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金蘭,何長福,穆君星,王雅琪,儲朝霞
(甘肅省瓜州縣林果技術服務中心,甘肅 瓜州 736100)
草履蚧,又稱樹虱子、草履碩蚧、草鞋介殼蟲、草鞋蟲,是同翅目,珠蚧科,草履蚧屬的一種昆蟲,具有蟲體小、食性雜、分布廣、繁殖量大且迅速、暴發(fā)性強的特點,是近年來瓜州縣危害較為嚴重的林業(yè)有害生物之一。為了做到“早發(fā)現、早防治”,針對2021 年蟲情,瓜州縣自然資源局高度重視,由瓜州縣林果技術服務中心具體負責,對設立的108 個固定監(jiān)測點和30 個臨時監(jiān)測點進行全面監(jiān)測,同時又對草履蚧重點發(fā)生區(qū)域進行了集中防治,減少了林農的經濟損失,保障了瓜州縣生態(tài)安全。
草履蚧是一種食性雜、分布廣、危害重的害蟲。主要以若蟲和雌成蟲刺吸樹木嫩芽、嫩葉、枝干中汁液為害。林木受害后,發(fā)芽遲緩、葉片早落、樹勢衰弱、枝梢枯萎,危害嚴重時枝條干枯或整株枯死。草履蚧在上樹期會密集重疊爬在樹干處,甚者會爬滿電線桿及居民院落內,不僅抑制樹木正常生長,而且對人居環(huán)境帶來極大的影響。其排泄物、分泌物量大,分泌的黏液浸濕整個樹干及地面,還易誘發(fā)煤污病。
草履蚧成蟲為典型雌雄異體昆蟲。雄成蟲有一對前翅,體長6~7 mm,翅展10~12 mm,頭胸黑色,腹部紫紅色。雌成蟲無翅,體長10~12 mm,扁平橢圓形,似草鞋,背部隆起有皺褶,具有白色蠟粉和絨毛,體褐色,周緣及腹面淡黃色,觸角、口器、足均呈黑色。卵橢圓形,長1~1.2 mm,初產時黃白色,后變?yōu)辄S褐色,光滑,產于卵囊內。卵囊為長橢圓形,白色棉絮狀。若蟲體形與雌成蚧相似,體小色深。蛹體長5~7 mm,棕紅色,有白色薄層蠟繭包裹,有明顯翅芽。繭長橢圓形,蠟質白絮狀。
草履蚧在瓜州縣1 年發(fā)生1 代,以卵囊中的卵在寄主植物根部周圍土縫、落葉中越冬。翌年3 月上旬越冬卵開始孵化,由于氣溫低,初孵若蟲在卵囊中生活,3 月下旬若蟲開始陸續(xù)上樹。危害盛期為4 月中旬至6 月下旬。1 齡若蟲上樹后多集中于嫩枝、幼芽及葉腋處危害。大齡若蟲喜在直徑5 cm 左右粗細的枝上取食,多居于陰面。7 月中旬開始雄蛹羽化為雄成蟲,并覓偶交配,交配后沿樹干爬到根部周圍的土層、枯枝落葉、雜草中產卵,卵產于白色絮狀囊包中。
根據調查走訪,草履蚧的來源是苗木或木材調運時由苗木土球、木材樹皮及大規(guī)格苗木皮下皮槽帶入草履蚧蟲卵后逐年發(fā)生和發(fā)展的。首次在瓜州縣瓜州鎮(zhèn)三工村防護林帶二白楊和毛白楊發(fā)現草履蚧危害,林木受害后發(fā)芽遲緩、葉片早落、樹勢衰弱、枝梢枯萎,危害嚴重時枝條干枯或整株枯死。近5 年來,草履蚧發(fā)生區(qū)域、面積逐年增加,尤其是病害樹木、有創(chuàng)傷樹木、樹勢弱小樹木,加上營林、管護和撫育措施不到位,草履蚧成蟲、若蟲刺吸樹干、幼芽、嫩葉等部位的汁液,致使芽苞不能正常萌發(fā),造成樹木長勢衰弱,生長緩慢,嚴重時導致枝條及整株樹木死亡。
2021 年由瓜州縣林果技術服務中心根據全縣108 個測報點監(jiān)測調查匯總情況來看,截至目前,全縣草履蚧蟲害發(fā)生面積533.33 hm2,嚴重危害面積達260 hm2。草履蚧在南岔、瓜州、西湖等鄉(xiāng)(鎮(zhèn))、城區(qū)林木管護區(qū)、石崗墩風沙區(qū)、小宛農場四工分廠等區(qū)域楊樹、胡楊、柳樹均有不同程度發(fā)生。草履蚧危害樹種升級為二白楊、胡楊、柳樹、新疆楊、沙棗、國槐、白蠟、枸杞等喬木樹種,嚴重區(qū)域感蟲株率92.8%,枝條蟲口密度平均36 頭/20 cm。
