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習近平關于革命文化重要論述的科學內涵及意義探析

    2023-01-08 20:15:58張翠吉
    中共云南省委黨校學報 2022年2期
    關鍵詞:革命精神文化

    張翠吉

    (中國人民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北京 海淀 100872)

    習近平立足于我國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具體實踐,從理論上闡述了革命文化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關系,新時代為什么要堅持和運用革命文化,以及如何繼承和發(fā)展革命文化等關鍵問題,形成了系統(tǒng)性、科學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關于革命文化的思想觀念。

    一、根本遵循:革命文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革命文化歷經革命、建設和改革階段,已具備相對成熟的內容體系。隨著我國文化建設的不斷推進,亟需從理論高度闡述革命文化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關系。習近平歷來重視革命文化的繼承發(fā)展問題并形成了一系列相關的重要論述,為洞悉二者關系積累了充分的實踐經驗和深刻的理論思考。

    (一)革命文化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關系是習近平關于革命文化重要論述的核心問題

    改革初期,習近平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黨風建設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中認識到了革命文化強大的精神力量。1982年,習近平在河北正定主持工作時強調,要繼續(xù)發(fā)揚光大革命優(yōu)良傳統(tǒng)與作風這一黨的“傳家寶”,運用革命文化切實地抓好精神文明建設的戰(zhàn)略任務,特別是先進集體和個人代表要“更好地發(fā)揮模范作用、帶頭作用和橋梁作用,為建設精神文明再立新功”①習近平.知之深 愛之切[M].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15:181,20.。之后,在福建主持工作時,習近平又強調,進行社會主義建設和黨的建設要繼承老區(qū)革命傳統(tǒng),發(fā)揚老區(qū)革命精神?!袄蠀^(qū)革命精神是脫貧致富的強大精神支柱”,共產黨人應該通過自覺接受革命傳統(tǒng)教育承擔起廉政建設的歷史使命,鼓勵人人以愛黨愛社、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革命精神投入到脫貧致富的事業(yè)中去。②習近平.擺脫貧困[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21,116-117.習近平從早期工作經歷中認識到革命傳統(tǒng)與精神是先輩留給黨和人民的寶貴財富,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獨特優(yōu)勢,為更全面深入地認識革命文化的作用積累了初步實踐經驗。進入21世紀,習近平重點闡述了革命精神對我國革命和建設事業(yè)的支柱性作用。2005年,習近平主政浙江時在《光明日報》發(fā)文,首次提出并闡釋了“紅船精神”的基本內涵,即“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首創(chuàng)精神,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③習近平.干在實處 走在前列——推進浙江新發(fā)展的思考與實踐[M].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6:456.。習近平從歷史到現(xiàn)實對“紅船精神”進行了整體性把握,明確闡述它是中國革命精神的源頭,是黨的先進性之源,要把弘揚以“紅船精神”為代表的革命精神納入黨的先進性建設中去,為深刻地認識和全面評價革命文化的歷史地位及時代價值奠定了初步理論基礎。

    進入新時代,習近平站在新的歷史方位上闡述了革命文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習近平正式提出革命文化同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一起,“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④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6-07-02(02).。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源自于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歷史所孕育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熔鑄于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chuàng)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⑤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N].人民日報,2017-10-28(01).。自此,從根本上解決了革命文化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關系,明確了革命文化的政治地位,正式從理論維度把革命文化確立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三大主體文化之一。

