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貝瑞醬
李雪健劇照
2022年的國慶檔電影,最值得期待的一部電影便是《萬里歸途》。演員陣容眾星云集。既有張譯、殷桃這樣的演技派,也有王俊凱這樣的流量小生,真正吸引大多數(shù)觀眾走進(jìn)影院的是老戲骨李雪健。當(dāng)李雪健在《萬里歸途》里說出那句:“祖國不會放棄任何一位同胞,我們一定帶大家回家”時,讓人格外安心。
在微電影《目光》里,李雪健全程只在影片結(jié)尾有一句臺詞。即便如此,單憑肢體和表情,他依然塑造了四個不同的角色:父親、導(dǎo)師、校長、老兵。演戲的最高境界不過如此,只是單單看他站在那里,人物形象就已經(jīng)立起來了。
關(guān)于他的演技神話,我們聽了很多—— 出道40余年,33次斬獲影帝;國內(nèi)唯一的大滿貫獲得者,前任中國電影家協(xié)會主席;公認(rèn)的內(nèi)地最會演戲的男演員之一。
1990年,中國第一部大型室內(nèi)電視連續(xù)劇《渴望》在中央電視臺播出。當(dāng)時造就了萬人空巷的熱播盛況,其中飾演宋大成的李雪健,也成了時下最紅火的男演員。
單論做演員的硬件,李雪健并不算理想。他個頭不高,長相也不出眾,但也恰巧勝在他其貌不揚(yáng),詮釋樸素善良的好人,再讓人信服不過。
李雪健飾演過不少好人,包括楷模。比如焦裕祿、楊善洲。這種正面角色很容易顯得不真實(shí)、臉譜化。但放在李雪健身上,角色總會長出骨肉,生出筋血,與角色合為一體。比如,電視劇《焦裕祿》一度讓觀眾以為就是紀(jì)錄片。
李雪健的厲害在于,他演什么就是什么。如今提起中國父親的形象,大多數(shù)觀眾腦海里會自動對應(yīng)李雪健的臉。早年他演《搭錯車》里的啞父,就賺取了無數(shù)觀眾的眼淚。
前些年又在《嘿,老頭!》里出演一個患阿爾茨海默病的父親。光是一個手抖還偏要喝酒的鏡頭,這個固執(zhí)老頭的形象就鮮活起來。李雪健的表演不著痕跡,極其生活化,表演好人和普通人,對他來說信手拈來。而這位演技大拿最為人稱道的,還是在于他對復(fù)雜人物的詮釋。
陳凱歌的《荊軻刺秦王》中,在李雪健狂放的演繹里,嬴政不只是我們印象中的千古一帝。在雄才偉略的代名詞之下,他更是一個極度矛盾的人。他可以突然頑童一般大喝:“你們都聽到了,燕王,要?dú)⒐讶肆?!”也可在被荊軻刺殺過后,又飽含熱淚,痛哭流涕:“你為什么要?dú)⑽??”他剝下千古一帝高貴的外殼,充分展現(xiàn)了嬴政的復(fù)雜性—— 瘋狂、狠毒又天真、外放。這是一次對人物形象的徹底打破和重塑。
另一次,則是1998年版的《水滸傳》,李雪健顛覆了傳統(tǒng)視角下的宋江。在這一版本中,宋江不再是我們熟悉的梁山好漢、江湖豪杰。他腹黑,陰柔,手無縛雞之力,卻又精于算計,野心勃勃。光是收編后跪拜朝廷時高高撅起的后腚,立住了一個扭曲的人物。李雪健回憶起那時《水滸傳》播出后,因?yàn)樗谓屓撕薜醚腊W癢,嚇得他一度不敢回山東老家。
還有《新上海灘》里的大亨馮敬堯、《少帥》里的張作霖、《1942》里的李培基……李雪健總有讓角色立體起來的能力,讓觀眾通過他看向人性的復(fù)雜與幽深。
作家史鐵生專門為李雪健寫過一篇文章,在介紹李雪健其人時,語氣不乏詼諧幽默:關(guān)于身高,他說情緒好了是1.72米,情緒不好就是1.7米。平時體重是70公斤,拍戲時就不一樣,根據(jù)角色的身世可以大減。體重的彈性設(shè)定,貫穿了李雪健40多年的職業(yè)生涯。
早在李雪健27歲的時候,他得到了第一個重要的演出機(jī)會。出演話劇《九一三事件》中的反派林彪。一開始李雪健還是作為替身,因?yàn)檫^于努力,成功“轉(zhuǎn)正”。為了演好這個角色,李雪健不僅剃了同款光頭,還在一個月內(nèi)快速瘦身20斤。
