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再興
(潛山市林業(yè)綜合行政執(zhí)法大隊,安徽潛山 246300)
潛山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地處大別山南麓,溫濕的氣候非常適合植物生長。雪松是一種常綠喬木,多年生樹體高達30 m,適應性強,分布廣泛。近年來,隨著退耕還林、退林還草政策的不斷落實,潛山市林業(yè)生產(chǎn)中,雪松的栽植越來越多,對于促進林業(yè)發(fā)展的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诖?,針對雪松栽培技術要點進行深入研究,以期為雪松生產(chǎn)過程提供技術指導,提高林業(yè)生產(chǎn)質(zhì)量。
1.1.1 圃地選擇
雪松喜光耐酸,怕旱怕澇,在育苗圃地選擇上要盡量以微酸的砂壤土為主,土層要深厚,富含有機質(zhì),有良好的排灌條件,交通便捷,最好是沒有作物的地塊,多年的老圃地和菜地不宜選作育苗地。
1.1.2 整地消毒
選好地塊后,要先翻耕,耕深20~30 cm,在翻耕時施足腐熟的農(nóng)家肥或餅肥作基肥,如果使用農(nóng)作物田地育苗,在翻耕時每畝(1 畝=667 m2)要加施鈣鎂磷肥50 kg,翻后耙平,同時施敵克松1.0~1.5 kg 或硫酸亞鐵10~15 kg 對土壤進行消毒。然后在耙平的地塊上做育苗床,苗床要深溝高畦,床面平整,然后再在床面上鋪一層3~5 cm 厚的肥沃、疏松、無病菌的生土。
1.1.3 種子處理
播種前先對種子精選,剔除病粒、癟粒、傷粒,保留大小均勻一致,長勢飽滿的種子,每千克精選種8 000 粒左右。播種前要先冷水浸種2~3 d,也可以用45~50 ℃溫水浸種24 h,浸好的種子撈出,再用0.1%高錳酸鉀溶液消毒30 min,清水沖洗后晾干播種。種子濕時不播[1]。
1.1.4 適時播種
每年春分前進行播種,播種應盡早,不能太晚。采用條播種方式,在苗床上劃出行距10~15 cm 的淺溝,株距控制在4~5 cm,每畝用種量7.5~10.0 kg,播后蓋土1 cm 左右。然后再在蓋土上面覆蓋一層稻草,向稻草上均勻噴水,保持床面濕潤,播種后3~5 d,種子便開始萌芽,30 d 左右能出齊苗,當出苗70%以上時,可撤去床面的稻草,然后在床面上架起拱棚,避免大雨淋損幼苗。架棚后要控制棚內(nèi)溫度,保持15~20 ℃,超過20 ℃時要進行通風,白天可揭膜透光,增加光照,晚上再蓋好進行保溫。待幼苗長出真葉時拆除矮棚,再搭高架遮陰棚。
1.1.5 出苗管理
幼苗出土14 d 后,可追施腐熟的稀薄人糞尿有機肥,隨著幼苗生長,逐漸加大濃度。若沒有有機肥,也可以在行間劃溝,每畝追施硫酸銨等速效化肥3~5 kg,施肥后澆水。苗齊后進行1 次淺松,雨季過后也要進行松土,防止土壤板結(jié)。幼苗根莖葉較嫩弱,要防止地老虎、蠐螬等地下害蟲及立枯病的發(fā)生。
1.2.1 插穗的截取
截取插穗的母樹應選用4~8 年生的幼齡松樹,選中上部粗壯、無病蟲害的向陽1 年生枝條,剪取時間宜選在無風早晨或陰天,插穗長度10~15 cm,剪刀要鋒利,確保下切口平滑,避免下切口扯裂或擠碎。剪去插穗基部的小枝,保留上部的針葉和頂梢。剪好后把插穗基部放在1 號ABT 生根粉100 g·L-1的水溶液浸泡6~8 h,然后取出晾下便可扦插[2]。
1.2.2 苗床準備
苗地要地勢高、土層厚、土質(zhì)肥、土壤結(jié)構(gòu)疏松,以中性或微酸砂壤土為佳,排灌方便。土壤板結(jié)、黏重、地下水位過高的地塊不適合扦插。地塊選好后要先進行翻耕,施足基肥然后做苗床。苗床為寬1 m 的長條狀,床面高25 cm,中間高兩邊低,利于排水,床面平整,土壤細碎,做好床后噴施硫酸亞鐵粉末15 g·m-2進行床面消毒。
1.2.3 扦插方法
