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 迪
(河南工業(yè)大學 外語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0)
威廉·??思{(william faulkner,1897-1962)是一位美國作家,生于美國南方的一個莊園主家,南北戰(zhàn)爭后家道中落。他的作品中有19篇長篇和70多篇短篇小說,通過意識流及象征隱喻等手法對南方貴族世家的興衰進行描述,展現(xiàn)當時社會人性的邪惡與暴力,反映了美國當時在世界大戰(zhàn)前夕的社會現(xiàn)實。長篇小說《喧嘩與騷動》和《我彌留之際》(1930)、《圣殿》(1931)等都是現(xiàn)代文學中的經(jīng)典之作;后期的代表作品有《村子》(1940)、《闖入者》(1948)、《寓言》(1954)、《小鎮(zhèn)》(1957)和《大宅》(1959)等詩歌文學類作品[1]。此外還有短篇小說、劇本和詩歌。作品寫作風格獨特新穎,很受廣大讀者的喜愛。小說《獻給艾米麗的玫瑰》也是威廉·??思{的著名短篇小說之一。本文通過對小說的故事進行解讀,分析文章中的寫作敘述方式及主題,來展示作者所要表達的社會現(xiàn)實。
短篇小說《獻給艾米麗的玫瑰》發(fā)表于1930年4月,當時是刊登在美國《論壇》雜志上,主要講述出生于南方貴族世家的女主人公艾米麗,從小生活在父親的嚴密保護下,由于父親的專制、傲慢而對女兒的所有追求者拒之門外,以致于斷送了女兒的大好青春,使得在父親死后,艾米麗成為性格怪癖的孤家寡人。而后來遇到北方修路工荷默并愛上他,與沉浸在愛情中不能自拔,所以在后來荷默因為趨于各種輿論想要離去時,艾米麗忍受不了而親手殺死戀人荷默,并與戀人的尸體相守40年,最后郁郁而終。故事從頭到尾的敘述都以懸疑、曲折和離奇貫穿。在小說中我們可以得知,隨著內(nèi)戰(zhàn)的結(jié)束,興起的北方的先進工業(yè)文明對南方的傳統(tǒng)文明有很大的影響,以致于導致南方的守舊思想面臨衰敗。南方人們對于失去自己的傳統(tǒng)文明而感到痛心并進行反抗,但守舊思想被先進文明所代替,這是社會前進發(fā)展的必然性。在整個故事中,作者運用了隱喻的手法講述了南北戰(zhàn)爭后計劃經(jīng)濟對南方的影響,以及南方貴族在沒落后的思想狀態(tài)變化,披露了南北文化沖突下的矛盾突顯。艾米麗作為南方傳統(tǒng)守舊觀念的代表,她經(jīng)歷的悲劇人生代表了南方保守傳統(tǒng)的衰落,而修路工荷默則作為是南北戰(zhàn)爭后興起的北方文明的象征。作者讓具有明顯南北文化差異兩個人相愛,卻最終抵不過各種輿論與文化沖突的壓力造成悲劇的發(fā)生[2]。小說中通過對女主人公艾米麗的悲慘命運進行了詮釋,艾米麗是父權(quán)、家族傳統(tǒng)思想與南方守舊文明共同的犧牲品,同時也是興起的不可阻擋的北方工商文明勢力的殘害者,還和她固執(zhí)倔強的性格特點有很大的關系,以致于最后造成悲慘結(jié)局,這很值得我們?nèi)ド钏肌?/p>
