鹽泉”即為諾鄧井是可能的。

    以有明確記載的唐代開始,諾鄧村的經(jīng)濟、政治、文化、教育等各個方面的發(fā)展就完全依賴于鹽業(yè)的興衰了。南詔時期“細諾鄧井”的鹽業(yè)生產(chǎn)已經(jīng)具備了相當?shù)囊?guī)模。到明朝中后期,五井提舉司上繳中央政府的鹽課銀達38000 多兩。李元陽纂修的《嘉靖大理府志》記載:“后開五井,始分行鹽。地方臺井之鹽,專行大理。五井之鹽,專行永昌”,可見諾鄧等五井地區(qū)在滇西負有盛名。諾鄧井的鹽質(zhì)非常好,雍正《云龍州志》記載:“諾鄧、順蕩(鹽)味更咸,不必洗灶,而遂能成砂?!币蛑Z鄧鹽質(zhì)有口皆碑,保山、騰沖一帶自古以來就十分喜歡“諾鹽”。

    光緒《云龍州志》記載:“諾鄧井……鹽井一區(qū),介在兩溪夾口,每日產(chǎn)鹵80 背,每背煎鹽5 斤零,養(yǎng)活附井居民?!鼻鍩o名氏《云龍井雜記》:“諾鄧井……灶戶距井半里許,井旁有兩溪峽谷,容灶九十有七。”“云龍各井有鹵無礦。上井日出(鹵)300 斤,每斤煎鹽6 錢零。下井日出鹵50 斤,每斤煎鹽3錢零。諾鄧井……每斤煎鹽2兩2錢零。”當時諾鄧井的燒柴成本較高,“諾鄧井每柴一碼到井售銀17 兩,每碼(柴)重2000 斤。每煎鹽七八百斤,約需一碼?!?/p>

    關(guān)于清代諾鄧井灶戶的生產(chǎn)經(jīng)營情況,史料稱:“諾鄧井上灶每灶每日雇丁2 名,每給工錢50文,供食;中灶日雇丁一??;下灶自行負鹵負薪,并自工役。”由此可知,“灶戶”并非全是雇工經(jīng)營的商戶,也有“自行負鹵負薪,并自工役”的自食其力的勞動者。

    由于鹽業(yè)經(jīng)濟的支撐,諾鄧在歷史上曾經(jīng)一度成為滇西地區(qū)的商業(yè)中心之一和驛道交通中心之一。在嘉靖《大理府志》中所列重要市肆中,諾鄧赫然在列。古代諾鄧的商路驛道,東向大理、昆明,西南至保山、騰越直至緬甸,向北翻越鹽路山連接“茶馬古道”通蘭坪、麗江、中甸直達西藏。其時四方商賈云集,百業(yè)昌盛,物盡其美,貨暢其流。諾鄧成為了從沘江流域產(chǎn)鹽區(qū)銷往各地的行鹽商道的中心,而各地的百貨特產(chǎn)如保山騰越等地的布匹、大米、蔗糖、茶葉、卷煙、紙張、皮貨等也沿著這些商道源源不斷地流入五井地區(qū)。諾鄧村集市每月趕集四次,逢初一、十五“趕大街”,初八、二十三“趕小街”,集市上摩肩接踵,熱鬧非凡,有本地商戶,有外來客商,有腰纏萬貫的富商大賈,也有小本經(jīng)營的販夫走卒和自產(chǎn)自銷的工匠農(nóng)夫。

    諾鄧井鹽業(yè)的繁榮,給這個山村留下了眾多具有明清特色的古老民居。諾鄧村坐落在一片陡峭的山坡上,街道因山就勢,雖然街面不寬,但山坡上集中分布的鋪面也有數(shù)十家。諾鄧地處山谷,幾面山坡上構(gòu)建著層層疊疊、隨山就勢、因地制宜、風格各異的民居,但不管怎樣因山就勢構(gòu)筑,其風格都彰顯出明清時期白族民居的特色。院落形式多為“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五滴水四合院”“一顆印四合院”等。由于山勢陡峭,前后人家之間樓院重接、臺階石梯甬道相連,往往是前家樓上的后門即通后家的大院門樓。村巷村道都是清一色的石塊石板鋪就,三步一臺、五步一階,誰也數(shù)不清全村有多少級臺階。諾鄧現(xiàn)存最古老的建筑是元代所建的“萬壽宮”。最早,此建筑是外省鹽商的會館,明初改為寺廟,稱“祝壽寺”,現(xiàn)存明代碑刻有“朝賀明時習拜舞,萬年祝壽聽山呼”的詩句。到明末清初,又改廟名為“萬壽宮”。諾鄧的古寺廟建筑在鹽業(yè)經(jīng)濟空前繁榮的康乾時期達到鼎盛,至今尚存的有玉皇閣建筑群及欞星門、文廟、武廟、彌勒殿、香山寺、古嶺寺、云崇寺、三崇廟、城隍廟、魁星閣、財神殿、關(guān)帝廟等20 余處遺址。諾鄧村是典型的白族古村落,本土村民信奉本主“三崇老爺”。此外,由于鹽業(yè)經(jīng)濟的繁榮,吸引了全國各地的客商逐利而來。自元明清以降,南京、浙江、福建、江西、山西等地商賈或仕宦陸續(xù)遷來,同當?shù)卦∶袢诤希纬闪酥Z鄧“九楊十八姓”諸家族。在宗教信仰上,也從單一的白族本主崇拜走向了儒道釋“三教一體”與白族本主崇拜并行不悖的狀態(tài)。這些都是建立在鹽業(yè)經(jīng)濟的繁榮與商業(yè)流通的基礎之上,開放的經(jīng)濟活動必然帶來人們思想文化和宗教信仰的多元包容與互鑒融通。

    鹽業(yè)經(jīng)濟的繁榮,更極大地影響了諾鄧文化教育的興盛和鄉(xiāng)風民俗的革新。諾鄧村民在明清兩代形成了崇尚“耕讀傳家”的風氣。一時間人文蔚起,人才輩出。諾鄧在明清兩代涌現(xiàn)出進士2名、貢生和秀才不勝枚舉,僅從幾戶諾鄧世家的家譜上就查到有貢生50 余名,秀才400 多名。如清代諾鄧舉人黃桂是名噪一時的飽學之士,云南早年的詩歌集《滇南詩略》曾經(jīng)收選黃桂詩詞數(shù)首。在儒家文化的熏陶下,舊時諾鄧尊孔習俗濃郁,每年都要舉行隆重的祭孔盛典。諾鄧以一村之規(guī)模行祭孔盛典,確實是十分罕見的。諾鄧孔廟的規(guī)制談不上恢宏,但其建筑之精巧,大成殿和“騰蛟起鳳”欞星門的建筑規(guī)格之嚴謹細密,都昭示著諾鄧村對儒家思想深深的信仰和崇拜。

    金泉井:

    白族話稱“雒馬井”,即今寶豐井。金泉井雖為明代嘉靖年間新開,卻成沘江流域眾多鹽井中后起之秀,明初年產(chǎn)鹽3萬多斤。在明代云龍實行“改土歸流”之后,隨著寶豐鹽業(yè)的開發(fā)和貿(mào)易的發(fā)展,其經(jīng)濟中心地位不斷凸顯。為了加強對鹽業(yè)的控制,明崇禎二年,云龍知州錢以敬提出“以井設治”,把州治從舊州遷至寶豐。從那時(公元1629年)到民國十八年(公元1929年),寶豐成為云龍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長達300年之久。