雪松以春插為主,一般在每年3 月土壤解凍后進行。扦插株距5 cm、行距10 cm,可先劃出一道淺溝后再扦插,如果土壤緊密可以在灌透水后再插,插穗要與土壤緊密接觸。扦插深度在8~10 cm,插完后要及時架設拱棚,起到遮陰效果,避免水分蒸發(fā)[3]。
1.2.4 插后管理
雪松扦插后,需要2 個月左右的時間生根,要及時架設遮陰棚,同時要在陰天時揭開,晴天時蓋上,避免強光照射。在插穗生根之前,棚膜要早蓋晚揭,生根后要晚蓋早揭,立秋后撤棚。生根前要隨時補充水分,避免土壤干旱,如果陰天土壤水分充足則不用澆水。生根后,缺水要及時補澆,雨季水量大,要做好排水,避免插穗根部長時間水浸出現(xiàn)爛根死掉現(xiàn)象。隨著插穗生根成活,要適量追肥,同時做好中耕除草工作,使土壤疏松促活促長。1 年生苗木高15~20 cm,越冬時注意防寒,翌年留床或移植。2 年生苗高30~40 cm,苗木時期側(cè)枝過長時,宜適當修短,整形,使主干挺直,冠型圓滿。
雪松播種育苗或扦插育苗留床1 年或2 年苗木需要進行第1 次移栽繼續(xù)繁殖,采用間隔起苗方式。移栽可以在早春2—3 月凍土化開后進行,隨苗木高度增加株行距加大到50 cm×200 cm。起苗后移栽至新的育苗地,留床苗繼續(xù)成大苗后再進行移栽,移栽植株需要帶土球,并立支桿,防止大風天氣苗木搖動。
雪松大苗起苗時,要提前7 d 進行澆水,使苗木吸足水分,避免移栽后缺水影響成活。澆水后,地表水沉降后略干,便可起苗,多采用機械起苗,起苗時要帶土起苗,形成土球,對根部形成保護,土球離地后用草繩進行網(wǎng)格狀捆綁,盡可能保證運輸過程土球完整。起苗后要馬上運輸?shù)皆灾驳兀\輸時要把帶球苗傾斜放倒,然后對枝葉進行整理,盡可能收攏,然后用吊車裝車,裝車時要注意大苗的重心平衡,避免頭重腳輕,晃動過大會導致雪松受到損傷,或者土球散開,不利于移苗后成活。土球靠車前部放,樹頭向后,要用網(wǎng)進行扎攏,避免枝桿拉傷折斷。
栽植前根據(jù)土球大小挖栽植穴,栽植穴直徑要比土球直徑大50 cm,坑深要比土球高度深30 cm,先在坑底施入腐熟農(nóng)家肥,不宜過多,避免燒根。大苗運輸?shù)皆灾驳睾螅玫踯噷⒋竺绲跗鹭Q直放入坑中央,扶正填土,將土球完全埋入,然后以苗根為中心,沿坑沿筑圍壩,確保澆水集中滲入根部。
雪松大苗移栽后,要立即澆第1 次水,水要澆透,水分要完全深入土壤根系,澆水時要注意觀察大苗是否傾斜,若出現(xiàn)歪斜,要及時扶正,同時要用固定支架進行固定,防止大風搖動不能結(jié)實扎根。若氣溫較高或風較大,根部水分蒸發(fā)較快,土壤干旱時,在第1 次澆水2~3 d 后,就要連澆2 次水,水量以夠用為止[4]。
2.3.1 培土支架
雪松栽后,根系尚未展開,僅限原土球起固定作用,遇大風易倒,澆水后土壤沉降,要及時進行根部培土,以根際為中心,培土30~40 cm,然后踏實,再用3 根木桿按120°夾角進行斜支,起到固定作用,防風抗倒。
2.3.2 修剪
新植雪松大苗,根系尚未扎下,樹冠大,根系少,如遇春季干旱,水分蒸發(fā)量大,嚴重影響栽植成活率,要對樹冠進行必要的修剪,根據(jù)雪松大苗的自然生長情況,疏除主干50 cm 以下的大枝及重疊枝,保障保留枝的水分養(yǎng)分需要。經(jīng)過修剪,能減少枝葉量,合理調(diào)整根冠比,利于成活。
2.3.3 松土除草
雪松移栽成活后,要經(jīng)常進行松土除草,保持土壤的通透性,利于根部透氣,促進根系發(fā)育,同時起到保水利墑的作用,避免雜草爭奪水分和養(yǎng)分。在春季多施肥,充足的養(yǎng)分可促進雪松的快速生長。
雪松在生長過程中常發(fā)生病蟲害,對雪松的生長產(chǎn)生嚴重的影響,輕則生長遲緩,重則會導致雪松死亡,給林業(yè)生產(chǎn)帶來巨大損失,要加強病蟲害防治。雪松常見病害有立枯病、黃葉病、灰霉病等,蟲害有蠐螬、大袋蛾、松毒蛾、松梢螟、紅蠟蚧及白蟻等多種,要及早發(fā)現(xiàn)病蟲害,采取針對性的措施加以防控,確保雪松正常生長。
