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昊
美東時間2022年10月30日,達斯汀·約翰遜在LIV高爾夫邀請賽邁阿密站贏得冠軍獎杯
北京時間10月31日,達斯汀·約翰遜最后一記推桿進洞,他握緊拳頭,微笑等待著賽后的瘋狂慶?!潭贪肽陼r間,他在球場上掙到了超過3500萬美元獎金!平均每打一桿的收入超過2萬美元!
要知道,這些錢只是他打了8場比賽的所得,還沒算上其傳言1.25億美元的天價“簽約費”。
這些收入和達斯汀·約翰遜過去十多年打工的美巡賽(PGA Tour)無關(guān),全拜一個全新的巡回賽所賜。
LIV高爾夫邀請系列賽是2022年全新誕生的高爾夫職業(yè)巡回賽,其背后的金主是沙特阿拉伯主權(quán)財富基金,該機構(gòu)是世界上最大的基金之一,管理著超過5000億美元的資金。
傳奇高爾夫球星、澳大利亞人格雷格·諾曼(Greg Norman)被任命為LIV高爾夫的操盤手。今年6月,首場比賽在倫敦舉行。首個賽季共舉行了8場比賽,前7場單站獎金2500萬美元,總獎金高達2.55億美元。
相比之下,全球最有影響力的高爾夫職業(yè)巡回賽—美巡賽,2022年有超過40場比賽,總獎金4.27億美元。從單站比賽的獎金來說,美巡賽旗艦賽事—球員錦標賽的總獎金2000萬美元,冠軍獎金360萬美元,均低于LIV常規(guī)賽事(單站總獎金2500萬美元,個人賽冠軍獎金400萬美元)。
深深的金錢烙印,是中東資本出手參與體育項目的一貫作風,投資足球俱樂部如此,LIV高爾夫邀請賽自然也不例外。
有了錢,很多事情都可以做得很漂亮。參加LIV的賽事,球童們也跟著享受到了不少好處。從前在美巡賽或歐巡賽,球童都是自掏腰包解決食宿。到了LIV邀請賽這里,一切全免!好吃好喝!
曬一下LIV球員們的獎金收入,也許更能直觀地體現(xiàn)這個土豪巡回賽的“經(jīng)濟實力”:參加第八場團隊錦標賽決賽的16名球員,賽季獎金收入都超過了200萬美元。帕特·佩雷茲7場比賽收入800萬美元,比他過去五個賽季在美巡賽掙的獎金總和還多;皮特·尤萊掙到1250萬美元,比他過去十年獎金總和的二倍還多……
“我們是更熱鬧一點的高爾夫。”高爾夫運動一向以傳統(tǒng)和禮儀著稱,LIV的口號一上來就把自己定義為“顛覆者”,向傳統(tǒng)發(fā)起挑戰(zhàn)—
比如,傳統(tǒng)的高爾夫比賽,都是72洞的四輪賽制;而LIV高爾夫只打三天54洞(“LIV”就是羅馬數(shù)字54)。
LIV高爾夫的每場參賽陣容僅有48人,每名參賽的球員都能分到不菲的獎金。
傳奇高爾夫球星、澳大利亞人格雷格·諾曼被任命為LIV高爾夫的操盤手
2022年6月11日,英國赫特福德郡,LIV高爾夫邀請賽現(xiàn)場
傳統(tǒng)的高爾夫賽事,所有球員都是在1號洞和10號洞開球的,球員們按照各自的出發(fā)時間依次開球;而LIV高爾夫倡導18洞所有球員同時開球。
以往的大多數(shù)高爾夫職業(yè)賽事,參賽陣容通常超過100人,兩輪過后都有一條殘酷的“晉級線”,位于晉級線之外的球員將被淘汰,無法參加后兩輪比賽,一分錢獎金也拿不到。而LIV高爾夫的每場參賽陣容僅有48人,每名參賽的球員都能分到不菲的獎金,毫無晉級壓力。
很多LIV球員為了獲得世界積分,只能去參加歐巡賽甚至亞巡賽的部分賽事。
此外,LIV高爾夫還引進了團隊賽的概念。LIV高爾夫允許球員在正賽穿短褲(美巡賽和歐巡賽僅允許球員穿長褲),允許球員使用測距儀,這些小細節(jié)都與傳統(tǒng)的巡回賽迥然不同。