    明代實行軍屯和商屯政策,內(nèi)地特別是洱海地區(qū)的客商前來云龍瀾滄江、沘江流域以及瀾滄江與怒江間的漕澗壩子開發(fā)良田??蜕獭肮凸ね吞铩?,出現(xiàn)了云龍地區(qū)“田畝日開,客商日眾”的繁榮景象。

    此時,董萬卷攜子董漢紀、孫董邦憲從大理喜洲來到寶豐,“探得鹵脈靈泉,糾合三五大戶,首事開井”(《寶豐太和寺碑記》)。憑著開井獲利,董邦憲成為巨富。由于新開的寶豐井鹽業(yè)獲利頗豐,吸引了大理望族董、楊、段、尹、王相繼來到寶豐開打鹽井,經(jīng)濟得以空前繁榮。明末至清道光年間,寶豐灶戶劇增,馬幫云集,客商日眾,附井居民人口倍增,帶動了寶豐各業(yè)空前興旺。

    雍正《云龍州志》載:“(寶豐)原產(chǎn)五井:一名金泉、一名河邊、一名石縫、一名民居、一名雒馬?!宾民R井靠近坡腳,鹵旺鹽豐,因此寶豐白語地名稱“雒馬井”。至康熙五十九年庚子地震,原五井崩塌,鹵閉。后重開金泉、河邊二井,尤以金泉井鹵水旺、產(chǎn)鹽豐。

    寶豐鹽井的取鹵方式有直井取鹵和斜井汲鹵兩法。雍正《云龍州志》載:“(金泉井)(鹵)出西山下,江高井低,春冬江水落,鹵微咸,夏秋集雨,江水浸入,鹵微淡。其井深四丈余,方三丈,置木車于上,輪流翻轉(zhuǎn)挽鹵。值江漲之時,每加夫20 余名,扯淡水以盡,日得鹵420 背,散給420 小角(角,股份基本單位)?!苯鹑⒑舆吘疄橹本←u,直接用吊桶取出即可。雒馬井等屬斜井汲鹵,用龍竹多臺相接抽取,即用大約2米的龍竹,打通竹節(jié),內(nèi)置牛皮活塞,拉桿底加牛皮兜,柄垂直于桿呈丁字形,龍竹底端放入井底,頂端搭于上一個鹵塘。抽鹵水時,在竹筒中先倒入鹵水,將皮兜灌滿。開始抽鹵。由下塘抽上來的鹵水流入上塘,如此臺臺相接,便將地下鹵水抽到地面鹵水缸中,再由背水工分送到灶戶制鹽。

    寶豐井制鹽的程序為:煮鹽、濾干、舂鹽、筑鹽、燒鹽。煮鹽日夜不停,白天煮鹽叫“看灶”,夜間煮鹽叫“燒夜火”,多用筒狀的鍋。灶為蛤蟆狀,以泥巴石頭砌成圓形門,以木材為燃料。鍋分三類:燒熱鍋、煮沸鍋、蒸發(fā)沉淀鍋。視火候更換各類鍋中的鹵水,將沉淀出的鹽放入鹽兜過濾,過濾后稍干的結(jié)晶鹽放入木研臼舂細,放入模子(鹽范)筑緊、刮平、拍勻、打印成型。稍干后,蓋上鐵片,再加炭火燒烤,即成商品筒鹽。此外,寶豐還制一種小型鹽團,腰有凹圈,稱“馬腳桿鹽”,為“雒馬鹽”中的知名單品?!凹妍}百斤,約費柴七八十筒。春間野柴四至,(每筒)約值六七錢余,夏秋連雨,長至七八錢,煎辦之費,不在此內(nèi)?!保ㄓ赫对讫堉葜尽罚?/p>

    無名氏《云龍井雜記》:“金泉井共灶(戶)二十有二”,“每灶均雇四丁,每丁日給工食百五六十文,設灶長一名,管理催征繳課以量其事,月給薪水三兩,由各灶公派。”“金泉井日出平秤鹽90 斤,歲出31320斤,如遇小建,短少鹽2610斤?!?/p>

    明清以降,寶豐在鹽業(yè)的推動下,經(jīng)濟繁榮,百業(yè)興旺,教育文化隨之發(fā)展。明嘉靖間,一直設在諾鄧的“五井鹽課提舉司”遷到了雒馬井,“設流官吏目一人于雒馬”。州治自舊州三七遷到寶豐后,以鹽業(yè)的興盛為依托,寶豐作為州治的基礎得到加強。建起了倉儲、黌宮、書院、義學、文昌宮、養(yǎng)濟院、祠堂、寺觀等,雒馬古鎮(zhèn)一時間熱鬧起來,人口因之大增。交通發(fā)展,以寶豐為中心的驛道、橋梁、郵亭得到修筑,馱運食鹽和各種生產(chǎn)生活資料的馬幫日夜穿行在各條驛道上。

    鹽業(yè)經(jīng)濟推動了寶豐文化教育的發(fā)展。明清以來,寶豐書院、義學、私塾林立,多有一些德高望重、學識淵博的名流擔任教習和總司。知州錢以敬建雪宮,知州謝體仁劃定學田學租,創(chuàng)建了著名的龍門書院,后人特為之修建“謝公祠”以彰緬懷。寶豐還走出了以云南大學首任校長董澤先生為代表的眾多優(yōu)秀人物。

    鹽業(yè)雄厚的經(jīng)濟基礎給寶豐留下了特色鮮明的大量歷史建筑。寶豐沿江和順坡構(gòu)筑了頗具白族特色的民居和街道,知府衙署、學舍殿堂、各類寺觀廟宇、橋梁驛道和眾多古建筑美輪美奐、恢宏精巧。

    鹽業(yè)的繁榮也催生了儒道釋和白族本主崇拜和諧發(fā)展、交融共存,曾修建了大量的寺觀廟宇,有記載的佛教、道教寺廟觀閣就有54座,至今尚存的仍有玉皇閣、白衣閣、福隆寺、魁星閣、三崇廟、斗姆閣、小雞足寺、玄真觀、凈覺庵、觀音公寺、高山寺、倉圣祠、茶亭寺等。明清以來寶豐各種宗教信仰中,雖然有大量自然崇拜、鬼神崇拜,例如敬畏山神、鹽龍、水龍、火龍、火神、藥神、痘神,崇拜大石、大樹、山神樹等,但主要的還是白族本主崇拜、祖先崇拜。隨著大量內(nèi)地客商的進入,佛教、道教和儒學的外來宗教信仰漸漸對雒馬井地區(qū)產(chǎn)生重要影響。很多佛教經(jīng)典、宗教音樂、法事儀軌、清規(guī)戒律,一直流傳至今。迎神接佛、祭孔活動、舉辦廟會等習俗影響至今,信眾不少。

    鹽業(yè)經(jīng)濟的繁榮,促進了寶豐各業(yè)的發(fā)展。寶豐人除經(jīng)商外,出現(xiàn)了各種手藝人,鐵匠、木匠、石匠、篾匠、皮匠、小爐匠,各種工匠應運而生,織布、造紙(白棉紙)、釀酒、糧食加工等作坊生意興隆。鹽商的云集、交通的繁忙,促使客棧、馬店、茶樓、酒樓等大量出現(xiàn),寶豐的各族特色小吃如油粉、米線、餌絲、卷粉、餌塊等名聞遐邇。

    石門井:

    石門井也是嘉靖年間開發(fā)的鹽井。從民國十八年(1929 年)至今,石門始終是云龍縣城?!蹲x史方輿紀要·云南志五》載:“五井,一曰雒馬井,一曰石縫井、一曰河邊井、一曰石門井、一曰山井。”“諾鄧井,州(時州署寶豐)西北35 里,置鹽課大使于此,所轄又有石門一井?!?/p>

    《明會典》載:“嘉靖十五年新開石門關(guān)三井”,“石門井分三區(qū),曰上正、曰下正、曰香火,共容灶戶七十有五?!惫饩w《云龍州志·鹽政》載:“上正井在村西北,離村一里許,每日出鹵270背,每背煎鹽3 斤零,每日出鹽800 斤?!庇赫对讫堉葜尽べx役》:“中井(即下正井),在村內(nèi),深廣略同(上正井),產(chǎn)鹵200 余背,27 灶均分,每灶用銅鍋18 口,澆灶之法,與金泉井同,日產(chǎn)鹽600 斤,色黃白,自捏成塊?!惫饩w《云龍州志》又載:“下正井在村頭,咸豐七年被□□燒后,此井已填埋。現(xiàn)今僅供煎上正井一井,養(yǎng)活附井居民。”香火井在龍泉街164號民居背后山腳,開于咸豐元年,深約十丈,沿土臺階多次拐彎下行,無鹵池,鹵多背或挑出。

    石門井汲鹵方式也有直井木車挽鹵和斜井安龍汲鹵兩法。

    雍正《云龍州志·鹽政》記載,上正井“深3 丈,方2 丈余,木車挽鹵?!逼浞ㄔ诰诹⒁粋€木支架,用繩索牢牢捆綁一個牛皮袋,繩索另一端纏繞于支架橫梁上,支架兩端各有汲鹵工2人,協(xié)力將深3丈以下池中的鹵水汲取至井口,再將牛皮袋中的鹵水倒入井口大缸中。再通過木檢槽將鹵水引到村東井房樓下的大石缸中,由負鹵工按照各灶戶擁有的“丁份”,背至各灶戶供其煎鹽。

    咸豐七年(1857 年)下正井被填湮后,為了多汲取鹵水、提高產(chǎn)量,灶戶集資將上正井改為斜井安龍汲鹵。在井硐內(nèi)偏東深11米處的鹵源井底鑲了兩個不漏水的鹵池,沿鹵池往上鑲砌寬約1.2 米的石階80 多級,左彎右拐,洞內(nèi)有三個平臺,皆有木制鹵水缸,通過7 條竹龍接力,將鹵水汲取到井口的大鹵缸內(nèi),用木檢槽輸往井房大石缸中分配至灶戶。汲鹵和背鹵工人都是身強力壯者,清末民初每人每天約為三百五六十文銅錢。

    上正井硐地下偏西5 米處有一股淡水。為避免滲透入積鹵池中降低鹵水濃度,開發(fā)鹽井時耗巨資修建了一條總長1000 米的淡鹽水導流溝,在地下將淡水引到村東再改為明溝引入獅尾河。

    石門井用“敞鍋蒸發(fā)熬鹽”。灶戶煮鹽前,打“梅花型”鹽灶,有序安裝18口鹽鍋。大的四口“清水鍋”,置于灶口及火力集中的中部,小的14 口圓筒形鍋,置于周邊。灶內(nèi)徑約5 米,有灶門、氣孔,外高內(nèi)低。

    煎鹽工序有9 道:燒鍋、加鹵、歸鍋、撈鹽、脫鍋、舂鹽、筑鹽、燒鹽、包鹽。先在鍋邊上抹上香油,以減少鹽鍋巴。再把鹵水注滿火力集中的4口“清水鍋”中,周邊的小鍋適量加鹵水。起火后,不停地燒二三十天,輪番蒸發(fā)水分,逐漸濃縮至結(jié)晶的鹽砂撈出后,瀝去鹽澄水,再用杵臼舂成鹽粉末,適量加入鹽澄水,攪拌均勻,在鹽模子(鹽范)內(nèi)筑成圓筒形、象腳形、燈臺形,以炭火燒干燒硬即成商品。

    石門集鎮(zhèn)的形成和發(fā)展,與鹽業(yè)息息相關(guān)。石門為沘江邊一處古村落,發(fā)現(xiàn)鹽泉后,外地客商范、薛、劉、高四姓人家到此“鑿井安龍,熬波煮鹵”,首開鹽井。明代中葉,來自中原和大理地區(qū)的何、楊、董、王、陳、姜、尹、張、黃、解等名門望族的后裔陸續(xù)落籍石門,操汲鹵熬鹽之業(yè)。清康乾時,灶戶及附井居民已達200 余戶。光緒十七年,提舉總辦呂望在石門井設鹽務總局,負責發(fā)賣石門、諾鄧、天井、大井、山井生產(chǎn)的食鹽。民國初年,鹽署從天耳井遷至石門。民國十年(1921 年)石門井已有約400戶人家。民國十八年,縣城由寶豐遷至石門。民國三十六年,石門有5 個保、663戶、2211人。

    清同治、光緒年間,石門有灶戶75 家,民國間兼并為68家。有汲鹵工15人左右,有背鹵工20人左右,燒夜火、杵鹽、煮鹽、燒鹽工數(shù)十人。各業(yè)因鹽而興盛。光緒《云龍州志·鹽政》載:“不惟灶戶賴以養(yǎng)生,即居民亦仰之延命。所謂井養(yǎng)不窮也?!眱H為灶戶供應燃料的砍柴、撈河柴、劈柴、運柴者即有數(shù)十人。大批的鹽商、馬幫,皆靠鹽業(yè)生存。鹽業(yè)帶動了商鋪、工匠、旅店、馬店、貨棧等各業(yè)的繁榮。文化教育也賴鹽業(yè)的繁榮而興盛,很多鹽業(yè)世家同時也是書香門第,出現(xiàn)了很多名仕。如出身“家世以煮鹽為業(yè)”的楊名飏,在清道光時官至陜西巡撫,并在卸任回原籍后創(chuàng)辦“彩云書院”;石門人王九齡,曾在留學日本時參加同盟會,回國后參與辛亥革命,曾任北洋政府教育總長,并參與東陸大學的籌辦,任名譽校長。僅清代中葉以后,石門先后有舉人6 名,近20 位貢生。清末至民國,石門有6 位到日本和歐美的留學生,有近20人畢業(yè)于云南陸軍講武堂和黃埔軍校。

    鹽業(yè)經(jīng)濟也促進了石門各種宗教的傳播。特別是寺廟道觀的修建,留下了許多歷史建筑和名勝古跡?;㈩^山道教建筑群,遐邇聞名。早在鹽井初開時,明代嘉靖年間就在上下正井修建龍王廟供奉龍王,祈求鹽旺鹵豐。明代修建了沘江邊的蟠龍寺和虎頭巖上的真武閣,清康熙寶亮禪師修建了紫云庵,后來改建為黃龍寺。清中后期虎頭山道教建筑群已經(jīng)初見規(guī)模。嘉慶道光年間,興建了文昌宮、三崇廟、七臺寺、關(guān)圣廟、楊家祠堂、楊公祠、肖公祠、呂祖庵、沘江廟、斗姆閣、靈官廟等。鹽業(yè)經(jīng)濟為這種大規(guī)模的宗教建筑提供了支撐。

    師井:

