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小蘭
(岷縣馬燁林場,甘肅 定西 748400)
隨著我國科學技術水平的迅速發(fā)展,各行各業(yè)也在不斷提升發(fā)展水平,在這種大背景的影響下,林業(yè)技術也在不斷發(fā)展和更新。
云杉是我國特有的樹種,具有節(jié)少、高大通直、材質輕柔、易加工等特點,用途十分廣泛,可用于制作樂器、家具以及構成建筑物等。
需要注意的是,云杉在生長的過程中極易感染病蟲害,因此在云杉育苗階段,要及時考慮相應的問題,將先進的育苗技術以及病蟲害防治手段充分地作用于云杉的整個生長過程中,進而保證云杉健康生長發(fā)育。
云杉是我國特有的樹種,又可以稱為茂縣云杉,屬于喬木,成年樹胸徑可達1 m、高度可達45 m,樹皮在裂成稍厚的塊片或者不規(guī)則鱗片時會脫落,呈淡褐灰色或者淡灰褐色,屬于淺根性樹種。云杉產自于我國白龍江流域、陜西西南部以及甘肅東部等區(qū)域,分布于海拔2 400~3 600 m 的地帶,具有耐干旱、耐蔭以及耐寒冷等特征,能夠成純林,也可與紫果冷杉以及紫果云杉等混生[1]。一位瑞典科學家在2014 年發(fā)現(xiàn)了一株樹齡在9 500 歲的云杉,并且在發(fā)現(xiàn)時這棵樹還在繼續(xù)生長,可以稱得上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樹”。同時,云杉適宜種植在排水良好、土壤肥沃且深厚的微酸沙質土中,可使云杉的生長發(fā)育速度極快,且在全光的條件下,天然地更新森林,使云杉生長更加旺盛。
云杉的形態(tài)特征為主要枝干的葉片呈輻射伸展,兩側枝葉向上彎曲伸展。側枝上側的枝葉向上伸展,呈四棱狀的條形,寬度在1~1.5 mm,長度在1~2 cm;四面有氣孔線,先端急尖或微尖,下側每邊4~6 條,上側每邊4~8 條。
樹木的小枝上存在密生或者疏生的較短柔毛,一年生的樹種和二三年生的樹種狀態(tài)略有不同。一年生的樹種,呈淡褐黃色、褐黃色以及淡紅褐色等,葉枕有的存在白粉或白粉不明顯;二三年生的樹種,小枝呈褐色、淡褐灰色等,有樹脂且基部膨大,冬芽圓錐形、小枝基部宿存芽鱗的先端有向外翻卷的特點,上部芽鱗的先端呈微微反曲或者不反曲的特征。球果在生長的過程中呈圓柱形、圓柱狀矩圓形等形態(tài),成熟前是綠色,成熟后是栗褐色或淡褐色,直徑在2.5~3.5 cm,長度在5~16 cm,中部種鱗倒卵形,寬度在1.5 cm 左右,長度在2 cm 左右,上部鈍三角形排列松散,而截圓形、上部圓排列緊密。
在選擇云杉種植苗圃地時,可選取沙壤土或者排水系統(tǒng)良好的土地。需要注意的是,云杉的種子較小,所以一定要注意精細耕作,以提升云杉的出芽率。秋季時,要深翻地塊,深度控制在250 cm 左右,同時還要注意施撒基肥,基肥量為3 t/667 m2。春季到來時,需要細耙作床,保證土壤充分細碎,在播種前3~4 d 將底水灌足[2]。
此外,云杉在初期生長時,幼苗比較脆弱,因此,選取種植苗圃地時,應保證該地塊具有排水較好、地勢平坦、土質深厚疏松、灌溉方便、半陰坡等特點,土壤最好是微酸性或中性的沙壤土。在云杉種植的初期階段,幼苗十分脆弱,扎根伸展能力欠缺。如果地塊前茬種植的是蔬菜、白榆或刺槐等植物均不能使用該地塊,以便于有效防治病蟲害。
在種植云杉的過程中,營養(yǎng)土的消毒處理以及配制對于云杉的生長發(fā)育來說是十分重要的。營養(yǎng)土的消毒工作是配制營養(yǎng)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消毒時可采用0.1%甲基托布津或者多菌靈溶液,施用量為1 kg/667 m2進行噴灑[3]。
及時進行消毒工作能為營養(yǎng)土的配制以及云杉的前期育苗工作開展提供一個無菌環(huán)境。在完成消毒工作后,要將營養(yǎng)土與消毒液混合均勻,讓消毒液在營養(yǎng)土中充分滲透,裝進密封袋中進行密封處理,時間在1 d 左右。
