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科技師范學院學報》是河北科技師范學院主辦的學術刊物,季刊,國內外公開發(fā)行。以弘揚祖國優(yōu)秀科技文化,促進國內外學術交流,發(fā)現(xiàn)培養(yǎng)科技人才,促進我國科學技術研究和高等教育的發(fā)展服務為辦刊宗旨。主要刊登農業(yè)科學、生命科學、農業(yè)工程、機械工程、電器工程、土木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教育技術、數(shù)學、化學、物理等自然科學方面的學術論文、研究簡報、文獻綜述及高等教育等方面的研究論文。讀者對象主要是國內外相關學科、領域的科技工作者,大中專院校師生。
1.1 本刊已入編《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和中國期刊網;萬方數(shù)據——數(shù)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數(shù)據庫;中文電子期刊服務——思博網。凡向本刊投稿均視為同意論文在光盤版、期刊網上發(fā)表及進入各類數(shù)據庫。
1.2 來稿請勿一稿兩投,稿件自收到之日起1個月內未收到刊用通知,作者可自行它投。
1.3 來稿文責自負,但編輯部有權作技術性和文字性修改。
1.4 來稿一經發(fā)表。酌付稿酬,并贈送當期學報 2本,寄交第一作者處。
2.1 來稿要求論點明確,文字精練,數(shù)據可靠,圖表清晰,用第三人稱撰寫,并注意保守國家機密。
2.2 每篇論文總字數(shù)一般不超過5 000字,按順序必須包括以下內容:題名(一般不超過20個字),作者姓名,作者單位(第一作者須寫明所在城市名和郵政編碼),中文摘要(200~300字)及關鍵詞(3~8個),中圖分類號,正文,參考文獻,第一作者簡介,英文摘要及關鍵詞。
2.3 研究報告的中文摘要應寫成報道性摘要,其內容為研究的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應具有獨立性和自明性。綜述性文章的中文摘要可寫成指示性摘要。英文摘要和關鍵詞與中文摘要和關鍵詞相對應,作者姓名用漢語拼音拼寫,摘要內容用第三人稱撰寫,用打字機間行打出。
2.4 文稿用 A4紙4號宋體字打印,30字/行,30行/頁(圖表可用5號字)。文稿自編頁碼。
2.5 文中各章節(jié)層次一律用阿拉伯數(shù)字左頂格排列,后空一字寫標題;各層次標題序號形如 1,1.1,1.1.1,正文層次不宜過多。引言部分不排序號。
2.6 文中物理量和計量單位必須符合國家標準和國際標準,外文字母必須分清文種、字體、大小寫,上下角標、正斜體應區(qū)別明顯,容易混淆的外文字母、符號首次出現(xiàn)時用鉛筆注明。
2.7 文中圖表只需附最必要的,在文中的布局要合理,隨文編排,先見文字后見圖表,圖表與文字敘述不要重復。插圖以用微機或在硫酸紙上清繪為宜,如用手工繪制,墨色要黑,線條清晰,位置準確,主輔線分明。圖中文字符號與正文中一致。照片要黑白對比清晰,層次分明,不宜用彩色照片。表格力求簡明,采用三線表。
2.8 致謝內容寫在正文后、參考文獻表前,文字內容必須簡明扼要。
2.9 參考文獻表列出的文獻應限于作者直接閱讀過的、最主要的、發(fā)表在公開出版物上的文獻。未公開發(fā)表的文獻或資料切勿引用,轉引的文獻勿列入。參考文獻按在正文中出現(xiàn)的先后順序排列。文獻作者人數(shù)不超過3人時,全部列出,超過3人時,只列出前3位,后面加“等”字,外文用“et al”。中外作者姓名一律采用姓前名后書寫形式。外國人名字部分可縮寫,外文刊名可縮寫,均不加縮寫點。各種參考文獻的著錄項目須完整。期刊:[序號] 作者.題名[文獻類型標志].刊名,出版年,卷號(期號):起止頁碼.;專著(包括圖書、會議錄、匯編、學位論文、報告等):[序號] 作者(或主編者).書名[文獻類型標志].版次(第一版不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專著中的析出文獻:[序號] 析出文獻的主要責任者. 析出文獻題名[文獻類型標志]//專著的主要責任者.專著題名[文獻類型標志].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獻的起止頁碼.;專利:[序號] 專利申請者或所有者.專利題名:專利號[文獻類型標志].公告或公開日期.;標準:[序號] 標準制訂者.標準名稱:標準編號[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報紙文章:[序號] 作者.題名[N].報紙名,出版日期(版次).
電子文獻:[序號] 主要責任者.電子文獻題名[電子文獻標志/載體類型標志].(發(fā)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電子文獻出處或可獲得地址。
文獻類型標志:圖書M,期刊J,報紙N,會議錄C,匯編G,學位論文D,報告R,標準S,專利P,數(shù)據庫DB,計算機程序CD,電子公告EB。
電子文獻的載體類型標志:磁帶MT,磁盤DK,光盤CD,聯(lián)機網絡OL。
例如:
a 專著、會議錄、學位論文、報告
[1] 劉國鈞,陳紹業(yè),王鳳翥.圖書館目錄[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
[2] 辛希孟.信息技術與信息服務國際研討會論文集:A集[C].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
[3] 張筑生.微分半動力系統(tǒng)的不變集[D].北京:北京大學數(shù)學系數(shù)學研究所,1983.
[4] 馮西橋.核反應堆壓力管道與壓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華大學核能技術設計研究院,1997.
b 期刊文章
[5] 金顯賀,王昌長,王忠東,等.一種用于在線檢測局部放電的數(shù)字濾波技術[J].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3,33(4):62-67..
c 專著中的析出文獻
[6] 鐘文發(fā).非線性規(guī)劃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應用[C]//趙煒.運籌學的理論與應用——中國運籌學會第五屆大會論文集.西安: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1996:468-471.
d 報紙文章
[7] 謝希德.創(chuàng)造學習的新思路[N].人民日報,1998-12-25(10).
e 國際、國家標準
[8] 國家環(huán)境保護局科技標準司.土壤環(huán)境質量標準:GB 15616—1995 [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1996:2-3.
f 專利
[9] 鄧一剛.全智能節(jié)電器:200610171314.3[P].2006-12-13.
g 電子文獻(不包括電子專著、電子連續(xù)出版物、電子學位論文、電子專利)
[10] 王明亮.關于中國學術期刊標準化數(shù)據庫系統(tǒng)工程的進展[EB/OL].(1998-08-16)[1998-10-04].http:// www.Cajcd.edu.cn/pub/wml.txt/980810-2.html.
[11] 萬錦坤.中國大學學報論文文摘(1983-1993).英文版[DB/CD].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6.
2.10 作者簡介(合著文章只注第一作者),內容為姓名(出生年-),性別,學位(碩士、博士),職稱。主要研究方向。有通訊作者時,內容同上。
文章如為基金項目產生的論文,請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及課題編號。
河北科技師范學院學報編輯部地址:河北省秦皇島市河北大街西段360號,郵政編碼:066004。
電話:0335-8076375 E-mail:ksxbyj@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