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建勇,王小玲,范小虹,魏京霞
(1.成都市第六人民醫(yī)院藥劑科,四川 成都 610051;2.四川省骨科醫(yī)院藥劑科,四川 成都 610051)
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群中多發(fā)的心腦血管疾病,隨著生活方式和飲食結(jié)構(gòu)的改變,該疾病已居心臟病發(fā)病之首[1]。冠心病不及時治療將會形成血栓,造成血管腔狹窄或閉塞,進而引起心肌急性缺血缺氧,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心絞痛[2]。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壓都是冠心病的危險因素[3],目前通過阿托伐他汀控制患者血脂水平,抑制血栓的形成是治療心絞痛的常用手段,但該藥物只能暫時緩解患者心絞痛癥狀,延緩疾病進展,臨床急需更佳理想有效的治療方式[4]。中醫(yī)藥在該病方面積累大量經(jīng)驗,相關研究發(fā)現(xiàn),復方丹參滴丸通過抑制血小板聚集,有效預防心肌缺血,改善心功能[5-6]?;诖?,本研究旨在探索復方丹參滴丸聯(lián)合阿托伐他汀治療冠心病合并心絞痛中的療效,以期為臨床提供參考。
1.1 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為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于我院就診的114例冠心病合并心絞痛患者,病例納入標準:①確診為冠心病合并心絞痛[7];②無凝血系統(tǒng)疾??;③患者知情并自愿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①急性心肌梗死、重度心絞痛及其他心臟疾??;②合并有重度高血壓,中、重度心肺功能不全;③有明顯肝、腎功能異常;④血液系統(tǒng)疾病。按單雙號法隨機分配到聯(lián)合組(n=57)和單一組(n=57),聯(lián)合組中男37例,女20例;平均年齡(65.21±5.29)歲;平均病程(7.58±2.63)年;心絞痛類型:自發(fā)心絞痛20例,初發(fā)心絞痛19例,惡化勞累性心絞痛18例。單一組中男39例,女18例;平均年齡(66.30±6.72)歲;平均病程(7.62±2.66)年;心絞痛類型:自發(fā)心絞痛20例,初發(fā)心絞痛20例,惡化勞累性心絞痛17例。兩組一般資料均衡可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本研究已通過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同意。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常規(guī)藥物治療,包括阿司匹林腸溶片100 mg/次,1次/d;硝酸甘油片0.25~0.5 mg/次,舌下含服,每5 min可加服1片,直至疼痛緩解等。
1.2.1 單一組:加服阿托伐他汀鈣,10 mg/次,1次/d。
1.2.2 聯(lián)合組:在單一組基礎上加服復方丹參滴丸(主要成分:丹參、三七、冰片)10丸/次,3次/d。治療2個月后觀察療效。
1.3 觀察指標 ①臨床療效[8]:顯效為心電圖情況基本正常,心絞痛癥狀完全消失;有效為心電圖情況明顯改善,心絞痛癥狀明顯減輕;無效為心電圖情況無改善甚至加重,心絞痛無緩解甚至加重;總有效率=(顯效例數(shù)+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②心絞痛改善情況:統(tǒng)計患者心絞痛發(fā)作頻率、發(fā)作時間。 ③心功能指標:通過超聲心動圖檢測治療前及2個月治療后兩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LVEF)、左心室舒張末期內(nèi)徑(LVEDD)、左心室收縮末期內(nèi)徑(LVESD)水平,比較6分鐘步行距離(6MWD)。④血液流變學指標:治療前及治療2個月后檢測血液流變學變化,采取患者右手肘靜脈全血4~6 ml,通過全自動血液流變儀(海浮生LBY-N7500B)檢測患者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漿黏度。⑤血清氧化應激指標:治療前及治療2個月后檢測總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乳酸(LD)的變化,采取患者手肘靜脈全血4 ml,3000 r/min高速離心處理10 min,分離提取血清,通過黃嘌呤氧化鎂酶法測定T-SOD水平;通過二硫代二硝基苯甲酸法測定GSH-Px水平;通過硫代巴比酸(TBA)法測定MDA水平;通過對羥基聯(lián)苯法測定LD水平。⑥預后隨訪:截止2022年2月,在為期1年的隨訪中記錄兩組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2個月后,聯(lián)合組的總有效率(92.98%)顯著高于單一組(82.46%),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臨床療效比較[例(%)]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心絞痛改善情況比較 治療2個月后,兩組患者心絞痛發(fā)作頻率、發(fā)作時間較治療前顯著降低(P<0.05),且聯(lián)合組顯著低于單一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心絞痛改善情況比較
