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 聯(lián)
在百年變局與世紀疫情相互疊加下,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國際社會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加強全球治理,更加需要以同舟共濟的精神解決與日俱增的全球性問題。合作才能辦成大事,辦成好事,辦成長久之事。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立足世界格局變化、著眼歷史發(fā)展大勢,堅定不移堅持多邊主義,堅定不移堅持合作理念,以共商共建共享為原則推動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攜手各國一道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堅持共商,凝聚解決問題的廣泛共識。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國際上的事需要大家心平氣和商量著辦?!狈叛凼澜?,世紀疫情陰霾未散,局部沖突硝煙又起,世界經濟遇挫下行,四大赤字有增無減,國際格局加速演進,人類社會再次站在何去何從的十字路口。面對重大而緊迫的全球性問題,世界迫切需要的是精誠合作,而非各自為戰(zhàn)。無論是地區(qū)熱點問題,還是全球性挑戰(zhàn),其影響都是跨國性的,都亟需通過共同商議凝聚解決問題的共識,通過多邊渠道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案。全球性問題的共商理念,既是國際關系民主化的體現(xiàn),也是推動解決方案得以落實的保障。任何通過單邊方式給出的“藥方”,任何通過偽多邊拼湊的“小圈子”,都缺乏廣泛共識的基礎,注定不是解決當今時代問題的有效路徑。
堅持共建,塑造務實高效的包容機制。在地區(qū)和全球層面建立完善機制,是推進全球治理的重要方式。傳統(tǒng)問題久拖不決、新興問題持續(xù)增多,凸顯國際制度治理赤字不斷加劇。現(xiàn)有全球治理體系無法充分反映國際力量對比消長變化,發(fā)展中國家的代表性和發(fā)言權未能得到充分體現(xiàn)。面對國際格局深刻調整,一些國家選擇大國競爭戰(zhàn)略,試圖通過建立陣營化、排他性的制度體系,維護自身優(yōu)勢地位,這一做法不僅使地緣政治對抗重回歷史舞臺,而且導致世界面臨日趨嚴峻的分裂風險。世界各國唯有超越零和博弈思維,堅持真正的多邊主義理念,攜手建設具備治理能力、體現(xiàn)包容精神的國際制度體系,才能有效化解日益嚴重的危機和挑戰(zhàn)。
堅持共享,追求普遍受益的平衡發(fā)展。發(fā)展不平衡、獲益不均衡,是全球治理面臨的一大難題。在疫情沖擊、糧食危機、能源危機等多重因素影響下,南北鴻溝進一步拉大。一些國家追求所謂“脫鉤”戰(zhàn)略,動輒揮舞制裁大棒,試圖重塑利己排他的價值鏈和供應鏈體系,導致國際政治經濟的不平等狀況更加凸顯。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發(fā)達國家要履行義務,發(fā)展中國家要深化合作,南北雙方要相向而行,共建團結、平等、均衡、普惠的全球發(fā)展伙伴關系,不讓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個人掉隊。”只有各國共享全球發(fā)展的成果,才能逐步縮小南北差距,進而建設一個更加平衡、平等的世界。中國將繼續(xù)高舉多邊主義旗幟,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理念,通過“一帶一路”倡議、全球發(fā)展倡議等平臺,推動各國深化合作、實現(xiàn)普惠發(fā)展,為優(yōu)化全球治理、建設美好世界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