賽事之外,LIV高爾夫也下足了功夫。賽后搭起了類似F1賽車那樣的冠亞季軍領(lǐng)獎臺,煙火、香檳……好不熱鬧。賽事期間的夜晚,到場球迷還可以欣賞Chainsmokers、Jason Derulo、Jessie J和James Morrison等大牌歌手和樂隊的現(xiàn)場表演。
LIV官方網(wǎng)站的“自我介紹”寫道:我們的使命是助推職業(yè)高爾夫,使其更加現(xiàn)代化,為球員和球迷提供更多的機會。
美國是職業(yè)高爾夫的“老大哥”,男子世界排名前10位的常年半數(shù)以上都是“湯姆大叔”,四大滿貫賽事有三場都是在美國舉辦,當然世界上最高水平、獎金最高的巡回賽就是美巡賽。
—這一切在LIV邀請賽誕生后都出現(xiàn)了微妙的變化。
LIV是舉著巨額支票簿來美巡賽挖人的。LIV“創(chuàng)始會員”菲爾·米克爾森傳言拿到了2億美元的簽約費,前世界第一達斯汀·約翰遜和2022年英國公開賽冠軍卡梅隆·史密斯的“轉(zhuǎn)會費”也超過了1億美元。
這些出走的球星都曾是美巡賽的票房保證。美巡賽豈能坐視不管?掌門人杰伊·莫納漢當即宣布,參加LIV比賽的球員將被美巡賽無限期禁賽。勢不兩立!
美巡賽給其合作的部分贊助商施加了壓力,一時間好幾家贊助商宣布與轉(zhuǎn)投LIV的球員們解約。
球員們也迅速分成了兩派:一派以伍茲和麥克羅伊為首,堅定支持美巡賽。據(jù)說沙特富豪們用大幾億美元都沒能請動老虎。一派以米克爾森和達斯汀·約翰遜為代表,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職業(yè)球員為了獎金選擇不同的巡回賽,無可指摘。
當LIV高爾夫邀請賽揭幕戰(zhàn)6月打響的時候,僅有幾名大牌球員加入,更多的是保爾特、維斯特伍德、凱梅爾這樣已過當打之年的老將,名氣有,競技狀態(tài)已經(jīng)開始走下坡路也是不爭的事實。
慢慢地,越來越多的壯年美巡賽球星加入進來,比如布賴森·德尚博、華金·涅曼、伊布拉罕·安瑟、布魯克斯·科普卡、帕特里克·瑞德……其中以卡梅隆·史密斯前腳贏得英國公開賽,后腳轉(zhuǎn)投LIV最讓人震撼。
美巡賽這邊,除了禁賽球員外,也開始改變原有賽事體系,提高部分賽事的獎金,以穩(wěn)住不斷被挖角的大牌球員。
美國高爾夫球手泰格·伍茲
2022年10月30日,美國邁阿密,轉(zhuǎn)投LIV高爾夫邀請賽的卡梅隆·史密斯
從輿論的角度出發(fā),美巡賽攻擊LIV邀請賽,也只是拿背后金主沙特的人權(quán)說事,巡回賽本身沒有多少可以指責的地方,最多來一句“燒錢不利于高爾夫運動的發(fā)展”。
美巡賽和LIV水火不容,作為全球第二大巡回賽的歐巡賽,態(tài)度就顯得頗為重要了。
在LIV賽事誕生前,歐巡賽一直被球員視為前往美巡賽的跳板。美巡賽為了加強兩大巡回賽的聯(lián)系,購買了歐巡賽比賽信號制作公司一部分股份,相當于成了歐巡賽的股東。
美巡賽也與歐巡賽展開合作,為后者介紹贊助商,雙方在2022年開始互相認證賽事。不過歐巡賽沒有美巡賽那么有錢,他們在2022年開始把自己的一級巡回賽冠名賣給了迪拜的“DP World”集團。
在美巡賽宣布無限期禁賽LIV球員時,歐巡賽也喊話了:LIV球員禁賽3場,罰款12萬美元。這個處罰力度顯然輕了很多。
后來,LIV球員通過法庭爭取到參賽權(quán)益,歐巡賽的旗艦賽事一度出現(xiàn)了18名LIV球員。歐巡賽的CEO基斯·佩利公開表示,LIV球員不能參加職業(yè)/業(yè)余配對賽,同時不會出現(xiàn)在賽事轉(zhuǎn)播的焦點組。
這些“處罰”的力度,遠遠不及美巡賽。從這個差別也能體現(xiàn)出歐巡賽對LIV的態(tài)度:表面上必須抵制LIV,但又想通過LIV牽制美巡賽,提高自己的話語權(quán)。
