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志鵬
(上饒市信州區(qū)婦幼保健院藥劑科,江西 上饒 334000)
B族鏈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al,GBS)是寄生在人體下消化道中的一類致病菌,在一些特定情況下GBS會移至人體的泌尿生殖道中,此外GBS也是造成孕婦生殖道感染主要致病菌。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女性體內存在GBS率約為30%左右,在正常情況下不會對患者造成影響,而當機體出現(xiàn)免疫系統(tǒng)紊亂時,感染才會發(fā)生[1]。在妊娠期由于陰道內部環(huán)境改變,機體免疫力和抵抗力下降,遭受到GBS感染的概率高于未妊娠女性。據(jù)研究顯示,孕婦妊娠晚期泌尿生殖系統(tǒng)出現(xiàn)感染的危害性要明顯高于非孕期婦女群體[2]。據(jù)既往研究表明,引起孕婦早產(chǎn)、感染、胎膜早破、死胎以及新生兒疾病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為GBS感染[3]。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GBS感染占圍生兒細菌感染發(fā)病率的58%左右,其中母嬰垂直傳播是GBS感染傳染的一種主要途徑[4]。因此如何在孕婦圍產(chǎn)期對GBS感染予以有效預防、治療,已成為臨床所關注的重點。
抗生素為治療GBS感染較為有效的一類抗菌作用的藥物。值得注意的是,國內逐漸出現(xiàn)對氨芐西林和青霉素G敏感性下降的GBS菌株,但萬古霉素的價格相對較為昂貴。頭孢唑啉的價格相對低廉,屬于半合成的頭孢菌素,具有耐酶、高效以及低毒等優(yōu)點,且可有效抑制溶血性鏈球菌細胞壁合成過程中的轉肽酶,對溶血性鏈球菌有著高敏感的抗菌活性。此外,當前本地區(qū)尚未見到頭孢唑林用于GBS感染孕婦的報道?;诖?,本研究選擇頭孢唑琳作為孕晚期對抗GBS感染的藥物,探討其對GBS感染孕婦炎性因子、并發(fā)癥及妊娠結局的影響。
本研究經(jīng)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選取2018年~2019年12月期間于我院診治的82例GBS感染孕婦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符合第八版《婦產(chǎn)科學》中關于GBS感染的相關標準[5];在我院住院治療臨床資料、實驗室資料完整者;經(jīng)臨床癥狀、實驗室、影像學和肛周檢等檢查確診者;均為單胎、頭位;均為28w以后孕婦;患者均經(jīng)一般資料匹配。排除標準:存在心、肝、腎等嚴重病變者;有惡性腫瘤者;合并妊娠期糖尿病、高血壓者;對藥物過敏者;治療前1 m有免疫、抗感染和抗炎等治療史;存在其他類型感染性疾??;無法配合完成治療,存在精神障礙者。隨機將所有患者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41例。其中對照組孕婦年齡為20~40歲,平均年齡為26.35±2.43歲;孕次:1~4次,平均孕次為1.89±0.12 次。研究組孕婦年齡為21~40歲,平均年齡為25.97±2.51歲;孕次:1~4次,平均孕次為1.76±0.11 次。兩組基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兩組均采取常規(guī)助產(chǎn)、引產(chǎn)等對癥分娩干預。
對照組患者靜脈滴注500萬單位青霉素(規(guī)格:160萬單位,石藥集團中諾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3021632);4 h后劑量調整為250萬單位,Tid,不間斷治療7 d;并于臨產(chǎn)時再次靜脈滴注250萬單位青霉素。
研究組患者靜脈滴注2 g注射用頭孢唑啉鈉(規(guī)格0.5 g,浙江華潤三九眾益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213507 ),8 h后劑量調整為1 g,Tid,不間斷治療7 d;并于患者臨產(chǎn)、胎膜早破時再次靜脈滴注1 g頭孢唑啉鈉。
1.3.1 感染狀態(tài)
于患者治療前及治療后(即分娩前)抽取患者空腹靜脈血5 mL,一半靜脈血樣采用常規(guī)肝素抗凝,采用全自動學血液分析儀(深圳市邁瑞生物醫(yī)療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生產(chǎn);粵械注準20112 400807;BC-5100)進行白細胞計數(shù)(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另一半靜脈血樣3000 rpm離心10 min后分離血清,使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檢測降鈣素原(Procalcitonin,PCT)、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
1.3.2 妊娠結局
對所有患者進行隨訪直至胎兒出生,記錄妊娠結局和分娩結局。妊娠結局包括:妊娠并發(fā)癥(胎膜早破,經(jīng)產(chǎn)前常規(guī)檢查及B超等確診)和早產(chǎn)(孕周<36 w前分娩);分娩結局包括:順產(chǎn)、剖宮產(chǎn)及產(chǎn)鉗助產(chǎn)。
1.3.3 產(chǎn)后感染
記錄產(chǎn)后感染情況,包括產(chǎn)褥感染、宮內感染以及新生兒感染。
1.3.4 不良反應
觀察并記錄患者不良反應,包括皮疹、發(fā)熱、惡心、嘔吐、食欲不振及腹瀉,并計算不良反應發(fā)生率。
以SPSS 22.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D)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例數(shù)(%)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前,兩組患者WBC、PCT、IL-6指標水平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對照組WBC、PCT、IL-6指標水平無明顯變化(P>0.05);而研究組WBC、PCT、IL-6指標水平明顯低于治療前和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WBC、PCT、IL-6指標水平對比(±SD,n=4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WBC、PCT、IL-6指標水平對比(±SD,n=41)
注:與治療前比較,aP<0.05;與對照組比較,bP>0.05。
?
