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艷
說實話,做個仁慈的老師,做個仁慈的班主任實屬無奈的選擇。一來長得胖乎乎,用我女兒的話“很Q”,天生沒那嚴肅的樣,二來從教二十多年來沒啥頭銜讓人敬畏。三來生性軟弱,怕軟又怕硬。四是本人是個婦女,婦人之仁嘛。
本屆初一學生的學習成績實在不能昧著良心恭維。特別是我初一6班,年級排名倒數(shù)有三位,且年級最后一名也在其中。如果一味地看成績來評價初一6班,沒救了??蛇@又能怎樣?每個孩子在父母的心中都是塊寶, 每個孩子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孩子即使沒有優(yōu)秀的成績,也不能因為輸在起跑線上而失去接受教育的權(quán)利,更不能粗暴地關(guān)上學生人生的大門。優(yōu)秀與不優(yōu)秀,有后天努力,更有先天條件的制約,但都是活生生的人,都有自己的尊嚴,都有自身存在的意義。
對學生需要有一顆“仁慈”的心。孩子的生命才是最重要的,我們要敬畏。
一、將心比心,推己及人“將心比心,推己及人”,就是設(shè)身處地地為別人著想。
我們常常抱怨現(xiàn)在的學生怕吃苦,學習不努力,作業(yè)馬虎,可有沒有想過,我們年少的時候?qū)W習有那么多做不完的作業(yè),學不完的課程嗎?我們一天的學習時間是十多個小時嗎?我們需要擠時間來玩嗎?
雙休日,我給學生定了三段時間學習,周六周日白天,一段時間用來做數(shù)學作業(yè),一段用來做文科作業(yè),周日晚上用來背書。其余時間自行安排,可以看娛樂節(jié)目,可以上網(wǎng)看八卦,聽音樂,甚至可以打游戲。孩子們都在做的事你不讓做,他就會容不進同學中,即使成績再好,班內(nèi)也沒有朋友,久而久之就會孤獨。
期中期末考試前夕,班內(nèi)幾位學習比較困難的同學的表現(xiàn),著實讓我覺得他們可憐。小徐連原來能背誦出來的一些詩詞也都忘得一干二凈,每次默寫時,她就眼神迷離黯然,神態(tài)茫然無措。我理解,在各門功課的圍追堵截下,原來就疲于應(yīng)付的他更顯得力不從心。我對她說,你能寫多少就寫多少,實在不會就抄寫一遍吧。小張上課總是一副永遠未睡醒的樣子,勉強坐在那里,眼睛已經(jīng)禁不住瞇起來,點頭如同雞啄食。我問她,答道:每天晚上都要做作業(yè)到十一點多。我說,你實在想睡就睡會兒吧。
是啊,大冬天的,當你躺在溫暖的被窩里時,可曾想你的學生還在做你布置的試卷。
我還教學生我們以什么樣的態(tài)度對待生活,生活就以什么樣的態(tài)度對待我們。一個人笑著過一天,哭著也是過一天。為何我們不是笑對人生呢。所以任課老師有時覺得我班的孩子怎么傻乎乎的,批評了也不傷心,過后又呵呵地笑。我也是呵呵一笑。自己快樂,快樂自己。
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喜歡的事,沒有權(quán)利強加給別人。
開學初,我就向?qū)W生公布了我的喜惡。我最喜歡踏實、樸素、勤勞的孩子,我最鄙視不誠實,說臟話的學生。學生一旦知道了班主任的底線,就會努力不去觸碰。一學期下來,據(jù)我所知,除了班里個別同學罵過“神經(jīng)病”之外,基本無人說臟話,班內(nèi)也一直保持整潔,班內(nèi)更沒有打扮的花里胡俏的學生。即使學生再怎么惹我生氣,我也從來沒罵過學生臟話。
有人說,學校就是容許孩子來犯錯的,其實,誰都有過學生時代,誰都會犯過這樣那樣的錯,但,這些都是成長過程中的小插曲。那么何不以一顆寬容的心來看待孩子們的成長呢?
網(wǎng)吧事件之后,根據(jù)學校的指示,對班內(nèi)涉事的女生作了班內(nèi)檢查的處理。看著她落寞的樣子,我就怕傷了一個女孩子的自尊心。幾天下來,我一直暗中觀察,發(fā)現(xiàn)她不與周圍的同學說話,一副郁郁寡歡的模樣。這樣下去可不行,于是我找了班內(nèi)幾個與她成績相仿的女孩,讓她們主動跟她聊天,了解她的內(nèi)心想法。還好又過了幾周,我終于在她臉上發(fā)現(xiàn)了怯怯的笑意。
班內(nèi)同學的違紀行為,只要沒有造成嚴重后果,我都幫著隱瞞下來。通常用調(diào)解的方式解決。班內(nèi)學生也發(fā)生過打架的事情,我把他戲稱為好斗的公雞,處理時常常聽到的是對方怎樣怎樣,我讓他們不許說別人,反思自己做了什么,如果別人對你這樣做,你樂意嗎?回答當然是不樂意。然后學生就明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認識自己的錯誤,賠禮道歉也就變得心服口服,理所當然的事了了。
三、授人玫瑰,手留余香
我承認我不是有大愛的人。但學生還小,有時確實需要幫助。身體不舒服的時候,拿自己的備用杯子給他盛點熱水。有事需要找父母的時候,借給手機打個電話。吃飯的時候,多給木訥的他分一點飯菜。甚至需要生活必需品時,提供給她。學生的一聲輕輕的“謝謝老師”就能讓我心中頓感寬慰。
班內(nèi)一位男生,做事常常丟三落四,光給他找丟失的東西,我就發(fā)動學生不止三次。作業(yè)沒帶,表格沒填,校服換大換小,雨天不知怎么回家,什么事都來找我,像幼兒園沒長大的孩子。解決好的,他從來沒說過謝謝。沒解決好的,父母意見很大。有時真覺得做這樣的班主任冤枉,但看到更多的家長的理解和感謝,心情又好多了。
班內(nèi)一位河南來的學生,因為英語成績不好需要找位補習老師,我就推薦了一下,他就感激萬分。班內(nèi)一位學生因為動手術(shù)落下功課,我多關(guān)懷了幾下,父母就一直關(guān)照孩子要聽老師的話。班內(nèi)更多的同學家長一學期來一天不少的在孩子作業(yè)記載本上簽名,并寫上鼓勵性語言。發(fā)給家長的短信,有不少家長都能及時回信。
舉手之勞范圍內(nèi)幫助沒長大的孩子,我還會不斷做下去。
可能有人會說我婦人之仁,成不了大事。沒有嚴格的要求,學生也不可能有進步,也出不了好成績。但我還是狠不下心來,我依然選擇做一個仁慈的班主任,不管結(jié)果如何。
蘇霍姆林斯基說,教育,本來就是人學。如果教育者眼里的學生不能當人來看,目中無人,心中無人,無論取得什么樣的成績,都不能算成績,因為我們是犧牲了學生人格為代價的,是沒有人性的做法。
因為面對的是人,是活潑好動的青春孩子,所以我選擇“仁慈”。“仁慈地以欣喜的心情看著他們慢慢地成長,就當“陪蝸牛去散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