對于種植云杉來說,配制營養(yǎng)土是一項較為復雜的工作,又是一項必不可少的工作。營養(yǎng)土的配制是將多種有益于云杉生長的土壤按比例混合制成營養(yǎng)土,其中包含草皮土、菌根土以及腐殖質土等。在配制營養(yǎng)土的過程中要將不同種類的土壤配制在一起,以供云杉充分地吸收養(yǎng)分。配制兩種以上的土壤后,才能將營養(yǎng)土運用到云杉的種植中。及時了解云杉的生長特性,需要將森林土以及育苗土以2∶3 的比例進行配制,及時清除石子以及雜草等雜質,將二者充分混合并疏松土壤,以便于裝袋[4]。
除此之外,要在營養(yǎng)土中添加農家肥料或復合肥,同時要將完成配制的營養(yǎng)土存放5~7 d,保證其充分腐熟,以達到更好的種植栽培效果。
云杉的采種主要由結實而定,而結實又因為品種以及立地條件的不同而呈現(xiàn)出不同時間。自然成林的天然云杉林一般在40~50 年后才會開始結實,而經過人工種植的云杉在種植后20 年左右就會開花結實。云杉在結實的過程中會呈周期性結實的特點,一般4~5年豐收1 次。如果云杉是發(fā)芽率較低的母樹,每隔5~6 年結實1 次。云杉在每年的5 月開花,球果呈長柱形、長圓形,一般長度在5~15 cm,球果在經歷了10 月的霜凍后,會在晴朗的天氣炸開,種子就會隨著苞鱗飛散向遠處[5]。這時可進行采種,采種時要選好云杉母樹。如果云杉母樹具有病蟲害或者長勢不良等特點,均不能作為采種對象進行采種工作。在采種結束后,可以采用自然干燥法進行脫粒,將球果以5~11 cm 的厚度在曬場上進行攤鋪,保證陽光充足、通風良好,每隔2~3 h 翻動1 次,加速球果的干燥。在果鱗開裂,種子脫殼而出時,相關工作人員要及時過篩種子,并將過篩后的種子進行風選。
據(jù)相關文獻以及調查顯示,這時所得到的第一批種子出苗率以及發(fā)芽率是最高的,出苗率在2%左右,發(fā)芽率在90%以上,千粒重達4~6 g。即使經過5 年時間,第一批種子的發(fā)芽率僅下降5%左右,采用防潮容器密封的形式將種子置于低溫條件下,發(fā)芽率基本不會降低。
云杉種子在播種前要及時消毒,并且在播種前要采用科學合理的方式開展催芽工作,以保證云杉種子的出苗率。消毒處理工作要采用45 ℃的溫水和0.5%高錳酸鉀溶液進行混合,然后將云杉種子倒入其中浸泡攪拌。
需要注意的是,在攪拌的過程中要及時浸泡云杉種子,之后靜置冷卻,再浸泡1 d,然后將云杉種子撈出,采用密封袋及時封裝。而催芽工作可采用低溫催芽的方式,將種子置于清水中浸泡1 d,將水分瀝干,再用0.15%福爾馬林溶液或0.3%高錳酸鉀溶液浸泡15~30 min,然后將種子撈出用清水清洗2~3 次,接下來將種子與清潔河沙進行混合,控制在1∶3 的比例較為合適。
此外,要控制沙子的濕度在其飽和含水量的60%左右,然后將二者的混合物放置在0~5 ℃的低溫條件下,靜置30~60 d,這樣就能達到催芽要求。
在進行云杉點種工作時,要對密封袋內的營養(yǎng)土進行灌水、噴水工作,然后相關工作人員需要用手進行觸碰,在保證土壤不發(fā)黏時即可播種。在開展點種工作時,要把容器袋的中間部位用木棍進行打孔,每個小孔內部需要點種3~5 粒云杉種子,然后進行營養(yǎng)土的覆蓋,以提升云杉種子的發(fā)芽率[6]。
針對于云杉的苗圃地管理,主要是對云杉苗種進行澆水、施肥以及遮陽等工作。在確認云杉苗種全部長出后,再進行澆水。在開展?jié)菜ぷ鲿r,要堅持少次多量的原則,確保云杉在干濕交替的環(huán)境中生長發(fā)育,提升云杉對環(huán)境的適應力以及對病蟲害的抵抗力,保證云杉根部健康生長。同時,需要及時關注幼苗生長環(huán)境中的水量存儲情況,及時進行排水工作。此外,在進行苗圃灌溉工作后,要迅速進行除草以及松土工作。為了保證每一株幼苗都能健康生長,除草工作最好采用人工。
在云杉生苗期,需要施加肥料,以氮肥為主。在云杉到達生長高峰期時,需施加氮鉀磷復合肥,以補充云杉生長所需的養(yǎng)分。在進入秋季后,可對云杉幼苗追施氮鉀磷復合肥,以有效促進云杉木質化。在冬季,需要對云杉開展防寒保暖工作,一般情況下,可采用稻草覆蓋的方式。要注意控制稻草覆蓋的厚度,覆蓋的厚度比苗高4~5 cm。在次年5 月,要揭開防寒的稻草,保證云杉不會受到春寒的影響。
