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 新
博爾赫斯的短篇小說《博聞強記的富內(nèi)斯》,寫一個名叫富內(nèi)斯的普通人,因為從馬上摔下來,從此獲得了不可思議的記憶能力,凡是他見過、讀過、聽過、感受過的,他都不會忘記。用富內(nèi)斯的話說,他一個人的記憶抵得上開天辟地以來所有人的記憶的總和。事實上這話絕不夸張。看一眼附近的山,我們最多記得山的形狀和大致的色彩,他卻記得那山上的每一棵樹、每一片樹葉、每一根小草,以及山上的一切事物在不同時刻的不同色彩和形態(tài)。
在富內(nèi)斯的記憶里,時間是綿密、連續(xù)、清晰并且可以分解到最小單位的。他最大的苦惱是處理這些記憶,過于豐富的細節(jié)使分類變得不可能,因為分類的前提是概括,概括的基礎應該是此起彼伏的斷裂,而不能是如此完美的連續(xù)。有了他這樣的記憶力,我們不僅無法理解“白馬非馬”這一古典邏輯辯論,甚至也無法討論“白馬”的概念,因為我們頭腦中并沒有抽象的“白馬”,只有巨量的、彼此相異的、具體的白馬。富內(nèi)斯覺得,他至死也完不成對兒時記憶的分類,更不要提別的時期了,所以他說:“我的記憶就像一個垃圾場。”可怕的地方在于,這個不斷膨脹的垃圾場會與他永遠相伴,直到他的生命被徹底吞噬。
富內(nèi)斯的故事以極端的方式提示我們,對生命來說,遺忘比記憶更重要,或者說,正是遺忘塑造了記憶。理解記憶的關鍵正在于理解遺忘。
記憶取決于遺忘,遺忘造成物理時間的斷裂與破碎,使得記憶呈現(xiàn)出生命時間的意義。富內(nèi)斯的悲劇在于,他喪失了遺忘的能力,因此他的生命時間被置換成了物理時間,而他所說的普通人的“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才是揭示生命本質(zhì)的秘道之一。
從這個認識出發(fā),遺忘不再是人類被動和消極的生理缺陷,反倒是人類之所以成為人類的前提條件,因此具備了主動和積極的意義。尼采在《道德的譜系》中談到了“主動遺忘”:“遺忘是一種提供沉默的積極能力,是為無意識所提供的潔凈的石板,為新來者騰出空間……”在尼采看來,主動遺忘就是為了治愈創(chuàng)傷、克服心魔而故意忘記過去。在這個意義上,遺忘就具備了肯定和確認的功能,而不是表面上的拒絕和排斥。
有時,遺忘過去就是為了重新開始,打破時間的連續(xù),就是為了使一個期望中的未來有可能呈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