作為抵抗LIV的手段,美巡賽和歐巡賽聯(lián)合宣布,2023年歐巡賽積分前十的球員將獲得美巡賽參賽資格。表面上看,兩家合作更緊密了;但是很多業(yè)內(nèi)人士指出,這樣的條款讓“歐巡賽更像美巡賽的二級巡回賽”。
雖然LIV投資了3億美元長期支持亞巡賽,但亞巡賽的整體影響力無法和歐巡賽相比。而且,此前歐巡賽曾與沙特資本合作過三年的沙特國際賽,LIV方面一直也沒放棄與歐巡賽的溝通聯(lián)絡。
頗具諷刺意味的是,前不久結(jié)束的歐巡賽安達盧西亞大師賽上,一度被歐巡賽禁賽的LIV球員奧代吉贏得了最后的冠軍。
錢不是萬能的,LIV的大佬們也有煩惱,最棘手的就是世界積分問題。由于LIV賽事剛剛創(chuàng)辦,而世界積分組織對巡回賽有考察期,因此LIV元年共8場賽事均沒有世界積分。
雙方一個手腕強硬,一個不差錢,還是會繼續(xù)硬剛下去。
2022年9月18日,歐巡賽意大利公開賽決賽日賽況
對職業(yè)球員來說,世界排名是他們前往大滿貫賽事和世錦賽的通行證。這些大賽是證明一名球員競技水平的最高舞臺。除了世界排名,僅有前冠軍等極其嚴苛的條件可以保證球員出現(xiàn)在大滿貫賽場。
由于高爾夫大滿貫賽事的主辦機構(gòu)與美巡賽合作已久,前者對LIV球員的態(tài)度也引發(fā)了諸多關(guān)注。大滿貫賽事暫時還不會禁賽LIV球員—前提是球員本身有資格參賽,而“資格”還是靠積分。
LIV想了一個“曲線救國”的辦法:通過資助擁有世界積分的小巡回賽—中東與北非巡回賽,讓球員參加從而獲得世界積分。
但這個想法被世界積分組織否決了,理由是中東與北非巡回賽沒有提前報備,不能說干就干。很多LIV球員為了獲得世界積分,只能去參加歐巡賽甚至亞巡賽的部分賽事。
世界積分組織拒絕LIV的申請也是有充分理由的,理論上一個全新巡回賽的考察期是兩年。此外,目前LIV每年賽事數(shù)量不足10場,球員資格都是“邀請”而來,以及比賽不設晉級線等,都與世界積分組織的要求不符。
“目前的世界排名,如果沒有囊括所有的巡回賽和所有的球員,那么就是不準確的世界排名。”LIV球員羅相昱說。他的言外之意是,LIV球員沒有世界積分是不公平的。
無論如何,LIV球員的等待要延續(xù)到2023年了。
LIV從誕生的那一刻起,獲得了多少關(guān)注,就擁有多少爭議。甚至球迷們都分成了旗幟鮮明的兩派。
支持LIV賽事的球迷認為,這個賽事打破了美巡賽的壟斷,競爭讓高爾夫運動的發(fā)展更為良性。球員和球迷們也多了一個選擇。
反對者認為,LIV的比賽充滿了銅臭味,球員們只是走走過場,沒有晉級的壓力,毫無斗志,失去了高爾夫巡回賽原有的競技性。
此外,燒錢能堅持多久也是個問題。有中國球迷甚至拿中超做比較,當資本撤離后,會是一地雞毛嗎?
LIV高爾夫發(fā)布了2023年的賽事計劃,14場比賽,4.05億美金。比賽場次和獎金較2022年又有了顯著提升。同時,他們正在美國尋求電視轉(zhuǎn)播合作機構(gòu),以擴大賽事的影響力。
美巡賽與LIV的針鋒相對引發(fā)很多問題,很多圈內(nèi)大佬都站出來表態(tài),希望雙方坐下來談判,看看有沒有合作或者緩和的可能。
從目前來看,雙方一個手腕強硬,一個不差錢,還是會繼續(xù)硬剛下去。諾曼透露,LIV正在“追求”7名重量級球員。不用說,這些球員都是美巡賽的招牌。
新的一年,一定還有美巡賽的球星來到LIV。兩大賽事機構(gòu)的爭斗,才剛剛開始呢。
特約編輯榮智慧 rzh@nfcma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