    師井為云龍古鹽井之一,傳說因開鑿第一口鹽井時挖出了一塊極像獅子的石頭,得名“獅井”,后改稱“師井”。雍正《云龍州志》記載,師井“在石門正北,相距百里,產(chǎn)6 井,俱出村下沿溪一帶:一名正井,深7 丈,方圍2 丈余,日獲鹵15 背;一名樽節(jié)井,距正井30 步,日獲鹵15 背;一名公鹵井,在正井之東,相距1 里,日產(chǎn)鹵3 背;一名公費井,在正井西里許,日產(chǎn)鹵3 背;一名香火井,距正井60步,日產(chǎn)鹵2 背;一名小井,距正井百步,日產(chǎn)鹵2背。其香火、小井近溪,夏秋為溪水沖沒。一日之鹵,15 戶按數(shù)均分,用大灶一圍,銅鍋六七口晝夜熬鹽3 斤八九兩,每灶月出鹽百余斤。柴半系自采,間有買之倮彝者,價差賤。附井居民百余戶。”

    《云龍井雜記》記載,師井“每灶均雇四丁,每丁給工食百五六十文,設灶長一名,管理催征繳課以量其事”,“師井每柴百斤值錢200 余文,煎鹽百斤需柴千斤”,“師井每日出平秤鹽百五六十斤,歲出鹽59400斤?!?/p>

    清末至民國初,師井煮鹽灶尚有40 灶,共分4排,每排10 灶。民間用地支給其命名:申子辰排,寅午戌排,己酉丑排,亥卯未排。每天以19灶開火熬鹽,依次輪流,每排灶日產(chǎn)鹽2 擔零。每月上繳衙門52 擔,原月繳納鹽課銀24 兩,康熙間增繳16兩達40 兩,1840 年鴉片戰(zhàn)爭后再加10 兩,到光緒間再加至72兩。

    師井山多田少,居民“專以鹽為事畜之計,惟井老鹵淡,生計艱難,有水數(shù)角,不足謀食?!币虼?,“向聽商灶居民領鹽自行運負,前往騰越各鄉(xiāng)練行銷。”師井一帶群眾人背馬馱,“走夷方”販賣私鹽謀生者,十分普遍。每年春耕結(jié)束,人們就背著食鹽,翻山越嶺過橋街,渡過瀾滄江,翻越三崇山,到漕澗后進保山、騰沖甚至緬甸販鹽。出售后,又采購日用百貨登上返程,到家后正好又是秋收。

    師井古鹽井遺址位于沘江支流師里河畔,有獨特的鄉(xiāng)風民俗,原態(tài)原貌保存相當完整。它記錄著千百年來山地白族地區(qū)在文化、經(jīng)濟、政治和社會民俗方面的歷史進程。在弘揚中華民族精神、文化傳統(tǒng)中具有重大的研究和利用價值。

    順蕩井:

    順蕩井位于沘江上游與蘭坪縣交界的白石鎮(zhèn)順蕩村,開鑿于元末。明洪武十七年,授灶戶楊生為“鹽課土司副使”?!锻了镜撞尽份d:“楊生,大理府浪穹縣灶戶,洪武十六年歸附,總兵官擬充本司副使,17 年實授。”清雍正《云龍州志》記載,順蕩鹽井“距州治150里,距鹽署130里,現(xiàn)井3區(qū),每日產(chǎn)鹵1 角,每角40 背,每背煎鹽7 斤,每日出鹽280 斤”。順蕩井“產(chǎn)7 井:一名正井,出村內(nèi)山坡,鹵從巖石縫隙中流出,脈粗一線,置銀管于內(nèi),以木桶接……日產(chǎn)鹵20 背又24 瓢。背鹵者俱用女人,若以男子代,則鹵不出;一名小井,在正井門外六七步,日產(chǎn)鹵5 瓢;一名洗鍋井,距正井10 余步,煎不成鹽,止為洗鍋泡缸之用;一名天生井,出溪側(cè),距正井半里,產(chǎn)鹵8 瓢;一名小井,在村之北,距正井里許,產(chǎn)鹵4 瓢;又小井一處,在溪側(cè),產(chǎn)鹵3 瓢,夏秋常沖沒;一名祭天井,在正井之左,相距30余步,日產(chǎn)鹵4瓢。合7井之鹵,每日8灶,按數(shù)分鹵領?!表樖幘闹汽}方式為:“用大鍋一圍,銅鍋8 口,煎7晝夜,共獲鹽63 斤半。八灶日煎鹽58 斤,色潔白,自捏成塊。柴薪自采者多,價視師井更賤。附井居民百余戶。”

    順蕩井的鹽業(yè)經(jīng)濟,使生活在這里的白族群眾在數(shù)千年的漫漫歷史長河中,創(chuàng)造出了獨特的鹽文化和山地白族文化。鹽業(yè)促進了交通設施的發(fā)達。順蕩井興盛時有眾多的橋梁、驛站以及廟宇。進入順蕩首先見到的就是雄偉壯觀的“玄天閣”,建于懸崖之間,樓下是進村的“城門洞”,上兩層則是莊嚴的廟宇,在古建筑中十分獨特。玄天閣的裙檐、出角、飛檐都非常精巧自然。大慈寺等眾多的寺廟建筑也給順蕩井當時的繁榮留下了可證的遺跡。順蕩的彩鳳橋恢宏精巧,建于順蕩鹽業(yè)興盛的明崇禎年間。彩鳳橋的建造采用木枋交錯、層層疊壓的方式,從兩岸橋墩下層至上層逐級向橋心挑出,于相距9 米處以橫梁銜接,鋪上木板橋面,橋上覆蓋瓦頂遮風避雨。順蕩井有多條行鹽驛道通往外地。彩鳳橋亭內(nèi)立有乾隆四年的石碑——《云龍州官告示牌》,警示過往客人馬幫注意保護橋梁等設施。

    順蕩村南面的大慈寺東側(cè),有近千冢的火葬墓群,是元代至明代中期的白族墓葬,墓葬的碑文多用梵文。以此推測,順蕩井鹽業(yè)的興盛,使這里不僅成為了中原文化與西南少數(shù)民族文化的交匯點,而且成為了中原文化、西南少數(shù)民族文化與東南亞、南亞文化的交匯點。順蕩火葬墓群對研究白族佛教信仰的歷史有著重要作用。

    順蕩緊靠著沘江的源頭祭天山。順蕩的白族群眾有著獨特的民間習俗。除了與各地相同的春節(jié)、火把節(jié)、七月半祭祖節(jié)、端午節(jié)以外,山地白族群眾相信萬物有靈,有祭樹、祭山等活動,特別是祭天。祭天是盛大的民俗活動,村民們帶著各種祭品,如豬頭三牲到祭天山。祭祀場一般在山間平坦的草地上,祭天活動在“朵習博”的主持下依照儀軌隆重舉行。

    天耳井、大井、山井:

    天耳井、大井、山井都位于沘江東南的獅尾河畔。大井、山井都是開發(fā)較早的古鹽井,天耳井則屬于嘉靖年間與石門井、金泉井同時期新開發(fā)的鹽井。

    大井位于象鼻山之簏的獅尾河畔,所以大井村又叫“象麓村”。明洪武間,設“大井鹽課司”。雍正《云龍州志》對大井的記載說:“在石門東,相距6 里。產(chǎn)4 井,俱近山。一名正井,出北山下里許,深8 丈,方圍2 丈余。木車攀挽,頗咸。日出鹵10 背。一名牛窩井,出東山下,深3 丈,方4 尺,正溪水所經(jīng)之處,春冬水涸,日出鹵20 背,夏秋常沖沒。一名坡羅潭,在正井后山,井淺而鹵微,用瓢舀,日出鹵8背。一名石吉井,在村東半里許,出東山之下,深4丈,方圍丈余,偏近溪側(cè),木車推挽,日獲鹵60 余背。灶敷150 桶,與金泉井之以角計,諾鄧之以袋計同。合一日之鹵,分給50桶之灶戶,每桶得鹵19 背半。至一月,諸灶桶數(shù)分編,周而復始。用大灶一圍,銅鍋17 口,晝夜煎熬,成砂4 鍋,每鍋約12 斤,共日產(chǎn)鹽458 斤。色黃白,自捏成塊。柴有倮彝背賣者,有自石門江畔運來者。價值視金泉井差貴。附井居民百余戶?!敝林腥A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大井有600余人口。

    大井因井而興,村民歷代以鹽業(yè)經(jīng)濟為生計,兼馬幫運輸、服務業(yè)及小商品營銷,也有務農(nóng)為生者。

    天耳井在獅尾河畔大井之旁南,現(xiàn)村內(nèi)有一舊址,稱“福祿井”。據(jù)清雍正《云龍州志》記載:“天耳井鹽井在大井正東3 里,出村內(nèi)坡下,深3丈,方圍3 丈余,置水車挽鹵,日產(chǎn)150 背,諸灶按戶分領。井旁有淡水一潭,深3尺,潭高井低,淡水浸入。造龍骨車2 架,以車附水扯上丈余,一車置岸側(cè)接推,歷2 次,始流出。日雇車夫16 名,晝夜輪替扯盡,正鹵方不致?lián)胶?。若雨水連綿,用夫加倍,視諸井特多柴費。每灶用銅鍋17口,淹土澆灶之法,與金泉石門同。每鹵一背煎鹽4 斤余,日產(chǎn)鹽640 斤。色黃白,自捏成塊。柴因去山路遠,俱資四山倮彝背賣。連雨路塌,間有停煎者,其價值視大井更貴。附井居民200戶?!?/p>

    明清時期,天耳井鹽業(yè)興盛致使外地人口不斷涌入,從業(yè)鹽井和經(jīng)商獲利。經(jīng)過幾十年修建,將鹽水匯入淡水分開,將淡水由鑲嵌于地下之暗溝引入獅尾河,極大地提高了鹵水濃度。煮鹽人數(shù)增加,后來發(fā)展到64戶。每月上繳官鹽達50000多斤,還有20000來斤灶戶私自暗中高價出售。天耳井人口迅速增加,加上附井村民,約有近千人依靠汲鹵、負鹵、煮鹵、砍柴、賣柴、販鹽為生。由于鹽業(yè)的帶動,天耳井各業(yè)昌盛,村內(nèi)明清建筑眾多,三崇廟、關(guān)帝廟、保祿閣等寺廟古建筑都規(guī)模宏大,結(jié)構(gòu)精巧。居民重視教育,多有書香門第、耕讀世家。

    天耳井于20 世紀50 年代封井停產(chǎn),鹽井遺址保存完好。

    山井位于獅尾河畔。雍正《云龍州志》記載:“山井在天耳井東相距2 里,出村南小溪。深2 丈8尺,方圍丈余,日出鹵11 桶,各灶均分。銅鍋7 口,每桶煎鹽4 斤余,通計日產(chǎn)鹽44 斤。色黃白。柴有灶戶自采者,有買自倮彝者,價值與天耳同。附井居民30余戶。”現(xiàn)鹽井已毀,僅存遺址。

    歷史上云龍的鹽務管理制度

    因為食鹽是人類生存生活的必需品,所以自漢代開始,歷朝歷代都把食鹽的生產(chǎn)和銷售牢牢控制在政府的手中,有專門的鹽務機構(gòu)和官員來管理。歷代中央政府對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一直實行“羈縻”政策,但西漢王朝在沘江流域直接設置比蘇縣則是政府掌控鹽務所必須。

    明王朝平定云南以后,對地處邊疆的云南采取了一些特殊策略,利用榷鹽特權(quán)“募鹽商于各邊開中”是其中的重要策略之一。開中,也就是國家利用手中的食鹽專賣特權(quán),吸引商人納粟于邊,官給引目,支鹽于坐派之場,貨賣于限定地方。在開中制下,中央政府直接控制著鹽的生產(chǎn),掌握著鹽的專賣權(quán)。應招的商人必須把政府需要的實物(如糧、茶、馬、豆、麥、帛、鐵等)代為輸送到邊防衛(wèi)所,才能取得販賣食鹽的專門執(zhí)照——鹽引,憑鹽引到指定的鹽場支鹽,在政府指定的范圍內(nèi)銷售。明代在云龍招商開中,擴大了云龍鹽業(yè)生產(chǎn)規(guī)模,吸引了內(nèi)地人口流入沘江流域產(chǎn)鹽區(qū),促進了云龍與內(nèi)地的經(jīng)濟文化交流,帶動了云龍商品經(jīng)濟的發(fā)展,促進了“商屯”的發(fā)展,云龍州的“改土歸流”就是發(fā)軔于此。

    清初鹽法沿襲明制,基本上實行引岸制度。鹽商運銷食鹽,必須向鹽運使衙門繳納鹽課銀,領取鹽引(運銷食鹽的憑證),然后才可以到指定的產(chǎn)鹽地區(qū)向灶戶買鹽,販往指定的行鹽地區(qū)銷售。但領取鹽引則須憑引窩,即證明擁有運銷食鹽特權(quán)的憑據(jù)。鹽商為了得到這種特權(quán),須向政府主管部門認窩。認窩時,要繳納巨額銀兩,握有引窩的鹽商就有了世襲的運銷食鹽的特權(quán)。

    清代鹽商是政府特許的具有壟斷食鹽運銷經(jīng)營特權(quán)的食鹽專賣商人。他們借此特權(quán)而攫取巨額的商業(yè)壟斷利潤,成為清代顯赫一時的豪商巨賈。

    更早時期的云龍鹽商已不可考。清末民初,云鹽運輸有永濟、永聚兩公司,屬包銷商。民國十八年,云龍鹽場在冊大小鹽商有143號。其中僅石門井鹽商近60人。較大的鹽商有張竹庵、何卓然、解琴庵、張松庵、楊尉三、楊承先等人。諾鄧、寶豐、漕澗等地都有知名的大鹽商。漕澗的李子俊,是專門經(jīng)營諾鄧井鹽在漕澗轉(zhuǎn)運站的批發(fā)商。李子俊還在板橋開設“三云鹽號”,在保山、騰沖都有其鹽鋪分號。滇緬公路通車后,李子俊購買了一輛汽車,專門運輸食鹽和回程物資。鹽商們往往自己擁有馬幫,以馱鹽為主的騾馬有上千匹。還有更多的小戶人家和農(nóng)民自己背鹽到外地銷售,買回大米和日用品。師井等地群眾多有背販鹽巴到保山、騰沖等地為生者。

    云鹽銷區(qū)的開拓,依靠鹽質(zhì)好取得了銷區(qū)群眾的好評和信任。鹽商靠籌集資金,組織馬幫,人背馬馱,將云鹽銷往各地,甚至遠銷緬甸等東南亞國家。1938 年以前,云鹽運輸全走山路,漕澗是云鹽外運的重要集散地,是云鹽運銷保山、天池、瀘水等地以及藏區(qū)和國外必經(jīng)的轉(zhuǎn)運驛站。舊州、漕澗等地成為了行鹽商道上的重要節(jié)點,形成了經(jīng)濟文化繁榮的集鎮(zhèn)。