云杉葉銹病呈淡黃色,并且伴有針葉形的凸起,過段時間就會出現(xiàn)橘黃色的銹孢子器,而隨著銹孢子器的破裂,其會變?yōu)辄S色、粉狀的銹孢子器,常見于雨季[7]。對于該病的防治,需要在每年的6 月上旬覆蓋塑料膜拱棚,在保證塑料膜沒有與云杉幼苗貼合的情況下,7 月下旬撤掉塑料膜拱棚。需要注意的是,拱棚的高度要控制在50 cm,保證幼苗不會被曬傷。同時,在6月中旬要在拱棚兩側噴灑粉銹寧500~600 倍液。此外,可采用交叉種植的方式防治葉銹病,以降低葉銹病的發(fā)病率。
云杉八尺小蠹屬于鉆蛀性害蟲的一種,對云杉的威脅極大。這種害蟲將云杉枯葉落葉的所在地以及云杉枝干的底部作為冬眠地,其幼蟲期以及成蟲期均會對云杉造成嚴重的威脅。當八尺小蠹處于幼蟲期或者成蟲期時,會啃食云杉樹皮等較為柔軟的部位。當八尺小蠹處于交配期或者幼蟲期時,會啃食云杉實木,最終會導致云杉不再分泌樹脂,并且會引發(fā)云杉大規(guī)模的死亡。
對于云杉八尺小蠹的預防,有以下兩方面。
一方面,發(fā)揮藥物防控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對已經遭受蟲害的云杉,工作人員可在6 月中上旬在離地面40~50 cm 的位置進行打孔,在孔中注入40%氧化樂果乳1 500 倍液,再覆土遮孔,以防治該蟲害。
另一方面,要及時采用誘殺手段來開展相關工作。工作人員要及時了解這種害蟲的生長規(guī)律。云杉八尺小蠹的繁殖期在春季,這時可將一些梢頭較粗或者根莖較小的云杉放置在云杉林區(qū)樹木較為稀疏或者地勢較高的地方吸引八尺小蠹產卵,以上兩種云杉的堆放要控制在5~6 堆/hm2、3根/堆。在八尺小蠹產卵后未蛹化前的7 月上旬,工作人員就要及時將所堆放的原木進行剝皮處置,以便于及時殺死八尺小蠹的幼蟲。
立枯病在許多樹種中都是較為常見的,云杉也不例外。立枯病在云杉生長的不同階段會呈現(xiàn)出不同的狀態(tài)。選種時如果選到壞種,病菌就會進入到種芽組織內部,造成云杉種子腐爛死亡[8]。
如果云杉的幼苗期出現(xiàn)該病害,會使云杉的莖葉發(fā)生腐爛,幼苗也極易死亡。如果云杉的生根期出現(xiàn)該病害,會使云杉的根莖組織出現(xiàn)腐爛、褐斑等情況,使云杉出現(xiàn)倒伏?;诖?,防治云杉立枯病,要將預防放在首要位置。
在選種云杉時,工作人員要進行嚴密的監(jiān)管,將種子的飽滿程度以及色澤進行綜合性的考量,以提升云杉的發(fā)芽率。在播種前,要及時消毒土壤,并且要將硫酸亞鐵水溶液噴灑在苗床上,以保證幼苗生長在無菌環(huán)境中,并及時進行翻土、除草工作,要借助藥物的作用防治立枯病。
云杉育苗技術發(fā)展以及病蟲害防治技術的研究,對于我國林業(yè)的發(fā)展以及社會經濟效益提升都有積極的推動作用。林業(yè)部門相關工作人員一定要加強對育苗技術以及病蟲害防治技術的研究,以保證我國云杉健康生長。隨著我國社會發(fā)展水平的不斷提升,經濟發(fā)展也在不斷向前推進,林業(yè)作為促進我國社會經濟發(fā)展的重要行業(yè)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在林業(yè)發(fā)展的過程中,需要相關部門重點關注的是育苗栽培技術的分析與研究,以及病蟲害防治手段的更新與探索。云杉是林業(yè)發(fā)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在云杉種植的過程中,需及時監(jiān)管與控制云杉選種、育苗、點鐘、田間管理等各個環(huán)節(jié),以提升云杉的種植管理水平,進而實現(xiàn)林業(yè)穩(wěn)定可持續(xù)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