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西安 劉佳 趙睿
“媽,快春節(jié)了,咱去看人家排節(jié)目?!?022年1月5日,小寒。吃完午飯,迎著冬日暖暖的陽光,77歲的肖建芳親切地招呼著100歲的婆婆到社區(qū)觀看迎春文藝節(jié)目排練。
20多年來,肖建芳悉心照顧著婆婆,使婆婆幸福健康地活過了100歲。
肖建芳在照顧婆婆同時,還伺候著患病的公公、癱瘓的丈夫、殘疾的女兒,還撫養(yǎng)著兩個外孫女長大成才,用人間大愛詮釋親情美麗。
在七師胡楊河市一二九團,人們只要提起肖建芳,都贊嘆地豎起大拇指,夸她是好兒媳、好母親、好妻子……
2001年,肖建芳一家搬進了新樓房。看著設(shè)施方便的樓房,肖建芳第一個就想到辛苦了一輩子的婆婆和公公,和丈夫商量把兩位老人接到樓房,讓他們多享享福,也能更好地照顧他們。
2004年,原本右眼失明的婆婆蘆鳳英被查出左眼患有白內(nèi)障,導致視力減退、視物模糊。需要治好這種白內(nèi)障,必須手術(shù)。
但是,考慮到蘆鳳英已經(jīng)83歲了,年紀太大。醫(yī)院和家人認為風險太大,都不贊成手術(shù)。勸說蘆鳳英通過吃藥、滴點眼藥水,進行保守治療。后來,聽說烏魯木齊有家醫(yī)院能治白內(nèi)障,肖建芳立刻帶著婆婆趕到這家醫(yī)院,經(jīng)過檢查醫(yī)生表示可以手術(shù)。
讓人欣慰的是手術(shù)非常成功,婆婆的白內(nèi)障也徹底治愈了。直到現(xiàn)在,婆婆時常激動地說:“是建芳讓我100歲還能看到五世同堂?!?/p>
2005年,公公崔廣候突發(fā)腦梗,經(jīng)搶救后半身不遂癱瘓在床,情緒消極。
肖建芳理解公公的感受。只要天氣好,她就背著公公出門曬曬太陽,有時和婆婆一起用三輪車拉著公公在附近的廣場公園轉(zhuǎn)一轉(zhuǎn),散散心。
在肖建芳的細心照料下,公公的心情也逐漸好了起來,一家人都很開心。好生地照料,并沒有挽留住公公生命。半年后,公公安詳?shù)刈吡恕?/p>
70年相濡以沫的丈夫走了,婆婆傷心得一病不起。
肖建芳一邊忙著操持公公的后事,一邊照顧生病的婆婆。還要撫養(yǎng)兩個年幼的外孫女。
在肖建芳的細致照顧下,婆婆終于走出了痛失老伴的陰影,精神也慢慢地好了起來。
隨著年齡的增長,婆婆的身體畢竟一天不如一天。風濕、高血壓、心臟病等毛病也越來越厲害,每天都要吃各種藥品。
高血壓經(jīng)常引發(fā)婆婆頭暈,為了讓婆婆在家能減輕病痛。肖建芳拿出家里僅有的錢,為婆婆先后購買了吸氧機、化痰機、吸痰機,還安裝了空調(diào)。
2019年4月1日,吃過早飯,肖建芳和丈夫崔志如正商量著出門干活。丈夫卻一頭倒在了地上,不省人事。
送到醫(yī)院才知道丈夫突發(fā)腦梗,雖然經(jīng)過醫(yī)院全力搶救,但是丈夫卻再也不能說話,只能靜靜地躺在床上,成了植物人。
這一天肖建芳覺得天都塌了,家里的情況讓她沒有時間傷心。丈夫在醫(yī)院需要照顧,婆婆在家里也需要人照顧。
那段時間,肖建芳每天醫(yī)院、家里兩頭跑。既要照料丈夫又要照看婆婆,常常衣不解帶,有時坐在椅子上就睡著了。
丈夫家中的兄弟姐妹們看著肖建芳一個人忙前忙后勞累得不行,人都消瘦了許多。就把肖建芳的婆婆接去家中輪流照顧,但蘆鳳英在自己兒女家沒住幾天,就鬧著要找肖建芳、要回兒媳婦家。
肖建芳在醫(yī)院照顧丈夫時,也放心不下婆婆。經(jīng)常打電話詢問婆婆的生活情況,得知老人想回家后,肖建芳立刻就把婆婆接回了家。
丈夫做完手術(shù),在醫(yī)院住了88天就出院了,為了讓丈夫得到更專業(yè)的照料,也能全心照顧婆婆,肖建芳做出了這一生最艱難的抉擇:自己留在團場照顧婆婆,把丈夫送到療養(yǎng)院,請了一名專業(yè)護工照顧丈夫日常生活。
在療養(yǎng)院每月的各項費用高達6000多元,肖建芳又是四處借錢,盡全力把丈夫從死亡線上往回拉,希望有朝一日丈夫好起來,能像從前一樣一家人幸幸福福地過日子。
每隔一段時間,肖建芳都會前往療養(yǎng)院看望丈夫,雖然植物人一樣的丈夫躺著一動不動,但她一如既往地向丈夫講述著母親和全家人的生活近況,以及她所夢想的美好生活……
2021年11月,沉睡兩年多的崔志如,帶著生活的磨難和對美好的向往離開了這個世界……
