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語文教材回憶性選文中的兩重敘述視角解析

      2023-01-11 21:01:42毋小利
      中學語文 2022年16期
      關(guān)鍵詞:黃鳥阿長孔乙己

      ■ 毋小利

      在語文教材所選入的回憶性選文中,普遍存在兩重敘述視角(即經(jīng)驗自我視角和敘述自我視角)的運用,用以表現(xiàn)“過去的”和“當下的”兩個“我”在一段歷史進程中發(fā)展變化著的情感、態(tài)度和認知的相互交織。對這種寫作手法進行分析,有助于讀者深入細致地領(lǐng)會作品獨特的內(nèi)涵??梢哉f,兩重敘述視角分析為我們登堂入室、解讀相關(guān)作品的奧妙提供了一把必不可少的金鑰匙。因而,此種分析有著很重要的意義,語文教育研究者對此也有了越來越深刻的認識。當前,對語文教材回憶性選文中兩重敘述視角的分析多局限于散文文體,筆者也曾發(fā)表《語文教材回憶性散文中的兩重敘述視角》一文。但實際上,回憶與任何一種文學文體形式都存在著某種聯(lián)系。[1]因此,不僅需要繼續(xù)分析散文中兩重敘述視角的運用,還應(yīng)將此種分析擴展到小說和詩歌等文體。以下,我們進一步對統(tǒng)編初中語文教材中的幾篇散文、小說和詩歌進行相關(guān)分析和解讀。

      一、魯迅《阿長與山海經(jīng)》中的兩重敘述視角

      《阿長與山海經(jīng)》出自《朝花夕拾》?!冻ㄏκ啊肥且徊炕貞浶缘纳⑽募?,創(chuàng)作于1926年,共10篇,都是“從記憶中抄出來”的“回憶文”。

      從兒童眼光(亦即經(jīng)驗自我視角)來看,起先,阿長不值得佩服,反而令人厭煩,因為她有太多缺乏教養(yǎng)、令人不悅的行為習慣,如“常喜歡切切察察”、常去母親處告“我”的狀、睡姿不雅、規(guī)矩太多等等。后來因為講了“長毛”故事,展現(xiàn)了“偉大的神力”而令“我”對她“有了特別的敬意”,但“謀害了我的隱鼠”后這種敬意“逐漸淡薄起來”以至完全消失。“使我發(fā)生新的敬意”的,則是她以另一種“偉大的神力”讓我得到了“最為心愛的寶書”——《山海經(jīng)》。也就是說,在童年魯迅的心目中,阿長是一個復雜的人物形象,既有好的一面,也有討厭的一面。相應(yīng)地,童年魯迅對阿長的情感也經(jīng)歷了一個一波三折的發(fā)展變化的過程:由不喜歡到尊敬,然后是痛恨,最后再到尊敬。

      敘述自我的眼光則讓以上的童年往事有了不同的內(nèi)涵。此時的作者年已45歲,受政府通緝,被迫到廈門大學任教,但在這里又受到了某些人士的排擠。在這樣的處境之中,作者只能憑借一些童年的回憶聊以撫慰自己孤寂的心靈。這種心境使在心中沉淀了多年的往事得到重新敘寫,并產(chǎn)生新的意義。

      在經(jīng)驗自我心目中,阿長只是一個地位卑賤的女工,大家連她的真實姓名都不想知道,為了省事,直接用對上一個保姆的稱呼叫她“阿長”,“我”也覺得自己這么稱呼她是天經(jīng)地義的。敘述自我則對她受到的這種待遇產(chǎn)生同情心,并對自己的行為產(chǎn)生愧疚之情。同時,在敘述自我眼中,阿長那些過去“我”認為的缺乏教養(yǎng)、規(guī)矩繁多等缺點就不僅可以寬容,甚至還讓人感動了,因為那些舉動可以說是完全出于自然和真誠,毫無矯揉造作。比如阿長讓“我”吃福橘,敘述自我會完全認識到這絕對是一種出于人的本心的愛,因而下筆時充滿感激之情,同時會檢討自己兒時不僅沒有感激阿長反而認為吃福橘是“元旦辟頭的磨難”,真的是不應(yīng)該。阿長荒誕不經(jīng)地講“長毛”故事時表現(xiàn)出的愚昧無知,竟讓經(jīng)驗自我感到她有“偉大的神力”,敘述自我當然不會再因此而佩服她,但對她這種愚昧無知也絕對不會去調(diào)侃、更不會諷刺,反而會予以寬容和理解:她之所以這樣,正是沒有接受教育、缺乏文化造成的呀!阿長給自己買來《山海經(jīng)》,如果說兒時的“我”只是覺得她能夠弄到別人弄不到的東西,覺得她有“神力”而尊敬她,那么,現(xiàn)在的“我”則是從“險惡的世事中自有寶貴的人間溫情”的高度懷念并謳歌這位偉大的女性。也就是說,不同于童年魯迅,在成年魯迅心目中,關(guān)于阿長的種種回憶引起的“我”的情感是同情、愧疚、寬容、感激、懷念和贊美。

