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慶慶
當啦啦操比賽的結果公布后,我們班學生都安靜了:第六名。當即就有學生驚叫:“這怎么可能?!”不怪學生不相信,我們班連續(xù)兩年獲得第一名,而且班上有很多同學在啦啦操社團,幾名啦啦操骨干還爭相被其他班請去當“小教練”。誰能想到我們班連決賽都沒進呢?
“是不是主持人報錯成績了?”班長第一個反應過來。
“就是,我們班怎么可能初賽就被淘汰?”立馬有人附和。
“會不會有人嫉妒,故意算錯分?”“陰謀論”也冒了出來。
學生議論紛紛,越討論越覺得分數(shù)算錯或報錯的可能性大,一致要求體育委員去主席臺查分。體育委員小星看著我,我點點頭說:“想查就去查吧?!逼鋵崳覍@個分數(shù)并不意外,但我覺得現(xiàn)在不是教育的好時機,他們此刻情緒激動,如同沸水一般,不宜硬加蓋子。
沒過一會兒,小星哭喪著臉走回來,說:“老班,分數(shù)沒有問題?!蓖瑢W們的臉上露出了失望的神情,有的同學甚至哭了。我拍拍他們的肩膀,笑著說:“輸了沒關系,這次總結經驗,下次再戰(zhàn)就是?!?/p>
回到教室后,同學們不是趴在桌上睡覺,就是三三兩兩聚在一起討論上午的比賽。我正思考著該如何讓他們接受這次比賽結果,教室后面突然發(fā)生了爭吵,是小星和幾名領操骨干。我連忙問:“這是怎么了?”
小星憤怒地說:“本來沒進決賽大家已經很難過了,她們幾個非說是因為我們跳得不好?!彼秸f越生氣,“你們跳得好,整天只知道去教其他班,我們班訓練的時候都不見你們的影子!”
“你們訓練了嗎?”小琪說,“每次讓你們訓練,你們都說中午太熱了,下午太遲了,周末沒時間,還說動作就那幾樣,肯定沒問題。結果呢?”
眼看又要吵起來,我連忙說:“比賽已經輸了,你們誰吵贏了都改變不了結局,難道還要傷了和氣嗎?”我讓她們回座位冷靜一下,小星不好意思地說:“我只是想找到失敗的原因?!?/p>
“找原因是對的,但找原因不是讓你們互相責怪。”我掏出手機,連上大屏幕,“本來我打算下周班會課播放這些視頻的,不如現(xiàn)在看吧。”
比賽的時候,我拜托其他班的學生幫我從不同角度拍攝了幾段視頻。視頻中,領操的同學精神飽滿、動作流暢,但在做幾個高難度動作時,后面的同學明顯跟不上他們,有的動作不熟練,有的記錯了自己移動后的位置,雖然錯誤不多,但整體看起來并不整齊,有幾分慌亂。
視頻再現(xiàn)了每一個人在場上的狀態(tài),將問題暴露無遺。看完比賽視頻后,我讓學生回家反思自己今天的表現(xiàn),鼓勵他們在QQ 上隨時和我分享感受。
沒想到,第一個找我的就是小琪。她誠懇地道歉:“這一次是我們沒有顧及大多數(shù)同學的水平,設計的隊形變換有些復雜。我以為,只要領操的同學跳得夠好,就能得第一,結果是我錯了。”小星也發(fā)來心得,反思自己的問題。隔天,在征求了她們的同意后,我將雙方叫到一起,給她們看了對方的心得,矛盾得以化解。
本以為比賽到這里就告一段落,沒想到,學校突然通知我:“本來決賽名額是5 個,但這次有兩個班分數(shù)一樣,所以放寬到6 個,你們班進了決賽?!蔽以诎嗬锕剂诉@個好消息,并鼓勵大家:“決賽就在一周后,大家這一次要好好準備啊。”
預想中全班歡呼的場面沒有出現(xiàn),同學們面面相覷,并不開心。放學后,小星給我發(fā)來一條信息:老班,這次決賽,我們班一定要參加嗎?
我皺了皺眉頭,問:怎么了?
過了好久,她才回復:這次決賽,我們不想比了,萬一……
我知道他們在擔心什么:萬一又是第六名怎么辦?人在遇到挫折時,難免會下意識選擇逃避??墒?,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相比學會怎么去贏,學會正確面對輸更重要。
第二天的班會課上,我向同學們發(fā)出邀請:“今天我們一起來玩?zhèn)€游戲!”
同學們一下子來了精神,追問:“玩什么?怎么玩?”
“大家都會‘石頭剪刀布’吧?”我站在黑板前邊說邊寫,“這個游戲叫‘進化游戲’,規(guī)則很簡單。游戲開始時,所有同學都是‘蛋’,而后兩兩猜拳,贏的同學‘進化’,輸?shù)耐瑢W‘退化’成‘蛋’?!M化’的順序是‘蛋—魚—猴—猿—人’,只有‘進化’成‘人’才算真正成功。猜拳的只能是同級生物,不能跨級猜拳。游戲全程不能說話,只能用肢體動作表明自己是什么生物,然后去尋找猜拳對象?!?/p>
“如果我已經是‘猿’了,但猜拳輸了呢?”
“那也要退化成‘蛋’?!?/p>
同學們一陣哀號:“這也太可惜了!”
我笑著說:“有沒有同學想玩?”
“我!我!”學生很感興趣,紛紛舉手。
第一輪游戲開始了。學生第一次玩,簡單的游戲規(guī)則讓他們很快上手,不一會兒就有學生成功進化成“人”了,也有不少同學總是退化成“蛋”,引發(fā)陣陣笑聲。
兩分鐘很快過去,場上的“人”越來越多,只剩下“蛋”“魚”“猴”“猿”各一人,因為缺少同級生物,游戲無法繼續(xù)了。
同學們玩得興奮,我隨即采訪他們:“誰是第一個進化成功的?”
“我!”一個女生大聲說,“我次次都贏!”
我又采訪剩下的那個“倒霉蛋”:“到最后都是‘蛋’,你有什么想說的?”
“蛋”苦笑道:“我都進化成‘猿’了,最后一把輸了,后來再沒贏過。”
同學們狂笑。有趣的游戲總是能打動學生,一輪過后,更多學生搶著加入,有的人玩了兩輪都不過癮,到最后,有學生說:“這個游戲太好玩了,永遠是‘蛋’我都玩得高興?!?/p>
有人開始次次都輸,后來把把都贏,有人與之相反。慢慢地,學生也悟出了一些道理:游戲具有不確定性,我們要放平心態(tài)接受任何結果,只要我們享受過游戲的過程,結果其實沒那么重要。但如果想“進化”成功,就必須勇敢接受挑戰(zhàn)。比賽也同樣如此。
玩過游戲之后,再沒人有放棄比賽的想法。在體育委員和領操同學的帶領下,同學們每天中午都在操場上練習。
當然,在他們忙著訓練的時候,我也沒有閑著。我將小琪等人認真指導的模樣拍下來,將班委辛苦組織的場面拍下來,將同學們認真訓練的瞬間拍下來,我想,這些比贏更重要。
我希望學生能記住這次“失敗”,也記住這次“重生”,更要記住這段全班同學攜手奮斗的溫暖時光。