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國龍
(瑞安市農業(yè)農村局,浙江 溫州 325200)
水稻是我國主要的糧食種類,而我國作為農業(yè)大國,水稻的產量和質量不僅關乎著人民的日常生活保障,更和國家經(jīng)濟息息相關。在種植水稻時加強技術應用,同時優(yōu)化田間管理工作,對增加我國水稻產量、保障水稻質量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在此,本文分別從選種、種子處理、整地和插秧來分析水稻在種植時應該注意的幾處要點;再提出具體的田間管理策略,包括灌溉管理、施肥管理、病蟲害防治、雜草管理、防倒伏和水稻收獲。
現(xiàn)在,水稻的種類越來越多,可以滿足不同地區(qū)的種植需求。各地區(qū)在種植水稻時,一定要做好選種工作,才能夠保障后期各項水稻種植工作的順利進行。在選擇水稻品種時,首先要做到的便是因地制宜,根據(jù)不同地區(qū)的種植環(huán)境和氣候條件等因素選擇合適的水稻種類,確保該種類水稻在當?shù)胤N植時能夠健康生長。水稻的質量是選擇水稻品種應該考慮的前提因素,除此之外,還必須考慮其抗病性和抗倒伏等性能,確保水稻在后期培育過程中能夠茁壯成長。
做好水稻種類的選擇工作之后,還要選出在種植時使用的質量較為優(yōu)異的水稻種子。首先要觀察種子的外表,將外表有缺損或較癟的種子去除,留下圓潤飽滿的種子;然后清洗種子,將表面的污染物去除,為提高水稻出苗率夯實基礎;再通過晾曬工作,使種子的發(fā)芽率更有保障。
在此便對曬種選種技術進行詳細分析:在陽光照射比較充足的日子中,對水稻種子進行約三天的晾曬,可以使種子更有活力,而且發(fā)芽率也會有所增高。選種時要使用鹽水,不能夠使用清水,因為清水選出的種子只是空秕子,不能選出半成粒,這樣選出的種子在發(fā)育過程中成長速度較為緩慢,而且水稻質量也難以保障。因此選種時要使用鹽水,將水的相對密度控制約為1.13,比如說將6kg鹽融化到25kg水中,這樣選出的種子成熟較為優(yōu)異。使用鹽水選出種子過后必須要使用清水將種子清洗兩遍,才能夠保障種子的正常出芽。
為了使水稻在生長過程中可能受到病蟲草害等因素的影響概率降低,在種子正式播種之前可以采取一定的處理措施,比如說使用農藥浸泡種子,消滅在種子表面附著的細菌和病蟲。也可以使用高溫消毒的方法殺滅細菌。具體地講,浸泡種子時可以使用惡苗靈等,消毒工作不僅可以有效預防水稻在生長過程中出現(xiàn)病蟲害,也可以使種子盡快發(fā)芽。種子在浸泡時要控制好藥物的濃度和溫度,最初的1~2d內,要將溫度控制在30~32℃;當出現(xiàn)露白后,再將溫度控制在25~8℃,時間約為12~15h;當苗長約為1mm時,將種子平攤,降低溫度至自然溫度后就可以進行種植。
種子處理好之后,還要對水稻種植地進行整理,這是為了更好地優(yōu)化水稻種植環(huán)境,使得水稻在生長過程中能夠有著充足的發(fā)育空間,保證陽光充足,通風良好。我國當下科技發(fā)達,在農耕中已經(jīng)實現(xiàn)了機械化整地,粗耕等整地方式都可以使用農業(yè)機械來完成。在水稻種植之前就要先除去種植地的雜草,在水稻生長過程中也要定期進行除草工作,避免由于雜草過多而和水稻生長爭搶營養(yǎng)。
插秧是水稻主要的種植方式,具體操作時必須要注意以下幾點內容。首先,水稻田中的水分要控制好,總量必須要為水稻萌芽提供保障,不能夠太多也不可以太少,要為后續(xù)各項工作的進行提供基礎。其次,還要控制好水稻田的土壤質地,因為如果土壤質地過軟,那么農耕機械無法正常運轉,而且稻苗也無法直立,所以必須要保障水稻田,土壤軟硬適中,使得農耕機械能夠正常運轉,同時避免水稻倒伏。與此同時,還要考慮到水稻培育過程中對營養(yǎng)的需求,先施撒肥料,提高土壤肥力。此外,在插秧時要控制好秧苗的深度,把握好秧苗之間的距離,確保苗木在后續(xù)發(fā)育過程中具有充足的生長空間,也能夠保障土地利用率。