      總之,經(jīng)驗自我對阿長的感情,是既厭煩她,也覺得她有不同于常人的本事、值得尊敬。敘述自我心中的阿長,則是值得同情、寬容和理解,更值得去紀念和贊美的一位女性。敘述自我反思幼稚的、未能真正理解阿長并未能使她得到應(yīng)有尊重的童年自我,則充滿了愧疚之情。

      二、史鐵生《秋天的懷念》中的兩重敘述視角

      在解讀作品之前,首先需要對史鐵生《秋天的懷念》的文體進行界定。這篇選文長期以來被廣泛認定為散文,正如有論者所言之“《秋天的懷念》是史鐵生的散文代表作”[2]。但實際上,這是對此文文體的誤判。根據(jù)史鐵生去世后其妺史嵐在《我的哥哥》一文中的回憶,他們的母親去世于1977年春天(而非秋天),去世前大吐血,父親和鄰居把母親弄到哥哥的輪椅(而非三輪車)上送去醫(yī)院,哥哥的好朋友燕琨大哥(并非鄰居的小伙子)背著哥哥去見了母親最后一面。[3]以上記述都和史鐵生在《秋天的懷念》中的相關(guān)記述不太吻合,這足以證明,《秋天的懷念》被當作一篇小說來讀才是合宜的。但反過來說,此篇小說的寫作并不追求傳統(tǒng)小說所重視的典型人物、典型情節(jié)和典型環(huán)境,而是充滿了濃郁的抒情味道,重在抒發(fā)小說中的“我”經(jīng)歷事件時的真情實感。故此,從文體來看,將其界定為散文化小說,甚至是有小說化傾向的散文,應(yīng)該都是允許的。以下,我們來分析作品中兩個“我”對所經(jīng)歷往事的不同體驗和感受。

      作品中剛剛癱瘓的主人公,也就是正在經(jīng)歷往事時的經(jīng)驗自我,心理是自私的、脆弱的,其對生命的認識也是膚淺的。他心中只有自己,認為自己是天下最不幸的人,并不關(guān)心身邊親人的身體狀況和心理感受,不知道母親才是最苦的人。因為不堪疾病的折磨,他的脾氣也變得暴怒無常。因此,春天北歸的雁陣和李谷一甜美的歌聲這些對于常人來說美好的事物,并不會引起他美好的感受,反而讓他越發(fā)覺得自己的不幸。當母親希望推他去北??椿〞r,他根本就不理解母親的心,他害怕看到春天里綻放的花朵,極端時甚至只想一死了之,并不考慮自己的暴怒無常和自暴自棄會給家人尤其是母親的心帶來什么樣的傷害。當然,對于母親“咱娘兒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的話,他更是不能真正明白其中的意義。不僅是春花這樣的樂景讓他心里難過,秋天葉黃枯落的景象更能引發(fā)他的哀愁。雖然勉強答應(yīng)了母親去北??淳栈ǖ难肭螅珡膬?nèi)心深處,他對母親的一言一行是厭煩的,更談不上理解和感恩。當母親病重被送進醫(yī)院,他也不明白事情的嚴重程度,因為在這之前從未真正關(guān)心過母親。