威廉·福克納出生在密西西比州南部的新奧爾巴尼,在一個充滿復雜和沖突的社會中成長。??思{是受南方傳統(tǒng)習俗影響的莊園家族的后代,除了繼承了傳統(tǒng)的價值觀和思想觀,他還深受南方傳統(tǒng)的認可和擁護。所以在小說中表現(xiàn)了他的南方情結(jié),感受南方傳統(tǒng)風俗、道德和精神的喪失。一方面他承認并接受了損失的事實;另一方面,他知道無論多么落后 當代南方傳統(tǒng)對于許多曾經(jīng)經(jīng)歷過的人來說,結(jié)果或多或少是悲傷和痛苦的。他作為最典型的南方作家,對南方有著深厚的感情,對于南方歷史和現(xiàn)實中的罪惡,如奴隸制和種族歧視主義,??思{意識到人性被扭曲和異化隨著現(xiàn)代文明的入侵,南方的傳統(tǒng)價值觀逐漸喪失,并表達了他對南方的愛與恨。??思{是美國歷史上最重要的南方作家,是一位偉大而成功的先鋒派作家。他作為小說家的偉大成就是由于他的敘事技巧、哥特式技巧、以及象征和意識流運用?!东I給艾米麗的玫瑰》是幾乎所有主題和寫作技巧的縮影,表現(xiàn)其他小說所沒有的個性,擁有其他小說所沒有的特長。這就是??思{的《獻給艾米麗的玫瑰》[3]。
威廉.??思{雖然創(chuàng)作了很多部的短篇小說,但《獻給艾米麗的玫瑰》卻是他所有著作中最經(jīng)典、最著名的。整個故事的講述分為五個部分:回憶曾經(jīng)的家族昌盛、接受的早期傳統(tǒng)教育、與荷默相戀并遭到反對、殺害荷默并與尸體相伴、被人們發(fā)現(xiàn)。??思{通過獨特的敘述技巧將這看似獨立的五部分緊密連接在一起,展示了特有的藝術(shù)魅力。
作者在進行創(chuàng)作時會寫一個回顧性的敘述來填補故事中的空白,那么在讀者的角度上,此時所展現(xiàn)的有關人物或事件順序上出現(xiàn)一個倒置的敘述。這主要是因為作者的敘述順序與故事中的事件發(fā)生的實際順序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在??思{的作品中,人們的記憶不是按照順序進行的,而是現(xiàn)在和過去的結(jié)合。在《獻給艾米麗的玫瑰》中,文章雖然不是很長,但字里行間都充滿對當時情景的回憶。小說中對于艾米麗的往事敘述是通過一些周圍的男性居民來回憶的,所以整個故事情節(jié)都是按照這種以敘述者的回顧口吻進行敘述,是以一種倒敘的敘事方式開展。
在本篇小說中,沒有遵循傳統(tǒng)的敘事方法,而是為了描寫主人公艾米麗的悲慘人生運用了許多跳躍思維式的敘事方法。這為讀者提供了更大的想象空間,看似講述的故事情節(jié)很是混亂,但實則是為了映射女主人公艾米麗的混亂心理狀態(tài)。因此,通過作者的這種凌亂表述,使思維跳躍式的進行,讓讀者更進一步地理解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其實,作者運用這種跳躍的蒙太奇式的敘事方法,將凌亂的事件進行內(nèi)在的有機整合,將它設定在小說讀者的整體思維邏輯中。福克納通過這種跳躍式的敘述技巧將整個故事分為幾個小部分,經(jīng)過不同的敘述者各個角度的敘述和解釋,讓讀者在讀小說時,有意識地或不自覺地沉浸在整部小說當中。無論它是什么戲劇性的故事,都通過福克納的跳躍式敘述展示給讀者。一般情況下,這種跳躍式敘述多用于電影中對于恐怖或是驚悚事件的展現(xiàn),但??思{卻把此種方法巧妙運用于小說中,讓人們親身感受艾米麗凄慘的一生,對于小說中的死亡以及艾米麗陪伴尸體時的那種陰森憂郁展現(xiàn)的淋漓盡致[4]。