研究組妊娠并發(fā)癥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剖宮產(chǎn)率明顯低于對照組、順產(chǎn)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比較兩組妊娠并發(fā)癥及分娩結局(例(%),n=41)
研究組的產(chǎn)后感染的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比較兩組產(chǎn)后感染情況(例(%),n=41)
對照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7.31%(3/41),其中惡心2例,嘔吐1例;研究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9.76%(4/41),其中皮疹1例,惡心1例、嘔吐1例及腹瀉1例,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無明顯差異(χ2=0.156,P=0.693),且所有患者不良反應停藥后均自行消失。
目前,在國外GBS已被證實是圍生期嚴重感染性疾病的主要病原菌,且近年來隨著二胎政策開放,孕產(chǎn)婦數(shù)量顯著增加,GBS的發(fā)病呈明顯上升的趨勢,但在我國對其尚未有足夠的重視,故如何在圍產(chǎn)期有效預防治療GBS感染成為產(chǎn)科醫(yī)師關注的熱點和難點[6,7]。
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治療后WBC、PCT、IL-6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這與既往劉芬研究結果一致[8],表明孕晚期GBS感染孕婦采用頭孢唑啉治療可有效緩解炎癥反應,改善感染的狀態(tài)。在張淑珍等人文獻中表明,妊娠期間感染GBS者易引起胎膜早破,增加早產(chǎn)、難產(chǎn)等風險,嚴重危害母嬰安全[9]?,F(xiàn)階段GBS主要采取抗生素治療,而青霉素為GBS常用的治療藥物,但近些年青霉素耐藥性呈逐漸增長,故選取新的治療方式至關重要。相關文獻研究中提出,將頭孢唑啉應用于GBS感染者的治療中,可有效抑制GBS生物活性[10]。WBC是一種機體免疫細胞,可參與正常炎癥和免疫反應,并可通過吞噬GBS等病原體來防御疾病。而近年來,隨著細胞因子的研究進展,IL-6 和 PCT 已成為宮內感染的重要判斷指標[11]。正常情況下,孕晚期羊水中 IL-6 水平較低,但若發(fā)生感染則會顯著升高IL-6 水平,且母體血清中IL-6表達也呈上升趨勢。PCT作為檢測細菌感染導致的炎癥指標之一,其水平能反映宮內炎癥情況,當發(fā)生宮內感染時,血清中 PCT 水平會明顯上升,提示W(wǎng)BC、PCT及IL-6可作為評估GBS感染狀態(tài)的重要指標[12,13]。
頭孢唑啉為半合成的第一代頭孢菌素,其具有廣譜抗菌、耐酶以及安全性高等優(yōu)點,對GBS等革蘭陽性菌也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另一方面,頭孢唑啉能夠通過有效抑制GBS細胞壁合成環(huán)節(jié)中重要的轉肽酶而發(fā)揮抑制和滅殺B族鏈球菌的作用,且其對GBS有著高敏的抗菌活性,故使得GBS的繁殖被有效地阻斷,同時也使得GBS上行傳播的能力削弱從而起到改善患者感染狀態(tài),主要表現(xiàn)為治療后WBC、PCT及IL-6水平顯著降低。
除此之外,研究組的妊娠結局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提示頭孢唑啉治療孕晚期GBS感染患者效果顯著,可顯著降低孕晚期GBS感染孕婦不良妊娠結局,對改善母嬰妊娠結局具有較好的影響??紤]原因為:頭孢唑啉治療過程中還能夠減少GBS吸附和穿透絨毛膜而引起胎膜局部張力的降低發(fā)生,有效的減少了胎膜早破的發(fā)生,為孕婦繼續(xù)妊娠提供了更良好的支持,從而使得母嬰妊娠結局得到改善。進一步分析藥物安全性顯示: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無差異,提示頭孢唑啉治療孕晚期GBS感染患者具有一定安全性,值得臨床使用。
括而言之,孕晚期GBS感染孕婦采用頭孢唑啉治療可更好的降低患者炎性因子,改善患者感染狀態(tài),更有利于提高陰道分娩率,改善妊娠結局,且具有一定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