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學華
名家引路
小橘燈
◎冰 心
這是十幾年以前的事了。
在一個春節(jié)前一天的下午,我到重慶郊外去看一位朋友。她住在那個鄉(xiāng)村的鄉(xiāng)公所樓上。走上一段陰暗的樓梯,進到一間有一張方桌和幾張竹凳、墻上裝著一架電話的屋子,再進去就是我的朋友的房間,和外間只隔一幅布簾。
她不在家,窗前桌上留著一張條子,叫我等著她。我在她桌前坐下,隨手拿起一張報紙來看,忽然聽見外屋板門吱地一聲開了。
我掀開簾子,看見一個小姑娘,只有八九歲光景,瘦瘦的蒼白的臉,凍得發(fā)紫的嘴唇,頭發(fā)很短,穿一身很破舊的衣褲,光腳穿一雙草鞋,正在登上竹凳想去摘墻上的聽話器,看見我似乎吃了一驚,把手縮了回來。
我問她:“你要打電話嗎?”她一面爬下竹凳,一面點頭說:“我要××醫(yī)院,找胡大夫,我母親剛才吐了許多血!”我問:“你知道××醫(yī)院的電話號碼嗎?”她搖了搖頭說:“我正想問電話局……”
我趕緊從機旁的電話本子里找到醫(yī)院的號碼,就又問她:“找到了大夫,我請他到誰家去呢?”她說:“你只要說王春林家里病了,她就會來的?!?/p>
我把電話打通了,她感激地謝了我,回頭就走。我拉住她問:“你的家遠嗎?”她指著窗外說:“就在山窩那棵大黃果樹下面,一下子就走到的?!?/p>
我又回到屋里去,把報紙前前后后都看完了,天色越發(fā)陰沉了,我的朋友還不回來。我無聊地站了起來,望著窗外濃霧里迷茫的山景,看到那棵黃果樹下面的小屋,忽然想去探望那個小姑娘和她生病的母親。
我下樓在門口買了幾個大紅的橘子,順著歪斜不平的石板路,走到那小屋的門口。
我輕輕地扣著門板,剛才那個小姑娘出來開了門,抬頭看了我,先愣了一下,后來就微笑了,招手叫我進去。
這屋子很小很黑,靠墻的床鋪上,她的母親閉著眼平躺著,大約是睡著了,被頭上有斑斑的血痕,她的臉向里側著,只看見她臉上的亂發(fā)。門邊一個小炭爐,上面放著一個小砂鍋,微微地冒著熱氣。
這小姑娘把爐前的小凳子讓我坐了,她自己就蹲在我旁邊。我輕輕地問:“大夫來過了嗎?”她說:“來過了,給母親打了一針……她現(xiàn)在很好?!?/p>
我想起了我?guī)淼拈僮樱湍贸鰜矸旁诖策叺男“郎?。她沒有作聲,只伸手拿過一個最大的橘子來,用小刀削去上面的一段皮,又用兩只手把底下的一大半輕輕地揉捏著。
我低聲問:“你家還有什么人?”她說:“現(xiàn)在沒有什么人,我父親到外面去了……”她沒有說下去,只慢慢地從橘皮里掏出一瓤一瓤的桔瓣來,放在她母親的枕頭邊。爐火的微光,漸漸地暗了下去,外面更黑了。
我站起來要走,她拉住我,一面極其敏捷地拿過穿著麻線的大針,把那小橘碗四周相對地穿起來,像一個小筐似的,用一根小竹棍挑著,又從窗臺上拿了一段短短的洋蠟頭,放在里面點起來,遞給我說:“天黑了,路滑,這盞小橘燈照你上山吧!”
我贊賞地接過,謝了她。她送我出到門外,又像安慰我似的說:“不久,我父親一定會回來的。那時我母親就會好了,一定!”
她用小手在面前畫一個圓圈,最后按到我的手上:“我們大家也都好了!”顯然地,這“大家”也包括我在內。
我提著這靈巧的小橘燈,慢慢地在黑暗潮濕的山路上走著。這朦朧的橘紅的光,實在照不了多遠,但這小姑娘的鎮(zhèn)定、勇敢、樂觀的精神鼓舞了我,我似乎覺得眼前有無限光明!
我的朋友已經回來了,看見我提著小橘燈,便問我從哪里來的。我說:“從……從王春林家來?!彼@異地說:“王春林,那個木匠,你怎么認得他?去年山下醫(yī)學院里,有幾個學生,被當作共產黨抓走了,以后王春林也失蹤了,據(jù)說他常替那些學生送信……”
當夜,我就離開那山村,再也沒有聽見那小姑娘和她媽媽的消息。
但是從那時起,每逢春節(jié),我就想起那盞小橘燈。十二年過去了,那小姑娘的父親一定早回來了。她母親也一定好了吧?因為我們“大家”都“好”了!
