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倩
(青島萊蕪一路小學,山東 青島 266071)
對于低年級的孩子,老師對孩子學習上的關注點是注重孩子平日的學習過程、努力培養(yǎng)孩子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包括:專心聽講的習慣、每天讀書的習慣、規(guī)范書寫的習慣、按時作業(yè)的習慣、及時鞏固復習的習慣)和“自主的學習能力”(主要表現(xiàn)在會認真聽講、善于動腦、樂于交流、能抓緊時間自己獨立完成作業(yè)、學會自己檢查確保質量、有能力的孩子還會進行拓展練習)。應該說,一個學期下來,老師們覺得班級的每一個孩子在學習上都是有收獲和進步的。
所以,家長們以平和與理智的心態(tài),在陪伴孩子學習、成長的過程中多進行自我反思與自我完善,就能很好地找到教育好孩子的用力點。
課前預習—上課聽講—課后復習是有效學習的三部曲。關于復習:人的大腦是一個記憶的寶庫,從“記”到“憶”是有個過程的,其中包括了識記、保持、再認和回憶。正因為如此,學習的過程規(guī)范而言應該分為預習—學習—復習這三步。根據(jù)美國學者研究,即使是100個完全學會的事物,第一天只能記住60%、第2天40%、第三天30%而已??墒峭蟮挠洃洔p少就很慢了,1個月后大概還能記住20%,為了不將學過的忘記,復習很有必要。當天復習由于記憶猶新,所以學習過的能記住,也可達到學習的成就感、滿足感。如果兩、三天后才復習,由于記憶已經淡薄,所以效率很差,如果完全不復習的話,學過的就漸漸忘記了。一年級的孩子課堂40分鐘很少能有完全專注高效的,這就需要家長提醒孩子完成作業(yè)后進行復習,養(yǎng)成按時復習的好習慣?;叵胍幌逻@個學期期末復習期間為什么有的家長和孩子感到勞累、為什么有的家長突然發(fā)現(xiàn)孩子原來學得不好,這其實都和平日學習缺少復習鞏固或者復習鞏固不扎實有直接原因。有些家長習慣于給孩子找各種各樣的卷子做,認為這是在復習,其實孩子沒有夯實好基礎做再多的卷子也沒有用。
低年級語文學習重點是拼音、識字、寫字、朗讀背誦,這些必須通過聽寫、默寫、認讀檢查等形式加強每日、定期、循環(huán)復習鞏固。夯實了基礎,再給孩子適度練練題型,加強閱讀、練筆寫話拓展。而數(shù)學、英語學科在學習過程中也需要借助語文學習的成果來進行讀題、審題以及方法的思考,也就是說,各學科之間是相輔相成、相互影響的。
而中高年級的數(shù)學學習已不同于低年級了,抽象知識增多了,知識的綜合性增多了,難度加大了。有些孩子一時難以適應,再加上沒有好的學習習慣,這樣也就很容易出現(xiàn)兩極分化。要學好數(shù)學,除了孩子與老師的努力,同樣需要我們家長的配合。
怎樣看待成績?成績=意志品質+習慣+方法。等式的左邊好因為右邊很好,右邊的項目實施過程出了問題,左邊的結果自然就有問題。筆者深深認同成績不代表一切,孩子的健康、善良、樂觀都絕對高于成績。但是這不意味著我們就要拋棄對孩子成績的要求。如龍應臺所言: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基于此,各位家長一定要在自己孩子缺乏學習自制力的時候,在自己孩子作業(yè)質量有問題的時候,在自己孩子學習成績不理想的時候,在老師真誠與你就孩子的學習及時溝通的時候,在老師精力有限、時間有限的多班教學的時候,盡您家長的職責與義務,一對一,點對點地給與自己孩子個人成績提升的最有效指導與幫助。
例如,當老師將當天的作業(yè)完成情況進行反饋之后,有的家長會直接向老師詢問孩子的問題和原因,有的家長會回家后督促孩子訂正補漏,有的家長則不聞不問。從家長的關注程度就能看出家長對孩子的要求是什么樣子的,孩子畢竟還小,不可能要求他像成年人一樣自律,那家長的監(jiān)督督促作用就體現(xiàn)出來了,只有老師、孩子和家長三方都共同努力,孩子才可能一直進步,越來越優(yōu)秀!
