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曉春
那年我高中畢業(yè),在家待業(yè)。
一天早上,父親讓我去城里雜貨店買筲箕,臨行前給了我兩塊錢。
我這個鄉(xiāng)下人進城后,騎著自行車兜圈子,不知不覺走進街北的新華書店,琳瑯滿目的書架上有一本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中篇小說選》。我一嗅,一股墨香充斥鼻腔。一會兒,一位身穿藍色工裝,佩戴新華書店徽章的中年男子來到我跟前,微笑著說:“這套剛進的1982 年《中篇小說選》,賣得好呢,現(xiàn)在還剩第二冊,沒幾本了。”
“那第一冊呢?”
“被顧客買光了,一時進不了貨?!?/p>
就在他介紹的時候,我悄悄地斜了一眼,書的封底標明價格1.75 元。我不由得用手捏了下口袋里那張綠色鈔票,暗暗躊躇:家中淘米的筲箕壞了,如果拿錢買了書,父親會不會罵我呢?蹙著眉毛轉(zhuǎn)念一想,父親是教師,經(jīng)常鼓勵我讀書,我買書估計他不會太生氣吧!
想到這里,我攥著書,走到收銀臺前,摸出買筲箕的兩塊錢,狠狠心買了書。
出書店門,我將書夾在自行車坐墊后面的鐵架上,跨上車,哼起小曲,使勁往家騎,不到半小時便到家門口了。就在下車轉(zhuǎn)身的瞬間,我心里驀然一沉:書沒了!霎時,我有些傻眼了,覺得悶熱難受,父親見我臉上紅一陣白一陣地冒著虛汗,焦急地問:“春子,你怎么了?筲箕買回來了?”
我僵著臉沒敢吭聲,鼻子一酸,嘴唇動,眼淚吧嗒吧嗒地掉下來。父親見狀有些驚慌,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鏡,沉著臉問“你上城犯什么事啦?”我咬緊嘴唇,心里屈,悵然地杵在門口。見父親威嚴的目光,我將車把手一轉(zhuǎn),扭頭騎上車去尋書。
一路上我不停地張望,希望書能失而復得,可越騎遠心里越慌。彼時路上有三三兩兩的人路過,我一時羞澀,問不出口。我思忖書可能丟失在出城的那段凹凸不平羊腸小道上,那里人跡稀少,落在那兒有希望找回。我不知哪來的勁兒,騎著車飛速穿過一片桑樹地,然后跳下車,在那段路上尋覓,就連路邊的草叢里都找遍了。但希望卻像肥皂泡沫一樣破滅了,一股絕望籠罩心頭。“這回闖禍了,回去也不能對父親自圓其說呀,他一定會斥責的?!蔽易诼愤?,低頭哽咽起來。
不知什么時候,父親滿頭大汗地來到我身邊??次覞M臉淚痕地坐著,他蹲下身掏出手帕,替我擦掉淚水,聽我講述事情的原委。讓我意外的是,他不僅沒責怪我,還拉著我一起去新華書店,毅然決然地購買了這本《中篇小說選》。
后來,這本《中篇小說選》中的《流淚的紅蠟燭》《鍋碗瓢盆交響曲》等先后被改編拍攝成電影,在全國放映。然而,我覺得電影遠不如書中有味道。
責任編輯:黃艷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