    有鹽業(yè)專賣就必然有私鹽。鹽業(yè)專賣越嚴,私鹽越好賣,利潤越高。私鹽是指未經(jīng)業(yè)務部門和鹽務機構(gòu)批準,私制、私運、私銷的原鹽。在不同的歷史時期,販賣食鹽都是違法行為。在古時,打擊私鹽違法主要目的是控制鹽業(yè)的稅收?,F(xiàn)代的私鹽即通常所說的粗鹽、平鍋鹽,是未經(jīng)加工處理的礦井鹽,有害雜質(zhì)多。

    中國歷代對私鹽的打擊力度是相當大的。漢武帝時,對私鹽販子“鈦左趾沒其器物”。“鈦左趾”是在左趾上掛上6斤重的鐵鉗,“沒其器物”是指沒收生產(chǎn)工具。唐代“置監(jiān)院”,抓捕私鹽販子。私鹽販子要殺頭,相關(guān)官員都要連坐。五代時,鹽法最酷,販私鹽一斤一兩就可以正法。宋代略寬了一點,無非是殺頭的標準放到3斤或者10斤而已。

    明清以來,五井地區(qū)都設立有專門機構(gòu)管理鹽務和打擊私鹽。云南設鹽運使署與稽查所分管鹽政和鹽稅。清末民初,云龍井場署在石門,“所屬分石、大、天、山、金、順、師八井區(qū)。光復后改設督煎督銷署,繼改場署?!薄霸讫埦葓?,設場知事1員,一、二、三等雇員8員,丁役8名。九年添設二、三等雇員各1 名,丁役3 名。十九年改場知事為場長,設佐理員2員,事務員3員,雇員7員,丁役11 名。”并設緝私隊,民國二十年設云龍鹽場公署、云龍鹽場警局,二十七年改為場務所。

    民國元年(1912 年)云龍設督銷局,管理各井鹽課,按月向省財政司匯解。民國二年,鹽稅作為借款抵押,取消督銷局。民國四年,成立云龍鹽井稅局,并由云南稽核分所派員直接管理征解事宜。民國十七年,鹽稅由鹽務管理局管理。云龍雖有稅警,但無固定編制,需要時,多借政警充當。稅局各個時期有警士五六名不等。緝私隊由喬(后)拉(雞)鹽井緝私隊駐云龍一個排。

    云龍因鹽而興,一個因鹽而得名的地方(比蘇縣),一條因鹽而得名的江流(沘江),一個因鹽而得名的古代族群(比蘇人)。鹽是云龍歷史發(fā)展中物質(zhì)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結(jié)晶,是云龍以白族為主體的古代各民族人民勤勞智慧的載體。現(xiàn)在的“云龍八井”鹽業(yè)雖然已經(jīng)衰落,但云龍鹽業(yè)在歷史上的地位是顯而易見的。云龍鹽業(yè)的發(fā)展史,記錄著千百年來沘江流域在文化、經(jīng)濟、政治和社會民俗方面的歷史進程。在弘揚中華民族精神文化傳統(tǒng)中具有重大的研究和利用價值。如云龍鹽井地區(qū)重教之風盛行,促進了人才輩出;云龍古鹽井遺址地區(qū)現(xiàn)存眾多的白族鄉(xiāng)土建筑和人文遺跡,融匯了中原文化和白族文化的精華為一體;鹽井所在地的村落大都保存了古村風貌以及明清白族鄉(xiāng)土建筑風格,其歷史性、集中程度及濃郁的地方文化特色,更具有不可多得的歷史文化研究和傳承價值。