從全縣發(fā)生的具體情況分析,草履蚧發(fā)生呈西重東輕態(tài)勢,尤其以西湖鎮(zhèn)、南岔鎮(zhèn)、瓜州鎮(zhèn)3 鎮(zhèn)為主,已呈嚴重發(fā)生態(tài)勢;布隆吉鄉(xiāng)、梁湖鄉(xiāng)、廣至鄉(xiāng)等鄉(xiāng)(鎮(zhèn))個別地段有零星發(fā)生。草履蚧已對瓜州縣生態(tài)環(huán)境安全和林果產業(yè)發(fā)展構成極大威脅。
2 月底前組織人力利用鐵鍬、釘耙、掃帚等工具,將草履蚧產卵主要場所樹干基部的薄土層及樹周枯枝、落葉、雜草叢中由白色棉絮狀包裹的卵囊挖除,清理時不留死角,做到清理現場不遺留。清理出的枯枝落葉、雜草蟲卵集中銷毀,切勿亂扔,最大限度降低蟲口密度。
3.2.1 粘蟲膠帶阻隔法 3 月上旬在樹干1~1.5 m處刮除老皮,個別深溝或小洞可用泥土抹平,然后綁貼寬度10~20 cm 的專用粘蟲膠帶,不留縫隙,粘貼牢固。同時,定期檢查膠帶環(huán)有沒有損壞、脫落及膠帶環(huán)與樹皮之間有無空隙,若發(fā)現應及時補救。
3.2.2 粘蟲膠阻隔法 3 月上旬利用粘蟲膠對早期未上樹若蟲進行防治。在離地1~1.5 m 高的樹干上刮除老皮,涂抹粘蟲膠,也可利用殺蟲藥劑與廢機油、黃油1∶100 混合而成的自制粘蟲膠。
3.2.3 塑料棚膜阻隔法 3 月上旬在樹干1~1.5 m處刮除老皮,根據樹干胸徑大小將塑料棚膜裁剪成上窄下寬的梯形,裁剪好的塑料棚膜上端窄的一段緊緊纏繞于樹干1 周,用細鐵絲扎緊,做成閉合式喇叭口阻隔環(huán),將若蟲集中誘捕到阻隔環(huán)內再人工撲殺,阻止若蟲上樹。
3.3.1 打孔注藥 3 月上旬至5 月中旬,根據樹齡大小,用直徑0.6~0.9 cm 的手搖鉆在距地面15~50 cm 處的樹干四周45°角向下斜鉆3~5 個8~10 cm 到達樹體木質部的注藥孔(注藥孔呈螺旋上升狀分布),注入吡蟲啉或螺蟲乙酯等殺蟲劑。用藥量根據樹體大小而定,按胸徑10 cm 注藥6~8 ml為標準注藥。3 月可用原藥,4 月至5 月將原藥稀釋至3~6 倍,避免濃度過高造成藥害,然后用濕土封堵注藥孔,每隔10~15 天防治1 次。
3.3.2 噴施化學藥劑 3 月中旬在蟲卵孵化期對全樹噴施石硫合劑,殺滅初上樹若蟲,石硫合劑的噴施要全面細致,從樹冠至樹干基部都要噴施到位;4 月上旬至5 月上旬噴施10%吡蟲啉乳油1 000 倍液,或40%毒死蜱乳油2 000 倍液,或3%噻蟲嗪4 000倍液,或2%噻蟲啉可濕性粉劑1 000 倍液,或5%高效氯氰菊酯1 500 倍液,每隔7~10 天噴1 次,連續(xù)4 次,噴施時可加入0.2%~0.5%的中性洗衣粉增加粘著性。噴施方法同石硫合劑的噴施方法,尤其是樹體主干1.5 m 以下部位,藥液要充分接觸蟲體。
3.3.3 樹干涂白 10 月上旬對樹體樹干進行統一涂白。先用水化開生石灰,濾去殘渣,倒入化開的食鹽,最后加入石硫合劑、殺蟲(菌)劑、粘合劑等攪拌均勻后即可進行,涂白高度統一為1.5 m。涂液時要干稀適當,避免涂刷流失、刷花刷漏、干后脫落,對樹皮縫隙、洞孔、樹杈等處要反復涂刷,充分接觸。為達到更好的效果,翌年3 月中旬再涂1 次。
2021 年以來,由瓜州縣林果技術服務中心具體負責,2—5 月綜合運用農業(yè)措施、物理措施和化學防控為手段,采取清理蟲卵、在寄主樹體設置阻隔帶、綁縛防蟲膠帶、涂抹防蟲膠和噴施化學藥劑的方法,開展了為期4 個月的草履蚧連續(xù)防治,防治地點以南岔鎮(zhèn)南岔村二組路口通鄉(xiāng)公路南側林帶、西湖鎮(zhèn)城北村機采棉基地西四路南側林帶、瓜州鎮(zhèn)瓜州村六組瓜州縣飛天蜜瓜農民專業(yè)合作社南側林帶為主,通過此次防治,在南岔、瓜州、西湖3 個鄉(xiāng)(鎮(zhèn))及城北管護站各建立草履蚧綜合防治技術示范點1個,示范面積共33.33 hm2;以農業(yè)措施和物理措施開展草履蚧綜合防治7 次,自制粘蟲膠涂抹行道樹8 200 棵,人工清除林帶3 700 m,出動人力100 多次,接待林農咨詢50 余次,目前防治效率達90%以上。