他幾乎把所有時間都用在琢磨角色上,努力把角色的生平細(xì)節(jié)都一一刻錄在腦子里:“林彪胃不好,所以他早上起來,一定要吃黃豆。他衣兜里一定有兩樣?xùn)|西,望遠(yuǎn)鏡,還有黃豆?!本瓦B怎么走路,李雪健都通過紀(jì)錄片熟稔于心。
如此扎根角色,成功為他取得履歷上大寫的一筆—— 中國戲劇界最高獎項“梅花獎”。
李雪健時常為了角色忽胖忽瘦。出演焦裕祿的時候,為了呈現(xiàn)出這位人民公仆的操勞憔悴,他每天只喝白菜湯,在短時間內(nèi)暴瘦。即使可以借助化裝,但他仍然以這種堪稱自虐的方式,體會重病纏身的虛弱感。這部電影在那個年代引起的轟動,不亞于當(dāng)今任何一部電影。票價3毛的年代,收獲1.3億元的票房??墒钦驹陬C獎臺上,李雪健卻說:“苦和累都讓好人焦裕祿受了,名和利都讓傻小子李雪健得了。”
李雪健深知,受人喜愛,是沾了角色的光。唯有以幾十年如一日地踏實(shí)演戲,每一次都用盡全力,才對得起角色。
也有一次例外,讓李雪健后悔至今。在拍攝《橫空出世》時,他飾演的是一線部隊指揮官馮石。戰(zhàn)場殺敵經(jīng)常是吃了上頓沒下頓,軍人普遍是消瘦的。但那次李雪健沒來得及減肥。為此他埋怨自己:“41年胖了一次,我永遠(yuǎn)對不起觀眾?!薄拔胰绻偈?0斤,那個角色會更有魅力,更有力量。”
2001年,在拍攝《中國軌道》的時候,李雪健檢查出了鼻咽癌,為了不耽誤劇組進(jìn)度,李雪健上午和妻子去醫(yī)院做化療,下午回劇組拍戲,一直堅持到他殺青。每次他忍著劇痛拍攝時,工作人員都在一旁抹淚。好在幾年后,李雪健的病痊愈了,然而疾病的后遺癥一直延續(xù)到今天。
作家史鐵生筆下,還記錄過李雪健的一件趣事
在他成名后,有天傍晚騎著車急急忙忙去幼兒園接孩子。碰見一個老街坊沖他大喊:“哥們兒上哪去?”李雪健隨口應(yīng)了一聲,繼續(xù)蹬車。結(jié)果老街坊不樂意了,在背后叨咕了一句:“哥們兒怎么不理人,牛啦?”李雪健一聽,連忙掉頭回來解釋:“我得接孩子去,這都快晚了?!崩辖址晦D(zhuǎn)怒為喜,一揮手:“快去!”
與生活中的這幕截然相反的是他出席活動時的場景。
每逢影視行業(yè)的頒獎盛典活動,李雪健一出現(xiàn),所有同行后輩或夾道相迎,或起立致敬。可無論多么德高望重,都沒能改變李雪健一以貫之的生活方式:低調(diào),簡樸。對此史鐵生寫他的這句話再恰當(dāng)不過—— 除了“認(rèn)認(rèn)真真演戲”之外李雪健再無所長;除了“清清白白做人”之外李雪健再無奢望。這種對于名利、對于演員身份的態(tài)度,李雪健如同行業(yè)明燈,不斷啟發(fā)著后來者。
在某次頒獎典禮上,胡歌超越李雪健獲獎時,特意來到他面前表示:“受之有愧。”在跟李雪健同坐過一次飛機(jī)之后,他倍感愧疚?!袄钛┙±蠋煹赂咄兀@么高的年齡,他只帶了一個隨行人員,我很慚愧,我?guī)Я巳齻€隨行人員?!睆拇?,胡歌出行也一切從簡。
黃渤在分析李雪健的表演時也充滿敬仰?!坝械氖亲约簬У膫€人魅力,有的是沉淀下來的力量”,而李雪健兩種都是,“他真的就是融進(jìn)去了,是用骨血在演戲?!?/p>
跟李雪健合作過《我和我的父輩》的沈騰,回憶起一起表演的點(diǎn)滴,忍不住眼圈泛紅?!白源蚶钛┙±蠋熯M(jìn)場后,我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老藝術(shù)家,表演的那種準(zhǔn)確。大家也都知道他的病很嚴(yán)重,拍完每一條,他都在旁邊拿手絹咳半天,但回來還是百分百地投入到表演中。那時候你真的會肅然起敬。”
因?yàn)樯眢w原因,李雪健深知自己必須珍惜時間,對自己更加嚴(yán)格要求。一輩子勤勤懇懇演戲,只為對得起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