    (二)革命文化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始終存在歷史、理論和實踐上的紐帶關系

    從唯物史觀看,革命文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源泉。革命歷史始終提醒中華民族不忘復興之重任,革命文化作為歷史記錄則始終提醒人們觀照革命之歷史。習近平強調,“不了解近代以來的中國歷史和文化,就很難全面把握當代中國的社會狀況,很難全面把握當代中國人民的抱負和夢想,很難全面把握中國人民選擇的發(fā)展道路”⑥習近平.致第二十二屆國際歷史科學大會的賀信[N].人民日報,2015-08-24(01).。所以,革命文化不僅是中華民族對近代社會百年沉浮上下求索的縮影,也是全體中國人民對近代共克時艱的記憶,還是當代國人對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文化發(fā)展深入理解的窗口。從馬克思主義理論內核看,革命文化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本質上均是無產階級的文化,目標指向脫“封”脫“資”、向“社”向“共”,實踐要求不斷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根本目的是解放思想以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革命文化是我國社會主義文化的最初形態(tài)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奠基樣態(tài),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則是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文化集中表達的最新理論成果。因此,把革命文化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具有科學性,為指導我國社會主義文化長期發(fā)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從社會革命的維度來看,革命文化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繼續(xù)發(fā)揮意識形態(tài)的引導作用?!案母锸侵袊牡诙胃锩!雹汆囆∑?鄧小平文選(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13.改革開放40多年以來,從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到提出發(fā)展和不斷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雖然話語環(huán)境發(fā)生了變化,但是革命文化已經成為社會主義文化的基底,承載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初心使命。繼承革命文化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核心議題和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重要課題。

    二、價值指向:革命文化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思想武器

    精神文明建設始終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重要任務。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集體明確提出,要“把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指導地位的制度確立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的一項根本制度,把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納入新時代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②習近平.在教育文化衛(wèi)生體育領域專家代表座談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20-09-23(02).。所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習近平關于革命文化重要論述的價值指向。

    (一)革命文化是維護國家統(tǒng)一和促進民族團結的強大動力

    愛國主義是革命文化的根本標識,革命精神是民族精神的堅實內核,對塑造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具有里程碑式的啟蒙和奠基意義。中華民族意識在近代抗戰(zhàn)中得到前所未有的覺醒。早在黨的七大上毛澤東就指出,長期的抗日戰(zhàn)爭“促進中國人民的覺悟和團結的程度,是近百年來中國人民的一切偉大的斗爭沒有一次比得上的”③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32.。習近平指出,“近代以來,中國人民為爭取民族獨立和解放進行的一系列抗爭,就是中華民族覺醒的歷史進程,就是中華民族精神升華的歷史進程”④習近平.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69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4-09-04(02).,這一時期我國“社會動員之廣泛,民族覺醒之深刻,戰(zhàn)斗意志之頑強,必勝信念之堅定,都達到了空前的高度”⑤習近平.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75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20-09-04(02).。革命文化極具凝聚力和充滿先進性,對我國的建設改革事業(yè)和國家民族的長遠發(fā)展繼續(xù)發(fā)揮著重大影響?!耙欢ㄉ鐣奈幕h(huán)境,對生活其中的人們產生著同化作用,進而化作維系社會、民族的生生不息的巨大力量?!雹蘖暯?之江新語[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149.在中華民族危亡之際錘煉出來的革命文化,是我們黨領導全國人民進行偉大斗爭創(chuàng)造出的集體成果,內在蘊含著強大的愛國力量,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一致性,在精神文明建設中發(fā)揮教化引導作用,是新時代筑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紐帶,是鞏固全社會共同思想基礎、國家主導價值和民族精神支柱的強大動力。

    (二)革命文化是維護社會穩(wěn)定與增進社會和諧的關鍵定力

    革命文化有助于構建和諧的精神生態(tài)、人際關系和社會肌體。個體與群體的和諧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保證和必然要求①習近平.之江新語[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150.。共產主義者圣西門在社會有機體理論中指出共產主義能夠凝聚起統(tǒng)一的信仰,為人類帶來新的生活秩序,避免社會因為放任自由主義淪為“相互斗爭的分散個體的聚合體”②(美)威爾·杜蘭特,阿里爾·杜蘭特.歷史的教訓[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4:155-156.。改革初期,黨風、民風受到極“左”思想的的干擾破壞,“人與人之間,個人與集體、集體與國家以及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都出現(xiàn)了畸形變化”③習近平.知之深 愛之切[M].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15:14.。同時,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fā)展,人們對精神文化的需求多元、多樣、多變。因此,“堅持指導思想與主導價值的一元化”,“在多元中求主導,在多樣中成主體,在多選擇中爭主流”④習近平.干在實處 走在前列——推進浙江新發(fā)展的思考與實踐[M].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6:333.。習近平鼓勵通過革命文化教育發(fā)揚優(yōu)良傳統(tǒng),努力提高社會成員的精神境界,恢復和建立體現(xiàn)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新型社會關系,正確認識和處理國家、集體和個人三者之間的關系,自覺克服和糾正各種不正之風,使共產主義因素在現(xiàn)實生活中不斷增長。⑤習近平.知之深 愛之切[M].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15:14.革命文化是“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休戚與共的關系”⑥習近平.擺脫貧困[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116.的文化,強調個人的主觀意志與客觀世界相一致,倡導用樂觀的英雄主義精神,通過積極實踐解放人性、完善自我、改變世界,在融入集體中實現(xiàn)個人價值,是修復人際關系、抵制極端群體以及調和各方利益的有效方式,有利于在發(fā)展中營造團結穩(wěn)定和諧的社會氛圍。

