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冰
(甘肅省慶陽林業(yè)學校,甘肅 慶陽 745000)
花卉是極具觀賞價值的草本植物。我國四季分明,適合種植花卉,是全球花卉栽培面積最大、花卉品類最多的國家,不但有非常廣闊的國內消費需求,而且具有廣闊的國際市場。目前我國花卉大多通過日光溫室進行繁殖和栽培,利用日光溫室培育花卉,能夠突破花卉品類和地域環(huán)境的空間限制,豐富花卉品種的多樣性,縮短花卉的培育周期,從而增加花卉栽培產量。日光溫室花卉主要包括球根花卉、草本植物、宿根花卉和木本植物等[1]。但由于日光溫室諸多的環(huán)境特性,比如空氣流通、溫差調節(jié)和水土環(huán)境等,容易造成花卉病蟲害的發(fā)生。無論是地栽、盆栽還是無土栽培,要保持其經濟價值和觀賞價值,必須進行精心管理和維護。除了土、水、肥、溫的管理,更重要的是加強花卉的病蟲害防治。
溫室種植花卉,環(huán)境相對封閉,風速較弱,溫度高于自然天氣,濕度較小,有助于花卉生長發(fā)育,但也給病蟲害帶來了可乘之機。在溫室環(huán)境影響下,有些害蟲繁殖速度較快、生長周期也較短,且個體很小,溫室環(huán)境正適合它們生存。目前,在我國已知的400余種植物害蟲中,有地下害蟲、刺吸害蟲及蛀食害蟲等幾大類。其中,直接影響溫室花卉的害蟲有葉螨、蚜蟲、白粉虱、螻蛄、地老虎、蠐螬和金針蟲等[2]。它們分布在花卉不同的生長部位,一般情況下,螨蟲類會侵入到花卉植物的莖部,軟體動物會潛入花卉植物的根系,蚜蟲則會附著在寄主植物組織的內部。由于它們個體較小,一般情況下在初期很難被發(fā)現(xiàn)。
溫室的基質條件有利于花卉根系發(fā)育,同時也是一些病原菌最適宜越冬的環(huán)境。溫室花卉在生長過程中,病原會不斷增加。大面積溫室花卉栽培是一種連作或輪作模式,這樣容易導致溫室內的基質微生物與水分間歇性失衡,不同品類的花卉植物在遷徙來往過程中容易誘發(fā)嚴重的病害。由于溫室自身的聚熱與光照作用,導致溫室基質溫濕度相對較高,這種環(huán)境利于病原菌的快速繁殖。特別是在越冬季節(jié),這種環(huán)境是一些病原體的天然保障,因此,這個季節(jié)溫室內的病害最為嚴重。
溫室花卉的病害,有的喜陽,有的喜濕。比如,灰霉病、霜霉病和白色銹病等最適宜的萌發(fā)溫度在10℃以上20℃以下。由于秋冬季節(jié)的室外自然溫度偏低,不容易提升室內溫度,導致在這兩個季節(jié)病害極容易爆發(fā)。
生理性病害是溫室花卉自身抵抗病蟲害能力低下的一種表現(xiàn),由于溫室花卉品類繁多,出自不同的原產地,對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生長習性等具有一定的差異性。溫室內花卉栽培由于管理和保護措施的不當,比如通風環(huán)境設置不良、化肥元素搭配不均衡、有害性氣體侵入等增加了生理病害發(fā)生的幾率。由此,也引發(fā)了一些新的病蟲害,比如炭蛆病、煤污病和蚧殼蟲等。
植物病蟲害對溫室花卉的危害,一是造成溫室花卉的減產,二是影響花卉的品質,三是降低花卉的觀賞價值。不同類型的蟲害對不同植物的危害程度也不盡相同。地下害蟲以軟體動物為主,它們啃食植物的根系營養(yǎng)組織,使花卉植物爛根以致死亡。刺吸害蟲和蛀食害蟲對花卉植物(非洲菊、橡皮樹、仙客來、一品紅、麗格海棠、扶桑和紅掌等盆栽花卉)的葉片、花瓣產生直接侵害。蚧殼蟲之類的害蟲對溫室花卉的危害更大,直接影響花卉的外在完美。比如金桔上的綠錦蚧、山茶花上的紅蠟蚧、月季上的輪盾蚧和四季桂上的矢尖盾蚧等,這些害蟲對花卉莖系危害最大。溫室里的白粉虱、橘刺粉虱等主要是對葉菊、扶桑、月季、旱金蓮、燈籠花、金桔和玳玳等造成危害。
