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雷 殷晨迪
村部門口排長隊,群眾人人有話講……3年前,廣水市發(fā)改局黨組成員葉國安剛剛來到鐵城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工作隊長)時,面對的是這樣一番情景。
鮮桃滿枝頭,悠然艾香溢;河清柳岸綠,景美路相連;鄉(xiāng)風潤民心,幸福指數高——3年后的郝店鎮(zhèn)鐵城村,已然是一個產業(yè)興盛、村容整潔、鄉(xiāng)風文明的和諧幸福村。
彼時,合村而成的鐵城村,因為發(fā)展不平衡,矛盾多、問題雜,戴上了“軟弱渙散村”的帽子。聽說村里來了個管事的書記,老百姓們紛紛上門反映問題。
村里一位70多歲的老太太反映,村集體6907畝山場多年前未經村民們同意,被轉讓給他人,且從未按合同支付過補償款。
葉國安聽后極為氣憤,這不是欺負到老百姓頭上了嗎?他當即召開黨支部擴大會議,當著黨員干部和村民代表的面表態(tài):“年底前我一定把大家的山場要回來,只要我是為老百姓做事,不管涉及哪個部門、哪個人、哪些關系我都不怕。若啃不下這塊硬骨頭,我立馬卷被窩坨走路?!?/p>
跑省林業(yè)廳法規(guī)處咨詢法律條文、到各級法院遞訴狀、請律師打官司——3個月的時間,葉國安前前后后跑鎮(zhèn)里、市里、省里20多趟,終于打贏了這場涉及村民利益的官司,拿回了屬于村民們的集體資產。
塘堰年久失修、道路損毀嚴重、村民飲水困難……看到村里的基礎設施嚴重滯后,群眾生活不便,葉國安爭取資金25萬元,清淤塘堰26口,建立37千伏的泵站1個,整修渠道600余米。他組織人員用水箱送水,為村民鉆井,共鉆100余米深水井6口,解決6個自然灣276人的生活用水問題。他跑市電力部門為鐵城村爭取到340萬元的電力地網改造工程,鋪設電纜線路18公里,解決村民們空調帶不動、電飯煲蒸不熟飯的問題。
一樁樁遺留難題得到妥善解決,一件件群眾期盼落到實處,這位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葉書記將村民們的心凝聚在一起,真正實現了“村合并,人合心”。
鐵城村原本是空殼村,沒啥像樣的村集體產業(yè),窮到連村干部的工資都要打白條。葉國安明白,駐村總有結束的一天,要想真正幫鄉(xiāng)親們增收致富,得幫村里搞一份好產業(yè)。
葉國安了解到村里有農戶種植桃樹,但不懂技術,收成靠天,一直沒什么收益。他通過鄉(xiāng)賢能人與省農科院搭上線,請來專家,在村里試種新品種,傳授村民種植技術。
短短兩年,水蜜桃、黃桃、蟠桃、秋雪等20多個品種的桃樹在村里試種成功,500畝的優(yōu)質桃基地也建起來了。這些鮮桃果形大、口感脆、甜度高,深受市場歡迎。目前,村里桃樹的種植規(guī)模達到3000畝,年產鮮桃354萬斤,產值1800余萬元。
2021年7月,各地水蜜桃大量上市,眼看著村里的桃子銷不出去,爛在枝頭,掉在地里,葉國安心疼不已——他意識到靠農戶自種自銷的方式已經無法滿足村里的產量了。
于是,他成立鄉(xiāng)村合作公司彩桃之鄉(xiāng)運營管理有限公司,引進湖北盛鑫農業(yè)公司參股,成立三顆桃種植專業(yè)合作社,共同打造郝店鎮(zhèn)“彩桃之鄉(xiāng)”品牌;與電商品牌、各大商超合作,實現產地直銷,8萬斤水蜜桃運到吉林、遼寧等地,銷售一空;通過邀請“網紅”帶貨,在抖音、微信視頻號等平臺售賣……在葉國安的帶領下,一項項推進桃產業(yè)發(fā)展的舉措穩(wěn)步上線,為果農們上了“多重保險”。
鮮桃產業(yè)聚人氣,桃鄉(xiāng)桃韻亮品牌。3年來,葉國安在鐵城村抓隊伍、聚民心、修基建、搞產業(yè),讓全鎮(zhèn)倒數第一的鐵城村一躍成為正數第一的“彩桃之鄉(xiā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