    (三)革命文化是增強精神力量和筑牢理想信念的重要助力

    革命理想信念是批判歷史虛無主義和加強意識形態(tài)領導權的思想武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具有長期性、艱巨性和復雜性。精神文明建設的最終目的是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人本質上是文化的、能動的、全面的,而不是“物化”的、僵化的、“單向度”的。⑦習近平.之江新語[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150,95.但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過程是現(xiàn)代文明與歷史和現(xiàn)實中存在著的精神愚昧相決裂的過程。隨著這一過程向縱深推移,必將遇到新的阻力,激化各種矛盾”⑧習近平.擺脫貧困[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117.。所以說在“和平年代,生死考驗少了,但考驗也無處不在”⑨緬懷!總書記點贊的革命先烈[EB/OL].(2021-04-05)[2021-12-04].求是網,https://politics.gmw.cn/2021-04/05/content_34740217.htm.。比如“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還存在商品拜物教”⑩習近平.擺脫貧困[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115.,現(xiàn)代社會還存在泛虛無主義的傾向,均有損我國文化發(fā)展的根基,影響青年健康成長。中國共產黨人既“不是歷史虛無主義者,也不是文化虛無主義者”?? 習近平.在紀念孔子誕辰2565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暨國際儒學聯(lián)合會第五屆會員大會開幕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4-09-25(02).,旗幟鮮明地反對各種唯心和虛無主義謬誤。革命文化在確保社會主義理想不褪色、文化不變質、道路不改向的根本性問題上承擔起舉旗定幟的導向責任。通過弘揚革命文化,既要用“立”的手段進行教育宣傳,也要用“破”的手段批判、揭露腐朽沒落的東西,從正反兩方面提高人們的思想道德水平,讓人們在思想認識上自覺抵制假惡丑的入侵。①習近平.擺脫貧困[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113-114.習近平在講述革命故事和參觀革命遺址,多次強調教育必須“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②習近平.在教育文化衛(wèi)生體育領域專家代表座談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20-09-23(02).,用革命歷史和事實提高青年的思想政治覺悟,培養(yǎng)愛國情懷和社會責任感,幫助青年克服自身弱點和不足,樹立革命的人生觀,真正擔負起復興中華民族的歷史重任。

    三、理論創(chuàng)新:革命文化是中國共產黨進行自我革命的精神動力

    革命文化蘊含著深刻的自我革命精神。自我革命是革命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偉大革命精神的時代表達。協(xié)同推進社會革命與黨的自我革命是我們黨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的關鍵所在。習近平在新時代提出了推進黨的自我革命的理論,是對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的新發(fā)展③中共中央宣傳部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問答[M].北京:學習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21:6.,深化了對共產黨執(zhí)政規(guī)律的認識,具有開創(chuàng)性的理論貢獻。