    猜你喜歡
    寶豐鹽井云龍
    丁云龍:公益路上顯大愛
    華人時刊(2022年11期)2022-09-15 00:54:38
    寶豐酒的1989
    The Four Coldest Places in the World
    一群土專家的“集結(jié)”——寶豐村的“技術(shù)員”也能治好農(nóng)業(yè)“雜癥”
    當代陜西(2019年18期)2019-10-17 01:48:52
    一個貧困村的“暴富”——寶豐村的農(nóng)業(yè)也能讓人“吃撐”
    當代陜西(2019年18期)2019-10-17 01:48:50
    蘇云龍作品
    周云龍教授
    清末川邊改土歸流前期西藏東部鹽井社會狀況及周邊環(huán)境考察
    西藏研究(2016年5期)2016-06-15 12:56:24
    云龍湖浮游動物對環(huán)境變化的響應
    叩訪鹽井祠
    大眾考古(2014年2期)2014-06-26 08:29:38
    丝瓜视频免费看黄片| 国产人伦9x9x在线观看| av不卡在线播放| 久久人妻福利社区极品人妻图片| 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操出白浆在线播放| 黄色 视频免费看| 免费在线观看黄色视频的| 91麻豆精品激情在线观看国产 | 亚洲九九香蕉| 曰老女人黄片| 欧美激情极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妹子高潮喷水视频| 日韩欧美在线二视频 | 久久人人爽av亚洲精品天堂|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毛片777| 天天添夜夜摸| 欧美日韩黄片免| 又黄又爽又免费观看的视频| 女性生殖器流出的白浆|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乱码| 亚洲精品国产区一区二| 亚洲在线自拍视频| 性色av乱码一区二区三区2| 看片在线看免费视频| 老司机午夜福利在线观看视频| 欧美av亚洲av综合av国产av| 777米奇影视久久| 男女免费视频国产| av有码第一页| 天堂动漫精品|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电影网站| 免费在线观看亚洲国产| 夜夜爽天天搞| av在线播放免费不卡| 中文字幕高清在线视频|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在线一区二区| 动漫黄色视频在线观看| 美女福利国产在线| 亚洲精品av麻豆狂野| 大香蕉久久成人网| 国产蜜桃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一区二区三卡| 曰老女人黄片| 亚洲色图综合在线观看| 国产97色在线日韩免费| 亚洲七黄色美女视频| 国产高清激情床上av|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秒播|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视频 | 日本vs欧美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中文av在线| 不卡一级毛片| 欧美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少妇的丰满在线观看| 午夜亚洲福利在线播放| 十八禁高潮呻吟视频| 91九色精品人成在线观看| 日日夜夜操网爽| 91字幕亚洲| 亚洲精品在线美女| 欧美不卡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 欧美精品高潮呻吟av久久| 婷婷成人精品国产| 热99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7| 欧洲精品卡2卡3卡4卡5卡区| 亚洲国产欧美一区二区综合| 1024香蕉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 免费在线观看黄色视频的|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精品视频观看| 高潮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不卡| 看免费av毛片| 亚洲片人在线观看| 久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高清涩受|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一区二区| 一区二区三区激情视频| 两性夫妻黄色片| 欧美+亚洲+日韩+国产| 欧美日韩视频精品一区| 国产欧美亚洲国产| 亚洲欧美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黑人欧美特级aaaaaa片| 69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 成人黄色视频免费在线看| 亚洲av第一区精品v没综合| 俄罗斯特黄特色一大片| 丝袜人妻中文字幕| 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 久久中文看片网|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久久久不卡| 国产av精品麻豆| 亚洲黑人精品在线| 亚洲色图 男人天堂 中文字幕| aaaaa片日本免费| 色综合欧美亚洲国产小说| 精品第一国产精品| 亚洲人成伊人成综合网2020| 91av网站免费观看| 宅男免费午夜| 欧美+亚洲+日韩+国产| 色婷婷久久久亚洲欧美| 成人18禁在线播放| 日韩人妻精品一区2区三区| 亚洲av成人不卡在线观看播放网|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电影网站|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久5区| 欧美激情 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不卡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 国产黄色免费在线视频| 亚洲国产看品久久| 黄网站色视频无遮挡免费观看| 国产高清国产精品国产三级| 欧美日韩成人在线一区二区| 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激情| 大片电影免费在线观看免费| 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密|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第35| 国产视频一区二区在线看| 久久影院123| 国产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欧美黄色淫秽网站| 亚洲av第一区精品v没综合| av欧美777| 热99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7| 成人影院久久| 免费不卡黄色视频| 又大又爽又粗| 亚洲七黄色美女视频| 久久中文字幕一级| 村上凉子中文字幕在线| 下体分泌物呈黄色| 日日夜夜操网爽| 丰满人妻熟妇乱又伦精品不卡|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91| 一夜夜www| 久久天堂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精品99久久99久久久不卡| 欧美人与性动交α欧美软件| 99精品在免费线老司机午夜| 黑人猛操日本美女一级片| 久久九九热精品免费| 日韩熟女老妇一区二区性免费视频| 久久天堂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精品国产亚洲在线|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网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色久视频| 国产av又大| 免费高清在线观看日韩| 午夜福利,免费看| 国产深夜福利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亚洲在线| 成人特级黄色片久久久久久久| 一二三四在线观看免费中文在| 欧美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不卡| 99久久99久久久精品蜜桃| 可以免费在线观看a视频的电影网站| 亚洲精华国产精华精|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樱花| 深夜精品福利| 欧美黑人精品巨大| 亚洲专区中文字幕在线| 王馨瑶露胸无遮挡在线观看| 欧美亚洲日本最大视频资源|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 夜夜夜夜夜久久久久| 久久午夜亚洲精品久久| 亚洲九九香蕉| 亚洲成av片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无遮挡黄片免费观看| 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电影| 黄色成人免费大全| 亚洲自偷自拍图片 自拍| 麻豆乱淫一区二区| 看黄色毛片网站| 99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又紧又爽又黄一区二区| 在线观看66精品国产| 日本黄色视频三级网站网址 | 黑人巨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mp4| 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视频了| 亚洲成国产人片在线观看| 日本wwww免费看| 极品人妻少妇av视频| 一进一出抽搐动态|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开放| 亚洲五月天丁香| 亚洲国产欧美一区二区综合|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久5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综合在线观看| 精品视频人人做人人爽| 免费少妇av软件| 国产深夜福利视频在线观看| 午夜精品国产一区二区电影| 免费日韩欧美在线观看| 国产99久久九九免费精品| 国产在线精品亚洲第一网站| av天堂久久9| 亚洲欧美日韩高清在线视频| 一级毛片女人18水好多| 热re99久久国产66热| 欧美一级毛片孕妇| 精品午夜福利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国产成人影院久久av| videosex国产| av有码第一页| 女性生殖器流出的白浆| 午夜福利在线免费观看网站|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99| 亚洲av成人av| 12—13女人毛片做爰片一| 91在线观看av| 又黄又粗又硬又大视频| 午夜福利影视在线免费观看| 看片在线看免费视频| 美女福利国产在线| √禁漫天堂资源中文www| 久久ye,这里只有精品| 成年人黄色毛片网站| 后天国语完整版免费观看|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国产蜜桃av| 日韩有码中文字幕| 在线观看日韩欧美| 国产精品 国内视频| 色94色欧美一区二区| www.999成人在线观看| 90打野战视频偷拍视频| 99re在线观看精品视频| 男女下面插进去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55亚洲 | 啪啪无遮挡十八禁网站| 一级片免费观看大全| 久久天躁狠狠躁夜夜2o2o| 国产成人精品无人区| 亚洲九九香蕉| 一级作爱视频免费观看| 成年女人毛片免费观看观看9 | 在线观看免费日韩欧美大片| 美女高潮到喷水免费观看| 99国产精品一区二区蜜桃av | 日韩精品免费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男女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老司机亚洲免费影院| 亚洲在线自拍视频| 中出人妻视频一区二区| av一本久久久久| 欧美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cao死你这个sao货|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毛片777| 欧美人与性动交α欧美精品济南到| 老汉色∧v一级毛片| 欧美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影院123| 美女扒开内裤让男人捅视频| 男女高潮啪啪啪动态图| 国产在线精品亚洲第一网站| 成人黄色视频免费在线看| 中亚洲国语对白在线视频| 一进一出好大好爽视频| 久久久国产精品麻豆| 亚洲av电影在线进入| 亚洲视频免费观看视频| 老熟女久久久|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国产欧美日韩一区二区精品| 亚洲精华国产精华精| 中文欧美无线码| 成人黄色视频免费在线看|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国产蜜桃av| 黄色丝袜av网址大全|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激情视频va一区二区三区| 自线自在国产av| 国产免费av片在线观看野外av| 亚洲久久久国产精品| 久久中文字幕一级| 免费人成视频x8x8入口观看| 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男女内射视频| 亚洲成国产人片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网站| 夜夜夜夜夜久久久久| av网站在线播放免费| 50天的宝宝边吃奶边哭怎么回事| 免费观看精品视频网站| 久久精品亚洲精品国产色婷小说| 人妻久久中文字幕网| 