溫室花卉的病理危害以灰霉病、炭蛆病和黑腐病為主[3]?;颐共≈饕:ɑ苤参锏幕ㄆ??;ɑ芤坏┌l(fā)生灰霉病,花瓣及萼片上就會出現(xiàn)小斑點,逐漸變成褐色或深褐色,同時出現(xiàn)圓形斑塊,這樣的花卉作為一種商品,其價值將大打折扣。炭蛆病和疫病是溫室花卉的天敵,兩種病害的出現(xiàn)可導致溫室花卉的莖部出現(xiàn)黃褐色凸陷病斑,而且呈現(xiàn)同心圓狀小點,葉片出現(xiàn)小黑點和枯黃脫落現(xiàn)象。
土壤是溫室花卉種植的基礎條件,也是滋生病菌和蟲害的溫床。土壤是花卉生存、生長的最基本條件,元素病原菌積累的重要場所,由于溫室花卉長期采用連作、輪作的方式,土壤中的養(yǎng)分和微生物逐漸失去平衡,這樣不同的病原體就會落入到土壤中,在溫濕度適宜的溫室環(huán)境下,一些害蟲和病菌就可能快速繁殖,這些病菌將會附著在花卉植物的不同部位,隨著花卉植株的生長,持續(xù)不斷地進行危害。比如,花卉的根腐病和地老虎等病蟲害的生命周期較長,一年四季均有存在,尤其以夏、秋兩個季節(jié)最為嚴重,它們以植物根系為侵襲對象。而有些病原菌的菌絲體在病葉上越冬,比如白粉虱、螨蟲等可以通過土壤澆水時飛濺的水滴等途徑進行傳播,經花卉植物的傷口侵入,一般發(fā)生于梅雨季節(jié),主要危害對象是溫室中的幼苗和小苗。由于溫室中的土壤在陽光的直接照射下,溫濕度會明顯提高,這類病蟲害對溫室內有折傷、營養(yǎng)不良等花卉植株最具危害性。
在春季,天氣返暖,室內通風透氣條件差、濕度大。從花卉植物的病害來看,真菌性病害對溫室花卉的危害最為嚴重[4]。米蘭、扶桑、白蘭、含笑、魚尾葵和杜鵑等花卉植物最容易發(fā)生煤污病。由于各類花卉的地域特征、品質屬性和生長周期不同,因此,它們對溫室內的溫度、濕度等條件要求也不盡相同。有的花卉品種喜濕,生長周期長;有的花卉品種喜陽,生長周期短;有的花卉適應20℃以下的溫度環(huán)境,而有的花卉需要在20℃以上的溫度環(huán)境才能茁壯成長,這樣在同一溫室環(huán)境下就很容易導致病害滋生。比如在冬季溫室培育的蝴蝶蘭,要求溫度應該在15℃左右最為適宜,環(huán)境濕度應該保持在70%左右。而夏季的環(huán)境溫度不能低于30℃,濕度盡可能保持在80%,蝴蝶蘭的病害大多是因為溫濕度控制不當引起的。有些病害雖然不具有傳染性,但其危害也不容小覷。
有些花卉具有較強的耐寒性。如多年生草本花卉,以菊科大麗花屬植物為主;而有些花卉并不具備這類特性,如蝴蝶蘭和蒲葵等,它們處在同一個溫室環(huán)境,在季節(jié)交替過程中,很容易導致花卉植物出現(xiàn)病害現(xiàn)象。因為不同的品種其生長特點不同,所以適應環(huán)境的能力不同,而且溫室環(huán)境的一致性很容易導致花卉植物出現(xiàn)病害現(xiàn)象。當受到較為強烈的陽光照射時,那些耐寒性花卉易出現(xiàn)根系發(fā)育不全和葉片發(fā)黃的現(xiàn)象;由于溫室環(huán)境的密封性,有些靠近窗邊的花卉植物常會因溫差出現(xiàn)“感冒”,使用化肥之后如果空氣流通不暢容易致使花卉植物中毒。
大面積溫室花卉種植很容易出現(xiàn)病蟲害,花卉植物由于自身差異,加上苗木調運及引種,病蟲害的發(fā)生頻繁,單一治理往往很難實現(xiàn)有效防治。但我們可以通過多種渠道和措施對溫室花卉病蟲害加以防治。除了提高花卉種植人員的種植和管理能力以外,更應該強化溫室花卉病蟲害防治的技術應用,制定相應的溫室花卉病蟲害防治措施和方法。
病蟲害傳播的途徑因花卉遷移更加豐富,特別是有些過濾性病毒比較隱蔽,且極具危害。強調花卉遷移運輸過程中的植物檢疫,既是行業(yè)內的法令規(guī)定,也是花卉種植自身利益的基本保證。如果相互之間交替使用帶有病蟲害的植株,就會造成整個行業(yè)不可估量的損失。例如,針對一些較為隱蔽的飛行蟲,它們作為一種依靠卵和幼蟲的寄生蟲,飛行能力較弱,只有通過運輸才能傳播繁殖。因此,通過檢疫的花卉植物,在轉移運輸過程中,要保持豐厚的土壤以維護根部,可以有效避免花卉病蟲害的傳播。