    (一)革命文化是保持黨先進性的涵養(yǎng)源泉

    先進性建設是我們黨生存、發(fā)展和壯大的根本。黨的百年歷史證明,先進性建設是一項長期的根本性任務,且“必須把思想理論建設放在先進性建設的首位,自覺用發(fā)展著的馬克思主義武裝全黨”④習近平.干在實處 走在前列——推進浙江新發(fā)展的思考與實踐[M].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6:460,457.。新時代必須圍繞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要求,開展面對各種挑戰(zhàn)、處理各種矛盾、解決各種問題的偉大斗爭。自我革命既是黨的先進性建設的靈魂、動力,也是其方式、目的。我們黨既是“長期執(zhí)政的革命黨,也是堅持革命的執(zhí)政黨”⑤中共中央宣傳部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問答[M].北京:學習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21:194.,始終保持強烈的自我革命精神,堅守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本色和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革命文化集中體現(xiàn)了自我革命精神,是我們黨保持先進性、純潔性的源泉。目前,社會主義政權風險依然長期存在于內外部的環(huán)境之中,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還沒有實現(xiàn),通過傳承紅色基因汲取自我革命精神,能夠持續(xù)對社會主義精神風貌進行指導改造,對動搖革命意志的黨員干部進行教育,對腐壞社會主義根基的思想加以剔除。我們黨領導全國人民持續(xù)進行偉大社會革命,自我反思和自我批判精神是優(yōu)良的傳統(tǒng)和建設武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集體接過了毛澤東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期提出的“兩個務必”的要求,指出要把批評和自我批評作為馬克思列寧主義破壞舊世界,建設新世界的武器⑥習近平.牢記初心使命,推進自我革命[J].求是,2019(15).,并且進一步提出推動黨的自我革命,這是在尊重革命傳統(tǒng)和繼承革命文化的基礎上,對黨的執(zhí)政規(guī)律進行深化的時代成果,是新時代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和全面從嚴治黨的根本統(tǒng)領。

    (二)革命文化是牢記初心使命的歷史源泉

    革命文化作為黨群關系血濃于水的歷史寫照,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精神養(yǎng)分。我們黨是革命文化的開辟者、發(fā)展者,也是維護者、引領者,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使命深刻寓于革命文化之中。黨在革命時期,通過多次思想理論交鋒和文化反思批判,展開整風學習運動和引領社會左翼文化討論宣傳,凝聚起全體抗爭共識和革命信仰。在建設和改革時期,“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對黨的初心使命和理想信念進行了理論化表述,新時代推動建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制度和全面從嚴治黨,用反腐常態(tài)化倒逼黨的自我革命。近代以來,世界多地經歷了武裝革命,但只有我們黨把革命積淀成文化持續(xù)從中汲取精神養(yǎng)分,堅決同任何閹割馬克思主義和庸俗共產主義理想的行為斗爭。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根本工作路線。革命斗爭鍛造的密切聯(lián)系群眾的優(yōu)良作風傳統(tǒng)是我們的“傳家寶”,是我們黨“團結起各種可以團結的力量”①習近平.知之深 愛之切[M].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15:181.的理論武器。同時,革命文化還培養(yǎng)了一批具有堅強堅韌黨性和優(yōu)秀品德的中堅力量。習近平鼓勵老革命同志多講講中國共產黨的故事、黨的光榮傳統(tǒng)和優(yōu)良作風,促使黨員干部學習老革命家對黨忠貞不渝,對革命事業(yè)兢兢業(yè)業(yè)、艱苦樸素、不怕犧牲和為人民全心全意服務的精神②習近平.知之深 愛之切[M].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15:180-181.,引導廣大黨員特別是年青一代從革命文化中汲取力量、堅定信仰和敢于斗爭。

    (三)革命文化是加強黨的建設的動力源泉

    黨的建設事關社會主義的興衰成敗。從革命到新時代,黨的中流砥柱作用是抗日戰(zhàn)爭勝利的關鍵③習近平.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69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4-09-04(02).,也是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和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在全面深化改革過程中,新的矛盾問題“涵蓋領域的廣泛性、觸及利益格局調整的深刻性、涉及矛盾和問題的尖銳性、突破體制機制障礙的艱巨性、進行偉大斗爭形勢的復雜性”前所未有。④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516.同時,黨內存在的突出問題尚未得到根本解決,一些已經解決的問題還可能反彈,新問題不斷出現(xiàn)。⑤習近平.牢記初心使命,推進自我革命[J].求是,2019(15).因此,要不斷純潔黨員隊伍,提高全黨政治素質,保持先進性和戰(zhàn)斗力⑥習近平.知之深 愛之切[M].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15:202.,為建成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提供堅強的政治保證和根本的方向保證。革命歷史是堅定理想信念最好的教科書,有利于克服精神懈怠的危險。針對改革初期共產主義“渺茫論”,習近平指出,要進行堅定共產主義信念、振奮革命精神的教育,鼓勵先進集體和個人發(fā)揚革命傳統(tǒng),發(fā)揮模范帶頭和橋梁作用,以糾正克服政治自由主義、思想極端個人主義、組織宗派主義、作風官僚主義等不正之風。⑦習近平.知之深 愛之切[M].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15:12,19-20,26-27.革命文化有利于克服消極腐敗和脫離群眾的危險。要堅決革除腐敗之風,警惕黨淪為部分人謀取私利的工具。通過加強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社會主義、革命傳統(tǒng)等教育,促使黨勇于承擔廉政建設的歷史使命,贏得全體人民的同心同德。⑧習近平.擺脫貧困[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21,13.革命精神有利于克服能力不足的危險。黨的歷史是一部自我反思、自我批判和自我革命的“斗爭”史。從偉大抗戰(zhàn)到偉大抗疫的百年歷史,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始終洋溢著斗爭精神。新時代,要繼續(xù)增強斗爭意識、豐富斗爭經驗、提升斗爭本領,不斷提高治國理政的水平。

