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建華,胡雯杰,田偉權,林克
(1.中國鐵路昆明局集團有限公司滇西鐵路建設指揮部,云南 大理 671000;2.中鐵十六局集團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浙江 湖州 313000)
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大力發(fā)展和西部大開發(fā)力度的進一步加大,基礎設施建設也得到了迅猛發(fā)展[1-4]。在各項基礎設施建設中,公路建設和鐵路建設中長大隧道的通風問題一直是隧道行業(yè)的難題,通風效果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整個隧道施工的空氣質量,進而影響到各個作業(yè)面施工人員的身體健康,通風方案的選擇是影響通風效果好壞的直接決定因素[5-7]。因此,解決長大隧道通風問題至關重要。
國內學者針對長大隧道通風問題進行了一定的研究。方磊[8]研究了通風模型試驗方法,進行了通風模型各系統(tǒng)的基本性能試驗,確定了合理的通風模型試驗參數(shù);賈寶林等[9]人結合干陽溝隧道斜井通風實際問題,對通風參數(shù)進行了研究,提出了水幕降塵與通風機相配合的通風降塵方案;羅衍儉[10]調研了國外隧道通風實例,并進行了總結分析,提出了解決通風問題的建議;夏永旭[11]研究了我國長大公路隧道施工過程中通風存在的技術問題,并提出了解決通風問題的主要思路。
長大隧道通風較為困難,隧道的通風問題又各具特色,哈巴雪山2#橫洞工區(qū)平導是哈巴雪山隧道關鍵線路,最長通風距離超過4100m。目前該工點主要采用多組風機接力通風,但由于通風距離長、折點多以及風筒直徑難以統(tǒng)一,導致掌子面處含氧含量偏低、有害氣體含量偏高,直接影響作業(yè)人員及機械施工效率。因此,本文依托哈巴雪山隧道2#橫洞與正洞交叉處通風問題,研究隧道掌子面所需空氣量、風機選型,對比分析不同通風方案效果,提出合理的通風方案。同時,為了保護隧址區(qū)生態(tài)環(huán)境,設計了洞口活性炭裝置,降低了隧道內廢氣對環(huán)境的影響。
麗江至香格里拉線鐵路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南起大麗鐵路麗江車站,向北跨越金沙江至香格里拉,全長139.666km。線路起點連接大理至麗江鐵路,并通過該鐵路和廣大鐵路與成昆鐵路相連。由中鐵十六局承建的哈巴雪山隧道位于香格里拉市虎跳峽鎮(zhèn)境內,全長9523m,分1#、2#橫洞及斜井工區(qū)組織施工,是全線控制性工程之一,隧道除進口段367m為平坡外,其余段分別為13.25‰(430m)、28.1‰(8540m)、28.5‰(186m)單面上坡施工。哈巴雪山隧道平面示意圖如圖1。
哈巴雪山隧道屬于高海拔,8度烈度區(qū)單線長隧,2#橫洞工區(qū)平導通風長度超過4100m,目前主要采用接力法通風(洞口處2臺110kW風機+1800m處2臺110kW風機+2500m處2臺75kW風機),距離長且過程中需經過橫洞轉支洞、支洞轉平導、平導轉橫通道、橫通道轉正洞等多次轉折。2#橫洞工區(qū)平導雖設置了多處接力風機,但由于隧道受大變形影響導致凈空變小,無法統(tǒng)一風筒直徑,且通風筒經過多次轉折后風損極大,導致施工現(xiàn)場通風效果差,氧氣含量偏低、有害氣體含量偏高,且該工點圍巖主要為炭質板巖,存在局部瓦斯富集的情況。為有效解決隧道長距離、多轉折的通風理論研究及現(xiàn)場問題處理措施,以哈巴雪山(長坪)隧道2#橫洞工區(qū)平導開展現(xiàn)場試驗研究,該工點是哈巴雪山(長坪)隧道關鍵線路,通風問題解決效果將直接影響現(xiàn)場施工效率,進而影響麗香鐵路全線能否如期貫通。
根據相關規(guī)范[12],隧道通風量主要從四個方面進行考慮,分別是洞內工作人員所需風量、規(guī)定時間內稀釋一次性爆破所產生有害氣體的允許濃度所需風量、洞內允許最小風速所需風量、洞內施工設備總功率所需風量等,按照以上風量需求的最大值確定隧道通風量。
①洞內工作人員所需風量Q1
根據相關規(guī)范[12],隧道內每人每分鐘所需新鮮空氣標準為3m3/min,隧道內工作人員最多為50人,風量備用系數(shù)取1.25,因此
②規(guī)定時間內稀釋一次性爆破所產生有害氣體到允許濃度所需風量Q2
哈巴雪山隧道正洞橫斷面積約75m2,一次爆破的炸藥消耗量按144kg計算,炮煙拋擲長度為15+144/5=43.8m,通風時間按30min計算,因此