2.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心功能比較 治療2個月后,兩組患者LVEF、6MWD均較治療前顯著提高(P<0.05),LVESD、LVEDD均較治療前顯著降低(P<0.05),且觀察組治療后與單一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心功能比較
2.4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液流變學情況比較 治療2個月后,兩組患者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漿黏度較治療前顯著降低(P<0.05),且聯(lián)合組顯著低于單一組(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液流變學情況比較(mPa·s)
2.5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氧化應激指標比較 治療2個月后,兩組患者T-SOD、GSH-Px活力較治療前顯著提高(P<0.05),且聯(lián)合組顯著高于單一組(P<0.05),MDA、LD含量較治療前顯著降低(P<0.05),且聯(lián)合組顯著低于單一組(P<0.05),見表5。
表5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氧化應激指標比較
2.6 預后隨訪 預后隨訪1年,截止到2022年2月,聯(lián)合組總發(fā)生2例(3.51%)不良心血管事件,包括1例心絞痛,1例心律失常;單一組發(fā)生總發(fā)生1例(1.76%)心絞痛,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110,P>0.05)。
阿托伐他汀是一種他汀類藥物,具有較好的調(diào)節(jié)脂肪代謝功效,常用于冠心病心絞痛治療,其主要通過降低機體膽固醇水平,改善冠狀動脈粥樣化,進而緩解心絞痛的癥狀[9]。阿托伐他汀雖然能快速緩解患者心絞痛,但藥效不持久,長期來看效果有限。有研究發(fā)現(xiàn),由丹參、冰片、三七炮制而成的復方丹參滴丸在機體內(nèi)能被迅速吸收,利用率高,能有效抗凝、擴張冠狀動脈血管、防治心肌缺血,在機體內(nèi)利用率高,能被迅速吸收[10-11]。本文聯(lián)合二者共同治療冠心病合心絞痛,取得顯著療效。
本研究中,聯(lián)合組治療后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單一組;其心絞痛發(fā)作頻率、時長和心功能顯著優(yōu)于單一組,說明復方丹參滴丸聯(lián)合阿托伐他汀能有效緩解心絞痛發(fā)作情況,并改善心功能。復方丹參滴丸主要成分為三七、冰片和丹參,能有效改善氣滯血瘀,其中丹參素可以增加冠脈血流量,降低心肌收縮力和收縮速率,進而減少機體需要消耗的氧氣量,達到增強心肌在缺氧條件下耐受力的作用[12];三七中的皂苷類成分能通過鈣拮抗對血栓素活性進行抑制,從而減少血小板的聚集,并發(fā)揮抗炎作用[13];冰片作為輔藥可以抗菌消炎,同時促進其他藥物進入靶點,共同發(fā)揮藥效[14]。因此,聯(lián)合組的治療效果更佳,與李付兵等[15]研究一致。
血液流變學常用作評判冠心病合并心絞痛患者嚴重程度和預后情況。本研究中,觀察組治療后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漿黏度較單一組改善更顯著,表明聯(lián)合用藥可明顯調(diào)節(jié)患者血液流變學,與葉莎等[16]報道一致。相關研究表明,纖維蛋白原水平的增高會導致機體內(nèi)凝血和纖維系統(tǒng)失調(diào),引起血液黏度增高[17],丹參中的丹參酮ⅡA硫酸鈉能激活機體內(nèi)的纖融系統(tǒng),加快纖維蛋白降解,保證血流通暢,避免血栓形成,進而達到降低血液濃度的功效,故而改善血液流變學指標[18]。
既往研究發(fā)現(xiàn),氧化應激介導的脂質(zhì)多樣化與冠心病心絞痛發(fā)生情況密切相關,因此,在冠心病心絞痛的治療中關注氧化應激指標變化尤為關鍵[19]。MDA水平可以反映機體氧化應激程度[20]。SOD是機體抗氧化酶,可一定程度上抑制生物膜脂質(zhì)過氧化,其水平可以反映機體自身抗氧化能力[21]。GSH-Px是自由基損害的主要防御酶,其水平反映機體內(nèi)源性氧自由基清除能力[22]。LD含量可反映組織和細胞缺氧和無氧酵解的程度[23]。本研究中,治療2個月后,兩組患者T-SOD、GSH-Px活力較治療前顯著提高,MDA、LD含量較治療前顯著降低,且觀察組與單一組差異顯著,說明復方丹參滴丸聯(lián)合阿托伐他汀能改善機體氧化應激反應。究其原因,丹參中丹酚酸B、人參皂苷R1等成分均能增加患者心肌細胞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啟動內(nèi)源性抗氧化反應,緩解氧化反應對患者心肌細胞的損傷[24]。故而聯(lián)合組改善效果顯著。
綜上,復方丹參滴丸聯(lián)合阿托伐他汀治療冠心病合并心絞痛效果優(yōu)良,可明顯降低心絞痛發(fā)生情況,改善患者心功能和血液流變學,同時緩解氧化應激狀態(tài),藥物方案安全性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