      多年以后,回顧往事時的敘述自我已經(jīng)成熟多了,他會以一種什么樣的心態(tài)重溫舊事呢?回想起自己的狹隘、自私、易怒,以及對美好事物的抵觸,尤其是對母親身體健康的忽視,對母親那種細心、耐心、愛心和殷切希望的無視,敘述自我是懺悔的、痛心的。在字里行間,讀者都可以讀出來這些情愫。如“我狠命地捶打這兩條可恨的腿,喊著:‘我可活什么勁兒!’”這句話表明了經(jīng)驗自我對生命認識的淺薄,也蘊含了敘述自我對經(jīng)驗自我的這種淺薄的批判;“后來妹妹告訴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來覆去地睡不了覺”,這句話蘊含了敘述自我對經(jīng)驗自我心里只有自己、從不關(guān)心母親健康的一種自責;“她忽然不說了。對于‘跑’和‘踩’一類的字眼兒,她比我還敏感”,這句話則蘊含了敘述自我對母親如發(fā)般細心和無私的愛心的無比感動。尤其是在小說流露著淡淡的哀愁的最后一段中,更表現(xiàn)了敘述自我在母親去世后對生命的深刻理解:盡管秋天是肅殺的,自己今后的生存也可能會越來越艱難,但生命還應(yīng)該象潑潑灑灑的菊花一樣爛漫地綻放,因為人活著是有意義的,那就是:一個人活著不光是為了自己,更是為了親人,為了一種愛。這種意義,母親在生前用偉大的實踐為自己作出了最好的詮釋,做出了最好的榜樣。因此,自己沒有理由不好好活,雖然沒有讓母親在生前就看到自己沒有辜負她的期望,但自己好好活,通過寫作這條途徑取得成績,對母親來說,也算是一種告慰,對自己來說,也算是對過去的一種贖罪。

      總之,相比于自私的、不成熟的經(jīng)驗自我,敘述自我不斷走向理性和成熟。他直面自己有缺陷的人格,直面嚴酷的人生,以平和的心體悟生活美好的一面,更能夠逐漸走出自我封閉狀態(tài)去關(guān)注他人,深刻理解母親生命的艱難和人格的偉大,深刻理解生命的意義,進而能夠在持續(xù)存在的嚴酷打擊中好好地活下去。

      三、魯迅《孔乙己》中的兩重敘述視角

      《孔乙己》這篇小說的主人公毫無疑問應(yīng)該是孔乙己,但是,由于使用了第一人稱敘事和兩重敘述視角,作品中兩個“我”之間形成了一種張力,并由此產(chǎn)生了豐厚的文學和文化內(nèi)涵。因此,“我”也應(yīng)該是文本分析的重心之一。

      以十幾歲的經(jīng)驗自我的視角就能發(fā)現(xiàn),小酒店里的人物似乎天然地分為三六九等,掌柜地位最高,其次是穿長衫的,再次是短衣幫,孔乙己看似介于穿長衫的和短衣幫之間,但實際地位卻不尷不尬,處于他們之下?!拔摇眲t完全認可這樣的分層,以努力向上、做到令人羨慕的掌柜的位置為榮。處于人性復雜的社會,不夠圓滑的“我”不僅不能伺候穿長衫的,甚至也沒有資格直接為短衣幫服務(wù),地位由“高級”伙計降為“低等”雜務(wù),加之感受到人情冷漠,心中不由產(chǎn)生怨氣。因此,每次孔乙己到店以后,引起大家的哄笑,“我”也參與其中,并體驗到了一種快樂。當孔乙己關(guān)心地教“我”寫字時,盡管只是一個地位卑微的酒店雜務(wù),“我”對他還是表現(xiàn)出了鄙夷不屑的態(tài)度??吹娇滓壹航o孩子們吃茴香豆的溫馨場景,“我”沒有被感動,依然只是感到“好笑”而已。“我才也覺得他的確長久沒有來了”,則體現(xiàn)出即使是在“我”的心目中,孔乙己也是一個可有可無之人??滓壹鹤詈笠淮魏染疲拔覝亓司?,端出去,放在門檻上”,并非交到他手里,可見此時的“我”對孔乙己仍然沒有多少尊重和關(guān)愛。

      二十多年以后,小酒店的打工者“我”已經(jīng)成長為一個中年人,憶及過去,敘述自我會如何回味關(guān)于孔乙己的往事呢?

