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秀蓮,宰舟穎,施婷婷,岳遠征,王良桂
(南京林業(yè)大學風景園林學院,江蘇 南京 210037)
彩葉桂花(Osmanthusfragrans)是近幾年陸續(xù)選育出的一類桂花新優(yōu)品種,2014年木犀屬國際登錄中心為這類桂花建立了新的品種群——彩葉桂品種群[1]。彩葉桂突破了人們對桂花常用以觀花、聞香的觀念,其絢麗多彩的葉色,提高了桂花的觀賞價值,極大地豐富了園林景觀。
彩葉桂品種的典型特點是新梢和新葉具有鮮明的色彩且持續(xù)時間長達半年以上。成型葉有純色葉和斑色葉兩類,純色葉主要為紅色系和黃色系,形態(tài)穩(wěn)定,表征一致[2]。近年來選育出的彩葉桂品種多來源于桂花實生苗,色彩變化極其豐富,如‘羅彩18號’的葉色屬于紅色系[3],‘羅彩17號’[4]‘ 永福彩霞’[5]屬于黃色系,而‘云田彩桂’[1]‘銀碧雙輝’[6]則為斑色葉。
2005年春,在廣西桂林市永??h的一批桂花實生苗中發(fā)現(xiàn)了1株幼葉紫紅并逐漸變?yōu)榉奂t,后變橘粉、橘黃色,然后呈綠白相間的花葉狀態(tài),最終變?yōu)榫G色的變異株系。將其單獨移栽種植,并于2016年開始進行扦插繁殖,共獲得4代扦插苗。通過多年觀察以及DUS(特異性、一致性和穩(wěn)定性)測試發(fā)現(xiàn),不同年齡的扦插苗幼葉顏色變化過程、葉片性狀表現(xiàn)一致且穩(wěn)定,彩葉期長達半年之久,春、秋季色澤尤為亮麗。2020年12月獲得國家林業(yè)和草原局頒發(fā)的植物新品種權(quán)證書(品種權(quán)號:20200362), 定名為‘南林彩玉’(Osmanthusfragrans‘Nanlin Caiyu’)(圖1)。
圖1 彩葉桂新品種‘南林彩玉’
‘南林彩玉’以成型葉由紫紅色轉(zhuǎn)為橘粉或橘黃色的季節(jié)性變色為主要觀賞特征。該品種為常綠喬木或灌木,葉革質(zhì),成型葉橢圓形,長4.2~5.6 cm,寬1.6~2.3 cm,葉片基部楔形,先端漸尖,葉緣上部1/2有鋸齒,葉面近平展,橫切面一字形,皺縮,略有光澤,葉片厚而軟,主脈黃綠色且凹凸程度中等,側(cè)脈不隆起,10~12對,網(wǎng)脈明顯。葉從初期的紫紅色(RHS184A)變?yōu)榉奂t(RHS181C),逐漸變?yōu)殚俜凵?RHSN170D)、橘黃色(RHS168D),幼枝紫紅色(RHS184A)。葉柄紫黑色(RHS187A),5~7 mm。彩葉觀賞期為2月下旬—5月上旬和9—11月,長達半年之久。
該品種與已知彩葉品種[2-6]的性狀均不相同;與2019年9月國家林業(yè)和草原局頒發(fā)的新品種‘閩彩10號’(品種權(quán)號20190125)相近,但后者幼葉淺紫紅,葉橫斷面呈“V”形。
‘南林彩玉’適宜在長江流域以南地區(qū)栽植和應用。喜光照充足、溫暖濕潤的氣候環(huán)境,對土壤要求不嚴,在酸性和中性土壤中均可生長,夏季需適當遮陰。常用嫩枝扦插繁殖,于夏、秋季節(jié)選用當年生半木質(zhì)化嫩枝,剪成長5~10 cm的插穗,摘除下部葉片,扦插后30 d左右生根??勺骶G籬、地被色塊、叢植等園林觀賞栽培樹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