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隴東旱地冬小麥綠色高效栽培技術

    2023-01-04 19:35:38景海霞曹瑞紅張永華
    農業(yè)開發(fā)與裝備 2022年1期
    關鍵詞:冬小麥小麥

    景海霞,曹瑞紅,張永華

    (靈臺縣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甘肅靈臺 744400)

    0 引言

    靈臺縣地處甘肅省東部,隴東黃土高原南緣,海拔890~1 520 m,年平均氣溫8.6℃,年日照總時數(shù)2 453 h,≥10℃有效積溫2 842.5℃,無霜期159天,年平均降雨量654.4 mm,為隴東旱作農業(yè)類型區(qū),耕地以黑壚土、黃綿土為主,素有“隴東糧倉”之稱,冬小麥常年播種面積2.13萬hm2,是甘肅省冬小麥主產縣。隴東旱地冬小麥遺傳多樣性好,品質優(yōu)良,產量高。2021年以隴鑒115號冬小麥品種為代表的一系列優(yōu)質品種在技術上取得了重大突破,抗旱耐寒,產量高,防病蟲害,千粒重達44 g。根據(jù)農業(yè)農村部糧棉油綠色高質高效創(chuàng)建項目指導方針,結合本地自然資源稟賦和群眾耕作習慣,通過大量的試驗示范和生產實踐,我們總結了一套完整、實用、科學的旱地冬小麥綠色高質高效栽培技術措施。

    1 種植要點

    1.1 冬小麥低茬收割,秸稈粉碎翻壓還田

    采用全程機械化生產技術作業(yè),提高小麥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從播種、收獲到秸稈還田全過程采用機械化作業(yè),提升作業(yè)標準化水平。前茬冬小麥采用多功能大型聯(lián)合收割機,進行低茬收割和秸稈粉碎,提高下茬出苗質量。收割后秸稈和麥殼均勻撒施地表,割茬高度小于15 cm,收割損失率在1.8%以內。需要注意的是,為避免病蟲害傳播,作業(yè)后要對收割機進行清理。2~3天后,撒施1 kg/667m2秸稈腐熟劑,配施3 kg尿素,然后翻壓還田,秸稈腐熟,增加土壤有機質,提高土壤肥力,減少環(huán)境污染。

    1.2 機械深松耕

    前茬作物收獲后,用振動式深松機進行深松作業(yè),打破土壤犁底層,提高土壤蓄水透氣保墑能力。盡可能采用大功率農機,一般要求機械功率100匹以上,深松深度40~50 cm,間隔3—4年深松1次最好。實驗證明,機械深松耕單株分蘗、三葉以上大蘗、次生根、總頸數(shù)以及田間和土壤含水量都明顯提升。

    1.3 復種綠肥

    綠肥富含小麥生長必須的各類營養(yǎng)元素和有機質,復種綠肥同樣可以提升土壤保水保墑能力,促進后茬作物增產。推廣冬小麥—綠肥—冬小麥的輪作模式,在小麥收獲后及時復種麥黑豆、箭舌豌豆等綠肥,選用良種,確保純度高于國家二級標準,提高出苗率??刹捎脵C械化坐水播種模式提升效率,覆土厚度控制在3~5 cm,實施水肥一體化作業(yè)。在8月中下旬進行機械深耕翻壓還田,以此增加土壤有機質,提高土壤肥力,減少化肥施用。

    1.4 增施有機肥和測土配方施肥

    鼓勵群眾多施農家肥,推廣配方施肥和氮肥后移技術。根據(jù)測土化驗指標建議有機肥與N、P、K肥合理配施,增施有機肥減少化肥用量,施腐熟農家肥3 000~5 000 kg/667m2,純氮7~15 kg/667m2、純五氧化二磷5~8 kg/667m2、氧化鉀3~5 kg/667m2、硫酸鋅1 kg/667m2。有機肥、磷肥、鉀肥及鋅肥1次性全部用作基肥,氮肥的60%作基肥,30%在早春進行耬施,10%在拔節(jié)孕穗期追施。有條件的推廣應用48%緩控釋肥(23—12—13)50 kg/667m2作基肥,所有基肥在播前整地時撒施,然后翻耕或旋耕,均勻施入地里。第二年冬小麥返青前根據(jù)苗情長勢,耬播追施尿素5~6 kg/667m2;拔節(jié)孕穗期可葉面噴施追肥。