      當“我”看到小酒店里的人分為三六九等的時候,“我”決不會認可這樣人為產(chǎn)生的不合理的社會現(xiàn)象,更不會將做一個高高在上的掌柜當作自己一生奮斗的目標。由“高級”伙計降為“低等”雜務(wù)的經(jīng)歷更讓“我”看清了社會的人情世故,看清了人性中的惡,當然也包括底層百姓人性中的惡(絕非只有壓迫者人性中才有惡的一面),是受壓迫的底層百姓伙同壓迫者共同害死了孔乙己。也就是說,孔乙己的悲劇,在很大程度上是這個冷漠的社會造成的。因此,對待孔乙己,“我”首先是充滿了同情心。比如從稱呼來看,人們叫他“孔乙己”,就表明了大家對他的不尊重。大家給他取了這個綽號,他這個讀孔孟書的讀書人接受嗎?當別人第一次喊他這個綽號時,他反抗過嗎?后來又是如何痛苦地默認了呢?當然,孔乙己的悲劇也同他的個人性格(如好吃懶做等)有關(guān),相關(guān)描寫也表現(xiàn)了敘述自我對其缺點的批判。同時,對于幼時的“我”,現(xiàn)在的“我”同樣有所批判:幼時的“我”深受社會不良風氣影響,和大家一樣,都是眼光喜歡向上看,嫌貧愛富,看不起孔乙己(比如,孔乙己的真名是什么,別人不清楚,幼時的“我”同樣不關(guān)心,導致“我”至今仍不知道),并和大家一樣共同嘲笑他,甚至當他熱心地教自己寫字時,地位不高的“我”還覺得他不如“我”混得好而對他不理不睬,冷他的一片熱心。這樣做,現(xiàn)在來看實在是不應(yīng)該。憶及掌柜忽然說“孔乙己長久沒有來了。還欠十九個錢呢”,現(xiàn)在的“我”不僅深感掌柜的唯利是圖和缺乏人性,更因幼時的“我”產(chǎn)生了“我才也覺得他的確長久沒有來了”的感受,而對同樣缺乏同情心的經(jīng)驗自我進行嚴肅批判。又憶及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的孔乙己每次付錢都是鄭重其事,尤其是最后一次在極端潦倒的情形下仍將錢認真地放在“我”的手里,但當時的“我”卻沒有把酒放到他的手里,現(xiàn)在的“我”內(nèi)心不免再次對孔乙己表示敬重,對自己再次進行批判。

      總之,相比于世俗的經(jīng)驗自我,敘述自我是一個有愛心和同情心、更有批判力的成年人,他將愛心和同情心給了孔乙己,將批判給了人性不健全的所有的人,當然也包括自己。

      四、鄭振鐸《貓》中的兩重敘述視角

      盡管從文體來看,鄭振鐸的《貓》近年來被越來越多的人認定為小說,筆者對此也無異議,但毫無疑問,這篇小說的寫人敘事在很大程度上體現(xiàn)了現(xiàn)實層面的真實,同時作品也流露出濃郁的抒情味道。因此,更精準地說,將此篇作品視為散文化小說較為合宜。由此可知,作品中“我”關(guān)于養(yǎng)貓的獨特體驗和感受也應(yīng)是文本分析中非常重要的內(nèi)容,正如有論者正確指出的“那些隱藏在尋常生活和行為背后的別樣的情感,才是《貓》的精髓所在,才是最值得我們品味的”[4]。

      對于家養(yǎng)的幾只貓,經(jīng)驗自我的態(tài)度完全同于常人。對于活潑有趣、漂亮可愛的貓,“我”是喜愛的。自己喜愛的貓死亡,會可憐貓,會“感著一縷的酸辛”;自己喜愛的貓被人捉去,會悵然若失,會憤恨、詛罵捉貓的路人。但對于憂郁的、懶惰的、難看的貓,“我”則不接受它,甚至討厭有加,“我”的家人也有同感。因此,當不被人喜歡的這只貓?zhí)献雷幽拮淤I的一對叫得很好聽的黃鳥時,大家就疑心貓的動機不純正。當黃鳥真的被咬死時,“我”就很憤怒,想當然地認為一定是這只“丑貓”干的“好事”,于是和大家一起去找貓,沒找到便認定其乃“畏罪潛逃”。后來發(fā)現(xiàn)它躺在露臺板上曬太陽,態(tài)度很安詳,嘴里好像還在吃著什么,便覺得一定是它吃了鳥以后心滿意足或故作鎮(zhèn)靜貌。于是,“我”憤怒地對其施行了一頓嚴厲懲戒以快意恩仇,出了一口惡氣。

