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語瞳
一雙笨拙的手費力地彈著難以夠到的和弦,彈出來的聲音只是軟綿綿的,和曲名中的“輝煌” 二字毫不沾邊。華麗的裝飾音也被我彈得黏在一起。一次又一次失敗,一次又一次嘗試。最終,我的力氣被耗盡,停了下來。一股挫敗感涌上心頭。(一反堆砌辭藻式的華麗排比開篇,引出“孤勇而戰(zhàn)”的主題)我呆呆地望著那張密密麻麻的鋼琴譜,想到帶我一遍遍練習的老師,下課時嘆著氣,叫我好好練習,而一同選擇這首曲子的伙伴彈得干脆利落,得心應手。
我不禁對自己產(chǎn)生了懷疑。扭頭看向窗外,天空被陰云籠罩著。樹葉緊緊地拽著樹干,最終卻還是被大風無情地扯下,茫然不知去向了。但它仍然奮力與大風對抗。(由“呆望”而“想到”,一“扭頭”又“看到”,有“采菊東籬,悠然南山”的自然)窗外的天空更陰沉了,隱約聽到雷聲在低沉地轟鳴。天空中,一道閃電劃過,雨水傾盆而下,打在玻璃上。大雨中,那枝葉千百次地俯下身去,又千百次地掙扎起來。一樹的葉子,像一只天鵝,羽毛漸漸剝脫,變得赤裸、黑枯了。然而,就在那俯地的剎那,我突然看見那樹的頂端,還掛著一朵低垂的花苞。雨點不斷拍打著它,使它喘不過氣來,在茫茫大雨中,蔫了,癟了,變得模糊了。(“感時花濺淚”,陰云籠罩下的一切景語皆為情語了)我開始了第二次嘗試。我努力地讓手臂放松,調(diào)整呼吸和坐姿,先從慢速開始。我的大腦飛速運轉(zhuǎn)著,盡量使琴譜上的每一個音符與黑白琴鍵一一對應。出錯了,就反復練習,再從頭開始,用最愚蠢的方法熟悉每一個音符的位置……一遍遍下來,我已是大汗淋漓。
閉上眼睛,我仔細聆聽著節(jié)拍器敲打的節(jié)奏,在腦海中整理著輝煌的氣勢。睜開雙眼,我將積蓄的力量傾瀉在琴鍵上。那磅礴的氣勢,似乎真的將我?guī)肓溯x煌的殿堂。
雨漸漸停了,天空中終于透出了一點光。那棵樹也終于挺直了腰板,更加青翠挺拔,并且時不時靈巧地搖晃兩下,灑下晶瑩的露珠。然而那花苞竟變得嫩黃了,它像海面上的風向標,泛著嫩黃的光,在枝頭昂首仰望。
窗外的孤勇者,你獨自與風雨斗爭,卻不畏縮;風雨千百次地拍打在你的臉上,卻不低頭。你是大自然中美麗的生命,是指引我前進的明燈。(結(jié)尾點題,可以進一步有所拓展)
(指導教師:馬曉霞)
特邀名師王愛東,全國百佳語文教師、天津市特級教師、天津市津南區(qū)教育學會會長。在隨筆化作文和閱讀領域教學成績突出,曾在全國多個省市做公開課、講座和經(jīng)驗介紹。
問:文章怎樣寫得有感染力?
答:細節(jié)是細膩表現(xiàn)人物性格、事件發(fā)展、社會環(huán)境和自然環(huán)境的最小單位。我們可以學習運用細節(jié)描寫來體現(xiàn)生活的真實,從而增強文章的感染力。本文中“手指費力地夠和弦”“裝飾音黏在一起”“聆聽節(jié)拍器”等細節(jié),可以使有同樣經(jīng)歷的琴童們一下子產(chǎn)生情感共鳴,也可以使沒有同樣經(jīng)歷的人通過這些描寫,深刻地感受到其中的辛酸與艱難。
本期特邀曹林評述《孤勇者》。曹林,新聞學博士、《中國青年報》首席評論員,8 次獲中國新聞獎,著有《時評中國》系列、《守腦如玉》《北大熏出來的評論》等。
問:看到這個題目,您首先想到什么?
答:看到這個題目,想起多年前一篇小學生作文《爸爸,請您“跪”下來跟我說話》,表達了孩子“希望被平視”的平等對話訴求。有一種冷叫“你媽媽覺得你冷”,孩子們可能忍夠了那種居高臨下的說教,他們需要有自己的“孤勇者”。我想嘗試從兒童視角去看待這種破圈,以批判性思維展開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