    1.5 選用優(yōu)質抗病品種

    以因地制宜為原則,選擇近年來實現(xiàn)巨大突破的優(yōu)質品種,比如隴鑒115號冬小麥。選用分蘗多、成穗率高、株型較緊溱、光合能力強、落黃好、抗倒伏、抗病、抗逆性好的良種,要求種子純度99.0%以上、發(fā)芽率不低于85%、凈度達99.0%以上。應加強抗旱冬小麥的品種培育,運用次生代謝和干旱脅迫等方法,不斷提高品種的抗逆性和品質。

    1.6 精量播種

    播種前,將種子過篩精選,把瘦秕、病蟲、損傷籽粒去除,精選飽滿、有光澤、大粒的籽粒做種子,然后在太陽下曬種一天后再進行播種,確保苗齊、苗壯。具體播種量以品種和地塊類型而異,總的原則是籽粒小的品種適當少播些,籽粒大的品種多播些;分蘗強的品種少播些,分蘗弱的品種多播些。山旱地因為干旱、貧瘠,出苗率不高,可以適當多播種1~1.5 kg。

    1.7 藥劑拌種

    靈臺縣是小麥條銹病多發(fā)區(qū),近年來部分區(qū)域發(fā)生了小麥腥黑穗病,為了預防這些病害的發(fā)生,在播種時全面落實小麥拌種技術。一般選用三唑酮、烯唑醇等藥劑進行拌種,每50 kg麥種用1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75~100 g或者用12.5%烯唑醇可濕性粉劑30 g放入噴霧器內,加水2 kg后攪勻,然后邊噴邊拌種,拌種之后堆悶3~4 h,待麥種晾干后立即播種。

    1.8 適期播種

    俗話說“麥無二旺”。播種過早,冬前麥苗旺長,病蟲草害嚴重,水肥消耗大,自身抗凍性差,冬季易凍死,春季若遇天氣干旱也容易早衰;播種過晚,冬前苗弱,第二年返青后分蘗少、穗小粒少。靈臺縣近年來宣傳推廣將冬小麥播期推遲5~10天,于9月20日~25日播種合適。采用機械播種方式,與水肥一體化作業(yè)結合,一次完成滅茬、鎮(zhèn)壓、施肥等多道工序,一般播種深度為3~5 cm。

    1.9 寬幅勻播

    寬幅勻播較常規(guī)條播增產6%以上,其技術特點為“擴播幅、增行距、促勻播”。該技術改傳統(tǒng)冬小麥條播方式為寬幅均勻播種,小麥單行播幅由傳統(tǒng)條播2~3 cm加寬到8~10 cm,克服了傳統(tǒng)條播小麥出現(xiàn)的缺苗斷壟、堆苗等現(xiàn)象,避免了個體之間爭肥、爭水、爭光照,優(yōu)化了小麥生長空間。改傳統(tǒng)小行距15 cm密集條播為等行距22~26 cm寬行播種,擴大了小麥單株生長空間和養(yǎng)分吸收面積,有利于植株根系生長,苗、蘗健壯,提高了植株的抗寒性、抗逆性。通常采用小麥寬幅勻播機作業(yè)。

    2 田間管理

    2.1 出苗后管理

    為了更好地進行苗間管理,可以應用高分衛(wèi)星影像等技術,加強苗情監(jiān)控,實現(xiàn)農業(yè)智慧化監(jiān)測。田間管理還可以結合定點監(jiān)測和GPS等技術,改變過去人工查苗作業(yè)帶來的效率低下問題。出苗后要及時查苗補缺,確?;久鐢?shù)。播種后若遇暴雨,待天晴表土稍干時,及時劃鋤,破除板結,確保出苗。

    2.2 冬前管理

    小麥冬前管理主要是進行雜草防除,關鍵抓住一個“早”字。冬前雜草個體小,組織幼嫩,對藥劑敏感,加之小麥植株幼小,田間遮蔽度小,雜草裸露面積大且抗藥性較差,此時施藥,藥液與雜草接觸面大,能取得較好的防除效果。一般在小麥三葉期后(11月中下旬到12月初,日平均氣溫高于10℃時),選用苯磺隆、2甲4氯鈉(雙鐮)等除草劑兌水在無風或微風的晴天上午9時~下午4時噴施。