從小說的敘述者的角度一般把敘述方法分為作者敘述型、個人敘述型和集體敘述型三種。??思{在寫小說《獻給艾米麗的玫瑰》時,就采用了集體型的敘述方法。小說中的敘述者“我們”是指一個集體,是艾米麗居住的杰斐遜小鎮(zhèn)的居民們。通過那些居民,其中大多為男性,講述他們各自對于艾米麗一生所持有的看法。雖然艾米麗不怎么與他們交際,但對于艾米麗的行為他們一直都有所關注。他們非常關注主角艾米麗的行為。例如文中寫到“愛米麗小姐在世時,始終是一個傳統(tǒng)的化身,是義務的象征,也是人們關注的對象”,并且有講到整個村子的居民都參加了艾米麗的葬禮。這些居民都以旁觀者的身份關注了艾米麗的一生。所以,福克納以這種敘述方式,讓讀者從別人口中得知艾米麗的一生,更加展現(xiàn)出艾米麗的凄慘與不幸,更能影響讀者的同情與共鳴[5]。
房子作為居住的地方,應該是給人一種溫馨舒適的感覺,是給人帶來溫暖的避風港。艾米麗的家族是當時的貴族家庭,她所居住的房子是能代表南方貴族特征的、并能與之相對應的社會地位相符合。小說中寫到:艾米麗的房子是“一幢過去漆成白色的四方形大木屋,坐落在當年一條最考究的街道上,還裝點著有十九世紀七十年代風味的圓形屋頂、尖塔和渦形花紋的陽臺,帶有濃厚的輕盈氣息”。從這幢漂亮的房子就可以看出當時艾米麗的家族很富有。然而在艾米麗父親去世后,屋子也變暗了,空氣陰濕不透氣,表示艾米麗的家族已經(jīng)開始沒落。最終,艾米麗還在古屋里殺死了自己的愛人,并與尸體陪伴,根本沒有出門。這幢漂亮的古屋變得“金玉其外、敗絮其中”,揭露了人性中丑陋的一面,南方守舊思想也隨房子一起變成了一堆廢墟。
題目是獻給艾米麗的玫瑰,但整部小說中卻沒有對玫瑰進行詳細描述,只是在結(jié)尾提了一句,給人留以思考。玫瑰作為美好愛情的象征,被福克納選擇用它作為小說的標題,隱喻出文章所包含的深刻含義。通過對小說的解讀,了解到玫瑰是一種村民對艾米麗的尊重和感情;還表明艾米麗在追求愛情時的勇氣和執(zhí)著;更是代表愛情,表達了艾米麗對荷默深刻的愛情;還是艾米麗的化身,在她孤獨地死去后,在那片廢墟中,赫然成為了小鎮(zhèn)村民們頑固心理中的一株玫瑰,搖搖曳曳,生根發(fā)芽。然而,艾米麗卻終其一生也沒有得到真正愛情意義上的玫瑰,她被父親禁錮在保護傘下,與外界隔絕,變得孤僻,所以對于荷默的出現(xiàn)才會那么義無反顧地想要追逐,以致于最后忍受不了荷默的離去而造成悲劇的出現(xiàn),孤獨一生,郁郁寡中。因此,福克納通過在題目中以“玫瑰”為名,為艾米麗獻上一朵玫瑰,表達對艾米麗的同情和無奈,更是反映出了作者對當時南方陳舊思想存在的復雜心理。
通過對小說的解讀,得知艾米麗是由于南方傳統(tǒng)制度的崩塌而搬去了家族遺留下的房子里,也是因為不能接受當時家族沒落帶來的影響而完全封閉了自己。而艾米麗是在倔強什么呢?她是在對當時的南方制度崩塌的反抗,是對已經(jīng)衰敗的南方文化精神的一種緬懷和堅持,因為作為南方貴女,固有的貴族思想和驕傲都是艾米麗所擁有的尊嚴和威信,以及南方貴族女性獨有的風格,她想要以自己固有的方式來捍衛(wèi)日漸衰落的南方文明,封閉自己,讓自己仍然活在過去南方文明興盛的想象中,這導致她的精神世界與現(xiàn)實世界,人和時代之間的嚴重混亂,所以才會在與新興的北方文化的抗衡中失敗,最終被時代拋棄了。艾米莉的悲慘結(jié)局不僅在于她的倔強不愿屈服,也在于她代表衰敗的南方階級文明對社會變革的反抗所造成。而這場力量懸殊的較量更使得艾米麗的反抗發(fā)展為毫無意義的斗爭,她的固守思想更是加劇了這場悲劇的發(fā)生。在傳統(tǒng)社會價值被顛覆的時代,孤獨的舞者艾米莉一個人奮起追逐著這場光明,而她始終堅信并用盡一生去堅守的南方文明卻殘忍剝奪了她的青春、愛情,甚至生命。在這個私欲和享樂的時代,有多少人是因為堅守了一種失敗的信念而最終付出了一生呢?福克納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寫下了這篇小說,揭示了當下殘酷的社會現(xiàn)實中,人類本性的泯滅,而艾米麗在當時對于信念和愛情的義無反顧地追求和堅定,和對那個時代文明的不懈斗爭和勇敢精神,都像一朵搖曳在風中的玫瑰,無限綻放著自己的芬芳和色彩。