    四、原則路徑:推動革命文化創(chuàng)造性轉化和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

    習近平提出了一系列關于在新的歷史方位繼承和發(fā)展革命文化的要求,既包括原則性的指導思想,也包括具體的實踐要求,形成了相對清晰完整地繼承和發(fā)展革命文化的實踐路徑,對于指導革命文化進一步發(fā)展創(chuàng)新具有戰(zhàn)略意義。

    (一)堅持馬克思主義,深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繼承革命文化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深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馬克思主義既是革命的成果也是革命的武器,“是在革命實踐中形成又服務于革命實踐的理論”①習近平.擺脫貧困[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156.,“是指導我們改造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的銳利思想武器”②習近平.牢記初心使命,推進自我革命[J].求是,2019(15).。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無產階級高舉起革命的旗幟,文化不再局限于單純地解釋現(xiàn)象,從此有了改造世界的顛覆性力量。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將為推進偉大社會革命和黨的自我革命提供強大的思想武器,是促進革命文化發(fā)展創(chuàng)新的指導理論。要真正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關于文化建設的立場、觀點、方法,深刻認識和準確把握革命文化新的歷史方位、時代要求和發(fā)展方向,更好地賡續(xù)紅色基因。

    (二)建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制度,推進主題教育學習常態(tài)化

    革命文化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制度建設和主題教育學習相互聯(lián)系、相互促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是革命文化的靈魂主旨,革命文化是制度化建設的重要方式和主題教育的內容對象。所以,要把黨史學習特別是革命史學習作為理想信念常態(tài)化、制度化的主體內容,堅持黨的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和自我提高,不斷純潔黨的思想、組織、作風和肌體。要重點做好青年的革命文化宣傳教育工作。我們黨歷來強調必須發(fā)揮學校對青年進行革命文化教育的堡壘作用。在十分艱苦的革命時期,興辦了一批軍事、思想和社會教育學校,包括紅色小學、紅色成人教育學校。所以要通過持之以恒的革命文化宣傳,鼓勵廣大青年自覺弘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艱苦奮斗的精神,投身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

    (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指向,為世界人民謀福祉的歷史使命

    深刻認識革命文化的人民性特質。當前,我們黨開啟了第二個百年歷史征程,推進革命文化發(fā)展創(chuàng)新,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不斷增強革命文化的大眾認同感。革命文化只有走進群眾,獲得群眾的認可,由群眾進行書寫,才能在中華大地行穩(wěn)致遠。所以,要密切聯(lián)系群眾,增強人民對革命文化的自信心,大力弘揚革命老區(qū)精神,鼓舞本地區(qū)人民群眾進行革命文化輸出。同時,還要牢牢把握革命文化的世界性。當今世界,暴力革命雖已退出主流形勢,但文化霸權、地區(qū)沖突仍然存在。我國革命文化作為世界反法西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堅決反對戰(zhàn)爭,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和維護世界和平正義的重要力量。我國革命文化的產生發(fā)展還吸收借鑒了很多國外元素和形式,增強了我國藝術的當代國際競爭力。③習近平.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5-10-15(02).未來,要繼續(xù)拓展革命文化的廣度和深度,積極接納新興的國外藝術形式,“向著人類最先進的方面注目,向著人類精神世界的最深處探尋”,“為人類提供正確精神指引”④習近平.在中國文聯(lián)十大、中國作協(xié)九大開幕式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6-12-01(02).。

