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東
江蘇省泗陽縣實驗小學(以下簡稱“泗陽實小”)把學校辦學文化解讀的核心確定為“童年”的原風景,倡導“有一種幸福的漂流叫童年”,表達了他們堅定的兒童立場。他們用實實在在的行動向童年致敬,向童年致敬就是向自我致敬,就是向教育的未來致敬。的確,童年本身就是那永遠迷人的教育風景。
風景一:童年孕育偉大夢想。泗陽實小把“朝向世界,花開未央”作為學校的辦學愿景,切實把握住了教育學就是兒童學,教育學就是未來學的本質(zhì)所在,從而讓教育充滿著夢想,充滿著對崇高與神圣的景仰,充滿了對無限可能的追求,引領著我們向著美好而純真的世界靠近。
風景二:童年實現(xiàn)生動成長。童年要在每一天的生活中充盈,只有在真實的實踐中童年才能一步一步走向完滿,才能不斷地向上生長、向下潛沉。泗陽實小為了讓學生的學習生活更有價值、更有意義,他們進行了諸多不同層次、內(nèi)容和類型的項目改革與探索,豐富和完善了學生的學習生活,產(chǎn)生了許多令人欣賞的改變,尤其在育人方式上體現(xiàn)了創(chuàng)新與突破,這是學校教育變革的實踐之“道”,“走運河”“陶養(yǎng)”“魅力勞動”,這一切充滿了童趣和孩子氣,使得童年的行走變得更加生動活潑,幫助他們在富有魅力的童年中長大。
風景三:童年呼喚審美期望?!爸旅馈笔倾絷枌嵭〉奈幕鲝埡兔缹W精神,引領學校借助充滿美感的意象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實踐建構。比如“自由自在的充滿生機的園子”“生命的花園”“愛,我們最美的青春詩行”等,這些極富想象力的畫面一下子就把我們、把兒童帶入了美的世界。更為關鍵的是,兒童本身就是美好的,他們就是這個世界的美的化身,我們必須借助美才有可能與兒童相遇。因此,我們一定要學會以美的視角走入兒童的世界,帶領他們建構美的教育生活和學習生活。
風景四:童年重塑教師身份。泗陽實小把教師作為學校的第一張文化名片,我是非常認同的,教師作為一種文化離不開兒童,因為每個教師心中都應該住著一個兒童,這是作為教師的重要生命底色和智力背景。正是因為對兒童的熱愛和尊重,泗陽實小的教師們?nèi)硇牡赝度虢逃聵I(yè),無論是在哪個崗位、無論從事何種工作都能夠努力奉獻,所以涌現(xiàn)出一批又一批的好教師,充分體現(xiàn)了學校的文化追求,助推學校取得了令人贊嘆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