在林果中心防治技術示范帶動下,相關鄉(xiāng)(鎮(zhèn))和造林單位積極投入草履蚧防治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以縣自然資源局為主體,共投入專項防蟲資金30 萬元,采購草履蚧化學防治藥劑4 820 kg,購買阻隔防治材料塑料棚膜200 kg、鐵絲70 kg、粘蟲膠26 袋、雙面粘蟲膠帶97 卷,先后向草履蚧防治的重點鄉(xiāng)(鎮(zhèn))和單位發(fā)放防治物品和藥劑。為確保各項措施落實有效,以縣綠委辦向各鄉(xiāng)(鎮(zhèn))制發(fā)了《2021年林業(yè)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安排意見》《草履蚧防治專項行動實施方案》,縣林果中心針對草履蚧發(fā)生時間段先后發(fā)布蟲情測報8 期,開展鄉(xiāng)村組現場防治指導20 場(次),為草履蚧防治工作提供了技術保障。截至目前,由林業(yè)部門管理的林區(qū)和鄉(xiāng)(鎮(zhèn))技術示范點已完成3 輪草履蚧化學藥劑防治工作,防治率100%,防效達95%以上。
從近幾年瓜州縣草履蚧防治工作開展情況來看,當前瓜州縣林業(yè)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由于草履蚧危害的程度不同,在不連片零散的情況下,加上與化學防治相比,物理防控措施見效慢,塑料棚膜阻隔法、粘蟲膠帶阻隔法費時費力等劣勢,影響了防控技術的推廣與應用。鄉(xiāng)村組以沒有資金,無力投入人力、物力為由,草履蚧防治不能面面俱到,特別是大部分農田防護林草履蚧防治不到位。雖然林業(yè)部門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措施和防治意見,也針對防治不力的鄉(xiāng)(鎮(zhèn))和單位發(fā)出了防治通知,但是部分地段的草履蚧害蟲防治還是錯過了最佳防治時機。
草履蚧專項防控資金缺口大,形勢嚴峻。
草履蚧危害繁殖周期長,草履蚧蟲卵多產于翹皮部、雜草、樹木根部周圍土層中,人工不易清理,防治成本高。
草履蚧食性雜、危害重,在瓜州縣多危害楊樹、柳樹、沙棗等喬木樹種,瓜州縣農田防護林目前留存有大量二白楊、毛白楊等草履蚧,喜食樹種,寄主環(huán)境優(yōu)越。
草履蚧多危害于綠色通道、農田防護林,由于田間道路交通不便等客觀因素,防治機械不能有效作業(yè),防治難度大。
通過采用生物、物理、人工和化學防治相結合的對比實驗,突出生物、物理、人工等無公害防治措施,全面有效地開展林業(yè)有害生物防治。林業(yè)有害生物檢疫站要加強監(jiān)測、廣泛宣傳,密切觀察草履蚧動態(tài),提供科學的防治時機。
將林業(yè)有害生物普查、監(jiān)測預報、植物檢疫、疫情除治和防治基礎設施建設等資金納入財政預算,加大資金投入。重點支持草履蚧、春尺蠖、胡楊銹病等林業(yè)有害植物防治。
制定森林資源管理考核相關政策,督促各鄉(xiāng)(鎮(zhèn))加大林木管護力度,增強樹勢,減少病蟲危害。
嚴格按照《森林植物檢疫條例》的規(guī)定,做好產地檢疫、調運檢疫和復檢工作,嚴把苗木、木材入境關口,運輸車輛必須具備一套完整有效的“兩證一簽”手續(xù),即植物檢疫證書、苗木質量檢驗合格證、苗木標簽,從源頭上做好檢疫工作,種苗產地檢疫率達到100%。在原有監(jiān)測點的基礎上,將檢疫監(jiān)測范圍進一步擴大,按時對其進行觀測,掌握各蟲態(tài)情況,及時發(fā)布蟲情信息,指導相關單位進行除治,保障瓜州縣生態(tài)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