欧美成狂野欧美在线观看| 男人的好看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 欧美在线黄色| 在线视频色国产色| 在线观看免费视频网站a站| 久久亚洲精品不卡| 亚洲人成77777在线视频| 一级片免费观看大全| 777米奇影视久久| 亚洲专区字幕在线| 乱人伦中国视频| 99在线人妻在线中文字幕 | 精品人妻在线不人妻| 90打野战视频偷拍视频| 一级,二级,三级黄色视频| aaaaa片日本免费| 日本a在线网址| 成年版毛片免费区| 丁香欧美五月| 久久香蕉国产精品| 91国产中文字幕| 亚洲avbb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日韩欧美视频| 下体分泌物呈黄色| 国产免费男女视频| 纯流量卡能插随身wifi吗| 亚洲av成人av| 99精品久久久久人妻精品| 成人18禁在线播放| 亚洲熟女毛片儿| 亚洲熟妇中文字幕五十中出 | 久久香蕉国产精品| 免费在线观看亚洲国产| 国产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波| a级毛片黄视频| 亚洲少妇的诱惑av| 99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av有码第一页| 免费在线观看亚洲国产| 免费观看a级毛片全部|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老司机深夜福利视频在线观看| 纯流量卡能插随身wifi吗| 国产一卡二卡三卡精品| 丝袜美腿诱惑在线|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在线一区二区| 人人妻人人添人人爽欧美一区卜| 欧美不卡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 a在线观看视频网站| 成人三级做爰电影| 国产日韩欧美亚洲二区| 少妇被粗大的猛进出69影院|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男人|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毛片777| 久久ye,这里只有精品| 757午夜福利合集在线观看| 99国产极品粉嫩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99蜜臀| 母亲3免费完整高清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一级在线毛片| 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视频了| 久热爱精品视频在线9| 午夜福利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91成年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一卡2卡3卡4卡5卡精品中文| 欧美大码av| 午夜两性在线视频| 国产一卡二卡三卡精品| 无人区码免费观看不卡| av电影中文网址| 久久精品国产清高在天天线| 日韩有码中文字幕| 久久 成人 亚洲| 国产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久久香蕉国产精品| 可以免费在线观看a视频的电影网站| 久久久精品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55亚洲 | av线在线观看网站| 99国产综合亚洲精品| 99久久综合精品五月天人人| 侵犯人妻中文字幕一二三四区| 人妻一区二区av| 老司机午夜福利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99白浆流出| 日韩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少妇的丰满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精品人妻蜜桃| 久久国产精品影院| 1024香蕉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电影观看| 欧美久久黑人一区二区| 国产99白浆流出|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av网站|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毛片777| 欧美最黄视频在线播放免费 | 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 久久香蕉精品热| 国产91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华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av麻豆狂野| 99re在线观看精品视频| 欧美精品人与动牲交sv欧美| 精品国内亚洲2022精品成人 | 国产91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av福利片在线| 免费日韩欧美在线观看| 久久中文看片网| 久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高清涩受| 国产精品乱码一区二三区的特点 | 多毛熟女@视频| 久热爱精品视频在线9| 久久中文字幕人妻熟女| 亚洲欧美日韩高清在线视频| 欧美激情久久久久久爽电影 | 中出人妻视频一区二区| 777久久人妻少妇嫩草av网站| 捣出白浆h1v1| 欧美丝袜亚洲另类 | 俄罗斯特黄特色一大片| 国产成人免费观看mmmm| 人人妻人人添人人爽欧美一区卜| 国产男靠女视频免费网站| 免费人成视频x8x8入口观看| 亚洲情色 制服丝袜| 91字幕亚洲| 女人被狂操c到高潮| 无限看片的www在线观看| 精品一品国产午夜福利视频|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看| 亚洲成人手机| 两个人免费观看高清视频| tocl精华| 激情在线观看视频在线高清 | 丝袜人妻中文字幕| 少妇猛男粗大的猛烈进出视频| 侵犯人妻中文字幕一二三四区| 欧美黄色片欧美黄色片| 国产精品美女特级片免费视频播放器 | 久久人人97超碰香蕉20202| 91av网站免费观看| 我的亚洲天堂| 亚洲国产毛片av蜜桃av| 久久午夜亚洲精品久久| 精品卡一卡二卡四卡免费| 1024香蕉在线观看| 一进一出抽搐动态| 亚洲一区中文字幕在线| 国产精品二区激情视频| 亚洲人成电影免费在线| 不卡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视频免费观看视频| 热99re8久久精品国产| 欧美不卡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 丝袜在线中文字幕| 女人高潮潮喷娇喘18禁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高清一级| 黑人欧美特级aaaaaa片| 午夜影院日韩av| 一级,二级,三级黄色视频|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乱码| 国产真人三级小视频在线观看| 男人操女人黄网站| 99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亚洲av| 人妻久久中文字幕网| 每晚都被弄得嗷嗷叫到高潮| 亚洲七黄色美女视频| 黑人欧美特级aaaaaa片| av线在线观看网站| 一级片免费观看大全| 男男h啪啪无遮挡| 精品人妻在线不人妻| 无人区码免费观看不卡| 高清欧美精品videossex| 宅男免费午夜| 欧美成狂野欧美在线观看| 91九色精品人成在线观看| 18禁国产床啪视频网站| 日本vs欧美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精品亚洲一级av第二区| videosex国产| 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 久久精品国产a三级三级三级| 午夜福利在线观看吧| 午夜日韩欧美国产| 他把我摸到了高潮在线观看| 性少妇av在线| 亚洲三区欧美一区| 51午夜福利影视在线观看| 久久人人爽av亚洲精品天堂| 久久久国产欧美日韩av| 制服诱惑二区| 美女国产高潮福利片在线看| 中文字幕另类日韩欧美亚洲嫩草| 99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 91成人精品电影| 大香蕉久久成人网| a级毛片黄视频| 51午夜福利影视在线观看| 丰满人妻熟妇乱又伦精品不卡| 两个人免费观看高清视频| 777米奇影视久久| 色在线成人网| 国产国语露脸激情在线看| 热re99久久精品国产66热6| 18禁美女被吸乳视频| 色综合婷婷激情| 高清视频免费观看一区二区| 欧美一级毛片孕妇| 亚洲伊人色综图| tocl精华| 激情在线观看视频在线高清 | 国内久久婷婷六月综合欲色啪| 99久久人妻综合| 亚洲一卡2卡3卡4卡5卡精品中文|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电影网站| 久久久久久久精品吃奶| 天天躁日日躁夜夜躁夜夜| 亚洲精品粉嫩美女一区| 成人影院久久| 国产淫语在线视频| 最新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久免费高清国产稀缺| 交换朋友夫妻互换小说| 757午夜福利合集在线观看| 大陆偷拍与自拍| 在线观看免费高清a一片| 人妻一区二区av| 日韩欧美在线二视频 | 波多野结衣一区麻豆| 少妇 在线观看| 午夜福利在线观看吧| 99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91成年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色图综合在线观看| 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99久播| 搡老乐熟女国产| 另类亚洲欧美激情| 欧洲精品卡2卡3卡4卡5卡区| 婷婷精品国产亚洲av在线 | 国产精品亚洲一级av第二区| 99国产精品一区二区蜜桃av | 视频区欧美日本亚洲| www.精华液| 91字幕亚洲| 两性夫妻黄色片| 激情视频va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亚洲 丝袜 人妻 在线| 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极品教师在线免费播放| 免费观看精品视频网站| 99热只有精品国产|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不卡| 精品人妻在线不人妻| 大片电影免费在线观看免费| 十八禁高潮呻吟视频|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在线一区二区| 动漫黄色视频在线观看| 十八禁人妻一区二区| 欧美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18禁美女被吸乳视频| av不卡在线播放| 亚洲中文av在线| 亚洲欧洲精品一区二区精品久久久| 一a级毛片在线观看| 国产97色在线日韩免费| 精品电影一区二区在线| 欧美人与性动交α欧美精品济南到| 国产视频一区二区在线看| 一边摸一边抽搐一进一小说 |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一区二区| 一级毛片精品| 国产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水蜜桃什么品种好| 久久99一区二区三区| 99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另类日韩欧美亚洲嫩草| 9191精品国产免费久久| 视频区欧美日本亚洲| 免费一级毛片在线播放高清视频 | 在线观看舔阴道视频| 叶爱在线成人免费视频播放|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专区| 国产伦人伦偷精品视频| 在线十欧美十亚洲十日本专区|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大全免费视频| 欧美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三区| 99国产精品一区二区蜜桃av | 99国产综合亚洲精品|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黑丝袜美女国产一区| 日韩免费高清中文字幕av| 天堂中文最新版在线下载|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欧美激情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少妇猛男粗大的猛烈进出视频| 19禁男女啪啪无遮挡网站| 免费观看精品视频网站| 亚洲av美国av| 久久青草综合色|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密| 精品卡一卡二卡四卡免费|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二区二区91| 亚洲精品成人av观看孕妇| 免费观看a级毛片全部| 久久久久久人人人人人| 老司机午夜十八禁免费视频| 男女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一级毛片孕妇| 国产主播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svipshipincom国产片| 欧美午夜高清在线| 国产在线精品亚洲第一网站| 国产免费现黄频在线看| 精品国产国语对白av| 叶爱在线成人免费视频播放| 日韩免费高清中文字幕av| 99国产精品一区二区蜜桃av | 老司机影院毛片| 欧美乱色亚洲激情|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大全免费视频| 欧美日韩精品网址| 最新的欧美精品一区二区| 丰满饥渴人妻一区二区三| 成人手机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