      敘述自我產(chǎn)生的相關(guān)感受和經(jīng)驗自我就很不一樣了。在小說開頭說:“我家養(yǎng)了好幾次的貓,結(jié)局總是失蹤或死亡?!逼渲械摹翱偸恰倍郑錆M了負面情感,含有“不可避免”之意,意為自己家里養(yǎng)的貓每只都逃不脫悲慘的命運,同時也有敘述自我對此“不堪忍受”之意。鄭振鐸的《貓》從本質(zhì)來看屬于小說,因此,小說中貓的形象就不宜只視為動物,而更應(yīng)看作人物形象來欣賞,正如沈石溪動物小說《斑羚飛渡》中的“斑羚”其實已經(jīng)人格化了一樣。小說中的貓無論是漂亮的、可愛的、活潑的,還是憂郁的、懶惰的、難看的,最終命運都是悲劇,這樣的結(jié)局也蘊含了敘述自我對人世間小人物的命運無常和不測的感慨。對于經(jīng)驗自我來說,養(yǎng)貓的快樂與痛苦并存,但對于回顧往事的敘述自我來說,養(yǎng)貓是痛苦的,曾經(jīng)的快樂越多,最終帶來的痛苦也越多,快樂最后全都轉(zhuǎn)化成了痛苦。尤其是小說中養(yǎng)第三只貓的經(jīng)歷,更使“我”自始至終沒有體驗到一點快樂,有的只是冷漠、厭煩、暴怒、內(nèi)疚等各種令人不快的感覺和情緒。

      尤其是,當“我”明白真正的兇手其實并非第三只“丑貓”時,心靈受到了巨大的震撼,開始反思自己在養(yǎng)貓經(jīng)歷中體現(xiàn)出來的人性。敘述自我對自己養(yǎng)貓過程中表現(xiàn)出來的幾乎完全同于常人的人性是嚴厲批判的。養(yǎng)前兩只貓并喜歡它們,是因為它們能取悅我們,并滿足我們的生活需要。一旦不能,我們就會產(chǎn)生厭惡之情。果然,第三只貓就沒有被我們接納和認可。盡管它也想獲得一些關(guān)愛和溫暖,但這種愿望幾乎從來就沒有實現(xiàn)過。后來發(fā)生的虐貓事件,更足以證明我們絕對是以自己的好惡為中心來處理事情的。三貓凝望黃鳥,就想當然地認為它想吃黃鳥;接著黃鳥被吃,不加調(diào)查就認定是三貓吃了黃鳥,就要這只“忘恩負義”的貓為在我們心目中更有價值的黃鳥償命,為此還冤枉了最善良的、無辜的張嬸。在此過程中,還將在露臺板上曬太陽的三貓的“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主觀臆想為其吃鳥以后的心滿意足或故作鎮(zhèn)靜。這一切,都體現(xiàn)了常人人性中以自我利益為中心的自私、以貌取人的偏見和不加調(diào)查和分析的主觀臆斷等必須加以批判的人性惡,而這個人性惡,正是很多人間悲劇產(chǎn)生的根源。

      總之,相比于自私的、有偏見的、主觀的經(jīng)驗自我,作為一個有良知的知識分子,敘述自我是懺悔的、痛苦的,他勇于解剖自己人性中的惡,并追求無私、理性、公平、正義和博愛等崇高的人性。

      五、杜甫《江南逢李龜年》和陳與義《臨江仙·夜登小閣憶洛中舊游》中的兩重敘述視角

      《江南逢李龜年》是杜甫絕句中的壓卷之作,約作于公元770年,即安史之亂后的第8年,作者于當年去世,享年58歲。此詩中也隱含有不同時期的兩個“我”的視角在觀察世事。

      從青年杜甫的視角來看,全盛日的開元初年是一個充滿浪漫情調(diào)的詩歌的時代。自己因才華卓著,深得王公貴族的賞識。李龜年則在當時的樂壇享有盛名,為當紅歌唱家,同樣為王公貴族所喜愛。故此,自己和李龜年這兩個風流倜儻的文藝青年能夠經(jīng)常出入于岐王李范和殿中監(jiān)崔滌的門庭,自己也有機會經(jīng)常欣賞梨園大師李龜年的歌唱藝術(shù)。對于此時的經(jīng)驗自我來說,這是一個各方面都高度發(fā)達的時代,更是一個精神文化高度發(fā)達的黃金時代。生活在這樣的時代,身心自然是無比的舒適和愉悅。