    (四)銘記革命歷史、賡續(xù)革命精神,推動紅色旅游實現(xiàn)高質量發(fā)展

    全黨全社會要樹立大歷史觀,在建黨百年的歷史新起點開展黨史宣傳普及教育。習近平指出文藝家有責任告訴人們真實的歷史和歷史中最有價值的東西⑤習近平.在中國文聯(lián)十大、中國作協(xié)九大開幕式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6-12-01(02).,以糾正市場化過程中媚俗革命的現(xiàn)象,“加強思想引導和理論辨析,更好正本清源、固本培元”①習近平.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強調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 以優(yōu)異成績迎接建黨一百周年[N].人民日報,2021-02-21(01).。我們黨培育形成的革命精神超過90種,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提到的革命精神有40多種,論及過的、闡述內涵的有20多種。②中共中央召開介紹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慶?;顒忧闆r發(fā)布會[EB/OL].(2021-03-24)[2022-02-20].文化和旅游部,https://www.mct.gov.cn/preview/special/9579/9585/202103/t20210324_923243.htm.偉大抗疫、脫貧攻堅精神與“紅船精神”一脈相承,鑄就了中國共產黨的精神譜系。2004—2019年參加紅色旅游的人次從1.4億增長到了14.1億。③中共中央召開介紹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慶?;顒忧闆r發(fā)布會[EB/OL].(2021-03-24)[2022-02-20].文化和旅游部,https://www.mct.gov.cn/preview/special/9579/9585/202103/t20210324_923243.htm.新發(fā)展階段推動紅色旅游實現(xiàn)質量整體提升是現(xiàn)實要求。要集中整頓紅色旅游同質化、形式化問題,真正讓物質載體服務于精神內核。應該統(tǒng)籌紅色根據地與紅色旅游這兩個概念,旅游設施建設同紅色紀念設施要相得益彰,起到愛國主義教育作用。④習近平.在河北省阜平縣考察扶貧開發(fā)工作時的講話[J].求是,2021(04).要堅持整體性發(fā)展原則,大力融合創(chuàng)新紅色旅游。十四五規(guī)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指出,“統(tǒng)籌推進革命老區(qū)振興,因地制宜發(fā)展特色產業(yè)”⑤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第十四個五年規(guī)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N].人民日報,2021-03-13(01).,協(xié)同推進革命文化進教材、進藝術和進旅游。

    (五)加強社會主義文藝戰(zhàn)線的建設,促進革命文化作品發(fā)展創(chuàng)新

    關于革命文藝作品發(fā)展創(chuàng)新,習近平提出了以下幾點原則措施:首先,堅持黨和政府加強和改進對文藝工作領導的基本原則。既要發(fā)揚藝術民主,尊重遵循文藝規(guī)律;又要保證政治底線不能丟,不斷鞏固擴大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陣地⑥習近平.之江新語[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9.。其次,建設一支強大革命文化人才隊伍。中國文聯(lián)和作協(xié)等主流文藝組織要突出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引領當代文藝工作者做反映剖析社會問題的開路者,培養(yǎng)領軍人物和人才隊伍,為偉大社會革命著書獻言。再次,用好社會主義文藝理論批判的根本武器。文藝工作者既要敢于批評,又要敢于面對和接受批評,要“運用歷史的、人民的、藝術的、美學的觀點評判和鑒賞作品”⑦習近平.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5-10-15(02).,充分發(fā)揮文藝批評的褒貶甄別功能和戰(zhàn)斗力、說服力。最后,深刻把握革命文化內容輸出與傳播機制的現(xiàn)實境遇。抓住我國社會發(fā)展的主要矛盾,創(chuàng)造具有思想穿透力、審美洞察力、形式創(chuàng)造力⑧習近平.在中國文聯(lián)十大、中國作協(xié)九大開幕式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6-12-01(02).的經典作品。貫徹實施網絡強國戰(zhàn)略、國家大數(shù)據戰(zhàn)略、“互聯(lián)網+”行動計劃,加強網絡倫理和文明建設,構建良好網絡空間秩序。⑨習近平.在第二屆世界互聯(lián)網大會開幕式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5-12-17(02).

