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紅斌 朱小花
(1義烏市藍顏家庭農場,浙江義烏 322000;2浙江農藝師學院,浙江杭州 310021)
藍莓綠色種植是適應現代生活需求的一個必然趨勢。藍莓綠色種植不僅能夠保證藍莓品質,有利于維護消費者的身體健康,而且可以減少化肥和農藥使用量,預防有害物質污染,有效保護土地資源和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促進新型農業(yè)的綠色和健康發(fā)展[1-2]。近年來,浙江省藍莓種植面積不斷擴大,已接近700hm2,主要分布于諸暨、新昌、上虞等地。浙江省藍莓種植以露地栽培為主,品種類型以兔眼藍莓和南高叢藍莓為主,有一小部分北高叢藍莓品種。目前,浙江省以“休閑采摘游”為主的藍莓種植迅速發(fā)展,但當前的藍莓鮮果品質并不理想,例如口感中等、果個大小不足等。上述問題主要由品種定位不明確、優(yōu)質栽培技術執(zhí)行不到位、品種老舊、樹體老化、果實成熟采摘時正逢梅雨季節(jié)等原因所致。
自2010年以來,義烏市藍顏家庭農場新墾廢棄荒地建設藍莓種植基地,引進試種藍莓新品種,并在藍莓綠色種植方面不斷創(chuàng)新、不斷試驗,探索先進的栽培技術,種植過程中嚴禁使用化學農藥和化學肥料,對土壤進行持續(xù)監(jiān)測,發(fā)現問題及時分析改進,保證土壤肥沃健康。同時,實現田間有益物質的循環(huán)利用,對藍莓深加工過程中殘留的廢渣進行科學發(fā)酵、合理調配,將營養(yǎng)成分豐富、pH值適宜的發(fā)酵液作為藍莓栽培基肥,既節(jié)約了肥料成本,又減少了固體廢棄物的排放,減少了環(huán)境污染,同時大幅度增加了藍莓風味。在藍莓綠色種植過程中涉及的品種選擇、園地選擇、定植密度、品種配置、土壤管理、整形修剪和病蟲害防治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管理實踐經驗。
義烏市藍顏家庭農場位于風景秀麗的義烏市赤岸鎮(zhèn)雅治街村,注冊資金100萬元,主要從事藍莓綠色種植技術與新產品開發(fā)。該農場是浙江省級示范性家庭農場,先后通過了國家無公害農產品認證和綠色食品認證。農場緊臨佛王線,交通十分便利,距佛堂鎮(zhèn)約5 km,區(qū)位條件優(yōu)越。農場土壤主要為紅黃壤,是最適宜藍莓生長的土壤。農場具有完善的組織章程、管理機構和分配機制,管理規(guī)范,實行獨立核算、自負盈虧。農場現有長期雇傭的生產管理人員5人,每年在春季采摘、秋管、冬管等時節(jié)臨時雇傭周邊村民上千人次。
自2010年著手建設藍莓園以來,義烏市藍顏家庭農場先后深入我國東北、華南地區(qū)考察藍莓品種,從聯想佳沃集團引進國內外20多個品種進行試種生產。農場種植基地占地逾13.33 hm2,目前已掛果投產藍莓逾3.8萬株,主要有早熟品種奧尼爾、夏普蘭、萊格西、天后、戴安娜等,中熟品種薄霧、維3、布里吉塔、藍豐、藍光、布萊登等,晚熟品種圓藍、燦爛等。
目前,義烏市藍顏家庭農場結合藍莓種植特點,在生產基地建設、旅游產品開發(fā)、飲品加工等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注冊了“大地春風”商標,形成了產加銷一體、農旅融合的藍莓產業(yè)綠色發(fā)展體系。在種植方面,農場已經初步形成了符合自身特點的綠色種植技術模式。在藍莓產品加工方面,農場通過聘請專家、教授進行技術指導,同時赴大興安嶺學習,最終成功完成了藍莓深加工產品的研發(fā),成功開發(fā)了5類產品,包括藍莓果酒、藍莓酵素、藍莓果醬、藍莓果脯、藍莓白酒等。在副產品加工利用方面,藍莓深加工產生的殘渣及廢水經過處理發(fā)酵后可用作有機肥,實現了副產品的循環(huán)利用,給農場和周邊農戶帶來了實惠。在產品營銷方面,農場注冊了“大地春風”商標,建立了微商銷售平臺,通過門店銷售、配送等多種形式,不斷拓展銷售渠道。在休閑旅游方面,形成了以農場藍莓采摘、燒烤、垂釣等項目為主體,餐飲娛樂為補充的綜合休閑農業(yè)發(fā)展模式。