水稻剛種植完成后,由于其根系生長并不完整,缺乏充足的水肥吸收能力,而且恢復期尚未度過,所以必須要做好保水工作,避免葉片在長期的高溫照射下蒸發(fā)過多的水分。在建立水層時,主要采取淺灌的方式,水深約為苗高的1/2~2/3,不可以超過苗心,可以保障稻苗水分不會過度蒸發(fā),避免稻苗枯萎;也可以保持土壤濕潤,避免由于早晚溫差過大出現(xiàn)凍苗。當水稻幼苗從黃色變成綠色,而且生長得到恢復時,要降低水層高度,水深約3~5cm即可,如此的淺水層有著更高的透度,可以促進提升水溫和低溫,有利于稻苗根系生長,根系的生長速度會更快,而且會發(fā)出許多新根,苗木的分蘗也能更快。當?shù)久缱兂删G色后,也可以使用間灌的灌溉方法,循環(huán)進行灌水和落干,先灌水3~5cm深,自然落干至田面無水(田坑可有水),然后再灌水3~5cm深。
水稻灌溉過程中還要進行曬田處理,這是為了增強水稻分蘗,使水稻幼穗盡快分化。曬田可以使得土壤的理化性質發(fā)生改變,優(yōu)化水稻生長的土壤條件,將水稻的生長中心轉移到穗,更好地培養(yǎng)出大穗水稻。曬田還能夠促進水稻根系生長,使水稻葉節(jié)橫向發(fā)育,更加粗壯,抗倒伏能力更強,分蘗成穗率會更高,水稻的穗粒數(shù)會更多,結實率也能夠得到有效增加。當水稻對水分沒有那么敏感后,才能夠進行曬田。此時的田間計劃莖數(shù)已經(jīng)大部分實現(xiàn),絕大多數(shù)水稻已經(jīng)完成了分蘗,如果水稻此時生長過于旺盛,過早郁閉,同時有土壤質地過粘的情況出現(xiàn),就要曬田約7d,若未有上述情形出現(xiàn),也能夠不必曬田。曬天時要根據(jù)稻苗的生長情況和土壤質地來決定到何種程度,曬到地面龜裂、發(fā)白時即可,可以使苗干更加粗壯,避免水稻上部徒長,有利于根系生長。曬田的時間和強度要根據(jù)苗木的生長狀況和天氣、肥料等情況決定,如果稻苗的數(shù)量充足,而且生長旺盛,就要盡早進行曬田,而且要重曬,曬到葉片落黃明顯,人站立其中不會下陷的程度即可;反之,要晚曬、輕曬,曬到葉片顏色稍淡的程度。
為了使得水稻在灌溉時能夠保持地溫,為水稻的生長提供有利環(huán)境條件,要采取增溫灌溉的措施。如果是使用河水來灌溉,那么要安排好灌溉時間,在日出后或日落前的1~2h內灌溉;如果是使用井水來灌溉,那么要先將水引入曬水池,將灌溉渠道盡可能地延長,同時將進水口加寬,取井水表層來灌溉,盡可能地提升灌溉水溫,避免由于水溫過低影響水稻的正常生長和分蘗。
在完成灌溉工作后,還要加強對田埂的檢查工作,檢查田埂是否牢固,避免出現(xiàn)漏水問題,因為如果田埂漏水,水稻田中的肥料等就容易隨水流失,水稻在發(fā)育過程中的營養(yǎng)缺失,就難以保障生長的健康性。而且如果某一塊稻田中的水流入其他田塊中,就會使其他田塊中的水過多,容易發(fā)生澇害,甚至會引起其他田埂的損壞。所以必須要定期檢查田埂的牢固性和完整性,及時對其進行修理,避免出現(xiàn)漏水問題。
當水稻從黃色變?yōu)榫G色之后,生長速度會加快,根系發(fā)育旺盛,分蘗快速,對養(yǎng)分的需求越來越多,因此必須要不斷增加肥料的施撒量,在地溫較低,土壤養(yǎng)分釋放不完全時進行施肥。首先要把控好施肥量,主要以氮肥作為肥源,分蘗肥的使用約占全部生育期的1/3,使用尿素3~5kg/667m2,具體的施肥量要根據(jù)土壤肥力狀況進行恰當?shù)恼{整,如果土壤肥力較好,可以減少施肥量;如果土壤肥力較差,要恰當增加施肥量。如果稻苗生長較為健壯,施肥量可以恰當減少,如果稻苗長勢較弱,可以恰當增加施肥量。還要觀察稻苗的生長狀況,恰當?shù)氖┤鲆恍┪⒎?。施肥時要使用合適的方法,由于肥料在施撒后并不會立即發(fā)揮作用,所以要盡早施肥,當水稻顏色由黃色變成綠色后立刻施肥。要根據(jù)稻苗的生長情況進行施肥,4/5的分蘗肥對全部的水稻進行施撒,另外的1/5要根據(jù)稻苗的生長狀況酌情增減,如果稻苗長勢較好,可以恰當減少施肥量;如果稻苗長勢較差,可以恰當增加施肥量,以便于使得稻田中的稻苗長勢一致。施肥時要選擇較為晴朗的天氣,如果下雨或者是有較大的露水,就要擇日施肥,因為如果稻苗上有水,把化肥融化,就容易出現(xiàn)燒苗問題。完成施肥工作后,不可以排水,要保持水層,自然落干后再灌溉。
