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愛軍(福建省莆田市外國語學校 351151)
英語課程教學中,寫作教學有非常典型的綜合性。因此,由閱讀教學過渡到寫作教學的過程中,應用讀寫結合的教育引導模式具有一定的適宜性。教師應選準課程教學切入點,融入豐富的輔助教學資源素材,注重學生拓展能力的培養(yǎng),提升學生初中階段英語寫作教學的效果。同時,也為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奠定基礎。從教師的角度上來說,讀寫結合的教學背景下,需要教師做好教學的銜接引導,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鍛煉與提升。
閱讀教學作為寫作教學的基礎環(huán)節(jié),在閱讀素材的選擇上,教師應當注重生動性和靈活性,與學生溝通交流了解學生的英語課程學習基礎,以及閱讀維度的主觀興趣趨勢,科學選擇閱讀學習素材,輔以應用靈活性更強的教學引導方式,促使學生的思維靈活性得到提升。閱讀素材選擇要點主要有二:一是立足具體的課程教學,豐富教育引導模式、激發(fā)學生興趣;二是選擇學生感興趣的、綜合性更強的閱讀學習素材,引導學生形成系統(tǒng)性的閱讀學習思路,進一步為寫作實踐奠定思維基礎。
在以讀促寫的寫作教學引導思路背景下,教師還應當注重寫作教學環(huán)節(jié),輔助閱讀素材和資源的充足準備。對于初中學生來說,其自主思維能力和客觀上的思維靈活性都已達到更高的水平層次。因此,教師在實施教育引導工作的過程中,需要盡可能以學生的主觀需求為向導,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元的寫作輔助素材。學生在閱讀輔助素材時能夠更好地從多角度實現(xiàn)對素材邏輯關系和內涵的把握,以便更進一步結合寫作主題、運用相應的素材完成寫作的學習任務。在素材資源獲取渠道上,教師一方面可以結合自身教學經驗選取具有典型性和針對性的閱讀素材進行應用,另一方面也可以充分利用網絡平臺和信息技術的支持,在教育引導的過程中選擇來自網絡平臺的多元素材,供學生在寫作訓練前進行篩選應用。
充足的自主空間主要是指教師在引導初中生完成寫作教學任務時,應當充分尊重學生的主觀意愿,雖然大部分初中階段的習作教學都具有命題性的特征,但教師仍然需要在寫作教學流程組織實施前期與學生達成有效溝通,這不僅是為了了解學生在寫作學習中的主觀意向,也能夠幫助教師結合前期溝通中所獲取的信息,為進一步指導學生自主完成寫作學習任務提供幫助。從寫作學習的基本性質上來講,寫作過程本身就具備一定的發(fā)散性和靈活性。對學生的自主思維能力和思維靈活性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只有學生在寫作學習的過程中具備一定的自主思考和實踐能力,其寫作學習的困難感才能從客觀上得到降低,同步培養(yǎng)學生寫作學習信心的目標也才能夠順利達成。
在讀寫結合教學模式融入寫作教學中時,閱讀和寫作作為高層次水平能力培養(yǎng)內容及實踐中的能力培養(yǎng)過程,都需要一定的時間成本,培養(yǎng)方法也主要以循序漸進的方法為基礎。因此,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表示出一定的局限性。教師需要通過針對性方法的應用提升有限課堂教學時間的利用率、豐富學生的課程學習體驗,以便充分發(fā)揮出讀寫結合促進寫作教學效果的積極作用。
無論是閱讀能力還是寫作能力,對學生的英語基礎知識積累量以及基礎語法點,詞匯句型知識的學習狀態(tài)都有非常明確的要求。從實際出發(fā)來講,進入初中階段,基于學生基礎學習能力、學習自主性、學習積極性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不同學生的英語課程學習基礎具備一定的差異。因此,教師在運用讀寫結合模式組織落實具體的教學過程時,會由于學生客觀上的基礎學習狀態(tài)差異,導致讀寫結合模式在應用成效上受到一定的影響。對于初中生來說,當前期的課程學習體驗未能達到預期的要求,后續(xù)一系列的課程學習中都會產生學習壓力較大,學習自主性不足的實際問題,最終影響學生英語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提升效果。
寫作能力的提升是循序漸進的過程,也是逐步深入的過程。對初中生來說,當具備了英語基礎寫作能力和寫作思維狀態(tài)后,教師需要逐步提升寫作教學的綜合性和整體難度,一方面幫助學生接觸和了解更加多元的閱讀素材資源,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思維,另一方面應通過實踐活動拓展學生英語學習模塊的開發(fā)利用,促使學生的拓展學習效果得到提升,最終扎實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提升學生的英語寫作水平。但從目前的實際情況看,由于寫作教學以及讀寫結合教學模式在實踐應用中需要多元化的素材資源支持,且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也存在典型差異,因此,拓展學習資源在供應和應用的效果上受到了一定的影響。部分學生的自主學習需求未能得到滿足,基于讀寫結合提升學生寫作學習能力的目標在實現(xiàn)效果上也會受到影響。