根據藍莓的生長習性,精心選擇生態(tài)環(huán)境條件好、土壤條件適宜、水利條件較優(yōu)的荒坡,保證藍莓較好的生長環(huán)境條件。這是保證藍莓種植成功的前提條件之一[3]。義烏市藍顏家庭農場藍莓種植基地選址在義烏市赤岸鎮(zhèn)雅治街村,屬低丘緩坡地。經過墾造以后形成臺田、梯田,可有效防止田間積水;同時水源充足,可以滿足干旱季節(jié)藍莓對水分的需求。農場的原土pH值為7左右,為達到藍莓生長適宜的酸堿度,農場采用鋸木屑混合羊糞、草炭、松樹皮(或松針)、硫黃粉進行原土改造,使土壤pH值達到5.0左右,土壤有機質含量達到40%左右。
根據藍莓怕旱怕澇的特性,農場對藍莓園的土地進行了精心設計和規(guī)劃。有一定坡度、不易積水的地塊,直接開挖定植穴;土地平整、易積水的地塊,構筑栽培壟,壟寬0.5 m,壟高0.3 m,壟距0.5 m。土地整好后,開挖定植穴,定植穴的基本標準為0.5m×0.5 m×0.5 m,根據藍莓品種的不同,可適當進行調整,如半高叢藍莓和矮叢藍莓適當縮小定植穴規(guī)格,兔眼藍莓適當增大定植穴規(guī)格。定植穴挖好后,施入草炭土300 m3/hm2、腐熟的牛糞 105~150 m3/hm2,深翻 30 cm,平整土地,設置排水溝,凈化園土。
農場根據各種藍莓成熟期的不同,從方便管理、延長農場藍莓供應期、緩解農場勞動用工壓力、確保農場藍莓品質等方面,著手配置農場的藍莓品種。此外,為確保藍莓產量和品質,農場主要選擇異花授粉。為了能更好地提高授粉效果及坐果率,農場在基地內放養(yǎng)蜜蜂輔助授粉,并在盛花期人工搖樹授粉?;亟ㄔO初期,采用當時普遍應用的多品種搭配種植模式,即多品種間隔種植。多年的實踐表明,這種品種配置模式既不方便管理,也不利于各種藍莓的有效生長和高效生產。經過探索,農場當前主要采用成塊布置藍莓品種的模式,即根據地塊現狀,以單一地塊為基本單位,科學布置各種習性不同的藍莓品種。這樣既方便管理,也有利于藍莓異花授粉。目前,農場早熟的藍莓品種主要有奧尼爾、夏普蘭、萊格西、天后、戴安娜等,中熟品種主要有薄霧、維3、布里吉塔、藍豐、藍光、布萊登等,晚熟品種主要有圓藍、燦爛等。
定植時,應充分考慮藍莓的生長習性、生產管理水平、定植后的成活率、土地利用率、種苗繁育等問題,科學安排藍莓定植密度。高叢藍莓的株距為1 m,行距根據地塊以種植1行為主;半高叢藍莓的株行距為1 m×2 m;矮叢藍莓的株行距為0.5 m×1.0 m。為了縮短藍莓的投產時間,農場采用控根栽植、基質定植的新技術,定植基質采用谷殼、草炭、羊糞、硫黃的混合物(占60%左右)+沙性原土(占40%左右)。種苗定植深度以覆蓋藍莓根部為佳。
農場的藍莓苗均選用穴盤苗,帶土移栽,理論上四季均可定植,但根據農場土地整理情況,為了確保藍莓最好的移栽條件,農場選擇在秋季至早春萌動前完成藍莓苗定植工作。定植苗全部選用三年生苗,以確保定植效果,定植深度在20 cm左右。定植時,嚴格做到“三扶兩踩一提苗”,澆透定根水;根據地塊立地條件、土壤條件,采取覆蓋谷殼、松針、防草布等措施,可有效避免雜草生長。移栽后藍莓苗根系不可避免地會受到損傷,易導致短期內營養(yǎng)與水分供應不足。為了較好地解決緩苗難的問題,確保藍莓翌年最佳的生長狀態(tài),農場藍莓苗定植后統一短截10 cm左右。實踐表明,短截更加有利于藍莓苗翌年有效地吸收營養(yǎng),從而保證新生芽的長勢。
2.4.1 水肥管理?;|種植的藍莓,當年種次年結果,經濟壽命5~8年。藍莓對肥料的需求量較低,一般以生長過程少施多次為好。定植后以氮肥為主;開花前,施一定量的含氮肥料;完全坐果后,可施低氮高鉀肥料,能有效提高果品產量和口感;結果時,秋季施有機肥或菌肥,要注意肥料的酸堿度;采果后,及時追施平衡肥,避免因掛果而透支樹體營養(yǎng)。平時可根據葉部分析或缺素癥狀施入其他肥料。