2021年3月,婆婆蘆鳳英又一次生病在奎屯住院,本來肖建芳要去陪護。家人們考慮到她已經(jīng)75歲,都不同意她去醫(yī)院照顧老太太。由蘆鳳英的小女兒崔美蘭去陪護母親。
在住院期間蘆鳳英心情非常急躁,既不肯吃藥、也不配合醫(yī)生治療,天天喊著要回家,想見到肖建芳。沒辦法,崔美蘭只好撥通手機視頻,蘆鳳英一見到肖建芳,情緒就穩(wěn)定很多。
2021年5月,婆婆迎來了100歲的生日。一家?guī)资谌硕紴榇烁吲d,準備給老太太好好過個生日。肖建芳不放心子女安排的酒席,去查看時不慎摔了一跤,骨斷了。肖建芳只能在家臥床休養(yǎng)。受了傷的肖建芳仍然惦記著婆婆,告訴身邊的人:“不要告訴我媽,她會擔心的?!?/p>
蘆鳳英被女兒崔美蘭接回家。盡管小兩口天天變著花樣給老人做好吃的,但老人依然惦記著肖建芳。“她怎么沒接我出院?她怎么這么長時間,都沒來看我?她會不會出事了……”
最后,聽說肖建芳因為接她出院腿摔壞了,更是急火攻心。崔美蘭怕母親急壞了身體,帶著老人來看肖建芳。看著躺在床上的肖建芳,100歲的婆婆難過得失聲痛哭。肖建芳卻笑著勸說婆婆。
其實,肖建芳瞞著婆婆的事情太多了:丈夫的去世,女兒的不幸,生活的磨難……
1996年,肖建芳的大女婿離家出走,拋棄了她殘疾的女兒崔小琴和兩個年幼的孩子。
肖建芳的女兒崔小琴,因患有先天性小兒麻痹癥,只能拄著拐杖生活,家里沒有任何經(jīng)濟來源。肖建芳把女兒和兩個外孫女接回家,照顧起了這可憐的娘仨。
開學在即,為了不增加母親的負擔,崔小琴準備讓孩子們輟學。肖建芳知道后非常生氣:“孩子小,不上學怎么行。就是砸鍋賣鐵,也一定要供她們讀書?!?/p>
為了攢學費,肖建芳更加忙碌了。每天,天剛亮肖建芳就摘好菜騎著三輪車到市場上去賣,為了多賣點錢,每天總是最后一個收攤。
沒日沒夜的辛勞,終于攢夠了學費。9月1日開學,看著兩個孩子背著書包去上學,肖建芳終于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2008年,肖建芳的大外孫女甜甜考上了大學。
在大學甜甜入學首年便申請國家助學金,大二至大四的三年中,陸續(xù)獲得國家勵志獎學金、中糧獎學金以及勞動先進個人。
甜甜在就學期間,堅持利用寒暑假從事家教、導購、發(fā)傳單等工作,掙點生活費。用獲得的各種獎學金,支撐著她的大學生活,減輕外婆的資助壓力。
2012年,在大學四年級人生轉(zhuǎn)折期,甜甜告訴外婆肖建芳想讀研究生。肖建芳還是那句老話:“只要你能考上,外婆一定供得起,你優(yōu)秀外婆為你驕傲?!?/p>
在肖建芳的鼓勵下,甜甜于2012年6月考上了碩士研究生……
2014年,甜甜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她將母親崔小琴接到烏魯木齊一起生活,像外婆肖建芳照顧太奶奶蘆鳳英一樣,無微不至地照料著崔小琴。
母親崔小琴因患小兒麻痹,腿部有殘疾,缺少運動,造成動脈粥樣硬化。加上有高血壓等基礎(chǔ)疾病,2020年11月,出現(xiàn)“衣服不會穿、被子不會疊、大小便失禁”等癥狀。
甜甜把母親送到了自治區(qū)人民醫(yī)院,經(jīng)入院檢查,確診為“腦部多發(fā)性腦?!?,腦部還殘留有積液。
甜甜請了半個月假,悉心照顧母親崔小琴,病情有所好轉(zhuǎn)。出院后,還要長期服用三種治療心腦血管的藥,每月有近千元的藥費。甜甜每天督促崔小琴吃藥,扶著她走路鍛煉,并在家里安裝了攝像頭,與手機相連,生怕在上班時間,出現(xiàn)崔小琴病倒了無人照料的情況。
甜甜對母親崔小琴的照顧,正是傳承了外婆肖建芳照顧太奶奶“不拋棄不放棄”的美德家風。
隨著,肖建芳和婆婆年齡都大了。肖建芳的兒媳婦高革軍,經(jīng)常來到家里承擔起了照顧兩位老人的職責。高革軍和婆婆肖建芳,肖建芳和婆婆蘆鳳英,三代人,三個女人在一起,有說有笑,其樂融融……
每到逢年過節(jié),三四十人聚在一起五世同堂,肖建芳家格外熱鬧。肖建芳的兒子為了方便用視頻溝通,給肖建芳買了一部智能手機,并安裝了微信,教會了肖建芳撥打和接聽微信視頻,遠在外地的孩子也都時常給肖建芳打去了視頻電話,暢聊生活的點滴,表達了對老人的關(guān)愛之情……
一個人的心里有多少愛,她的生命就有多么堅強。肖建芳是女兒,是妻子,是母親……女本柔弱,有愛則剛,這是生活的磨難賦予肖建芳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