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一天要呼吸約20000 次。如果有幸能活到80 歲,一生會呼吸10 億多次,產(chǎn)生的氣體足以裝滿50 多個巨型飛艇。呼吸悄無聲息地滲透進每一個人類行為中——進食、說話、笑和嘆氣,以至于我們從未認真觀察過它。
人類一天要呼吸約20000次。如果有幸能活到80 歲,一生會呼吸10 億多次,產(chǎn)生的氣體足以裝滿50 多個巨型飛艇。呼吸悄無聲息地滲透進每一個人類行為中——進食、說話、笑和嘆氣,以至于我們從未意識到為了與這些行為配合協(xié)調(diào),它在做著怎樣的變化。
壓力、刺激,或僅僅是活動量的增加,都能讓呼吸的狀態(tài)瞬息改變。
“呼吸有很多作用?!鄙窠?jīng)科學家杰克·L·費爾德曼說道,悲傷、解脫、順從、向往、疲憊……一次意味深長的呼吸可以表達出很多微妙的情緒,達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效果。嘆氣也并非人類的特權(quán),而是所有哺乳動物的共有功能,這可能是因為除了可以表達情緒,它還有著十分重要的生物學功能。
人類每隔幾分鐘就會嘆氣一次,每次嘆氣吸入的空氣量可以達到正常呼吸時的兩倍。經(jīng)研究表明,嘆氣有助于打開塌癟的肺泡,從而改善肺功能,維持血氧水平。也就是說,嘆氣是大腦為了確保我們獲取足夠的血氧而設定的生理機制。
近期研究表明,呼吸可以影響人們在各種實驗室行為測試中的表現(xiàn)。比如,人們傾向于在開始一項認知型任務(比如一場求職面試、一次考試或公眾演講)前深呼吸,以提高自己的表現(xiàn)。
呼吸節(jié)律不僅會使大腦中涉及情緒和記憶的區(qū)域同步活動,還會影響人們在涉及情緒和記憶的任務中的表現(xiàn)。
在一項研究中,研究者監(jiān)測受試者的呼吸,并要求他們在一組由心理學家開發(fā)的測試情緒識別的照片中識別人們表達的情緒。與呼氣相比,當照片出現(xiàn)時,受試者在吸氣時能更快地識別出恐懼的面孔。在另一項測試中,受試者在吸氣時能更準確地記住他們之前看過的照片。
這表明,呼吸節(jié)律不僅可以同步某一腦區(qū)內(nèi)的活動,也可以使不同腦區(qū)之間的活動同步。許多神經(jīng)科學家認為,記憶最初在海馬體中形成,然后在睡眠中被轉(zhuǎn)移到腦皮層中進行長期儲存。而這一過程需要海馬體和大腦皮層之間的同步活動才能完成。
長期以來,瑜伽及其他古老冥想法的練習者們會通過控制呼吸來改善精神狀態(tài)。近年來,許多研究者對如何利用呼吸來改善焦慮和情緒障礙患者的癥狀產(chǎn)生了極大的興趣。
精神病學家海倫·拉夫雷茨基一直在研究不同類型的冥想是如何影響大腦以及感受到的壓力。她發(fā)現(xiàn),除去其他因素,冥想可以改善受試者在實驗室記憶測試中的表現(xiàn),并改變有輕度認知障礙的老年人的大腦連接。
“盡管我是一名精神病學家,但我的研究目的卻是如何在治療中避開藥物的使用?!崩蚶状幕f。除了科學家的身份,她還是一名經(jīng)認證的瑜伽教練,隨著更多關(guān)于呼吸訓練的有效性和個人適用性的研究出現(xiàn),她認為呼吸訓練對很多人來說都是一個很好的選擇?!拔覀兌加袟l件通過呼吸訓練來讓我們變得更好,而我們只需要學會如何運用這些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