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工商學院 陳 希 陸寶林 汪陳榕
教育是我國發(fā)展的核心,也是實現(xiàn)科教興國的重要舉措。實驗室作為高校教育工作實施的載體,該內容的管理水平與質量,可以推動高校教育發(fā)展,提升學校實驗教育質量。本文以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體系構建與實踐為研究對象,針對當前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建議,希望對高校實驗教育工作開展提供幫助。
高校專業(yè)教育中,有部分內容需要教師以實驗的方式開展,為學生提供實踐學習的機會,使學生掌握知識的運用與解決問題的技能。通過對實驗室安全管理體系的構建,可以提升實驗教學質量,更好的發(fā)揮實驗室的作用與功能,提升高校整體教學效果。那么如何在高校實驗室中構建安全管理體系,提升學校教育質量呢,本文就此進行分析。
通過對我國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工作的分析,發(fā)現(xiàn)存在責任制度不完善的情況。學校對實驗室的管理比較重視大,由不同的職能機關與學院一同承擔,每個部門負責的內容與工作都不同。如學校教育處負責實驗室的管理、設備管理處負責實驗室的設備問題[1]。實驗室工作涉及的內容較多,導致各個參與管理的部門無法很據自身的工作職能進行相關的管理工作。雖然不同部門工作人員的參與使實驗室管理工作變得更加有效率,但是因為責任制度的不完善,無法使安全管理工作達到理想狀態(tài),真正的解決當前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提升實驗室安全管理質量。
學校教育資金有限,為了提升學校綜合管理水平,提升學校教學水平與質量,會將學習內部的資金投放在科研領域,忽略對實驗室設備的更新與完善。通過對當前教育實驗室情況的分析,主要發(fā)現(xiàn)以下問題:第一,實驗室的布局無法滿足當前教育對實驗室安全管理的要求。一般學校的實驗樓都是經過房屋用途調整后才成為實驗教學樓。通過對教學樓的簡單處理,使該房屋變成實驗樓。由于實驗室內各種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無法真正的展示出實驗室的功能,不利于后續(xù)工作的實施與開展。第二,實驗室內部管理工作存在一些問題。在高校教學中,需要的實驗試劑與設備較多,同時還需要管理者開設獨立的倉庫存放有危險性的試劑與設備,以此保證實驗教學活動順利實施。但是實驗室的管理者并沒有意識到這一問題,忽略實驗設備的擺放與安全管理,最終造成安全問題。
在實驗室安全管理工作中,需要建立專業(yè)的監(jiān)督管理制度,對實驗室安全管理工作進行全面的監(jiān)督與管理。若是在工作中出現(xiàn)問題,則及時提出建議或者整改方法,以此保證安全管理工作的實施[2]。但是通過對實驗室安全管理工作整體情況的分析,發(fā)現(xiàn)存在監(jiān)督管理工作不到位的情況,部分工作人員并沒有實施自身的監(jiān)督職能,對這一工作進行動態(tài)的監(jiān)管。由于監(jiān)督工作不到位,導致部分工作問題無法及時被發(fā)現(xiàn),并整改,影響實驗室安全監(jiān)督管理工作的實施。
實驗室管理人員的安全意識是保證安全管理工作順利實施的前提,也是促使安全管理體系完善與優(yōu)化的核心。若是工作人員的安全意識與責任意識不到位,則無法為實驗室安全管理工作開展作出貢獻。通過對當前工作人員的綜合情況的分析,發(fā)現(xiàn)部分人員的安全意識比較薄弱,這一問題出現(xiàn)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兩點:第一,培訓工作不到位??茖W的培訓活動,能夠提升管理人員與教師的安全使用意識,能夠保證實驗安全管理效果。但是學校并沒有針對實驗室管理人員的安全意識與教職工進行相關的培訓,忽略這一內容的教育。第二,安全技能未靈活運用。在安全管理工作中,需要管理人員與使用人員根據安全管理手冊的要求進行實踐操作,以此提升安全管理效果。通過對工作人員的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其并沒有真正的掌握安全技能,影響安全管理體系的實施。