水稻由黃色變成綠色后容易發(fā)生病蟲害,所以在進行田間管理時,要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定期檢查田間是否有病蟲害出現(xiàn)的苗頭,及時采取預防措施,要堅持防大于治的原則,可以施撒化學藥劑來預防病蟲害的出現(xiàn)。在選擇藥物時要根據(jù)病蟲的種類,選擇具有針對性的藥物,并且嚴格按照使用說明來使用,保障能夠在達到預防效果的同時,不會產生其他不利于水稻生長或生態(tài)環(huán)境安全的影響。
具體地講,如果是稻瘟病,將會使水稻產量大大降低,在不同的時期發(fā)生,又會有不同的影響,而且危害部位也會有所不同,可以使用40%硫磺唑懸浮劑,將其與水以1:500的比例進行配置使用;或者是使用73%環(huán)唑可濕性粉劑,將其與水以1:400的比例進行配置使用,以達到防治稻瘟病的目的。如果是稻曲病或紋枯病,可以使用20%井岡霉素,將其與水以1:1000的比例進行配置使用;或者是使用50%甲基立枯靈可濕性粉劑,將其與水以1:2000的比例進行配置使用;還可以使用30%愛苗乳油,將其與水以1:4000的比例進行配置使用,然后在水稻的破口期以噴霧的形式噴灑2或3次,在抽穗期采取同樣的措施。如果是百葉枯病,會使稻葉受到嚴重損壞,水稻穗數(shù)會大大減少,在整個生長過程中都有可能出現(xiàn)這種病害,出現(xiàn)的時間越早,危害就會越大,可以使用10%潰枯寧可濕性粉劑,將其與水以1:500的比例進行配置使用;或者是使用72%農用鏈菌,將其與水以1:3000的比例進行配制;還可以使用25%葉枯寧可濕性粉劑,將其與水以1:500的比例進行配置使用,然后以噴霧的形式,在水稻生長期間噴施3或4次。如果是稻飛虱,甚至可能導致水稻絕產,所以必須進行及時防治,可以使用10%高效滅百可煉油,將其與水以1:3000~1:2000的比例進行配置使用;也可以使用25%撲虱靈可濕性粉劑,將其與水以1:1500~1:1000的比例進行配置使用;或者是使用50%敵敵畏乳油,將其與水以1:1000的比例進行配置使用,然后以噴霧的形式施用,2或3次即可。如果是稻螟蟲,就容易導致水稻出現(xiàn)白穗等問題,可以使用90%殺蟲單可濕性粉劑,將其與水以1:1000的比例進行配置使用;或者是使用40%丙溴磷乳漬,將其與水以1:600的比例進行配置使用;也可以使用10%殺蟲霜水劑,將其與水以1:200的比例配置,同樣以噴霧的形式施撒2或3次。如果是黏蟲,容易導致水稻出現(xiàn)光桿問題,可以使用50%殺螟松乳油,將其與水以1:1000的比例進行配置使用;或者是使用50%辛磷酸乳油,將其與水以1:1000的比例進行配置使用;還可以使用25%滅幼脲膠懸劑,將其與水以1:2000~1:1500的比例進行配置使用,然后在幼蟲2~3的齡段以噴霧的形式施用2或3次。
在水苗的抽穗期中,如果有雜草出現(xiàn),要及時進行清除,使用鐮刀,在雜草生長點進行割除,即便雜草長出,也不會形成草籽。即便是在曬水池等處的雜草,也要及時清理,避免雜草籽隨著水流進入水稻田中。要盡量在雜草成籽之前將其清理完畢,如果雜草已經(jīng)成籽,要將其割掉,并且深埋于田間。
各地區(qū)在種植水稻時一定要做好選種工作,選擇合適的水稻種類和優(yōu)質的種子,再使用農藥對種子進行處理,使其發(fā)芽率能夠得到保障,同時整理好水稻種植地再進行插秧,可以大大提高水稻的萌芽率。在水稻生長過程中要做好田間的灌溉、施肥、病蟲害防治、雜草清理、防倒伏等管理工作,及時收獲成熟水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