陶行知是我國著名的教育家,其教育理念的核心要素在于“在學中做、在做中學”,并且強調從生活實踐環(huán)境中挖掘教育引導素材和資源,讓學生將學習的過程與日常生活實現(xiàn)有機融合,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穩(wěn)定學生的學習成效。英語課程的寫作教學中,為了突破學生對于外語語言學習的壁壘和局限,教師也應當積極利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以實踐教學為基礎,挖掘生活中的資源素材指導讀寫結合寫作教學模式的推進落實。
教師在讀寫結合的教學模式下,需要首先基于常規(guī)的英語課文,以學生感興趣的方式方法引入讀寫結合模式,促使學生能夠立足課文學習的內容,通過思維發(fā)散更進一步地將學習范圍延伸到閱讀和寫作的區(qū)域。教師只需要在情境創(chuàng)設的過程中注重結合學生的主觀興趣創(chuàng)設適當的情境,并且注重情境本身的發(fā)散性和延伸性,就能夠通過情境創(chuàng)設將閱讀學習的過程逐步向寫作訓練的過程進行引導,促使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得到針對性的訓練。例如,在初中英語課程The birthday party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生日派對是學生日常生活中感興趣的話題,在引導學生學習這篇課文時,以學生為主導,結合學生的主觀反饋和對生日派對的主觀感受創(chuàng)設不同類型的生日派對情境,引入相應的對話場景,鼓勵學生結合自身的生日派對參與真實經驗完成自主對話環(huán)節(jié)。隨后再由教師將課程教學的進程引入學生自主閱讀的環(huán)節(jié),積極引導學生對本篇課文的重點詞匯、重點句型進行梳理總結,厘清文章邏輯關系,提升學生對課文的熟悉度。隨后,教師可以結合學生自主演繹的不同場景,讓學生以生日派對為主題進行自主寫作訓練,促使固定的英語課程教學內容的拓展性內涵得到挖掘。具體來說,本篇課文的重點詞匯包括magic、enjoy、himself、around、blow out、in fact,重 點 句 型 包 括:①It’s your turn.②I want to the movies with Alice and Lisa.③Go and wish them at once等。教師可以在寫作拓展任務的過程中,通過鑒定具體的句型和詞匯,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寫作訓練。一方面促使學生在自主寫作的過程中形成更加靈活且具有創(chuàng)新性的思路,另一方面也能基于自主寫作促使學生對重點詞匯和句型產生深刻的印象。另外,有了前期的情境創(chuàng)設環(huán)節(jié)的支撐,學生也能夠更好地基于個人的真實感受進行寫作訓練。
基于前文所述的學生基礎學習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局限性挑戰(zhàn),在應對方面需要初中英語教師結合寫作教學的具體內容要求和側重點,以學生的基礎學習能力和學習狀態(tài)為基準進一步教育與引導,充分應用多種不同類型的教學引導方式促使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獲取寫作能力不同程度的提升成果,保持學生對英語寫作學習的信心。例如,在初中英語課程Playing sports教學中,教師可以基于不同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層次進行前期的溝通和了解,在閱讀與寫作結合的背景下運用層次化的教學方法,結合學生的需求進行實踐教育引導,促使學生在不斷提升任務完成難度的過程中獲得寫作能力的鍛煉和完善。在具體的教育引導中,教師對處在基礎學習層次的學生提出自主討論,制定體育活動計劃的目標任務,鼓勵學生通過小組協(xié)作的方式對不同類型體育運動的基本特征,以及體育運動訓練的自主方法進行總結闡述。在相互溝通和寫作的過程中,學生詞匯學習和句型掌握能力中的阻力會有所減小,而對于學習能力相對較強的學生,教師可以結合時態(tài)訓練的具體要求,設置不同的體育運動項目和對話場景,讓學生在限定詞匯范圍的情況下進行寫作訓練。
拓展性學習資源的開發(fā)利用,主要是指教師基于學生寫作能力的訓練,推薦學生閱讀相應的英語短篇文學作品或英語電影英語主題音樂,促使學生在進入難度更高的寫作學習訓練階段前積累更多的閱讀經驗,形成更加清晰的寫作思路,最終獲得良好的寫作訓練效果。教師可以結合一些英文影視作品或英文音樂作品,為學生的英語閱讀素材積累以及英語寫作經驗積累提供便利條件,并通過定期組織閱讀競賽、英語口語競賽的方式檢驗學生的英語綜合學習能力,為寫作學習效果的突出奠定基礎。
在初中英語的課程教學中,讀寫結合的教學模式對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優(yōu)化具有非常顯著的促進作用。教師需要通過課程教學環(huán)節(jié)的科學組織規(guī)劃以及課程教學過程的優(yōu)化完善,促使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獲得英語寫作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