    2.3 春季管理

    2.3.1 早春耬施化肥

    在2月下旬~3月上旬,對于中弱苗田,要趁墑趁雨及早追肥。小麥返青前可進行行間耬施化肥,追施磷酸二銨4~6 kg/667m2,并適當加混尿素2~4 kg/667m2,以提早保障小麥返青拔節(jié)期養(yǎng)分需求,增加有效分蘗、提高穗粒數(shù)。為避免土壤污染,切忌施肥量不可過大,可配合機械化手段進行精準施肥,確定施肥最佳用量。

    2.3.2 鎮(zhèn)壓劃鋤,保墑增溫

    冬小麥返青前后根據(jù)麥田土壤墑情實施劃鋤鎮(zhèn)壓、疏松表土等抗旱保墑措施,減少土壤水分蒸發(fā),保墑增溫,促進小麥根系發(fā)育,抑制旺長。鎮(zhèn)壓時應注意地濕不鎮(zhèn)壓,霜凍麥田、苗弱、苗黃和生長受挫的麥田不鎮(zhèn)壓。鎮(zhèn)壓時間最好選擇在晴天中午進行,對于群體偏少、個體偏弱的麥田,在早春土壤全部解凍后實施淺鋤細鋤。

    2.3.3 結合中耕,防除雜草

    冬小麥返青后結合中耕進行人工除草,減少農藥和除草劑的使用,避免化除造成污染和藥害??紤]到傳統(tǒng)中耕除草方式耗費人工較多,而且難以根除雜草,特別是麥行及株邊除草難度極大。因此可采用中耕除草機等先進設備進行除草,比Transformer VF中耕除草機高度集成一體化,配合智能控制設備,靈活性好,穩(wěn)定性高。

    2.4 生長期管理

    2.4.1 依據(jù)苗情,科學追肥

    在小麥生長期,可依據(jù)苗情長勢進行科學追肥。一般有三個時間節(jié)點,一是拔節(jié)前后若遇降雨,可在降雨前撒施化肥3~5 kg/667m2;二是抽穗前后,對有明顯養(yǎng)分缺乏癥狀的普通麥田或高產麥田,可在抽穗前后借助降雨酌情追肥,一般追施尿素3~5 kg/667m2,促進分蘗成穗,促花增粒;三是開花灌漿期噴施磷酸二氫鉀,促進灌漿結實,增加粒重。

    2.4.2 促弱控旺,預防倒伏

    有倒伏傾向的旺長麥田或高稈小麥品種,在起身至拔節(jié)初期噴施壯豐安、矮狀素或噸田寶等生長調節(jié)劑預防倒伏。一般冬小麥拔節(jié)初期,用矮壯素200~250 g/667m2,兌水40~50 kg噴霧;或用噸田寶60 ml/667m2,兌水30 kg進行葉面噴灑;或用壯豐安50~100 g/667m2,兌水30 kg進行葉面噴施。通過這些措施,促弱轉壯、保分蘗、促畝穗數(shù)、控制旺長、防止倒伏。

    2.4.3 做好監(jiān)測,防控病蟲

    小麥返青拔節(jié)后,及早開展病蟲害調查,特別要做好小麥條銹病、白粉病、紅蜘蛛、蚜蟲等小麥重大病蟲害的監(jiān)測預警,提早進行預防控制。小麥條銹病在拔節(jié)后要進行“多點監(jiān)測,帶藥偵察,發(fā)現(xiàn)一點,控制一片”,盡力做到早發(fā)現(xiàn)早防控,防止大面積蔓延。田間用藥時,時刻注意天氣變化,大風天氣禁止施藥;若天氣干旱應加大兌水量,掌握好用藥量,確保用藥效果。