溫室花卉的培育,要堅持“預防為主”的原則。首先要從改善溫室種植環(huán)境上著手。徹底清除花卉生長環(huán)境內的雜草,盡量將種植土壤碾細,溫室環(huán)境要有良好的排水性和通風性,宜使用透光性塑料薄膜,并保持溫室塑料薄膜清潔,無雜質和灰塵,這樣有利于保障溫室環(huán)境接收到充足的陽光。在生產維護過程中,要在每天日出之前揭開花卉幼苗的覆蓋物,傍晚時分再將薄膜蓋上,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阻止病蟲害的活動,從而減輕病蟲害對花卉的危害。
加強灌溉、光照和通風管理。首先要注意水源質量,建立專用自來水來源和噴灌設施,同時要注重灌溉和澆水方法,一般情況下,不能向植株頂頭澆水或頻繁地重復澆水,應該輕微、均勻地噴灑,以防花和葉的損傷,這樣可以避免病蟲害的發(fā)生幾率。對于植物根部的灌溉方式,應該是將水直接灌溉到根系周圍的土面上,以保持其他地面的干燥,從而增強葉和花對病蟲害的防御能力;灌溉水量和灌溉次數(shù)應根據(jù)溫室土壤的持水性和植物的需水狀況以及環(huán)境條件決定。
光照質量有兩方面要素,一是“增光”,二是“遮光”。因為光照的超值強度會引起花的損傷,必將有利于灰霉病這類病原物的發(fā)生和發(fā)展,這種情況下,就需要用“遮光”的方式來控制和降低光照強度,但是,低光照強度也會導致植株組織多汁液,這也是植株染病的一大誘因,需要在陰雨天氣加強溫室密封,以聚集熱能,因此,要合理管控溫室里的光照情況,通過有利條件改善溫室環(huán)境的溫濕度。相對濕度高有利于灰霉病等真菌產生皰子及侵入寄主,防礙植株過濕部位干燥。而潮濕部位有利于病原物侵染。良好的溫室、植株間距以及搭建網狀種植臺等措施都有利于溫室空氣流通,從而預防病蟲害流行。
在溫室花卉常見病蟲害防治中,生物防治與化學防治都是有效的防治措施和手段??梢允褂眉纳院筒妒承岳ハx去誘殺害蟲,比如利用蟬螂、瓢蟲和草蛉等生物,對飛蛾、蚜蟲之類的害蟲進行誘殺和控制?;瘜W防治主要是通過使用藥物對一些病害進行防治,能夠較好地防治溫室花卉病蟲害。所以應該大面積推廣溫室病蟲害生物防治和化學防治技術。
白粉虱這樣的小害蟲具有飛行能力,大多附著在花卉植物葉或花的背面。噴施藥物是最好的防治方法[5]。選用乳油性質的阿維啶蟲脒藥液,用藥劑量可以適當加大,選擇在晚上沒有光照的時候用噴霧器噴藥,因為晚上沒有陽光,溫室內有黏厚的水汽附著在植物的葉面和背面,同時小飛蟲的翅膀也受到了飛行約束,這個時機噴灑藥物可以直接浸入到它們的肌膚,通過至少一個星期的連續(xù)噴灑,就可以比較徹底地消滅白粉虱。針對溫室花卉的病蟲害類型,要精準把握用藥的適應性、用藥時機和用藥劑量,可以交替性噴灑布百菌清、甲基托布津和一帆菌克等殺菌劑,速滅殺丁、螨蚧克等殺蟲劑;在保護溫室花卉種植地時,一般應選擇在傍晚封閉溫室棚膜時使用噴霧劑熏殺。
炭蛆病對蝴蝶蘭的危害性最大。可以通過控制溫度、濕度,加強肥水管理的措施來改善和防治,采用物理手段及時清除灼傷、凍傷葉片;應用化學技術,在花卉植物發(fā)病初期,使用6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加500倍水稀釋后進行噴灑;也可使用50%福美雙水溶液800倍進行防治;還可以使用50%百克可濕粉劑加兌800倍的水溶液進行噴灑,要連續(xù)噴灑3~5 d,在此同時,要加強通風管理,避免澆水過多影響藥效,這樣可以從根本上防治溫室花卉的病蟲害。
花卉種植要實現(xiàn)其觀賞價值和經濟價值,就必須進行精心管理和維護。日光溫室在空氣流通、溫差調節(jié)和水土環(huán)境等方面存在的一些特點,會導致花卉病蟲害的發(fā)生。通過對日光溫室花卉常見病蟲害的分析,本文提出綜合防治病蟲害的技術,包括堅持以“預防為主”的原則,注重花卉病蟲害檢疫,通過加強土、水、肥、溫管理來改善溫室種植環(huán)境,以及生物防治與化學防治相結合,以增強花卉病蟲害防治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