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安康市漢濱區(qū)文化館
◆◇白懷崗
炊煙學不會楷書,山歌愛秀方言
老屋,是先輩種下的紅豆
山上,長滿青綠的相思
河流是一塊流動的碑文
刻下小村歷經的風雨和坎坷
山花復制去年的模樣
吐出的芳香彌漫熟悉的農家味道
深情的山嶺,黃綠兩件衣裳反復地穿
稻田環(huán)繞的村莊,年復一年的光陰
被游子在天涯海角反復吟誦
工筆描摹的畫面里
母親織衣納鞋,喂豬養(yǎng)蠶
父親砍柴耕地,放牧牛羊
被暮色喊出的幾粒燈火
和大黃狗一起替我們守在村口
◆◇李愛霞
不得不
邁開蹣跚的腳步
從一個科室遷徙到另一個科室
傾聽一次又一次機器的
轟鳴,細密的射線
掃過每一寸經絡
多希望他們是一群可愛的孩子
用帶香味的橡皮,擦去我體內
一道道錯題
◆◇蔣典軍
路過秦巴山間的風
無論春夏秋冬
準時把南山叫醒
幾間泥巴墻房子
就在南月村
頭枕雪峰? 坐北朝南
與明月寺為鄰
蠟封四季原汁原味的靜謐
木門篾燈籠舊門樓
把南山閂在時光里
慢慢用舊
沒牙的石磨缺腿的木椅子
煤油燈土茶壺
相互攙扶著南山歲月
掛在門后的犁
仍保持在土地里行走的姿勢
青瓦土墻柴灶
頭頂雪域懷抱小溪
默誦山外的月河恒河
沿著水泥路
重返南山炊煙再次
舉起粗糧和泡菜技藝
素描南山味覺
在南山筆墨紙硯書香
已埋下伏筆
正在打開鄉(xiāng)村振興的章節(jié)
◆◇石曉紅
在此之前
我還在揮霍身體
熬夜、飲酒、生悶氣
夜深人靜,頸椎、腰椎、偏頭疼、類風濕
身體里各個部位的病變因子
秘密集結
帶著不同分工
從四面八方匯集而來
試圖擄走我的肌肉、脈絡和骨骼
撕扯我的身心,撕扯我半生的堅強
人到中年,總有一些疼痛藏在某處
時不時地跳出來,折騰一陣子
中年己過。人生的燈盞還能點亮多久
還有多少屬于自己的日子
想著自己多么熱愛生活,多么信賴人生
而命運給予我的那些傷痛
成為握在我手里的碎片
讓我疼過一天,又一天
◆◇李小洛
哪里也不去了,就在這個小城
坐南朝北,守著一條江
這是我最后的地址
一封信可以到達的地方
守著江水和兩岸的秋天與漁火
看著寒風中的鷹、炊煙
棉田和菠蘿。守著
麻雀的故事、老照片、鄰居的舊生活
春天在安康,江南
江北,慢慢悠悠地長著
麥苗、水草在鄉(xiāng)村、城池
慢慢悠悠地長著
這是我最后的地址
一封信可以到達的故鄉(xiāng)
我一個人,慢慢悠悠地長著
變老了,左邊的秦嶺,右邊的巴山
鐵樹,也在日復一日
慢慢悠悠地長著,變老
這是一個四季分明
雨水充沛的城市,我的
最后的地址,有櫻桃
燕子、詩行和自由
兩岸有一些和我一樣的人
走過平平仄仄的大街
走過抑揚頓挫的小巷
哪里也不去了,就在這里
坐北朝南,守著一條江
守著我的土地,我花園里的
花,我的櫸樹和香樟
這是我最后的地址
一封信可以到達
一封信也不再到達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