    2.4.4 防御凍害,及早補救

    密切關注天氣變化,持續(xù)監(jiān)測3、4月份天氣情況,若出現(xiàn)凍害發(fā)生預警,提前采取相應措施調節(jié)近地面小氣候,減小地面溫度變化幅度,防御凍害發(fā)生。主要措施是:凍害發(fā)生前,在小麥田塊周圍點火制造煙霧,防御冷空氣下沉造成小麥凍害,提前對小麥葉面噴施0.2%的磷酸二氫鉀溶液,增強植株抵抗力,減輕小麥受凍程度;發(fā)生凍害后,可及時用磷酸二氫鉀、水溶肥或尿素,加大兌水量對小麥葉面進行噴施,促進受凍小麥盡快恢復生長,減輕受凍損失。對已受凍麥苗,不要刻意清除受凍枯葉,以免撕扯造成莖葉損傷。

    2.4.5 穗期一噴三防

    冬小麥開花至灌漿初期若有病蟲害發(fā)生,可開展“一噴三防”,將殺蟲劑、殺菌劑、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混配,進行葉面噴施,達到防病蟲、防干熱風、防倒伏,增加粒重,提高小麥產量的目的。以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為原則,重點針對三蟲兩病,結合綠色防控手段進行處理。要減少農藥使用,保護害蟲天敵,可使用“激健”助劑實現(xiàn)減量增效的目的,其用藥量可減少50%以上。

    2.4.6 病蟲草害綠色防控

    為了有效防控病蟲害,生產出綠色高品質小麥,盡量選用綠色防控措施。一是首選抗病蟲品種,把好第一道關口。二是規(guī)范化播種,改善小麥生長環(huán)境,培育壯苗,建立高質量群體,提高小麥植株抗逆能力。三是采取深耕、曬垡、精細整地等耕作措施,降低病蟲草害發(fā)展空間。四是應用殺蟲燈、粘蟲板等物理防治措施殺滅成蟲。五是使用生物制劑農藥,減少化學農藥用量,降低污染。六是運用大型自走式噴藥機或無人機等現(xiàn)代植保機械,高效施藥減少農藥施用量,提高工作效率和防治效果。最后是使用農業(yè)智慧監(jiān)測技術對于病蟲害進行有效監(jiān)控,充分利用大數(shù)據(jù)把握病蟲害發(fā)生規(guī)律,再配合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等方法。

    3 適時收獲

    小麥完熟后根據(jù)天氣情況及時收獲,一般選擇多功能大型聯(lián)合收割機,收獲前要對機具進行檢查和調試,并且通過典型地塊進行試割。收獲期選擇成熟期后、完熟期前的蠟熟末期,這一時期冬小麥籽粒飽滿,顏色金黃,含水率在25%~30%,分品種收獲,留茬高度最好低于10 cm。收割時要關注天氣變化,如果雨季迫近,要提前進行收割。收割時確保損失率低于2%,為避免漏割現(xiàn)象的發(fā)生,要對作業(yè)行走路線進行優(yōu)化,控制收割速度。還要進行人工檢查,如果漏割現(xiàn)象較為嚴重,那么就需要進行停機檢查,找出故障點,和機手討論解決方案。收獲后及時晾曬、儲藏,入倉籽粒含水量控制在12.5%以下,以防發(fā)生霉變;要做種子的,避免在柏油路面上進行長時間暴曬,嚴防機械混雜和混收混放。

    猜你喜歡
    冬小麥小麥
    主產區(qū)小麥收購進度過七成
    小麥測產迎豐收
    小麥春季化控要掌握關鍵技術
    孔令讓的“小麥育種夢”
    金橋(2021年10期)2021-11-05 07:23:28
    葉面施肥實現(xiàn)小麥畝增產83.8千克
    不誤農時打好冬小麥春管“第一仗”
    哭娃小麥
    甘肅冬小麥田
    植物保護(2017年1期)2017-02-13 06:44:34
    冬小麥冬前及冬季田間管理技術
    冬小麥和春小麥
    中學生(2015年4期)2015-08-31 02:53:50
    保亭| 寻甸| 虹口区| 西林县| 册亨县| 合水县| 绍兴县| 伊春市| 锡林郭勒盟| 外汇| 盈江县| 武宣县| 扶风县| 恩施市| 巴林左旗| 长白| 哈密市| 南溪县| 民权县| 大田县| 班戈县| 若羌县| 紫金县| 丹东市| 海盐县| 麟游县| 绩溪县| 河东区| 昭平县| 西平县| 罗城| 新余市| 米易县| 四会市| 苏尼特左旗| 高陵县| 五常市| 驻马店市| 临漳县| 桂平市| 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