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志成(譯)
隨著健康意識的不斷提高,運動健身已經成為一種主流趨勢。然而運動也是把雙刃劍,因為在運動過程中,可以增強體質,也有可能危害人體健康。因此,只有合理與適宜的運動才能保持肌體健康、延長壽命。英國《感知與運動技能》雜志最近披露了一組“特定運動與相關健康新奧秘”,看看能對您有些什么啟示。
跳繩與大腦德國神經退行性疾病中心最新研究發(fā)現(xiàn),跳繩運動與大腦健康認知能力有一定聯(lián)系。具體來說,跳繩運動屬于增加心率的活動,經常進行此類運動能夠增加大腦中灰質的量,而灰質量的增加與“峰值氧氣攝入量”有關。研究人員采集兩千多名參與者的大腦數(shù)據,結果表明,經常適量從事跳繩這類運動的人,大腦中的灰質下降速度相當緩慢,減緩了認知能力下降的速度,并且對中老年人的大腦健康有保護作用。
站立與骨質疏松癥國際骨質疏松基金會最近發(fā)布《亞洲審計報告》顯示:約5個中國人中就有1個骨頭不夠硬。專家指出:攝入足量的鈣和維生素D、堅持鍛煉、定期體檢被認為是維護骨骼健康的“三大法寶”。另外,站立運動健骨效果較好,并可預防骨質疏松癥。
專家援引相關研究稱,大部分運動對骨骼健康益處不大,游泳和自行車運動員骨質密度最低,因為運動沒有對骨骼和關節(jié)施以足夠的壓力,或者說壓力較小。只有站立式負重運動能使身體抵抗地心引力,讓骨骼承受壓力,有利于骨骼健康,避免骨質密度低。
走路與肝病不管采用何種形式的走路,都會降低肝硬化、肝癌等肝病的死亡風險,這是近日在美國消化道醫(yī)學界頂級年會上發(fā)布的一項研究成果。該研究團隊從1986年至今的三十多年間,以68449名成年女性和48748名成年男性為研究對象,要求他們精確記錄走路運動的活動類型和強度,然后由研究團隊每兩年收集一次實驗數(shù)據。分析結果發(fā)現(xiàn),不管是定時定量的走路還是散步,都與肝病風險顯著降低有關。實驗數(shù)據相關結果,有助為有肝病風險的人群提供更為有效的運動方式。
太極拳與高血壓研究發(fā)現(xiàn),對于臨界性高血壓、I~II期高血壓病以及部分病情穩(wěn)定的III期高血壓病人,采用太極拳這一類舒緩運動進行輔助治療,緩解病情的效果可達90%以上。
舒緩運動首先調整植物神經系統(tǒng)功能,降低交感神經系統(tǒng)興奮性,提高迷走神經系統(tǒng)張力,緩解小動脈痙攣。其次,擴張活動肌血管,增加毛細血管的密度或數(shù)量,改善血液循環(huán)和代謝。同時改善情緒,減輕高血壓的危險因素。再就是還能降低機體對外界刺激的心血管應激反應。舒緩運動還特別能作用于大腦皮質和皮質下血管運動中樞,重新調控穩(wěn)定機體的血壓水平。
游泳與哮喘跑步、球類、騎自行車等皆可誘發(fā)哮喘,而游泳運動則能夠改善或治療這種間歇性呼吸障礙的癥狀,這是瑞典卡羅琳醫(yī)學院歷經十年獲得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指出,游泳運動治療哮喘的奧妙在于:游泳是一種集陽光浴、空氣浴、水療為一體的綜合體育鍛煉項目,游泳時不會因氣溫升高而使呼吸道水分減少。游泳中可以通過水的溫度、壓力對運動者劃臂、蹬水時帶來的阻力,引起人體內部呼吸道等器官的反應和變化,達到強健機體的目的。游泳時還可以不停地變換姿勢和體位,但無論人體俯臥、仰臥或側臥于水中都是水平運動,大大減輕了呼吸道的負擔,加上游泳池環(huán)境清爽、空氣新鮮、負離子多,大大提高心肺的工作能力,所以有利于運動性哮喘病情向好的方向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