(選自散文集《小橘燈》)
◆技法提煉
“伏筆”是寫作中常用的一種表現(xiàn)手法,它可以理解為前段文章為后段文章埋伏的線索,也可以理解為上文對下文的暗示。它的好處是交代含蓄,使文章結構嚴密、緊湊,讀者讀到下文內容時不至于產生突兀懷疑之感。伏筆的好處就是讓讀者能更好地接受,并且理解事件。除此之外,還可以讓故事情節(jié)連貫,脈絡清晰,結構緊湊。
使用伏筆應注意以下兩點:
1.有伏必應。
例如《小橘燈》的第一段就特意交代竹凳、墻上的電話,暗示下文中的主人公小姑娘將和這兩個物件打上交道。果然,第四段中,小姑娘“正在登上竹凳想去摘墻上的聽話器”,原來,小姑娘的媽媽生病了,她想打電話叫醫(yī)生來為媽媽看病。這些物件的提前出現(xiàn),為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埋下了伏筆。
2.伏得巧妙,切記刻意、顯露。
例如《小橘燈》中一再寫到天氣?!疤焐桨l(fā)陰沉了,我的朋友還不回來。我無聊地站了起來,望著窗外濃霧里迷茫的山景……”“爐火的微光,漸漸地暗了下去,外面更黑了”。在山區(qū)(重慶郊外),陰沉的天色,迷茫的山霧,漸黑的夜晚無疑令山路“黑暗而潮濕”“路滑”,路上難行,對于一個孤身行走的女子就更可想而知,因此,小橘燈的出現(xiàn)就非常及時,非??少F了。正是在此基礎之上,作品賦予小橘燈的象征意義也就水到渠成了。
學子佳作
藏著歲月的小屋
◎王含之
村前有一間小屋,似乎已有了好久好久的歲月,它一直就那么恬靜地、安詳?shù)爻了谝粭l清澈的溪流前。
它似乎有一種魔力,當我坐在小屋前的石凳上時,浮躁的心就會安定下來。年久的梁柱散發(fā)著一縷淡淡的古老樟香,夾雜著四周青草的清香。于是,我陶醉在這甜甜的、迷人的氣息里。
回憶是甜甜的——那時,我總喜歡跑出來,去小屋里探險。這個小屋并不神秘,但這暗暗的小屋卻總有一股攝人的吸引力,令我的好奇心蠢蠢欲動。木制的窗臺,舊式的桌椅,陳舊卻雅致的扶梯,空氣中流動著古老的味道。
老人們也很喜歡來這里坐坐。有時,他們會聊起這個小屋的故事:這里曾是一座寺廟,后來教育興起,在這里辦起學堂,于是書聲瑯瑯……后來,它又曾是一家小米廠,為村里的百姓們勞作,因為漸漸漏雨以致倒坍……再后來,它被擱置了,只有那些年邁的老人們偶爾過來走走,好似在同情它,又仿佛有種惋惜。
而我,一如既往地喜歡著這個小屋。傷心難過時,歡喜愉悅時,我都愿意來到小屋,對這個年邁的“老者”訴說,它儲藏了我的童年,記載了我成長的點點滴滴。但我知道,它也藏著這歲月的印跡。
如今,它重新被修整得煥然一新,在“聚光燈”下閃閃發(fā)光。它的構造沒有改變,只是在表面上了些漆,屋子里的那些木條凳搬走了,換上了新的椅子。接著,村干部把圖書搬來了,把電視機搬來了,把棋牌桌搬來了……這里出現(xiàn)了熱熱鬧鬧的景象。路過的老者見到這修葺后的小屋,不禁揚起了嘴角,眼中滿是欣慰。他們有空就在小屋里聚聚,看看電視,看看書籍,玩玩棋牌,談天說地,或者坐在小屋前的石凳上,聽著溪流淙淙的聲音,聞著四周青草的清香,漫談著今古傳奇。老有所樂,其樂融融,老人們感激小屋,更感激這個繁榮昌盛時代。
平凡又偉大的小屋經受了時代的滄桑,它的魅力卻絲毫不受時光的磨損,如此迷人。它記錄了時代的變遷,那是藏著歲月的小屋。
【浙江臺州市路橋中學】
◆點評
本文以小屋的變化為線索,通過這間藏著歲月的小屋所經歷的變化,寫出了農村的變化,社會的變化和時代的變化。這間小屋古色古香,在“我”小時候就存在,“散發(fā)著一縷淡淡的古老樟香,夾雜著四周青草的清香”,吸引著“我”來到小屋里探險。本文由小屋串起歲月的變遷,構思精巧?!扒宄合鳌薄靶∥萸暗氖省薄八闹芮嗖莸那逑恪倍荚陂_頭出現(xiàn),成為伏筆,后面部分與之照應,并賦予新的含義,拓寬了意境,使全文前后呼應,一脈相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