立枯病是幼苗期多發(fā)的一種病害,主要由立枯絲核菌引起,為害幼苗根莖部位,病菌從表皮侵入,導致受害部位出現(xiàn)下陷縊縮,變成黑褐色,幼苗剛出土時,木質(zhì)化程度低,根莖嫩弱,受害苗會發(fā)生猝倒,所以也叫猝倒病。如果幼苗木質(zhì)化程度較高,一般不會倒伏,但植株會出現(xiàn)立枯癥狀。雨季時病部出現(xiàn)白菌絲或紅色霉層,嚴重時苗木枯死,產(chǎn)生缺苗現(xiàn)象。
選好地塊后要對土壤進行消毒。每畝苗床上施撒15 kg 硫酸亞鐵,再用耙子摟,使硫酸亞鐵均勻混入苗床表層土壤中,達到消毒的目的,同時疏松土壤,調(diào)節(jié)pH 值,促進壯苗。在播種時,用藥劑拌種也能起到一定的防病效果,也可以撒施25%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 g·m-2,按1 ∶200 比例與細土混合,播種時灑在苗床,起到防治立枯病的作用[5]。
雪松生長過程中常發(fā)生黃葉病,此病主要是土壤養(yǎng)分缺乏、苗根浸水時間過長、土壤堿重等因素導致,多發(fā)生在每年6—7 月,發(fā)病后葉全部變黃,根部有爛皮現(xiàn)象,細根變黑死掉。缺磷、缺鐵、土壤鹽堿重及土壤缺水積水都會誘發(fā)黃葉病。防治此病可從以下2方面入手。1)在植苗時要防止根系抽干,水分減少。2)在施底肥時要注意適量增施磷肥,控制氮肥,不要過多施用;土壤適當補充鐵元素,如葉面噴施0.2%~0.5%硫酸亞鐵水溶液、0.3%~0.5%氨基酸鐵溶液,也可以用0.05%~0.10%酸化硫酸亞鐵溶液進行樹干注射。
地老虎主要為害雪松幼苗根莖或?qū)⑽闯鐾恋挠酌缫?,幼蟲3 齡時晝夜群集在葉和莖上,為害較重,3 齡后開始晝伏夜出,對雪松幼苗的嫩葉嫩莖產(chǎn)生為害。在防治地老虎方面,要采取以下措施。1)加強苗園的管理,做好清潔工作,定期清理園中的雜物,及時中耕除草,破壞地老虎的生存環(huán)境,減少繁殖數(shù)量。2)采用布置黑光燈或者糖醋液進行誘殺成蟲,降低蟲口密度。3)人工捕捉幼蟲,清晨在斷苗周圍扒開土壤3~6 cm 深處,尋到高齡幼蟲,捕捉殺死。4)采用化學藥劑滅殺,用油菜籽餅8 kg、90%晶體敵百蟲0.5 kg,加水稀釋,制成毒餌,撒在苗圃內(nèi)。按照每畝5%辛硫磷顆粒劑3 kg 或25%辛硫磷微膠囊劑1.5 kg,分別與篩過的細土225 kg 拌勻后施于幼苗周圍[6]。
紅蠟蚧是主要寄生在雪松枝干和針葉上的一種害蟲,通過吮吸汁液造成植株養(yǎng)分缺失,長勢減退,常會誘發(fā)煤污病,嚴重時會造成苗木枯死。1)要做好苗地的清理,在早春和秋冬季,對枝干進行修剪,及時剪除病枝、殘枝及蟲害枝,降低清理苗地雜草雜物,一并燒毀,消滅越冬蟲卵,減少來年的蟲口密度。2)在苗地管理過程中,要保證水肥,提高雪松長勢,增強抗病力,同時合理進行修剪,適當疏枝除葉,提高樹體的通風透光性,減少蟲害的發(fā)生;另外,紅蠟蚧的天敵較多,可以通過釋放紅蠟蚧扁角跳小蜂、賴食軟蚧蚜小蜂等天敵達到控制此蟲害的目的。如果紅蠟蚧已經(jīng)發(fā)生,則采用化學藥劑,如40%氧化樂果、40%螺蟲乙酯·毒死蜱懸浮劑、33%螺蟲乙酯·噻嗪酮懸浮劑等進行噴施,每隔7~10 d 噴藥1 次,連噴2~3次可基本控制此蟲害的進一步發(fā)展。
雪松的栽培過程中,每個生產(chǎn)環(huán)節(jié)都十分重要,作為潛山市的林業(yè)工作者要認真研究雪松的育苗、栽植、病蟲害防治的技術要點,結(jié)合實際生產(chǎn)情況,落實到具體的實踐中,為雪松的生長提供技術保障,促進林業(yè)產(chǎn)業(yè)水平的不斷提高,為推動潛山市林業(yè)經(jīng)濟的發(fā)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