在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體系建設的過程中,完善管理制度,明確這一工作開展的意義,并根據實際工作情況,制定管理制度[3]。在管理制度建設的過程中,需要以學校實際工作情況為主,根據當前實驗室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第一,加強管理小組的建設,明確實驗室管理中主要的負責人,成立實驗室安全工作小組,利用分級管理的方式明確各個工作人員的能力與職能,以此保證此項工作的順利實施。第二,建立責任機制。該制度的建立,可以讓工作人員了解自身承擔的安全管理責任,并在實際工作中發(fā)揮自身的作用與職能,落實安全管理內容。若是在安全管理工作出現(xiàn)問題,則查找相關的負責人,并要求其進行整改。第三,加強對設備采購、儲存、使用等方面的管理,并制定科學管理制度,要求相關人員根據此進行使用。設備管理制度的實施,規(guī)范工作人員的行為舉止,使其根據實際工作需求,進行相關使用、采購,以此保證實驗室設備的安全管理效果。
為了提升實驗室安全管理工作效果,提升實驗操作的安全,學校管理者應轉變傳統(tǒng)的教育經營模式,提升對實驗室建設的重視,增加資金的投入,提升實驗場地、設備的安全,為學校師生學習構建一個安全的學習氛圍,以此推動安全管理工作的開展。此外,還應對提升對實驗廢物排放的重視,加強這部分內容的管理,減少實驗廢物對空氣、土地的影響。對于學校的安全管理工作來講,專門的負責人可以實現(xiàn)對實驗室安全監(jiān)督,利用專人負責的方式,提升安全管理工作效果,促使安全管理體系的建立[4]。為了提升學校師生的實驗安全意識,降低實驗管理者的工作壓力,可以對師生進行安全培訓,提升其正確使用實驗儀器的意識,并要求教師以輪崗的方式擔任實驗室的安全管理員,豐富安全管理隊伍,促使安全管理工作順利實施。
在實驗室安全管理工作中,信息技術的運用,提升管理工作效果,促使監(jiān)督工作順利開展。在實驗室運行的過程中,需要管理人員做好實驗設備的維修、實驗儀器的更新與采購、安全實驗規(guī)則制度的建立[5]。信息技術的引入,降低工作人員工作壓力,使其可以通過互聯(lián)網了解實驗室綜合情況,并利用自身的專業(yè)對相關的工作進行監(jiān)督管理,不僅提升內部工作質量,同時可以促使安全管理工作更加順利的進行。在高校實驗安全管理體系建立的過程中,提升對信息技術的運用,建立線上管理平臺,將此與實驗室工作有機結合,對實驗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動態(tài)的監(jiān)管,提升工作質量,促使實驗室工作順利實施。
安全培訓活動,是提升安全管理人員安全意識、責任意識與管理意識的重要舉措。實際工作中,可以圍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安全教育工作。第一,利用多樣化安全培訓活動,對實驗室進行安全管理,這一活動主要是針對學校師生,通過提升教師與學生的正確使用安全室設備、儀器,培養(yǎng)其安全意識[6]。學校實驗室管理者可以與教師合作,編寫安全教育手冊,利用互聯(lián)網或者宣傳欄,進行安全教育工作,使學校師生掌握安全操作技能,提升工作質量。第二,建立考核制度,針對管理人員的工作內容,進行專項考核,以此提升管理人員的素質與能力。考核制度的建立,就是解決工作人員素質與能力的問題,使其了解自身工作中的不足,并做好相關的完善,對安全管理工作開展提供人員支持。第三,建立激勵機制,提升管理人員積極的工作態(tài)度,促使實驗室安全管理工作順利實施。通過對學校師生、安全管理人員素質的培養(yǎng),可以提升實驗室安全管理體系建設的效果,發(fā)揮實驗室教育工作價值,為高校教育發(fā)展提供基礎支持。
總而言之,在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中,由于各項管理制度與人員素質方面的問題,導致該工作開展效果不理想。通過管理制度的建立、信息技術的引入及人員素質的培養(yǎng),構建完善的安全管理體系,使實驗教學活動更加有序、安全的開展,為優(yōu)秀人才培養(yǎng)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