    五、習近平關于革命文化重要論述的意義

    習近平關于革命文化重要論述立足于對革命文化具體實踐和我國社會發(fā)展成就的長期思考,具有實踐性、時代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鮮明品格,充分體現(xiàn)了中國共產黨人堅定的政治立場,崇高的價值追求和飽滿的精神風范,充盈著人民情懷、家國情懷、民族情懷和天下情懷。⑩中共中央宣傳部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問答[M].北京:學習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21:7.習近平關于革命文化的論述與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一脈相承,是中國共產黨進行偉大社會革命的當代成果,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組成部分。

    (一)習近平關于革命文化重要論述是對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的繼承發(fā)展,推動建成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習近平始終高舉馬克思主義這一無產階級的理論武器,繼承了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徹底的革命性和客觀的發(fā)展性。習近平關于革命文化的重要論述具有深刻的人民性,始終貫徹人民史觀。習近平指出“社會主義文藝,從本質上講,就是人民的文藝”①習近平.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5-10-15(02).?!叭嗣裥枰乃嚒薄ⅰ拔乃囆枰嗣瘛焙汀拔乃嚐釔廴嗣瘛雹诹暯?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5-10-15(02).是習近平關于革命文化重要論述的基本準則。習近平關于革命文化的重要論述還具有客觀性,根本遵循唯物史觀。既要尊重革命歷史,保留革命文化的歷史內核,也要注重研判當代社會的發(fā)展變化,把握當代人思維方式、行為習慣以及精神世界,承擔起文化自信的時代課題。習近平關于革命文化的重要論述賦予革命文化新的理論生機和實踐活力,是革命文化大眾化實踐的新發(fā)展階段,豐富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理論。文化賦予經濟發(fā)展以深厚的人文價值、極高的組織效能和更強的競爭力,特別是“先進文化與生產力中的最活躍的人的因素一旦結合,勞動力素質會得到極大地提高,勞動對象的廣度和深度會得到極大的拓展,人類改造自然、取得財富的能力與數(shù)量會成幾何級數(shù)增加”③習近平.之江新語[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149.。新時代,全民深化改革需要弘揚革命文化,加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教育。習近平關于革命文化的重要論述汲取了革命歷史經驗,以革命精神為內核,推進黨的自我革命、偉大的社會革命和文化創(chuàng)新性革命,為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和建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提供動力。

    (二)習近平關于革命文化重要論述是對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時代把握,推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我國正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關于意識形態(tài)方面的斗爭遠未止步。習近平對革命文化的重要認識有利于夯實政治立場,抵御外部勢力的“顏色革命”,是助力中華民族再次站穩(wěn)腳跟、奮勇向前的強大根基力量,是維護意識形態(tài)和政治文化安全的重要武器。革命文化有利于筑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習近平指出革命文化包含著一批“有骨氣、有個性、有神采的作品”④習近平.在中國文聯(lián)十大、中國作協(xié)九大開幕式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6-12-01(02).,構筑起中國人的精神脊梁,彰顯著偉大的民族精神。以革命文化塑造的愛國主義民族精神為支點,逐漸抽象出民族國家的概念和解放政治觀,解放了廣大人民群眾被統(tǒng)治的狀態(tài)。從此,中華民族不僅從政治上成為實體民族國家,也從精神上成為牢固的共同體。習近平特別重視革命文化以文化人的功能?!拔幕ㄔO本身也是精神文明建設”⑤習近平.擺脫貧困[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17.,且我國社會正處在思想大活躍、觀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時代,個人的思想行為出現(xiàn)了不少問題,特別是價值觀缺失,觀念沒有善惡,行為沒有底線等問題很突出。⑥習近平.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5-10-15(02).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概括回答了“要建設什么樣的國家、建設什么樣的社會、培育什么樣的公民的重大問題。”⑦習近平.青年要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4-05-05(02).革命文化蘊含的愛國愛黨、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等崇高的倫理道德規(guī)范是現(xiàn)代中國倫理秩序的基礎,也是解決當前人類社會個人主義惡性膨脹和倫理道德每況愈下①習近平.在紀念孔子誕辰2565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暨國際儒學聯(lián)合會第五屆會員大會開幕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4-09-25(02).等難題的有效舉措。習近平通過論述革命文化的價值功能,不僅是對個人的私德的指引,也是對國家、社會公德的倡導,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實到方方面面提供了現(xiàn)實支撐。