1.1 重視孩子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
1.1.1 專心聽講的習慣。首先,課堂四十分鐘專心聽講是最重要的,也是最有效的。一個會學習的孩子在課堂上肯定是積極認真地參與學習,手腦并用。有部分同學,不會聽課,老是要老師來提醒,這樣學習成績必然就會受到影響。
1.1.2 質疑問難的習慣。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當孩子發(fā)現(xiàn)不理解或不會的問題時,鼓勵孩子不懂就問,可以問同學,可以問家長,也可以問老師,當孩子能夠主動發(fā)現(xiàn)提出問題時,就說明他已經完成了解決問題的第一步。
1.1.3 認真閱讀的習慣。有一種錯誤的觀念:我的孩子完成“本職”工作已經費力了,還是少讀課外書,集中精力務正業(yè)的好。“請記住,兒童在學習上表現(xiàn)得越困難,他就越應當閱讀。”在閱讀時,眼球移動的時間僅占總時間的5%,另95%的時間則是用于思維。孩子的智力發(fā)展、思維的喚醒取決于良好的閱讀習慣。沒有量的積累,就沒有質的飛躍。所以要鼓勵孩子大量讀書、博覽群書;讀書是一件長期堅持的事,所以還是建議孩子每天至少有效閱讀30分鐘。
1.1.4 一絲不茍的習慣。書寫工整、格式規(guī)范,是學習習慣培養(yǎng)的一方面,也是提高數(shù)學計算準確率的重要因素,而且能夠培養(yǎng)學生認真以及負責的學習態(tài)度。比如,解決問題時,要讀題、審題、寫算式,寫單位名稱和答語。另外,筆者多次強調題目怎么問我們就怎么答。有些學生偷懶,答語只有兩三個字。
1.1.5 獨立作業(yè)的習慣。我們不僅要復習作業(yè),還要預習作業(yè),要注意提醒孩子認真完成好,并在能力范圍內給他們檢查。筆者通過了解發(fā)現(xiàn):班級中有些同學在一起互相對答案,甚至有抄襲他人作業(yè)的現(xiàn)象。這些不良現(xiàn)象,希望家長予以關注。
1.1.6 及時檢驗的習慣。好習慣益終身,習慣的養(yǎng)成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筆者認為該規(guī)范的時候要規(guī)范,而且要嚴格要求、長期堅持。
1.2 重視孩子勤學善問能力的培養(yǎng)
1.2.1 父母不要以大人的眼光來看待孩子。我們不要把自己看來很簡單的題目,認定孩子一定會做,他會出錯有多方面的因素,這就需要家長的換位思考。家長要善于發(fā)現(xiàn)和引導孩子勤思,對他們的提問進行有效的鼓勵與表揚,并能及時訂正孩子的錯誤觀點。對孩子解決有困難的問題要采取循循善誘的方式引導孩子思考問題,重要的不是教會孩子怎樣解決一道題目,而是要教會他們解決問題的方法,培養(yǎng)孩子獨立探索的習慣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1.2.2 重視數(shù)學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語言是表達思維的重要方式,語言能力的提高可以極大地改善孩子的學習能力,從而有效地促進思維的發(fā)展,因此我們應當充分認識孩子語言發(fā)展的重要性。在學習生活中要多給孩子創(chuàng)設口述解題思路的機會,讓孩子口述自己的方法、過程與思路。交談時,場合可以隨意一些,如和孩子飯后散步時,上學、放學的路上等,這時交流的氛圍要更自然隨和一些。交流時要有意識地幫助孩子規(guī)范語言表達的準確性。如“我的想法是……”“我覺得……”“因為……所以……”。要讓孩子學會說完整的話。在這一過程中,我們的家長要有耐性,多聽少說,只要我們的話語能引發(fā)交談話題,給予適當?shù)狞c評反饋就夠了。
1.3 重視孩子熟練計算能力的培養(yǎng)
小學數(shù)學其中的一個重點就是計算能力的培養(yǎng),鑒于每個孩子的基礎不同,孩子的計算效率以及計算正確率也會有一定差距,要縮小這一差距,僅靠每天在校的練習是不夠的。因此,還需要各位家長做一個有心之人,堅持督促孩子在家中進行專項的練習。專項練習的選擇很多,可以利用口算天天練,也可以相互出題,也可以在方便的時間來進行聽算練習。同時,要多加關注出現(xiàn)重復錯誤的題型,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究其根本。但不要枯燥的刷題,每天一大堆,或者用錯則加罰的方法,這樣反而會降低孩子學數(shù)學的興趣。
2.1 正確認識家長簽名的作用
別看一個簽名,對孩子來說很重要,這是家長對他在家學習的肯定,孩子對此非常在意,所以希望家長再忙,也要擠出一點時間簽上這個名,家長簽了,教師就知道孩子這個作業(yè)完成了,對于書面作業(yè),有時教師還要求家長督促孩子加快速度,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作業(yè)習慣。但是在批改作業(yè)時發(fā)現(xiàn)孩子的前面一次作業(yè)沒有訂正,家長也沒有督促孩子訂正就在今天的作業(yè)上簽字了,甚至這次的作業(yè)沒有做完家長也簽字。如果這樣的話,家長簽字就失去了意義。也希望家長每次作業(yè)簽字前先檢查孩子前面一次作業(yè)有沒有認真訂正,再看看今天作業(yè)是否已經完成,如果完成了再簽字。