為確保藍莓的有機生產,在藍莓定植之前須施足充分腐熟的農家肥,使土壤中有機質含量達到5%以上。每年施入嘉美金利、海力寶、贏利來、嘉美腦白金等有機活化套餐補充營養(yǎng)元素,施肥量可根據藍莓的長勢和產量靈活掌握。采摘后,為了增加樹體營養(yǎng),促進來年多花多果,可施用生物營養(yǎng)液嘉美金利、嘉美腦白金等。
2.4.2 雜草管理。雜草既有可能嚴重影響藍莓的正常生長,誘發(fā)藍莓病蟲害,又可以有效防止園地土壤板結,降低土壤溫度,防止夏季高溫灼傷藍莓根系。農場藍莓基地主要利用荒棄多年的丘陵地和半坡地建園,周邊生態(tài)環(huán)境條件呈典型的自然狀態(tài),雜草極易叢生和濫長。因此,有效控制雜草成為農場新建藍莓園的主要管理工作之一。農場藍莓園建立后,可以采取綜合防治措施控制雜草的生長。農場生產實踐表明,用稻草、谷殼、粉碎的松樹皮、松針、苔蘚和枯枝落葉等植物的有機殘體進行地面覆蓋是一種很好的管理方式,可有效控制雜草的生長。此外,種植黑麥草等綠肥也可以有效控制雜草危害。
2.4.3 株形管理。藍莓整形修剪是調節(jié)生殖生長和營養(yǎng)需求矛盾的主要手段[4]。整形修剪可有效解決藍莓園通風透光問題,充足的光照和流通的空氣可以有效減少病蟲害的發(fā)生,從而實現藍莓豐產、優(yōu)質、高效。農場管理實踐表明,與梨、桃等大果型果樹不同,藍莓具有多年生、叢生、灌木等屬性,必須采取特殊的整形修剪方法。加上高叢藍莓、矮叢藍莓、兔眼藍莓的生長習性各異,不同種類的藍莓修剪方法也各不相同,必須區(qū)別對待。只有最佳的藍莓樹形狀態(tài),才能確保藍莓品質最佳、產量最理想。農場實踐表明,根據藍莓的樹齡、枝條量等具體情況,結合地形和土壤條件,通過合理采用短截、回縮、疏枝等藍莓整形修剪技術,結合后期的摘心、剪梢、疏花、疏果等藍莓管理技術,藍莓的產量得到有效控制,藍莓的成熟期普遍提前,單果重、果實品質均有較大的提升,藍莓的商品價值顯著增加,經濟效益十分明顯。
2.4.4 病蟲害防治。有效的病蟲害防治技術是藍莓優(yōu)質高效生產的重要保障條件之一。南方地區(qū)多雨潮濕的氣候特點極易引發(fā)藍莓園病蟲害,特別是隨著樹齡的增長和樹勢的不斷提升,藍莓病蟲害防治效果成為決定藍莓生產管理成效的關鍵因素。實踐表明,在浙江金華地區(qū),藍莓常見病害主要有白粉病、霜霉病、僵果病、莖干腐爛病等[5],主要危害藍莓的葉、莖、根、花和果實,導致植株生長發(fā)育受阻、產量降低、果實的商品價值降低。不同的藍莓品種對病害的抗性差異十分明顯,開展藍莓基地建設前,必須做好前期的品種選擇工作,因地制宜地選擇抗性好的藍莓品種,減少病害對藍莓園的危害,防范藍莓生產風險。
藍莓常見蟲害主要有蚜蟲、果蠅等,主要為害藍莓的葉、枝干、果。①蚜蟲防治。蚜蟲是影響藍莓出芽的主要害蟲,其蟲體小,肉眼不易觀察到。藍莓蚜螨多數生活在芽中,可以根據癥狀予以識別,比如芽粗、幼果出現紅點等。防治措施:在果實采收后,噴施馬拉硫膦0.62 kg/hm2,兌水1 200 L/hm2,6~8周后再噴1次,可有效預防蚜螨的發(fā)生。②果蠅防治。果蠅1年發(fā)生9~13代,成蟲將卵產在藍莓果皮下,方便幼蟲取食果肉,造成果實軟化、腐爛變質脫落,是為害藍莓的主要害蟲之一[6]。果蠅蛹主要在腐爛果的殘體上、堆肥及表土內越冬,及時將果園內的壞果、落果及周邊藍莓等植物殘體、灌木雜草清除干凈,是減少果蠅危害的重要手段之一。農場實踐表明,懸掛蒼蠅貼是防治果蠅的有效手段之一。此外,每年4月中旬,在果園內懸掛果蠅誘捕器525個/hm2,也可以有效減少果蠅數量。利用頻振式殺蟲燈對果蠅成蟲進行誘殺,是近年來農場采用的另一種主要防治方法,每0.33 hm2設置1個殺蟲燈即可。還可以采用糖醋液誘殺果蠅成蟲,將敵百蟲、紅糖、醋、酒、水按1∶3∶10∶10∶20的比例配成誘殺液,放在塑料盆中,置于田間,放置密度60盆/hm2,效果也十分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