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13是市面上比較少有的小尺寸旗艦之一,擁有極窄的直角邊框,正面屏占比很高。這塊直屏采用了新一代發(fā)光材料,峰值亮度可以達(dá)到1900nit,支持杜比視界及DC 調(diào)光,加上背部微3D 曲面玻璃,視覺效果和手感都很舒服。
小米13采用了第二代驍龍8 移動平臺+LPDDR5X 滿血版運存+UFS4.0 閃存,再加上4642mm2 大面積VC 液冷散熱,性能方面也能擠進(jìn)目前的第一梯隊。在我們此前的測評中,《原神》最高畫質(zhì)可以跑出59.4fps 的幀率成績,并且渲染分辨率可以達(dá)到1920×864,妥妥的電競級游戲體驗。
這次的小米13系列,仍然全系適配了徠卡專業(yè)影像系統(tǒng),采用了5000萬像素IMX800+1000 萬像素15mm 超廣角+1000 萬像素75mm 長焦的配置,結(jié)合小米影像大腦、超色彩引擎等軟件算法,影像實力同樣不容小覷。總的來看,小米13 是一款綜合體驗比較拔尖的直屏旗艦,甚至可以和友商的Pro 級機型掰一下手腕,是一款非常值得關(guān)注的高端旗艦。
在直屏手機陣營,不得不提到的還有Redmi 的K50 和K50至尊版這兩兄弟,它們在各自價位都堪稱性價比“守門員”,是少有的可以閉眼買的機型之一。在這里我們相對更推薦Redmi K50至尊版,也是因為它擁有更極致的綜合體驗,而且K50 定價已經(jīng)足夠厚道,這大半年來價格都沒有太大變化,K50至尊版比上個月又降了300元,是目前最便宜的驍龍8+ 機型之一,性價比自然也更足了。
Redmi K50至尊版擁有一塊1.5K 分辨率的直屏,屏幕觀感接近2K,但功耗更低,支持1920Hz 高頻PWM 調(diào)光,顯示效果也足夠優(yōu)秀。配置方面,驍龍8+ 的體驗無需擔(dān)心,官方還對其進(jìn)行了“狂暴調(diào)?!?,有點游戲手機的味道了。
其他配置方面,K50至尊版還配備了一億像素三攝組合、120W+5000mAh的電池,屏下指紋識別以及X 軸線性馬達(dá)、杜比立體聲等外圍配置也絲毫沒有含糊,如果你比較看重日常綜合體驗,那么選它總沒錯。
如果想要一款適合打游戲的直屏手機,并且預(yù)算不高,那么你可以考慮一下iQOO Neo7。這款手機3000 元不到,游戲相關(guān)的配置卻一點也沒有含糊。它配備了iQOO 10 同款的E5 材質(zhì)屏幕,聯(lián)發(fā)科天璣9000+ 芯片在跑分成績上和驍龍8+ 移動平臺處于同一水平,性能無需擔(dān)心。
據(jù)我們實測,iQOO Neo7《原神》的平均幀率約為55fps,功耗水平也比驍龍平臺稍低一些。它還配備了獨顯芯片Pro+,支持游戲插幀技術(shù),本來最高幀率為60fps 的《原神》,可以插幀實現(xiàn)120fps 的流暢體驗。
這顆獨顯芯片Pro+ 還有一個功能,就是提供了低功耗高幀率模式,比如原本120Hz 的《王者榮耀》,可讓CPU、GPU 降低負(fù)擔(dān),只輸出60fps 的游戲畫面;獨顯芯片Pro+ 通過插幀將幀率補到120Hz,這讓本來功耗就比較低的天璣9000+ 更省電了。
iQOO Neo7 是一款很適合游戲玩家考慮的機型,價格便宜的它,將配置都堆在了游戲方面,是一個稍顯“偏科”的直屏旗艦。
在一眾直屏機型中,vivo S15 是一款很有特點的機型。以往的vivo S 系列強調(diào)外觀設(shè)計和自拍,性能可能會成為短板,vivo S15則補上這一遺憾,使用了驍龍870 巔峰版,這顆“神U”價格下來之后,在中端市場競爭力也越發(fā)明顯。
簡單聊聊它的性能,《原神》是可以玩的,對于更多用戶來說,可能平時就玩玩《王者榮耀》這類對性能要求不那么高的游戲,vivo S15 就更沒有問題了。
這款手機的特長其實是拍人,無論是自拍還是后置人像拍攝都很有特點,特別是逆光自拍場景,更是鮮有敵手,人物摳圖、美顏算法都十分精準(zhǔn)。在“把人拍好看”這件事上,也的確是vivo 的S系列機型的看家本領(lǐng)。
vivo S15的直屏采用了三星E4 材質(zhì),峰值亮度1300nit,支持1600 萬色及120Hz 智能刷新率,屏幕觀感還算不錯。如果你準(zhǔn)備入手一款主打人像拍攝并且看重游戲體驗的手機,vivo S15將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