③洞內允許最小風速所需風量Q3
按照相關規(guī)范[12],洞內允許最小風速取0.15m/s,因此
④洞內施工設備總功率所需風量Q4
按照相關規(guī)范[12],1kW機械設備所需風量不小于3m3/min,隧道內作業(yè)時按照1臺ZL50D型裝載機(功率158kW/臺)、3輛自卸車(功率196kW/臺)計算,取機械設備平均利用率為70%,因此
綜合以上計算哈巴雪山2#橫洞-平導最長通風距離按4100m計算,考慮到通風過程中的漏風損失,平均100m漏風率取1.3%,漏風系數(shù)為1/((1-1.3%)4100/100)=1.71,則實際通風需求量為1566.6m3/min×1.71=2678.89m3/min。
隧道通風過程中伴隨著一定量的風阻,只有明確通風過程中的風阻,才能為風機選型提供更好的依據。
①摩擦風阻Rf
風筒的摩擦系數(shù)按1.6×10-3,風筒的直徑按1.5m計算,因此
②風筒通風阻力hL
摩擦風阻Rf為5.62Ns2/m3,最大需風量為稀釋設備內燃尾氣為1566.6m3/min,所需通風機供風量為2678.89m3/min,因此
③風筒出口局部阻力hx0
風筒出口的局部阻力系數(shù)為1.0,最大需風量為稀釋設備內燃尾氣為1566.6m3/min,風筒的直徑按1.5m計算,因此
④所需風機風壓hmT
風機的選型要滿足風量和風壓的要求,由于最長通風距離超過4100m,因此,選用接力通風方式,橫洞洞口風機型號選用馭創(chuàng)風機2×ZVN1-14-160/4(高效風量3120m3/min,最大全壓7000Pa,功率160kW),交叉口風機型號選用馭創(chuàng)風機2×ZVN1-14-110/4(高效風量2880m3/min,最大全壓5200Pa,功率110kW)。通風方案布設如圖2所示。
圖2 2#橫洞工區(qū)通風平面示意圖
哈巴雪山隧道2#橫洞進入正洞及平導后,隨著通風距離的加長,洞內施工環(huán)境變差,溫度升高,隧道出渣時,機械設備增加,導致污濁空氣排出較慢。另外,在交叉口處風阻增加也是造成通風不暢的主要原因之一。經實際測量,隧道內10#橫通道小里程工作面氧氣含量20%VOL、瓦斯含量0%LEL、一氧化碳含量24PPM、硫化氫含量0PPM,隧道內氣溫為35.3℃,總體通風效果一般。
隨著2#橫洞大里程與斜井小里程區(qū)間正洞貫通,在“煙囪效應”的作用下,2#橫洞洞身通風情況得到了極大的改善,為隧道通風優(yōu)化提供了條件。因此,提出了隧道通風優(yōu)化方案,即取消洞口處2臺串聯(lián)110kW風機,距橫洞口1800m處(距離平導口300m)2臺110kW風機改為1臺110kW風機,距橫洞口3100m處(距離11#橫通道口200m)設1臺75kW風機,距橫洞口3700m處(距離10#橫通道口100m)設1臺75kW風機,10#橫通道內設1臺55kW風機,通過計算滿足現(xiàn)場通風要求。方案優(yōu)化后總體通風距離縮短1800m,風機總功率由6臺690kW減少為4臺315kW,總風機數(shù)量減少33.3%,風機總功率降低54.3%。優(yōu)化后通風布置圖如圖3所示。
圖3 優(yōu)化后通風布置圖
采用該方案后,隧道洞內污濁空氣排出速度加快,洞內環(huán)境滿足施工要求。經實際測量,隧道內10#橫通道小里程工作面氧氣含量20.96%VOL、瓦斯含量0%LEL、一氧化碳含量20PPM、硫化氫含量0PPM,隧道內氣溫為27.6℃,通風效果得到較好的改善。
隧道內產生廢氣的來源諸如爆破出渣、機械廢氣等,這些廢氣排出隧道后會對生態(tài)區(qū)大氣環(huán)境造成一定的污染。由于隧道內空氣溫度較高,廢氣一般是在隧道內空上部排出,因此,提出了基于活性炭裝置的隧道廢氣減污措施,如圖4所示,活性炭裝置布設在距洞口20m處,位于風機下游。在隧道洞口布設吊籃,吊籃內裝滿活性炭,當隧道內廢氣排出時,會經過活性炭裝置,使部分廢氣被活性炭裝置吸附,減少隧道內廢氣對環(huán)境的污染。
圖4 隧道廢氣減污技術示意圖
隧道通風一直是隧道施工過程中面臨的主要難題之一,尤其通風距離長、風筒折點多的情況下,通風效果會受到影響。
①通風距離長、折點多的隧道可采用風機接力方式進行通風,基本可滿足現(xiàn)場施工要求,但通風效果一般;
②隧道通風應根據施工組織的調整動態(tài)調整通風方案,尤其應充分利用隧道的“煙囪效應”;
③在環(huán)境敏感區(qū)域,可采用活性炭對油煙進行吸附,減少對空氣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