      但是,經(jīng)過了噩夢般的安史之亂以后,一切都變了。多年以后,二人在江南潭州相遇,巨大的世事變遷令老年杜甫(即敘述自我)覺得往事不堪回首。過去,自己和李龜年在岐王宅里和崔九堂前相遇相交,是很尋常的事情,可是,處于顛沛流離之中的現(xiàn)在的二人在衰世中重逢,過去美好的時代就只能成為一去不復返的回憶了,而且往事好象也只能激起回憶往事的人的傷痛感,往事越是美好,就越令回憶者黯然神傷和無限感慨。這樣的主題在杜甫晚年的《丹青引》和《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并序》等詩作中都有體現(xiàn)。

      陳與義《臨江仙·夜登小閣憶洛中舊游》同樣隱含有不同時期的兩個“我”的視角在觀察世事。從北宋滅亡之前的詞人陳與義的視角來看,此詞上闋所描繪畫面的畫風是恬靜的、清婉的,充滿了閑情雅致,亦不失豪情?!拔鐦驑蛏巷?,坐中多是豪英”中的“午橋”,是唐代白居易、劉禹錫和裴度等文學風流人物舉杯相歡、吟詩唱和的地方。青年時期的陳與義仰慕先賢,與當時的文學名士也經(jīng)常在此聚會,吹笛暢談、歡飲達旦。伴隨著這些青年才俊的,是在靜靜的流水中悄悄消逝的月光,還有杏花那稀稀疏疏的影子。在如此美妙的春光中,在志同道合的好友陪伴中,作為經(jīng)驗自我的詞人是何等愜意!

      二十多年以后的詞人既被貶謫過,更經(jīng)歷了國破家亡之痛,飽嘗了顛沛流離之苦,物是人非的巨大世事變遷使他產(chǎn)生了人生如夢之感。此時的敘述自我去看雨后初晴的景致,內(nèi)心并無任何美的感覺產(chǎn)生,只是為了排遣心中的閑散無聊之感而已。古往今來多少的大事,也只能被漁人在漁歌中來唱唱罷了,在詞人心中也沒有了沉甸甸的份量。以此時這個看破一切、回避現(xiàn)實的詞人的眼光回過頭來看二十多年以前和朋友們在午橋歡飲暢談的場景,再看看世事難料,朋友們現(xiàn)在天各一方、命運無常的人生結(jié)局,而過去的美好則如流水般逝去,無可挽回,悲痛感不覺涌上心頭。

      通過以上分析,可見陳與義詞與杜甫詩所抒發(fā)之情是非常相似的,都體現(xiàn)了在家國衰敗、個人潦倒的背景下美好往事不堪回首的心境,詩詞所抒發(fā)的情志,不僅與個人前途相關(guān),更關(guān)乎天下命運。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在語文教材回憶性選文中,經(jīng)驗自我和敘述自我對同一人物、同一事物等敘述對象在不同時期的體察和認知存在很大差異,表現(xiàn)了“我”這個個體在歷史的不同瞬間所特有的多樣的生命體驗和感觸。教師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對此進行精準辨析,有助于他們深入細致地領(lǐng)會作品豐厚的內(nèi)涵,因而在教學中有著重要意義。

      猜你喜歡
      黃鳥阿長孔乙己
      《孔乙己》“讀寫結(jié)合”教學設(shè)計
      天上掉下一只小黃鳥
      高鐵阿長過生日
      黃鳥
      北方文學(2020年25期)2020-09-08 06:18:22
      創(chuàng)意數(shù)字“2”
      《阿長與〈山海經(jīng)〉》教學案例
      兒童大世界(2019年4期)2019-11-26 14:54:29
      黃鳥喈喈為誰鳴
      阿長買《山海經(jīng)》
      孔乙己(下)
      孔乙己
      禹城市| 平昌县| 洞头县| 井研县| 郎溪县| 米泉市| 宜城市| 龙里县| 图木舒克市| 宜昌市| 来安县| 嵩明县| 瓦房店市| 泊头市| 平顶山市| 漳州市| 六枝特区| 桐城市| 罗甸县| 天津市| 阿鲁科尔沁旗| 五莲县| 安溪县| 横山县| 体育| 曲周县| 呼伦贝尔市| 松溪县| 弋阳县| 重庆市| 上饶市| 广饶县| 安阳市| 体育| 和龙市| 阳原县| 司法| 社会| 抚宁县| 顺平县| 宜宾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