    (三)習近平關于革命文化重要論述是對社會主義文化革命作用的深刻認識,推動構筑中國共產黨的精神譜系

    全面深化改革和推進偉大社會革命需要文化的革命性力量為突破發(fā)展難關提供動力。從劇烈的政治斗爭走向廣泛的社會革命,革命以非正式的更具隱蔽性的形式存在。斗爭是社會動態(tài)發(fā)展的必然,不僅要敢于斗爭,還要善于斗爭。②習近平.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的講話[J].求是,2020(20).革命文化內蘊的革新精神不斷推動思想革命。習近平指出新科技革命“極大提高了人類認識自然、利用自然的能力和社會生產力水平”,“深刻改變世界發(fā)展格局”③習近平.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而奮斗——在全國科技創(chuàng)新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協(xié)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6-06-01(02).。哲學社會科學是引領人類發(fā)展的方法論。中國正進入提升整體創(chuàng)新能力的新發(fā)展階段,應當樹立大無畏的革新精神,敢于突破關鍵的未知問題,敢于回應重大的理論問題,敢于構建全新的科學哲學范式,以打破偏狹的歷史終結言論,拓展人類認知的邊界。通過自我革命不斷增強我們黨領導改革和現(xiàn)代化建設這場偉大革命的能力是內在要求。我們黨必須擺脫意識和思路的“貧困”④習近平.擺脫貧困[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160.,克服本領不足、恐慌和落后的問題⑤習近平.在中央黨校建校80周年慶祝大會暨2013年春季學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3-3-3(02).,“以自我革命精神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⑥習近平.在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zhàn)7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20-10-24(02).,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chuàng)新型馬克思主義執(zhí)政黨。建國初期的抗洪、抗美援朝等精神,改革時期的特區(qū)精神和新時代的抗疫、脫貧攻堅等精神,均“同中華民族長期形成的特質稟賦和文化基因一脈相承,是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精神的傳承和發(fā)展”⑦習近平.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的講話[J].求是,2020(20).,“構筑起了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為我們立黨興黨強黨提供了豐厚滋養(yǎng)”⑧習近平.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強調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 以優(yōu)異成績迎接建黨一百周年[N].人民日報,2021-02-21(01).。習近平對革命精神內容實質的闡述,為開展百年來中國共產黨人的革命精神譜系研究提供了重要理論依據,為鑄就新的偉大時代精神提供理論支撐。

    總之,習近平關于革命文化的重要論述脫離了純粹革命語境和單一文本概念,是從具體實踐逐漸上升到理論思考,經歷了從實踐到理論再到實踐的不斷躍遷。因此,習近平關于革命文化的重要論述是全面的、歷史的、辯證的,也是發(fā)展的、抽象的、實踐的。習近平對革命文化的深刻認識和重要論述既是初心使命的回歸,也是時代要求的回應,與人民群眾對革命文化的認知變化相一致,集中體現(xiàn)了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對革命文化的歷史地位、時代要求進行了總結概括,為革命文化的長遠發(fā)展提供了理論指導。

    猜你喜歡
    革命精神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橋(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虎虎生威見精神
    論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
    人民周刊(2021年22期)2021-12-17 07:36:09
    初心,是來時精神的凝練
    當代陜西(2019年24期)2020-01-18 09:14:54
    誰遠誰近?
    拿出精神
    油改水革命誰主沉浮
    上海建材(2017年5期)2018-01-22 02:58:52
    革命人永遠是年輕
    粉紅革命
    Coco薇(2016年2期)2016-03-22 16:48:47
    固镇县| 蒙阴县| 永清县| 永丰县| 大渡口区| 宜君县| 张家口市| 玉田县| 渝中区| 铜川市| 芦溪县| 万荣县| 营山县| 新郑市| 古浪县| 大港区| 澄江县| 名山县| 天峨县| 雅安市| 湟中县| 克东县| 象州县| 青河县| 克拉玛依市| 新竹县| 青冈县| 宁化县| 光山县| 红桥区| 宜丰县| 永安市| 西华县| 昌都县| 仁布县| 石阡县| 伊川县| 聂荣县| 绥德县| 琼海市| 沈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