??思{通過小說中對于女主人公艾米麗凄慘一生的講述,表達了他對那個時代女性的關注,也展現(xiàn)了??思{的創(chuàng)作思想。整篇小說中雖沒有看到“玫瑰”,但通過對艾米麗小姐的紀念中,就可以感受到作者想通過文章,送給屬于艾米麗的一朵玫瑰;并通過對于當時南北方文化的沖突進行描述,揭示了當時南方守舊思想對于人們的殘害,讓人們的心靈都蒙了一層垢,而變得不再純凈,才有了艾米麗在后面忍受不了愛人的背叛而殺害了自己最愛的人,直到死的時候也才是后悔莫及。??思{在小說中感性地用玫瑰香感動所有讀者,鮮活地塑造了當時情境下充滿愛與恨的復雜情感的人物角色當中,讓讀者能在閱讀中與小說人物達成共識,置身于小說中。小說不僅揭露了美國南部的奴隸制度和種族歧視,還提出了關于現(xiàn)代文明主流文化的問題。這篇小說主要是??思{對于當時自己的故鄉(xiāng)丟失的文明進行惋惜。但是,發(fā)展社會的命運將清除和拋棄一切古老的東西,受到新文明的影響,傳統(tǒng)守舊的象征都會崩塌,而在一切塵埃落定后,人們看到的就只有滿地狼藉,然而在這片充滿腐朽臭味的廢墟中卻有一支玫瑰搖搖曳曳,散發(fā)出它獨特的香氣。這就是福克納寫這篇小說時所要表達的思想和精神所在[6]。
在小說《獻給艾米麗的玫瑰》中,作者??思{并沒有基于自己的主觀思想和精神對小說進行限制。而是通過塑造相對獨立的小說人物形象,與當下的時代背景做成鮮明對比,運用集體型敘述方法,通過小鎮(zhèn)居民各自對艾米麗的看法和觀點,讓人物的個性特征不受寫作限制。而且,??思{通過跳躍式的敘述技巧將幾個主題有機結(jié)合起來,展現(xiàn)作品的獨特和新穎性,同時表達對于當代社會文明殘害下的女性的同情。小說通過對艾米麗悲劇的描述,讓我們了解到二戰(zhàn)前美國社會的文明與發(fā)展,揭示其殘酷的內(nèi)在本質(zhì)。艾米麗的悲慘結(jié)局是由美國南方文明固守思想下的產(chǎn)物,這表明美國女性要想在當時殘酷的時代背景下進行自我救贖時所要付出的沉痛代價。因此,??思{在進行創(chuàng)作《獻給艾米麗的玫瑰》獨特主題時展現(xiàn)了強烈的思想內(nèi)涵;在塑造人物特點時,通過對主人公人物的悲劇展示來揭露社會現(xiàn)實的殘酷,與人性的冷酷和軟弱。
通過對??思{的短篇小說《獻給艾米麗的玫瑰》進行分析解讀,了解到女主人公艾米麗在當時殘酷的時代背景下,為了堅守南方傳統(tǒng)貴族思想和追求愛情而未果的悲慘人生。作者??思{通過獨特的敘述技巧將人物形象進行了生動形象的刻畫,讓讀者可以在閱讀中感受艾米麗的愛恨交加的復雜感情,深刻理解當時艾米麗的痛苦與無助,來揭露當時美國南方守舊思想下的社會現(xiàn)實與對人性的摧殘。??思{用玫瑰的芬芳寄予對如艾米麗一樣的女性的關注和尊敬,讓這株帶有芬芳的玫瑰搖曳在充滿腐朽臭味的廢墟中,為被壓迫的人們帶去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