2.2 正確認識家庭輔導的問題
家庭學習輔導是個別性的學習輔導,主要內容是幫助消化理解課堂上所學的知識。輔導的重點是啟迪孩子的思維,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能力,在輔導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學習數(shù)學的習慣。
有的家長可能覺得自己太忙了,顧不上,這也是非常實際的困難,但最重要的還是孩子。和孩子交流,多關注孩子的學習,如果能在百忙之中每天抽出那么幾分鐘問問孩子的在校情況,看看他的作業(yè),那效果絕對要比家長在雙休日專門空出一天來給他練習要好幾倍。每天孩子都會數(shù)學題,可能會出現(xiàn)有很多錯題,這些錯題是老師在課堂上都評講過的,這就可能是孩子因為開小差等原因沒有及時修改。要是家長不配合督促,那孩子的學習成績就很難提高。
2.3 正確認識幫孩子檢查作業(yè)的問題
具體實施上,有以下幾點建議。
一是證明類作業(yè)必須嚴格監(jiān)督,然后再簽字證明(是指要求背誦、默寫、獨立完成的作業(yè),在沒有老師監(jiān)督的情況下,請家長代為證明。這時請家長務必確保孩子是按照老師要求的方式完成作業(yè)的,然后再簽字)。
二是基礎類作業(yè)不必面面俱到幫助檢查,除非老師有要求;記作業(yè)情況應該檢查,不記作業(yè)要追究。如果這一天孩子沒有記全作業(yè)甚至沒記作業(yè),那么說明他在學校的學習狀態(tài)不太好。
三是動手類作業(yè)可以協(xié)助,但絕不要完全代勞。
3.1 準備一千頂“高帽子”
每個孩子都希望聽到老師和家長的贊賞,所以我們的家長也要以表揚為主,今天孩子口算全對,就要鼓勵:“今天算得真好,如果再快一點就更好了!”孩子聽了會更有積極性。筆者有時候在學生的試卷上寫“這次考試有進步,如果字再寫漂亮些就更好了”,果然下次字就工整多了。對孩子要有耐心,多進行表揚和鼓勵,少大聲呵斥,絕對不要對孩子說“你真笨”這樣的話。每個孩子都喜歡表揚,所以請各位家長教育孩子一定要注意方法,當然表揚和鼓勵絕不是一味地遷就孩子,孩子犯了原則性的錯誤,那是一定要讓他知道自己錯在哪里,并改正錯誤。
3.2 不可忽視的“低級錯誤”
有的孩子作業(yè)正確率一直不是很高,他的考試成績也很少有滿分的記錄,這是怎么回事呢?如果我們從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的話,孩子出現(xiàn)一些“低級錯誤”的心理原因是分心。所謂分心就是注意力不集中。如果孩子在解決問題時,注意力只有一部分在這個問題上,同時又想著另一個問題或其他的事情,那么就會產生標準的答案與所寫的答案不一致的情況。
因此,要讓孩子降低“低級錯誤”的出現(xiàn)頻率,首先,要讓孩子做到在學習過程中心無旁騖,我們要為他們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其次,給予孩子一個獨立安靜的學習空間也至關重要,在保證以上條件的前提下,家長可以按照下列步驟和孩子一起進行嘗試。
3.2.1 協(xié)助孩子制訂一份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除了要完成當天的作業(yè)和預習第二天的學習內容,還需要根據(jù)孩子和家長的需求安排其他的一些內容。再根據(jù)以上內容的特點,制訂出一份符合孩子需求,同時孩子也認同的學習計劃。
3.2.2 培養(yǎng)孩子按計劃學習的習慣。制定完成計劃之后,我們要設法訓練孩子嚴格按照計劃的順序,做完上一件事后再做下一件。一旦開始執(zhí)行計劃,就一定要堅持,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當孩子養(yǎng)成了嚴格按計劃學習,學習效率就會穩(wěn)步提高。
3.2.3 要求孩子自己檢查作業(yè)。孩子完成作業(yè)以后,家長應該先讓孩子自行檢查,而不是代替孩子檢查。孩子自己檢查出錯誤,才會真正明確錯在哪里。而家長如果替代了這個過程,孩子僅是被動思考,缺乏主動性,長此以往容易產生對家長的依賴性,將一部分屬于自己的責任轉移到了家長身上。
3.2.4 結合課外興趣對孩子進行集中注意力的訓練。比如,學習一種樂器,這也是筆者自己解決分心的好辦法,家長們可以試一試。
3.2.5 讓孩子來當老師,給家長出題。讓孩子當老師出題考家長,孩子興致高昂,他們會故意出些容易錯的題,把家長考住。家長故意出現(xiàn)“低級錯誤”,接受孩子批評,這時對孩子也是一種教育,將來他們做題時也會防止“低級錯誤”。
成功孩子的背后必然站著多位成功的家長,而智慧的家長總會用各種適合孩子的方式方法來引導孩子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點,揚長避短。結合以上各種習慣和能力培養(yǎng)的方法和建議,相信在家長們用心陪伴和老師們的悉心教導之下,孩子們一定能夠綻放出屬于自己的光芒,成為更優(yōu)秀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